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考科举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天人少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17 KB   上传时间:2018-06-02 20:43:16

方长庚默然, 村民们不懂种植技术, 一些技术门槛高的蔬菜很难大批量种植, 一不小心就要亏本, 所以几乎所有村民都只种白菜萝卜大葱这些易成活成本又低的蔬菜,但明显缺乏竞争力,这是没办法的事。而且由于交通工具受限,没办法扩张销售渠道,更没有及时获取市场信息的手段,一旦遇到竞争就只束手无策了。

如果在现代,这些问题比较好解决,但在这里就行不通了。

方长庚看了眼自家那一大片院子,如今屋前大半块地都种上了葡萄,在春天雨水和暖意的浸润下已经开始萌出嫩叶,虽然只是一点,却给人无限的希望。

他顿时一怔,当年自己曾亲眼见那些种葡萄的果农将葡萄制成葡萄酒,现在想起来,顿时记起那时自己参观的一整个村庄的村民都种葡萄,而且作出了品牌,附近都知道这个地方出产的葡萄个头饱满,汁多味甜,甚至不用自己寻找销售渠道,就会有人来村里直接大批量购买用来自己吃或是送人。

小李氏原来也想过在地里多种些葡萄,但种这个比起种一般蔬菜精细了很多,要定期修剪,尤其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到果实成熟的时候还要套袋,避免因大风或暴雨刮落果实,以及烈日将果实灼伤,等等,又不能保证出产,所以就放弃了。

但好处却是这些活虽费时,但不费力,不像种谷稻那么累,哪怕家中没什么劳力也能着手。最主要的是,整个永州目前都没有果农种葡萄这种水果,一旦发展起来,他们村自然就富裕了。

他脑海里瞬间又考虑了镇上人们能否承受葡萄价格的问题,随即就放松了。村民们生存受到威胁,还有一个人更急,那就是万兴县的许县令,眼看履职考核期就要到了,如果因为这事影响了政绩或是在百姓中的声望,不能升迁还是小事,要是还因此降级,那就该哭了。所以即使镇上普通百姓买不起葡萄,也可以求助官府找到别的销售渠道,不需要他们操心。更何况葡萄种植成本并不算高,价格并不会高到离谱,一般小康家庭完全能承受,他担心这个,不过是担心发生意外状况而已。

如此一想,似乎大多问题都能找到解决办法,接下来就是商量怎么在村里推广的事了。

方长庚立刻把自己的想法与老李氏他们说了,不料被小李氏断然否决了。

“你这个想法是好,可咱家也才种了几年,也就是种着玩玩,果子长得好不好全看它自己,要是让村民们跟着种,种出来了那是大好事,要是亏了,全村人日子过得更难,还少不了要骂咱们,我看这事行不通。”

老李氏和方万英明显持相同的意见,不是因为对自家没影响就袖手旁观看戏,而是这事实在让人心里没底,哪里敢轻易尝试?

方长庚倒不是多么热心肠的人,只是到这种关口,他只要有余力,能帮上多少就帮多少。到底自己也是村里各位叔伯婶娘看着长大的,眼见村民们唉声叹气,他心里也不好过。

他笑了笑:“我也只是突然想到了,那就再说吧,咱们县令总会想到办法的,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村民们吃不饱饭。”

小李氏还有些将信将疑,她知道她这小儿子是个闷声干大事的人,别人都是光说不做,他却是做了也不极少说。既然这回在全家面前开口了,说明心里已经有了想法,真能这么快就放弃?

察觉到小李氏带着点警告的目光,方长庚只能在心里哀叹,人家说知子莫若父,在自家却是知子莫若母,他想些什么,小李氏是最清楚的。

不过这种事本来就不是他动动嘴皮子就能成的,光是葡萄苗木嫁接就不是他能做到的,还得请县衙里的治农官进行研究试验才行。眼下这么说,也是为了安抚家人,别让他们为此担忧。

过了两天,方长庚和袁丰就把家里三个孩子送去了方启明那儿。

刘嘉兰至今还未有身孕,看到幼清就十分欢喜地抱在怀里逗弄。也亏幼清从小懂事听话,也不爱哭,不然方长庚还真不好意思把那种倒霉孩子送到他哥这里,惹他哥和嫂子不和。

见刘嘉兰和孩子们聊得开心,方长庚悄悄拉过方启明,小声问道:“哥,嫂子是真不介意吧?要是相处以后嫂子嫌他们烦,你就告诉我,让他们住我那座在县城的小宅子去,请爷奶过来看管他们。”

方启明用手肘捅了他一下,瞪大眼不满道:“说什么呢?在你眼里我和你嫂子就是这么个人?”

方长庚立即赔笑:“那怎么会!我这不是怕嫂子不高兴,连累你受苦吗?”

方启明笑骂道:“少说场面话,你就看着吧!”

