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代养家日常_分节阅读_第25节
小说作者:曲流水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75 KB   上传时间:2018-09-24 20:14:01

  “要看咱们旺财有没有这个本事。”老叶氏呵呵一笑,把门一关上,屋内霎时暖和一些。

  “瞎猫也许能碰上死耗子。”穆子期随口应了一句,看了看屋内,发现除了陈香,大家都在呢。

  “陈香去哪了?这么冷的天。”

  “上山捡柴火去了,他就是闲不住。”瑞珠答道,一边用勺子从架在炭盆上方的瓦罐里舀出两碗姜汤,再把碗端到旁边的小桌子上。这汤还放有猪骨头,只是连续熬了两天,汤里已经没有多少肉腥味,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喜欢喝。

  “以后太冷的话还是劝他不用出去了,免得生病难受。”穆子期说了一句,“刚才我们回来的时候脚可是冷得很,陈香上山,万一生冻疮就不好了。”

  “嗯。”瑞珠很想说自己早就劝说过了,可是陈香就是不听,她也没办法。

  放好书箱,穆子期喝完姜汤,再看沉迷于打络子的三人,微微叹了口气,忍不住说道:“奶奶,这光线是不是太暗了点?这样对眼睛不好。”

  “没事,已经够亮了,现在闭着眼睛都能打。”老叶氏抬头看了他一眼,“是不是肚子饿了,奶奶马上去做饭。”一直在忙碌,竟然忘记看时辰了。

  因为即将过年,这一批货的价钱比平时高出三成,花样子也时兴,颜色鲜亮,只是要的很急,所以这几天一有空,三人就坐在火堆前打个不停。要不是穆子期时常叮嘱她们要站起来走走,三人指定不肯挪窝。

  “不用你去,还是我做吧,明天开始我有五天时间不用上学,到时可以在家帮忙。”穆子期说完不等老叶氏询问,就把季文甫的决定说了。

  今天风大太,他不打算上山去受冻,不过待会要去田里看一下蔬菜的生长情况。

  老叶氏对大孙子能得到山长的看重很是高兴,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而且天太冷了,大孙子不去上学也好。她对他的自制力很有信心,不认为他自个儿在家就会不学习。

  就是小孙子可怜了点,还得每天起早去学堂。

  几人又闲聊了几句,穆子期则在思考这几天要做的事。

  他们家的玉米早在十一月中旬就收回来了,收回来后也没让所有的水田休耕,穆子期去镇上的种子店把当季的蔬菜种子买回来撒了一遍,因为时间的关系,种得并不精细,但还是有些收获的,趁着年前,他准备过几天就去县里卖菜。

  至于之前玉米的收获,穆子期一想到这里就很是郁闷,不是说红薯和玉米是高产作物吗?为何他和陈香种的玉米亩产只有两百多斤?想了想,估摸着是害虫的缘故,当然,更重要的是种子没有改良,地里的肥力又不够,比想象中的收获相差甚远。

  问过村里其他人后,他才稍稍放下心,亩产量最高的也没比他们高多少。

  今年他们的六亩水田才收了一千四百多斤,幸好卖出去的价格勉强能看,卖掉一千两百斤,得到的银钱有二两出头,这些钱差不多用在购置冬天的取暖设施上,比如手套、手炉、被褥等。

  再一次,他庆幸他们逃荒的时候把棉被、棉衣都带齐全了。

  “火堆里的红薯应该熟了,大哥,你看看,先吃着垫一垫肚子。”穆圆圆听到这里,抬起被火烤得红扑扑的小脸,笑道,“我和奶奶、瑞珠姐姐都吃过了,很好吃,又甜又香。”

  “真的烤红薯了?好,我马上刨出来。”穆子清从房间里跑出来,一屁股坐在小凳子上,拿起火钳就刨开火堆。

  很快,兄弟俩人手一个,轻轻剥开焦黄的皮,露出里面冒着热气的黄心,不怕烫地咬下一口,香甜糯。可惜的是,陈香种的红薯收回来后,卖出去的价格却很低,才一文钱一斤。

  有价格便宜的稻米,有点积蓄的人家谁还想去吃红薯?尤其是那些逃荒时期吃红薯吃到胃口坏掉的人。

  “明年我们荔枝地里不能种玉米了。”穆子期闷声说道,“早知道还不如在荔枝地里种点青菜黄豆之类的,最不济种番薯也好啊。”虽然荔枝树还很矮,间距看起来大,但不好把作物种得离树太近,所以今年荔枝地收获的玉米堪堪够他们自己吃,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空地。

