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乐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打字机N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80 KB   上传时间:2018-09-22 20:19:24

  大冬天的,大家能够凑活着不洗澡,不换洗身上的衣服,可日常的饮水以及煮饭烧菜总要喝水吧,一开始村里人犯了惯性错误,一个个凿冰取水,后来还是在福宝的提示下,改成了烧煮雪水,这样大大减少了体力上的消耗。

  可是这么一来也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家里的柴火使用量增大,不是每家每户都有条件用煤炭烧水的,也因此,不少人家只能冒着风雪去山脚下拾干柴禾。山路不好走,也担心山上的猛兽从深山出来,在柴火拾完之后,村里人开始砍树,面对着严峻的天气,村里的一些长辈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看着山脚下那一块的山林,越发的稀疏。

  相比较平柳村人遇到的困难,镇上以及县城那些缺少粮食的,才是真正的麻烦。

  谁也没想过这场雪居然下了那么久,而且看架势,近期内丝毫没有要停止的模样,温度的陡然降低加大了每家每户煤炭柴火的需求量,这样的天气,要是不烧火炕压根就没法入睡,即便全家只烧一张炕,整宿整宿的烧着,废的柴火和煤炭就不知凡几。

  在这样的需求下,县城中的煤炭柴火以及棉花涨到了一个离谱的价格,可是面对寒冬,即便对这个价格难以接受,为了活下去,那些普通百姓也只能咬牙撑着。

  还有粮食,这个民生根本,甚至到有价无市的程度,每天粮店限量出售米粮,多少人为了买上那些定量的粮食,穿着全家最厚实的棉袄,带上暖和的棉被早早就在粮店外排着队,就怕抢不到。

  原本平和的县城里,镇子上每天都发生着无数起关于粮食煤炭的争执吵闹,那些完全凭靠旁人的善心生活的乞丐们再也讨不到任何粮食和银钱,为了生存铤而走险的他们就联合起来,将目光盯上了一些家里有余粮,又没有多少青壮男丁的家庭,一时之间,城里的秩序一下子混乱了起来,还是县令直接下重刑,在菜市口斩杀了一群抢劫的乞丐,才压下了这股不正的风气。

  然而要是粮食问题不解决,这个强压下的矛盾,早晚还有再次爆发的一天。

  这一天平柳村迎来了许多嫁到镇上或是县城里的出嫁女,她们来的目的也都很统一,就是为了借粮而来的。

第89章 借粮

  曾几何时平柳村的日子和附近几个村落没有区别,这些村子里的百姓都是靠天吃饭的,家里孩子多,日子过得也苦哈哈,嫁女娶媳多在这几个村子里挑选,但自从平柳村借由单家的缘故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之后,村子里待嫁的闺女,还有要娶媳妇的儿郎都跟着抢手了起来。

  谁不知道平柳村种出来的蔬果口感更好,这些庄稼往外头卖的价格也更高,在镇上和县城的集市里,只要挂上平柳村的名号,摊位上的蔬果就能卖的又快又好,往往是周边摊位的蔬果还没卖到一半,平柳村带出去的那些蔬果已经销售一空了。

  挣的银子多了,村里人对闺女相对也比其他村子舍得了一些,不说私底下给多少嫁妆吧,几乎很少有昧下夫家给的彩礼的人家了,这也导致了平柳村的姑娘在相亲市场上越发走俏,前来说亲的除了附近村子条件比较好的人家,还有许多镇上县城里以前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城里人”,娶媳妇也是,越来越多镇上县城里的姑娘,愿意嫁到村子里来。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以往那些让村里人倍有面子的城里亲戚,在雪灾面前,反而是更需要接济帮助的了。

  现在雪灾持续的日子还不算太长,乡下地界,再怎么样家里的存粮还是足够一家子熬过一整个冬天的,但是城里就不一样了,镇上和县城里的人家多数一次只买十天半个月的口粮,几乎是在县城粮店限量出售米面的时候,家里就迎来了粮食紧缺。

  不说高价粮都让人肉疼吧,现在他们面临的问题,几乎是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可一大家子总不能饿死吧,那些有亲戚在乡下的,就开始将脑筋动到了那些家里还有余粮的亲戚身上。

  “娘,你就可怜可怜女儿吧,你看看你外孙,难道你真的舍得让他饿死不成?”