方长庚嘿嘿笑了几声,然后就和方启明提起了在村里种葡萄的事。

第74章 试验

方启明倒没有立即否定,他如今也算个农业专家, 对地里那些事比方长庚了解多了, 因此只道明日去县衙与县令以及专治农事的刘县丞商讨一番,然后才能对此事下定论。

方长庚与他所想一致, 当晚就和袁丰宿在方启明这里,第二天起了个大早, 跟着方启明去县城的药房参观了一圈, 这才发现方启明在县城还有一个占地不小的仓库,虽说也离不开刘嘉兰从娘家带来的助益,但方启明这几年来起早贪黑的努力也被大家看在眼里,因此知道的人也只是羡慕, 不会传什么不好听的话。

而且这几年下来,方启明为人处事确实成熟了许多,对此并未露出一点自得的神情, 相反更为谦逊有礼了, 估计也是在外面撞了不少南墙, 这才能有这样的改变。

之后两人就径直去了县衙,方长庚如今是举人, 可以直接进出县衙拜见县令,而他们两个的到来正好解了许县令的燃眉之急。

许县令在任已经八年,虽说这些年来万兴县风调雨顺, 上一次乡试又出了两个举人, 但对他而言却始终无法产生为民造福的成就感, 因此听到方长庚两兄弟的提议, 他是很心动的。

“这事还得好好计划,到时候少不了麻烦你们兄弟俩,要是能好生解决了,那就是造福百姓的大功劳,我一定把此事记到县志中,报请上头嘉奖!”许县令喜得眉眼飞扬,一拍桌子,就把此事定了下来。

方长庚和方启明对视了一眼,没想到能这么顺利,忍不住互相会心一笑。

不一会儿,刘县丞就匆匆忙忙小跑着进了议事厅,他大约四十上下,身材瘦削,肤色略黄,五官带着读书人的文气,看外表只觉得此人性格比较软和好揉捏,没想到一开口就让方长庚和方启明服气了,不愧是朝廷特派下来的治农官,谈起农事头头是道,不一会儿就把种植葡萄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都讲明白了。

但对于嫁接葡萄,他确实只从书上看到过,而从未尝试过,更没想到这边山里居然有野葡萄。按照以往的经验,需要采集葡萄株样本,还要在云岭取一块地试验,成功了才能正式投入大规模种植。

说到这个方长庚也有点汗颜,当初他随便折了几枝葡萄枝插到土里,虽然也查过扦插的书籍,但却是一知半解,没想到竟然成活了,但那到底是小概率事件,要在全村推广可不能这么玩笑。

大致讨论出了方案的雏形,两方尽欢而散,而方长庚也打算在家里多留一段日子,帮助刘县丞一同观察研究,解决前期一些问题。

为了不错过最好的种植时间,过了两天,两人就去山上找年份较久的野葡萄苗,剪了几十株符合要求的短枝,收到竹篓里,还剪了十几枝方长庚家的葡萄苗木。之后又在村里相对偏僻的地方开辟了一块试验田,用篱笆围住。

堆好土,每隔一米半左右开一个浅浅的小塘,把苗木垂直插/进去,铺上一层稻草,同时安好篱架,然后就等苗木长出根须。

春天太阳不算大,但晒久了皮肤还是微微灼痛,方长庚搓搓脸,和刘县丞撅着屁股埋头干活。

接下来一个月,方长庚白天就和刘县丞去村里一块试验田观察记录,防止苗木在扎根过程中出现腐烂等状况,偶尔除除草,浇浇水,休息的间隙翻翻农书,到了晚上就继续学习,不敢贪懒。

种下半月后,绝大部分苗木就发出绿绿的叶芽,长得极快。还有一些则发得较迟,但满一个月后,所有的苗木竟都发了芽,给了方长庚和刘县丞很大的希望。

*

葡萄地里,方长庚刚给苗木喷完药剂,龇牙咧嘴地扶着腰站直身子,暗道总算是体会了一遭真实的农民生活。

刘县丞朝他一笑:“这两天是不是累着了?本来嘛,你一个读书人,应当与笔墨纸砚为伴,这一个月下来人都晒黑了,明天就赶紧回去念书去,这里还有我呢。”

方长庚哈哈笑:“书读再多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造福于民,这不也是刘县丞的想法吗?”一个月相处下来,他和刘县丞已经十分熟悉了,而他另一个收获,确如他所说的,除了想通过读书提升阶层外,也越发能体会到利用知识造福于民带来的幸福感,这在无形之中使得他更加享受读书这件事,并且隐隐有了新的目标。

“哈哈哈!”刘县丞乐得直点头,“你说的没错,读书不就是为了造福于民,光知道在屋子里摇头晃脑说一堆大道理,对百姓们来说和放屁没什么区别,我看大多数读书人就没你的觉悟。”

方长庚笑着不说话,走到水缸边洗了手,看着在春风中摇摆的翠绿的手掌似的葡萄叶,还真有些不舍。

下一刻他就像想起什么似的,转身进了临时搭建的小木屋,平时是叫上袁丰/他爹还有二叔几个人轮流值夜的,就怕苗木遭到不可测的破坏。

出来时,方长庚手里已经多了一本薄薄的册子。

“刘县丞,我把这一个月种葡萄的心得都总结在里面。农事上你比我在行得多,我也不敢班门弄斧,只是不舍得这些东西就这么扔了,也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5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1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考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