  失策啊!先前郝村长是建议他种蔬菜的,只是穆子期觉得自家前院开的那三分地已经足够种他们吃的菜了,加上的确对荔枝地不上心,又急着入学读书,就随便撒了点种子,现在收获教他做人。

  吃完一个红薯,穆子期兄弟俩就到厨房忙活。他淘米,穆子清生火,没多久就把米放进锅里,盖上锅盖。

  “三郎,你剁猪草,我去田里多割点白菜回来。”穆子期看了看杂物间,发现还有一些红薯藤,想到猪已经连续好多天吃这个了,就想着去把田里的大白菜收割回来,再给它们吃点烂叶子。

  是的,他们还在后院的猪圈里养了两头猪,从五月底养到现在,平时就喂点猪草,几个月下来还是半大不小,看来年底不能杀了。

  “好,等锅里的米一开我就捞米出来,然后再放猪草。”才几天的功夫,穆子清对这些流程已经基本熟悉,一边还低声问道,“大哥,你说奶奶她们什么时候能完成这批货啊?我怕奶奶她们手会疼。”整天动个不停。

  “都是为了挣钱闹的。”穆子期暗暗叹了口气,“这次期末考试你一定要考个第二名,这样咱们两个合起来就有一千五百文钱了。”

  大概是穆子清前面打下的基础,加上穆子期每天下午回来后对他盯着紧,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他的成绩很好,良性循环,如此一来,他读书就更加认真,更别提有物质奖励在前面勾着了。

  “嗯,我一定会努力的。”穆子清握紧拳头。

  “我现在就走,待会袁叔兴来这里找我,你能帮他解答就说,解答不了的让他晚上再来找我。”穆子期临走之前还叮嘱道,“记得剁完猪草把功课做了,晚上不好点蜡烛。”他们的作业也是很多的,只是穆子期不用做而已。

  “知道了。”穆子清挥挥手,“大哥你早点回来,太晚了会冷。”

  背上背篓,穆子期拿着镰刀就往自家的水田走去。南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到了冬天,映入眼帘的大部分都是绿色,没有北方那种萧瑟感。

  一连背了两趟,穆子期看天色渐晚,总算是停止收割蔬菜。今年他们田里的蔬菜长得好,尤其是姜葱蒜这三样,他种了一亩多,虽然看起来稀疏,但后期他养得好,每天下午都会来看护,拔草浇水松土,现在看起来长得很不错。

  明天就去县里看看菜价,如果实在卖不出去的话,再看看能不能腌制保存。

第39章 霜冻来临

  晚上, 穆子期切了两棵刚从地里摘回来的大白菜,再从木橱柜里拿出一碗冻豆腐, 做了一大盆白菜炖豆腐。想了想,又从米缸里摸出四个鸡蛋。

  “大哥, 今晚吃鸡蛋?”在灶台下烧火的穆子清瞪圆了眼睛。

  “嗯,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正好补一补。还有, 从明天开始我在家干活,你自己一个人去上学, 记得下学后不要跟别人跑去哪里玩,早点回来免得家里人担心。”穆子期叮嘱道。

  他之前买过两次小鸡,现在家里有六只母鸡一只公鸡,其中三只母鸡在半年后已经开始陆陆续续下蛋, 加上原先那只老的, 高峰时期每天能有四个蛋。遗憾的是,好日子没过几天,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母鸡差不多停止产蛋,就算他们把鸡窝做得很暖和,也是偶尔才有一两个鸡蛋。

  看来真的要等到开春天气渐暖的时候, 母鸡们才会重新活跃起来。

  蒸芙蓉蛋并不难,穆子期磕破蛋壳,温开水搅拌……一系列的动作很是熟练。

  “大哥,你真是太聪明了, 做菜都做得这么好吃。”穆子清看着那盆汁水浓郁的白菜炖豆腐,咽了咽口水,小声道,“比奶奶做的还好吃,大哥,你可不要把这话跟奶奶说。”他说的是实话,以往大都是奶奶和瑞珠主厨,大哥除非是大家没空才亲自动手,下厨的次数极少,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大哥做的菜最好吃。

  是不是读书好的人都会做菜呢?他暗忖,自己可是一步步看着大哥的手艺从有点差慢慢变好起来的。

  “觉得好吃待会儿就多吃点。”穆子期微微一笑,他这一世是不会厨艺,可他前世会啊,那时的他独居这么长时间,不可能天天吃饭堂和外卖,只要有心,不是传说中的“厨房杀手”,煮了几年的菜,味道总不会差到哪里去。

