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农妇医娘_分节阅读_第46节
小说作者:月半要分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22 KB   上传时间:2018-09-18 19:19:37

  十一想帮着杨石峰端菜,立马被他阻止了,“你别动,你去外面坐着。”

  十一噘噘嘴,只好去外面坐着,默默地等吃。

  这时候小石头从外面拜年回来了,从外面像个炮弹一样冲进了屋里,直直冲向十一,到了十一跟前又急急刹住,把自己的布兜兜一扔,兴奋道:“姐姐,爷爷说你要给我生小侄儿了,是真的么?”

  十一汗,怎么连这个小的也这么激动啊。

  小石头眼睛亮亮地看着十一的肚子,活像能看见里面的孩子似的,问道:“姐姐,我能跟我小侄说会话么?”

  看他这么激动的样子,十一将嘴里的‘你小侄啥也听不到’的话又咽了下下去,点点头,“行,你说吧。”

  小石头欢呼一声,立马小心翼翼地将脸凑近十一的肚子,对着里面可认真地说起了话,“小侄,我是你小叔哦,你听到了么?”

  十一默默望了望天,只看到一片屋顶。

  “小侄,你在里面要乖乖的,好好吃饭,早点长大,这样你就能出来了,到时候我就带你去玩,还把我的所有好吃的都给你吃,别人要是欺负你,你就跟我说,我去给你做主。”

  “小侄,今天是过年哦,我刚刚去拜年了,我得到了好多糖哦,可惜你现在不能出来,不然我就全给你吃。”说着,小石头将他的布兜兜拿过来,将里面的糖掏出来凑近十一的肚子,“看,这就是我的糖,是不是好多?”

  尽管没人给予回应,但小石头对着十一的肚子还是讲的津津有味的,最后还是杨石峰看不下去,说道:“你小侄睡着了,你不要吵他,过来吃饭,等明天他睡醒了你再跟他说。”

  小石头立马不说话了,生怕吵到十一肚子里的他小侄。

  往年的年夜饭都是只有杨石峰和杨爷爷两个人的,今年的年夜饭又增多了两个,现在十一肚子里还有孩子了,简直是双喜临门,这顿饭也就格外地喜庆,杨爷爷一上桌就拿出四个红包,分别给了杨石峰和小石头一人一个,十一一人两个,“在爷爷眼中你们都是孩子,过年就要有压岁钱,不过呢,十一肚子里还有一个,所以十一拿两个,先给孩子收着。”

  杨石峰和十一都笑了,小石头却是直接将手里还没捂热的红包往十一手里塞,“姐姐,我大了,压岁钱我不要,我给我小侄,你要好好给我小侄收着哦。”

  十一哭笑不得,赶紧又塞了回去,“小侄还小呢,他现在还用不到,你先收着,等小侄出来了再给他好不好?现在让我收着,我怕我不小心弄丢了。”

  小石头认真地想想,又把红包收了回来,“那我给我小侄收着,等他出来了我再给他。”

  十一揉揉他的头,“那我替你小侄先谢谢你。”

  小石头喜滋滋道:“不用谢,我是小叔嘛。”

  一家人因为小石头的话都笑了。

  杨爷爷高兴,拿出酒来给他和杨石峰都满上,准备好好喝一杯庆祝一下。杨石峰知道爷爷今天太高兴了,也没有推辞,跟杨爷爷一连喝了好几杯。

  不过,十一对着满桌子菜还是没什么胃口,只捡了点菜叶子吃,一顿饭吃下来只吃了两口菜叶子,这才勉强没有吐,杨石峰见此,心里的高兴突然就不见了,只剩下担心。

  一家人吃完年夜饭又聊了会天,听着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烟花声一起守夜,小石头还跑到院子里兴奋地看,不过十一没撑一会就不行了,眼皮直打架,全身都没力气,杨爷爷见状,就让杨石峰带十一去睡觉,他跟小石头再守一会。

  杨石峰也舍不得十一受罪,烧了点热水抱着她进卫生间洗漱,然后给抱上了床。

  看着十一困倦的样子,杨石峰心里心疼得不行,摸了摸她消瘦的脸,“饿不饿啊?晚上什么都没吃,要不我给你做点什么,吃点再睡?”