  平柳村的苏家今天格外热闹,几个出嫁的孙女似乎跟约好了似得回了村子,张口谈的,就是关于要粮的事。

  苏家在苏湘那一辈,就只有她一个闺女,可是苏湘的四个哥哥却都有女儿,除了四房最小的姑娘,其他几个早就已经出嫁,最大的孙女比苏湘年轻不了几岁,孩子都快到说亲的年纪了。

  苏绿娘是苏家排行第四的孙女,出生苏家二房,苏二嫂是四个儿媳妇里最精明也是最会钻营的,靠着单家的名声,她帮闺女说了一门好亲事,苏绿娘嫁的人家是在镇上开杂货铺的,虽说店铺不大吧,可每个月起码也能挣二三十两银子,比多数地里刨食的人挣得多,她虽然嫁的是杂货铺家的老二吧,可胜在老二也是老小,很受上面长辈的喜欢,将来分家未必会吃亏。

  苏绿娘生了两个儿子,一个五岁,一个三岁,都还不到启蒙的年纪,或许是这些日子镇上的人都在节衣缩食的缘故吧,往日虎头虎脑白白胖胖的小哥俩肉眼可见的瘦了一圈,整个人恹恹的,精神头很是不好。

  苏青娘和苏蓝娘是三房的闺女,俩人是同卵双胞的姐妹,嫁的也正好是一户人家的堂兄弟,这对姐妹的亲事还是孙绿娘搭的线,那户人家同样是在镇上开小铺子的,家境还算殷实。

  这三姐妹说亲的时机比较好,都是在单家的名声打响后说的亲事,相比之下,苏家前头几个孙女嫁的都是附近的农户,在灾害到来之前,并不属于嫁的特别好的那一拨。

  苏二嫂和苏三嫂以往没少因为自己的闺女嫁的比较好而在大嫂和四弟妹面前显摆,今天她们口中嫁的顶顶好的闺女却是头一个跑来借粮的,这多少让两人臊的慌。

  “怎么就到了要借粮的程度了?难不成镇上的粮店都没有粮食了?”

  苏二嫂是个精明的女人,她虽然疼爱闺女吧,可更疼自己的几个儿子,在她看来,闺女嫁出去了,那就是别人家的了,隔山差五地给她带点孝敬过来,那是好闺女,可要她倒贴,那就是不孝加白眼狼了。

  尤其这个时候,大房和四房的人都在场,苏二嫂觉得这个往日给她挣脸的闺女让她出丑了,脸上火辣辣的。

  “二伯娘,你是不知道现在镇上和城里的粮食有多吃紧,每天卖的粮食就那么点,可是买粮食的人却从前一天就守在门口了,这么冷的天,裹着条棉被团在粮店外,还只能买定量的一斤粮食,就那么点,够多少人吃啊。”

  苏青娘帮着四堂姐说话,面露凄苦:“现在这天多冷啊,上了点年纪的老人可不敢让他这样在外头过夜,要是冻坏了身子骨,遭罪是小,没命是大,也因为这件事,陈辉他们几个年轻力壮的兄弟每天都得受这样的罪,有时候受了罪,还不一定能够买到粮食。”

  她口中的陈辉就是她的夫婿,说起为了家人吃了不少苦头的丈夫,苏青娘忍不住低头抹了抹眼泪。

  “娘,你就可怜可怜闺女吧,现在外头这天多冷啊,陈辉哥几个每天回来的时候,脸都是铁青的,两条腿冻得又红又肿,脚趾手指还有耳后数不清的冻伤,他们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女儿不想做寡妇,也不想孩子没了爹啊。”