  吃晚饭时,穆子期对大家的赞美照单全收,等吃得差不多了,就提起明天到县城卖菜的事。

  “菜能卖得出去吗?大家地里都种有白萝卜和大白菜,芥菜、葱和蒜之类的也不罕见,这里不是北方。”老叶氏有些忧心,她不怕什么,最怕的是菜卖不出去,大孙子会失望。

  “没事,卖不出去咱们自己腌制,奶奶,我觉得你先前在林县腌制的酸菜挺好吃的,酸味正好。”穆子期笑道,要说大夏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他觉得这里的商业非常发达,朝廷有专门的商部管理,各地因地制宜,各种各样的大小作坊遍地花开,比如说他先前了解到的大酱坊和油坊。

  如此一来,农户种出来的作物大都能卖出去,是一条来钱的路子。

  “不是每户人家都和咱们一样种上蔬菜,即便种了,也不一定能长得像咱们家的那般好。”穆子期安慰他们,“你看咱们村里不少人就种上油菜,认为这个钱多。”

  “加上现在食盐便宜,做酱菜的人应该会增多,县城的居民应该会买回去。”穆子期绞尽脑汁,总算把老叶氏哄开心了。

  “明天你和陈香一起去。”老叶氏看了一眼陈香,见对方点头同意,心下颇为满意,“我看好日子了,等开春农忙一过,正好办陈香和瑞珠的婚事,一转眼,你们都那般大了。”

  冷不丁说起婚事,陈香和瑞珠对视一眼。

  瑞珠的脸微红,连忙低下头。

  这边厢,不等陈香说话,老叶氏的眼睛凝视着油灯,半晌才从袖口掏出手帕擦擦眼睛,声音放低,继续说道:“要是你爹娘还在多好啊,他们看到你成家立业一定很开心。”陈香的父母是老叶氏从娘家带过来的,其中陈香的母亲还是老叶氏的贴身大丫鬟,从小一起长大,要不然她当初也不会把他们夫妻派到丈夫身边,所以双方还是有一定感情的。

  何况还有这一路的逃荒,有难同当之下,大家相互之间产生的感情了。

  “老夫人……”陈香心一颤,忆起已经印象模糊的父母,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是啊,自己能活下来的确是很大的幸运。

  “这世上,人总要活得艰难些,天灾人祸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碰上了,所幸咱们几个能一路逃过来,现在算是在清溪村这里安下家,所以啊,咱们一定要好好活着。”老叶氏看向陈香,紧盯着他的眼睛。

  穆子清和穆圆圆有些不明所以,只是想到过世的亲人,心情不由得低落起来。

  “等朝廷大军推到江省,大郎,你到时一定要写信寄去林县,希望你大爷爷他们还能活着吧。”她看着饭桌上的残羹冷炙,如果是没来村里之前,肯定是连菜汁都要舔光。清溪村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今年不用交税,收入还不错,地里的菜怎么都吃不完,想到以往逃荒的日子,她唏嘘不已。

  “一定会记得的,奶奶。”穆子期重重点头,心里若有所思,老叶氏怎么突然好端端就说起旧事?

  果然,晚上睡觉前,穆子期和她谈起此事,老叶氏对此毫不避讳:“陈香前几天找我说话,说是等开春朝廷征兵,他就去参加,怕耽误瑞珠的将来,就想着暂时不举办酒席,还说如果他在军中不好,有合适的可以说给瑞珠。”

  穆子期闻言不由得皱眉:“我早知他有这个想法,可后来又不见他有动静,原来都在这等着呢。”至于瑞珠,大夏鼓励寡妇再嫁,除非自愿,否则不许任何人强迫妇女守节。以瑞珠的勤劳、和善等自身的条件,不愁找不到男人嫁。

  灾荒过后,女性奇缺,村里现在还有好多男人打光棍呢,入冬以来,穆子期就见到不少人提着礼物登上附近媒婆的大门,就盼着能快点娶上一门媳妇。

  “是啊,瑞珠有哪一点对不起他?再说了,当兵这么危险的事,我真不想他去干。不管怎么说,我都让他好好想清楚再去做,真去从军,可不能耽误瑞珠的终身大事,总得有个交代,现在就看他们俩了。”老叶氏叹道。