  十一摇摇头,“不想吃,就想睡觉。”

  杨石峰抿抿唇,“好吧,那你睡,我守着你。”

  十一点点头,在他的轻拍下渐渐闭上了眼睛,陷入黑甜的梦乡。

  杨石峰却久久无法入睡,就着昏黄的灯火看着十一,眼睛都舍不得眨。今天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一场梦,他心爱的女人怀了他的孩子,孩子现在就在她的肚子里。说实话,他到现在都是懵的。

  杨石峰忍不住将脸贴到十一的肚子上,静静地感受着,虽然什么都听不到,可是却有种奇怪的吸引力,肚子里面好像有个小小的人儿在同样低感受着他,那是他的孩子。

  杨石峰忍不住就干起了和小石头一样的傻事来,对着十一的肚子说起了话,“宝宝,我是爹爹。”

  杨石峰说完看了看十一,发现她依然睡得香甜,松了口气,这才继续跟肚子里的孩儿说话:“宝宝,你待在娘肚子里要听话点好不好?娘怀着你很累很辛苦,爹爹很心疼,你也要对娘好一点,不要折腾她好不好?你要是乖,等你出来了,爹爹带你骑大马,给你做好吃的,你想玩什么爹爹都带你去,行不行?”

  要是十一现在醒着,绝对要说杨石峰幼稚了,这么大个人了,跟肚子里还是个细胞的孩子说话说的一本正经的,也是没谁了。

  第二天,十一是被肚子的疼痛疼醒的,感觉小腹下坠,一阵阵地刺痛。身边杨石峰已经不在了,估计出去忙了,要是往常十一肯定就借着睡觉的机会给自己扎针吃药了,但是昨天才答应杨

  石峰以后都不自己撑着了,十一不想骗他,就在床上叫人,“杨石峰,杨石峰。”

  还没喊两声,门就被推开了,杨石峰急急忙忙跑进来,扑到十一身边,“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看着杨石峰着急心疼的模样,十一突然觉得自己可委屈了,忍不住就撒起了娇,“我肚子好疼,你抱抱我。”

  杨石峰立马小心翼翼地将十一连人带被的抱进怀里,手抚摸着她的肚子,“是不是肚子又疼了?现在该怎么办?”

  十一吸了吸气,感觉好了点才从被子下将银针抽出来,对杨石峰道:“你把我松开,我来扎针。”

  杨石峰赶忙给十一松开被子,把她放到床上,又动手将她的衣服解开,这才紧张地看着她给自己扎针。可是,每看十一扎一针,他的心就抽一下,恨不得代替十一受这疼,要是知道十一怀孕会这么受罪,他说什么都不要的,他只要十一平平安安的。

  等十一终于收针,杨石峰头上汗都出来了,将十一包起来再次抱进怀里 ,在她额头上亲了亲,“疼不疼啊?”

  十一笑笑,脸色有点苍白,“不太疼了,没事,瞧你吓的。”

  杨石峰拿脸颊在十一脸上蹭着,沉默了半晌,突然说道:“十一,以后不生了,咱们就要这一个。就算他......那也不要了。好不好?”杨石峰突然想起村里好多女人就是因为生孩子难产死的,以前还没有那么大触动,可是现在换成十一怀孕,他的心就恐惧得不得了,不敢想象要是十一出了事该怎么办。

  十一摸了摸他的脸,答应他,“好,就这一个,以后都不生了。”

  杨石峰这才如负重释地笑了,拿了衣服过来给她穿上,道:“我知道你没胃口吃不下,但老这么不吃东西身体受不了。我一早上就去请教村里有经验的婶子了,她们跟我说了不少怀孕的妇人喜欢吃的菜,我刚刚做了个酸菜鲫鱼汤,听说开胃又大补,咱们起来吃点好不好?”

