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考科举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天人少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17 KB   上传时间:2018-06-02 20:43:16

第一天上午,方万明只是考校了一下四个人的学识,看过每个人的字,然后宣布接下来的学习内容。

除了四书五经,将算学、律法和策论作为接下来的重点来讲。

例如算学,只要学习《九章算术》里的内容即可,方长庚最早接触这本书时就被吓了一跳。原来早在汉朝就提到了分数问题,书中阐述了负数和加减运算法则,出现了方程组和勾股定理,计算几何图形面积和立体体积的公式,还有著名的盈不足问题。

盈不足问题中著名的一道例题为“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几何”翻译过来大致意思是“一群人共同买东西,每人出八块钱,则多三块钱;每人出七块钱,则还差四块钱,问人数和该物的价格是多少?”

简单来说就是列一元一次方程。

将人数设为X,物价为Y,那么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书里同样给出了这个问题的解题公式,设置了三个未知数,但思路明显没有现代思维来的直观简便,因此对古代人来说还是有些困难。

好在本朝对算学的考校并不严苛,让其余人松了一口气。但对在现代150分的数学试卷能考到140分以上的方长庚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为了互相进步,方长庚索性用“甲乙丙丁”代替各种未知数,将解题思路告知他们,于是大家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 ̄)

至于律法和策论,那更是方长庚的长项了。

策论便是论时事政策,对于一个写论文写到吐的法学博士而言简直是信手拈来,甚至还要提防自己冒出一些惊世之语,吓到别人呢。

这些都是后话,到了晚上,王老爷命下人叫几个孩子去前厅吃饭,因周其琛家里小仆找他有事,所以只有方长庚和方沅君作为外人去了。

王复对自己亲爹的热情好客十分满意,一路上让方长庚放轻松些,该是什么反应就做什么反应,不用拘谨。其实真说起来,方长庚已经考过县试,虽不是正式的文童身份,但也可算一名“童生”了,见老爷或是官员完全不用自卑,只不过方长庚自己也并未把这个身份多当回事罢了。

而在见过这位王老爷以后,方长庚总算体会到什么叫“我的笑足以融化冰雪”了。

王老爷的外貌与他所想的出入不大,身材圆润,脸盘稍圆,五官大气和善,耳垂又厚又大,一直笑呵呵的,是有福之相。

听说王老爷还是前朝举人出身,只是不屑教谕、县丞之类的小官,于是回到永镇继承家产,难怪说话得体圆滑,全都应了一个“圆”字。

而他对方长庚的态度尤为热枕,从家中情况一路问到学业,不时抚掌称赞,然而方长庚早在一旁笑僵了脸,肌肉都快抽搐了。

“……往后你若遇到什么困难,让王复来找我就是!千万要记住,无论如何不能荒废学业——”

方长庚点头:“老爷放心,学无止境,长庚会与几位师兄一起努力的。”

王老爷眯着眼“呵呵”笑着,转头嘱咐下人去取银子。

方长庚嘴角一抽,难道过会儿又要上演“我不能收”“你拿着”的虚伪戏码吗!

幸好方万明这时出来解围:“钱财之物须以其道得之,如今几位学生尚未过府试,老爷不如稍后再奖励他们。”奖赏有为的学子是有钱人最爱干的事,利己利彼,没什么好阻拦的。

只是方万明深知方长庚这小娃的心性,不想让他为难,所以才替他出言谢绝了。

王老爷略一思索,道:“那就先在我这儿放着,你们若能通过府试,这些银子就是奖励你们的。”

方长庚和方沅君急忙道谢,表示会全力以赴。

好不容易吃完这顿没什么滋味的饭,方长庚和方沅君先行离府,王复送他们到门口,见他们走远才回去院里。

“唉,府试哪有那么容易?我现在可愁了,要是没过可就不能再和你们一块儿学了。”方沅君长长叹了口气,步履沉重缓慢。

方长庚笑着说:“既然二爷爷把我们四个人放在一块儿,说明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能力,你别杞人忧天了。”

方沅君一脸苦相:“你是不知道,爷爷很早就嘱咐我们,平时多和你接触,向你学习。我想这回我能过县试,还要多谢你的功劳。”

见方长庚就要反驳,方沅君正色道:“你可别谦虚,沐君就是最好的例子,就是不知道府试的时候还能不能借你的福气。”

方长庚握了握他的手:“没有你自己的努力,就是文曲星下凡也帮不了你。你基础扎实,府试难不倒你的,信我。”

方沅君看了看他,似乎安定了些,脸上渐渐露出笑容:“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你说的和其他人一样,可我还真就只信你,哈哈哈——”

方长庚佯作生气:“你不就是含沙射影说我会忽悠人?”

方沅君顿时大笑,刚才的阴霾瞬间被驱散。

“我们会通过的!”

“……嗯!”

第24章 府试

读书的日子过得极快,方长庚终究不太放心大丫的事,又不能和方启明摊开来说,于是找了个机会回了趟家。

好在大丫看上去状态不错,问了以后,说是以后不会再和方松来往了,让他放心。

只是越是这样方长庚就越发不安,穷追不舍地究其过程。大丫无奈,只好说确实发现方松不老实,难过了几天,好在方小宝机灵,看出大丫心情不好,就想着法子逗大丫开心。

泥塑的人还有几分硬脾气,大丫索性和家人坦白了,只是没提方松与别人有染的事。

老方家的人自然是皆大欢喜,也没追根究底,还纷纷安慰大丫。有家人的关心,时间久了也就想通了。

如果是这样自然最好,方长庚暂时放下心,不过心里已经把方松此人记入了黑名单,暗暗记着仇呢。

回到镇上,方长庚又开始忙得连轴转。

考科举类似于考司法考试和注会,准备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一段昏天黑地暗无天日的日子,因为人的记忆始终是一个无力扭转的缺陷,只有不停地重复,遵从生理性的记忆曲线才能维持。

更何况经义的内容还非常艰深,实在令人头疼。

所以他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做其他事,只能接少量的代写家书和抄书的活,两个月下来竟也攒了一两银子。

伴随着气温回暖,府试的时间马上就到了,而小班上课的成果也很明显。

四个人各有各的长处,互相交流之下弥补了自己的短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5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1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考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