  这种事她只能给个意见,不可能强迫陈香接受。

  穆子期见她这样的态度,想到自己前不久还曾经暗暗考虑过高中考军校的事……估摸着是不能再考虑了,看样子奶奶是不会同意的。

  至于陈香,该说的他早已说过,相信对方能妥善处理好此事。实在不行,到时他们再出面也可以。

  当晚,穆子期兄弟俩紧挨着入睡,到了半夜他突然惊醒过来。

  “奶奶,怎么了?”穆子期看着她手里点起的油灯,不知是不是以前逃荒留下的印象,他直到现在仍然保留着较为警醒的直觉,所以老叶氏一推开门,他就醒了。

  老叶氏穿着厚厚的棉袄走过来,低声道:“这半夜把我给冻醒了,今晚格外冷,我看外面都开始下霜了,这老天爷!”她刚才一被惊醒就赶紧往东厢房这边走,此时一边说话,一边往床边只有点余烬的炭盆里丢下几块木炭。

  “你不用起来,奶奶再给你们盖上夏天的薄被,好歹能暖和些。”话是如此,老叶氏最终把被子、衣裳都给他们兄弟俩盖上。

  “奶奶,现在暖和了,你赶紧回去休息。”穆子期赶紧叮嘱道,见老叶氏臃肿的背影慢慢走出去房门,他这才让自己重新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穆子期早起锻炼时,果然发现前院的地里铺了一层薄薄的白霜。好不容易打完几套拳法,身体稍觉得暖和后,他赶紧跑到村头的郝村长那里问起情况。

  “我正好要跟你们说,听镇上说从明天开始天气会变得越发冷,霜冻准备来临,所以那些不抗寒的菜一定要快点收回来,菜长那么大不容易,可不能冻坏了。”郝村长眉头紧皱,一直望着天,沉声道,“前几天日头还晒得人暖洋洋的,未曾想到这才几天的功夫就变天了。”

  “好,正好我今天要收菜回来卖,村长,您说县里会有人买吗?”穆子期多问了一句。

  “当然可以卖出去,我昨天去县里看过了,现在蔬菜的价钱正好,县里前不久又开了一家酱菜坊,规模不大,但可以卖给他们,听说作坊的生意不错,人家的酱菜直接送到海船上,没办法,在海上没有新鲜青菜的时候就得吃这个。”郝村长说起这个就笑了,“别人家的油菜还没有成熟,没想到你当初犯懒倒是撞上了,看来运气也很重要。”

  穆子期一听,大喜。

  告别村长,回到家他就和陈香到地里埋头苦干,除非是那种抗寒性强的蔬菜,要不然不管大小如何,穆子期他们统统拔掉,还按菜的好坏装到一个个铺着稻草的竹筐里。

  当天早上,郝村长敲响大钟告知霜冻即将来临的消息,全村人就开始忙活起来。有几户可是种了不少蔬菜,就算别人种得不多,自家吃的也要赶紧收回来。还有其他作物,得做好防冻准备。一时之间,大家各显神通,忙得热火朝天。

  “幸好现在是冬天,如果是夏天想卖菜的话,还得半夜就起来。”陈香忍不住说了一句。

  “冬天不好起来太早,万一生病,挣的钱还不够用来吃药。”虽然大夏有医学院,培养了不少大夫和助手,可他们大都待在军中,百姓看病仍然是一大难题。

  紧赶慢赶之下,穆子期生怕明天的霜冻更厉害,就不顾老叶氏的劝说,自己赶着牛车直接去县城,留陈香在家继续收菜。

  陈香也种有一亩地呢。

  到达县城,四处一打听,虽然零散卖给居民的价钱高一点,但为了省事,穆子期还是把菜卖给酱菜坊。这一天牛车来回跑了两趟,可地里的菜还没有摘完。

  此时已经是黄昏,穆子期经过一天的冥思苦想,最终决定在霜冻来临之前,在荔枝地里堆草熏烟。他记得前世曾经听村里种荔枝的果农说过,这样的做法可以增湿防冻。

  单单在荔枝树下铺上稻草可不够,这一百棵荔枝树寄托了穆子期的期盼,他渴望做得更好。

  不止荔枝地,连未收获的菜地他也是如此做法,心里则祈祷明天的霜冻不要太厉害。

  眼睁睁看着快能卖钱的菜冻死,这也太虐了。

  草堆的烟越来越高,穆子期低下头看向自己的手,这才一天的功夫就冻得红肿,不知道碰到哪个竹筐,还裂开了几道口子,看起来有点吓人。

  “挣钱真是不易啊。”他暗叹,自己一定要努力上进。

第40章 抗寒防冻

  “大郎, 回家吃饭吧。”陈香从他的田里走过来,见穆子期站立在田埂上出神, 就唤了一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7页  当前第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1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古代养家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