  尽管没胃口,十一还是点了头,为了孩子她也不能不吃东西。不过,当尝到杨石峰做的酸菜鲫鱼汤的时候,她竟然没有反胃,反而觉得还不错,忍不住凑上去吻了杨石峰一口,“这个挺好吃的。”

  杨石峰看十一终于没吐了,大大松了口气。他特意跑到王奶奶家讨了点特别酸的酸菜,这酸菜正常人都入不了口,却对孕妇的胃口。看来王奶奶说的一点都没错。

  十一吃了半碗就吃不下去了,不过这已经很好了,最起码没有吐,杨石峰决定以后多研究点开胃的菜给十一吃。

第59章

  杨家没什么亲戚, 杨爷爷和杨石峰现在唯一的亲戚就是隔壁的杨二叔, 但是现在也不怎么来往了,所以整个新年全家人都是待在家里度过的,但每天吃吃喝喝聊聊倒是其乐融融,比之前的那么多年都要开心。

  杨爷爷知道十一要盖学堂的事情, 心里特别高兴,直言十一这是在造福百姓,主动要求帮忙打学堂里的桌椅, 积极性十分之高, 十一就给他画了图纸,然后一整个年杨爷爷就在卖力的打桌椅中度过。而小石头就是杨爷爷的小学徒工,跟在后面忙前忙后的,一会递木头,一会送杯水, 像只辛勤的小蜜蜂。

  杨石峰呢,则天天琢磨着做些什么好吃的能让十一吃下去, 每尝试一道菜, 要是十一能吃下点的话就能高兴一整天, 十一要是吃不下去就会立马再研究其他的菜式, 十一看他这样, 也愿意配合他, 所以整个过年期间都是在不停地试吃, 虽然还是不怎么有胃口,但好歹没有再瘦了, 身体也好了不少。

  一家人就这么各自忙碌着过完了新年,出了正月,十一原本打算的盖学堂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了。

  盖学堂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人手,这个倒不用担心,村里什么不多,就是人多,杨石峰立马去找了村长说了这事。

  村长满头头发白了大半,脸上皱纹横生,整个人苍老得不行,一点也不见之前的精神气,不过,听完杨石峰说的事情后,浑浊的眼睛还是立马亮了起来,忍不住问道:“没开玩笑吧?这是真的?”

  杨石峰认真点头,“村子您放心吧,这当然是真的,十一想用她自己的钱盖个学堂,以后咱们这十里八村的人都可以把孩子送来上学,而且学费很低的,没钱也可以用粮食抵。”

  村长哪里能想到他们这穷苦的山窝窝里竟然还能有盖学堂给孩子们念书的好事,简直跟听天方夜谭一样,但这事情还偏偏就是真的,村长激动得眼眶发红,颓丧的脸上也绽放出兴奋的光彩,一个劲地说:“好,好啊,真的太好了。”

  杨石峰握了握村长枯草般的大手,道:“村长,现在年也过完了,十一的意思是现在就开始建造学堂,我想着这事情跟村里人说说,让大家都来帮忙,反正现在刚出新年大家也没什么农活。”

  村长连连点头,“这肯定的,盖学堂是大事,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以后每家每户的孩子们都能读书识字了,大家知道了都得感谢十一大夫,现在钱十一大夫已经出了,力气就让村里人来出吧,这事情大家应该出力的。村里壮劳力多,大家一起忙,很快就能盖好的。”

  村长立马就敲锣打鼓召开了一场村民会议,全村人都集中在村东头的场地上,在会议上跟大家说了这事,结果自不必说,引起了所有人的轰动,立马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真的?咱们这里也能有学堂?不是镇上才有的么?”

  “那岂不是也要有很有学问的夫子来咱们村教孩子了?咱们村以后也要有文化人了?”

  “那是不是我们家孩子都能去念书了?那以后不也成了有学问的人了吗?”