  苏青娘说着跪了下来,用膝盖挪动爬到苏三嫂的面前,苦苦哀求到。

  “爹,娘,你们可怜可怜女儿吧,今天要是借不到粮,过些日子,你们恐怕就要替女儿收尸了。”苏蓝娘和双胞姐姐一样跪下,两张相差无几的脸同样的泪眼婆娑,看的人于心不忍。

  作为平柳村乃至附近村落都稀罕的双胞胎,即便是女儿,苏青娘姐妹都是很招父母以及祖父母疼爱的,苏三嫂这人有点小心思,但心肠不坏,面对闺女这般苦苦哀求,哪里还撑得住,希冀地看着坐在主位上的公婆,希望他们能够开口借粮。

  “你们想借多少?”

  蒋淑兰叹了口气,看向了跪在下面的三个孙女。

  “五十、不、一、一百,借一百斤粮食。”

  原本因为自家亲娘的表现有些绝望的苏绿娘睁大了眼睛,一脸欣喜地说道。

  “一百斤粮食,你怎么不去抢呢!”

  一直都闷不做声的苏四嫂坐不住了,原本对于事态的发展她是呈观望态度的,可现在苏绿娘狮子大开口,张嘴就要借一百斤粮食,三个出嫁的闺女,就是三百斤,这得值多少钱呢。

  苏家和单家可不一样,苏家四个兄弟没有分家,地里的田产出息都是归公中所有的,二房和三房的出嫁女一口气就要了三百斤粮食,跟剜苏四嫂的肉没什么区别。

  这三百斤粮食里,有七十五斤是属于他们四房的,按照现在粮食上涨的价格,每市斤十八文,那就是一两半不到的巨款啊。

  尤其现在粮食有价无市,遇到那些有钱又买不到粮的,粮食的价格还能再更高些。

  苏四嫂可是记得当初小姑子上门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卖手中的粮食,因为谁也不知道雪灾会持续多久,闹不好,他们手里的这些粮食是要吃到来年秋收的,苏绿娘现在开口借一百斤粮食,可实际上她婆家那么多人,这一百斤再省吃俭用,又能吃多长时间呢,这一次借了粮食,一定还有下一次,再下一次,没完没了的,到时候全家都得被这些出嫁的闺女拖累。

  苏四嫂这个人要说多小气恶毒,那倒没有,可是在灾害面前,明摆着的就是帮了别人饿了自己,苏四嫂自己有儿有女的,可不希望就因为帮了苏绿娘等人,就饿到自己的孩子。

  “四婶娘,你这是要见死不救吗,现在出事的要是紫娘,你也能狠心地说不借粮食?”

  苏绿娘是苏家二婶的闺女,性格和她像个十成十,都是精明小气又泼辣的,此刻苏四嫂跑出来搅和她的好事,即便是长辈,她也照怼不误。

  “呵,别给我扣帽子,大嫂你平平理,你说这粮食咱们该不该借?”

  苏家大嫂是苏家四个儿媳妇里脾气最好的,她有三个闺女,或许是因为当初生大闺女的时候年纪太小的缘故,大闺女一出生就体弱多病,熬了两年就去了,后头又生了两个闺女,这一次倒都立住了,身子骨还格外强健,俩姑娘嫁了苏家大嫂娘家的村子,虽说家里头条件没有顶顶好吧,这个时候不缺粮还是肯定的。

  显而易见,苏家那两个大姑娘是不会上门来借粮的,而苏四嫂的闺女还没出嫁呢,也就是说之后会回家里要粮食的,也就苏绿娘等人,苏四嫂觉得这件事他们四房和大房都是吃亏的,大嫂只要不糊涂,都该和她站在同一条战线。

  “我、我听娘的。”

  苏大嫂都是当祖母的人了,可性子还是立不住,此刻她就唯唯诺诺地看向了一旁的公婆,对于三个妯娌的目光,她再一次选择逃避。

  “别说了,分家吧,转眼你们都是当祖父祖母的人了,这个家早该分了。”

  蒋淑兰知道这粮食肯定是得借的,总不能看着三个出嫁的孙女真的因为没粮而饿死吧,可是这粮食,不能从公中借。

  “娘!”

  “奶!”

  在场的人听到了蒋淑兰的话无比面露惊色,有些人是不舍得分,有些人则是面含欣喜,觉得终于等来了分家的这一天。

  “早晚都得分的,分了家,老二家的老三家的,你们想怎么帮助自家闺女,都和旁人无关了,老四家的也不用担心别人占了你的便宜,反正都是银钱和粮食闹得,分的清清楚楚的,谁也不用急的跳脚了。”

  蒋淑兰叹了口气,树大分枝,其实她早该学自己的堂姐,早早将这一大家子分开的。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平柳村的许多人家,在这几天里,作为公证人的王秉生以及单老头这些公认有威望的长辈几乎都走断了两条腿,帮着见证了许多分家协定。

  也在这些天里,村里的争执吵闹变得格外地多,一部分出嫁女来的一趟,闹得家里分家后带着粮食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一部分跪在家门口苦苦哀求,却连家门都没有进一步,在大雪纷飞里步履蹒跚的离开。

  福宝会趁天气好的时候站在院子里朝外眺望,也见到了好些个无功而返的出嫁女,她不知道,在这场望不到尽头的雪灾中,等待那些人的到底会是什么。

  转眼又是二十天,大雪依旧没有停止的趋势,眼见年节都要到了,整个村落却安安静静的,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

  这期间,上一趟好不容易从分家后的亲娘手里借了六十斤粮食的苏绿娘再一次过来借粮食了,只是苏家分家后,苏家二房分到的粮食也只够全家人紧巴巴地撑到来年秋收,在不知道雪灾什么时候停止的情况下,全家人都不敢冒险,支援粮食给这个出嫁的闺女。

  后来还是苏绿娘拿了银子,苏二婶才勉强拿出了五十斤粮食,只是这一次说好了,这是最后一次。

  同样的,苏青娘姐妹也回来过,她们夫家的亲戚更多,似乎是觉得两姐妹要点粮食很容易,那些粮食拿回家没多久,就被夫家的公婆分给了自家亲戚,两姐妹加起来一百多斤的粮食,只撑了十天就见底了,家里断了炊,两姐妹又被婆家撺掇着回了村子。

  苏三嫂心里头发苦,她家这两个漏洞比二嫂家那一个可厉害多了,她还有儿子孙子要顾忌,也没法一直填那个空缺啊。

  最后还是怜惜闺女的心思占了上风,苏三嫂咬牙又拿出了一百斤粮食,只是这一次说好了,这些粮只给两姐妹以及她们的夫婿孩子,要是这一次姐妹俩没管好自己的粮食,被公婆拿去做了人情,她这个亲娘,是再也不会管她们姐妹了。

  借粮的时候,姐妹俩诅咒发誓,可谁也不知道,她们能不能信守自己的诺言。

  “也不知道坤叔和山生哥怎么样了?”

  福宝在和哥哥奶奶还有娘亲玩叶子牌的时候,忽然感叹道。

  看几个表姐上门求粮的模样,镇上县城的粮食供应应该已经出现了大问题,严坤和严山生就住在镇上,即便爹爹说了他曾经提点过坤叔,福宝还是有些不放心。

  或许人就是这样禁不起念叨,话音刚落没多久,屋外就响起了熟悉的声音。

第90章 投奔

  “你们怎么来了!”