  讨论着讨论着,就有人提起束脩的事情,“可是念书很贵的,咱们农家人哪里念得起啊,这样光盖学堂有什么用。”

  杨石峰也听到人群里有人担心束脩贵的问题,站出来给大家解释道:“各位乡亲,我们之所以盖这个学堂,是想咱们这里的孩子们也能有书读,不至于大字不识,以后整天只能弯腰伺候庄稼。孩子们念两年书,就算不能学出大学问,最起码会写自己的名字,会算账,以后出去也不至于被别人骗了。我们希望孩子们都能来读书,但也知道大家出不起那么多的钱给孩子念书,所以你们放心,我们的学堂不会收那么贵的束脩,镇上收多少钱,我们这里只收三成的钱,实在没钱的,还可以用粮食来抵。”

  村民们听闻他这么说,别提多惊喜了,三成的学费!这得便宜多少啊!就算农家人没钱,但是三成的钱还是能出的起的,更何况还可以拿粮食来抵,这么好的事情肯定不能让孩子错过啊,就算只学个一年两年都好啊,最起码不用当睁眼瞎,就像杨石峰说的,以后出去不至于被骗。

  当下大家都心动了起来,特别是家里有小孩子的,都已经在心里琢磨着要送孩子来学两年了。

  村长看大家这么激动,脸上的笑更深了,抬起手往下压了压让大家安静,这才说出接下来的重点,“这盖房子的钱十一大夫已经替咱们出了,现在就等着开工。但这盖学堂需要劳力,我想着这是为了整个村子造福的好事,大家都应该出自己的一份力,所以要是有把力气的,在家里没事的就帮着盖房子吧,也算是为学堂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你们看行不行?”

  “行!”村长的话音刚落,底下就响起热烈的响应,很多男人主动站起来说一定会去帮着盖房子,女人们也是一百个同意自家男人去,盖学堂可是个了不起的大事,能亲手把一个学堂盖出来本身就是个光荣的事情,更何况这是个对每家每户都十分有利的事情。

  就这样,村里一大半的壮劳力都站出来说要参与盖学堂。

  这下人有了,学堂立马就能盖了。杨石峰带着村里几个壮劳力跑去了镇上,去买盖学堂要用的青砖和瓦片。

  其实村里盖房子一般都是用的土坯,外面用泥抹上就行了,房顶则是用稻草,但是十一觉得土坯房又不好看还不安全,给孩子们用的房子还是要结实一点才好,而且,学堂也不好太寒酸,所以就拍板盖砖瓦房,反正她手里的钱够。

  青砖和瓦片买回来后,房子立马就能动土,村里人的屋子都是自己盖的,也有不少专门给人建屋子的熟手,所以干起活来完全不用操心,十一只用把自己设计的学堂图纸跟建房子的人说说,他们就很快懂了并动手干了起来。

  百来个壮年男子的劳动力不是盖的,虽然这个时代没有机器,一切都靠手工,但是速度依然很快,地基只花了两天就挖好了,又过了两天,墙已经平地而起。

  十一每天下午都会去工地上看看,算是溜达溜达,毕竟怀孕了也不能一点不运动,这样对身体不好。

  就这样过了半个来月,眼看着学堂的雏形已经要出来了,十一开始考虑给学堂请夫子的事情。

  结果这十里八村一个文化人都没有,连个秀才都没有出过,十一原本还以为能找到个秀才来教教孩子们,哪知道真的一个都找不到。那就要去镇上找了,可是人家如果本来在镇上教得好好的,哪里愿意回到山窝窝里来教书呢,毕竟这里那么闭塞贫穷。

  十一忍不住确认:“这里真的一个读书人都没出过?”

  杨石峰摇摇头,他是不记得有读书人的,要是出了秀才,在他们这里肯定算是一件轰动的大事,不可能不知道的。

  不过,杨爷爷倒是知道,对十一说:“咱们这里也不是没有出过读书人,很多年前出了个秀才,那时候石峰还小不知道。那人是隔壁漠土村的人,那时候他考中了秀才可是把这十里八村的人都震惊了,大家都知道他。”

  十一追问:“那他现在人呢?”