  单峻海是最先出去的,在看到严坤和严山生狼狈的模样时,当即脸色一变,紧张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此时严坤和严山生父子俩有些狼狈,身上厚实的皮袄好些个砍伤,还有不少血迹,就跟刚经历了生死搏斗一样。

  “遇到了几个不长眼的,你放心,我俩没受伤,这些血迹都是别人的。”

  严坤指了指一旁严山生拖着的木板车,后面放着好几袋粮食:“之后一段日子,我们父子俩恐怕得在你这儿叨扰一段日子了,你放心,口粮都自备着呢。”

  “咱们别在外头说话了,好在咱们今天穿的衣服厚,不然还不知道被砍成什么样呢,不过这衣服被砍了那么多刀的破洞,一路走来净漏风,可冻死我了。”严坤苦笑着看着自己最好的皮袄子就成了一堆烂布,真是恨死那些劫道的了。

  这一次雪灾可不止是他们坝江县,据说周边县城,乃至整个澜江省都饱受雪灾苦恼,北边那些的雪灾爆发时间最早,那边的农户最先遭殃,据说买不到粮食的百姓联合起来把一些大粮商都给抢了,可是粮商手里也没多少粮食啊,那些恶急了眼的百姓不管不顾的,就将目光盯上了手有余粮的农户,连农户的粮食都吃光了,灾民就开始朝南边迁徙,走得快的,据说已经到坝江县外了。

  这些日子镇上也不见得太平,严坤和儿子好几次瞧见陌生人在他们这一片徘徊,估计是踩点想要看看哪些人家生火的次数多,判断哪些人家手里头还有余粮,好上门来抢,碍于严坤和严山生两个过分强壮的男人,家里又没有女眷的拖累,那些人即便知道他们手里头有粮,倒也从来没有将主意打在他们身上过。

  可严坤知道,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真到了某个时刻,那些饿红了眼的人不管不顾,即便都是一群饿的头昏眼花没什么力气的强盗,蚁多咬死象,严坤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守住那些粮食全身而退啊。

  思来想去,他就决定在情势还没有恶劣到那种程度的时候,带着儿子来了平柳村。

  当然,这里头他也替单家考虑了。

  他的消息要是没错的话,县城已经封锁城门了,为了就是将那些北边来的流民挡在城外,以防城内暴动,可是县城挡住了,周边的一些镇子村落却赤裸裸地暴露在了流民的眼下。

  不出意外,那些恶极了的灾民一定会盯上平柳村这个富庶的村子,单家严格说来,就只有单峻海一个能打的,单福德和单老头勉强算半个,而他们要护住的女人却有三个,真要是遇到暴乱,压根就没法护住这些女人,严坤想着,有自己和儿子在,总归多了几分安全。

  尤其自家傻儿子还喜欢福宝那丫头了,有比在危难时候英雄救美更让小姑娘心动的事吗!

  在这几方思考下,严坤最后还是果断的带着儿子和粮食朝单家投奔来了。

  只是父子俩没想到,镇子外现在就已经有流民埋伏着了,好在埋伏的人比较少,加上严坤和严山生父子俩都带着杀猪刀,没让那些流民占到便宜,反而还重伤了那些流民。

  现在天气那样恶劣,严坤估摸着,那些人怕是活不过今晚了。

  头一次杀人,严坤心里却没有多少心虚,因为他觉得,自己杀的是该杀之人。

  那些人虽然是流民吧,面上却丝毫没有流民的面黄肌瘦,相反,那些个男人一个个面色红润,这本身就是一个很不合常理的事,一下子就让严坤联想到了饥荒时时常被当做食物的“两脚兽”。

  作为杀猪匠,严坤比一般人更能感觉到煞气,那些个男人面露凶光,在拿刀攻击他们父子的时候,不仅没有害怕忐忑,相反眼中隐隐带着兴奋,甚至他们中的几个,在看到他们这对精壮的父子时,还隐晦的咽了咽口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1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