  杨爷爷:“后来他就去州城赶考了,好久没回来,然后他的家人也渐渐去世了,到现在都没见过他回村。”

  十一正觉得失望呢,杨爷爷又接着道:“不过听村子里去镇上打工的人回来说,好像见过那人在镇上学馆里教书,应该是没有考上。”

  这个时代科考还是很难的,很多人就止步于秀才,有的人考到了七老八十也还是个秀才,没考上倒是正常。

  十一又来了点希望,如果这人真没考上,请他倒是极合适的,毕竟这人是山里的人,要是请他回来山里教书,希望还是比较大的,当然,如果人实在不愿意,到时候再去请其他的人好了。

  十一对杨石峰道:“杨石峰,你去镇上打听打听这人吧,看他现在过的怎么样,如果他过的不好的话,咱们利诱利诱还是可以的。”

  杨石峰明白十一的意思,第二天天没亮就去镇上打听了,到晚上才回来,回来就跟十一说:“那人姓乔,的确在镇上一间小学馆里当夫子,衣服穿的不怎么好,而且也没有自己的屋子,好像住的是学馆后面分给夫子的屋子,看样子过的不是那么如意。”按杨石峰看,这个从村子里出去的夫子现在的生活只能说是勉强温饱罢了。

  十一心里差不多有了点了解,又问道:“那你有没有打听这人的学问还有人品怎么样啊?人品不好误人子弟的夫子可不能要。”

  “打听了,我假装家里有孩子,今年打算送他进学堂读书,就跟来学堂接孩子回家的一对父母打听了一下,着重问了夫子怎么样,那对夫妇说乔夫子挺好的,很耐心负责,对孩子们也挺好,那孩子也挺喜欢乔夫子。后来我又问了几个孩子,都说乔夫子还不错,唯一的不好就是人比较严厉,有的学生比较怕他。”

  “严厉点好,那这么说这人为人师表还是可以的啊。更重要的是,过的不是那么的富裕,要是我们开出的条件比他在镇上好,他应该会考虑考虑的吧,毕竟这里是他长大的地方,人对家乡总是会有特殊的感情的。”

  杨石峰点点头,“我看可以谈谈,到时候要是不同意,咱们再去找其他夫子好了。”

  十一道:“先不急,还是等学堂盖好了再去吧,这样说不定他看见学堂的样子,会心动。”

  杨石峰想起现在正在盖的学堂,就算不是夫子心里也热乎得很,这么漂亮的学堂,比镇上的学堂都好看,要不是他大了,他都想进去当当学生体验体验了,如果他是个夫子,一定会愿意来这样的学堂里教书呢。

  ..............

  而学堂这边,村民们都是义务来劳动的,什么好处都没有,干完活就回自己家里吃饭休息,然后再来。没两天,不少人觉得没什么好处,就干得不怎么用心,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也有不少人过了最初的激动期,渐渐地就不想干白活了,觉得有点傻,于是便不来了,半个多月下来,走了差不多一半的人。

  十一全都看在眼里,对这些剩下的人,她心里都有数,她不可能就真的让这些天天都来的人白白干到学堂建好,她没那么剥削人,但也不想因为她给了好处就又把本来不愿意的人吸引来干活了,于是,她对村里人说,不需要那么多人干活,愿意来的以后每天都要来,现在不来的,以后要是再来也不要了。

  不少人觉得每天都来白干活有点傻,就退了回去不来了。坚持每天都来的差不多有二十个人左右。

  十一让杨石峰记下这固定干活的二十个人的名字,然后,转头给了王奶奶一些钱,让她家的人帮着每天中午和晚上做菜,一荤两素,给这些来干活的人吃,包中晚饭两餐,每餐除了有菜,一人还能拿三个大白馒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页  当前第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农妇医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