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姜姬_分节阅读_第634节
小说作者:多木木多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4 MB   上传时间:2018-09-29 19:57:42

  现在姜武说花万里要见他,屋里其他花家兄弟都在看他,花虎就站起来,卸去武器,脱下甲衣。

  “我可以现在就跟你走。”花虎说,“只是你要保证,公子平安无事。”

  姜武点头:“公子无事。既到了此处,我也不必再瞒各位。我是鲁国大将军,蒙先王赐姓姜,名武。今时今日,我鲁国与花公子盟约已成,我与诸位,也是同胞兄弟了。”

  姜武的话确实让在座的花家将军们都愣了。

  原来是鲁国。

  这鲁王,一地诸侯而已,真有问鼎之心?

  什么叫与花公子盟约已成呢?

  一时之间,屋里的人全都心神不定起来。

  他们本以为最多是凤凰台下几家相争,可一旦牵扯上诸侯王,事情就不一样了。

  花虎的脸色也不好看,他看到大家眼神不对,都盯着姜武,他说:“一切,都等我见过公子再说!”

  有他这句话,勉强安抚下了屋里的人。

  公主城中,姜姬让卫始去陪花万里。

  段小情听了以后,有点不服气,第一次争起来:“卫大夫一路辛苦,还是休息几日的好。”

  ——你刚来什么都不懂,我来!

  卫始端坐一旁,含笑道:“段大夫平日只见过和风煦日,不曾领略风刀霜剑。与花万里这等人相交,并非那么简单。”

  ——你太弱了,没干过大事,怕你坏事啊。

  两个头发花白的半老头子在这里争起来了。

  姜姬把阿陀叫过来,笑眯眯的问他学习怎么样了?还能跟得上吗?

  阿陀上次自荐去凤凰台不成后,根本没有时间沮丧失落就被姜姬推给段小情去打下手了。公主城现在人口还不算多,成分简单,就是民、商、兵、丁等四类人口。

  但因为近来动作频频,突然涌入了许多兵和商。兵是游兵、散兵;粮草一类的吞吐量近几个月以来也陡然大增。

  还有姜武这次从花万里手下偷来的几支无主之军,稍稍统了一下人数,竟然也有小两万人!

  阿陀前脚刚被拖去计算每日进城、出城的粮食数,统计它们的产地,刚刚入了门,昨天又被拖去计算给新兵的粮食要多少。忙得焦头烂额,昨晚上一夜都没合眼。

  因为姜姬要求是粮草三日一放,也就是说,这些没有养熟的兵,手中的干粮只够吃三天的。

  他就需要根据这些士兵的每日所食,计算出三日所需粮草,再去找段大夫拨给,再回来发放。

  说起来轻松!可阿陀以前一直是纸上谈兵!不管是在浦合还是在魏国还是后来又回到鲁国,他只是在不停的学习,学习,学习——还没从来没有接触过实务。

  偏偏公主姨母在听他说了他的“雄心壮志”——这是姨母夸他的话,可他觉得不太像夸……

  姨母说,他就是书读得太多了。他现在书肯定是读够了的,那就去干活吧。

  他本以为就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可当他算出三日所需粮草后,去寻段大夫,段大夫却笑着问他:可知城中存粮几何?

  阿陀:……

  当然不知啊。

  段大夫:可知每日库中进粮多少,出粮多少?皆用于何地?

  阿陀:……

  他还是不知啊。

  段大夫就笑着告诉他,既然他什么都不知道,他也只能告诉他,每次拨给他的粮草只能是他所报数目的三分之一。

  阿陀还没蠢到只拿着这三分之一的粮草走,然后让兵营的兵们饿肚子。

  他只是发愁要怎么补齐数目,然后段大夫所言到底是什么意思。

  现在看到爹“欺负”段大夫,他难免心中欢喜,嘴角一翘。

  姜姬看到,点点他:“被段大夫欺负了吗?”

  阿陀摇头:“是小子无知。段大夫教导了我两句。”

  姜姬看他胸有成竹,就没有再多说什么。让他自己慢慢悟吧。

  这世上的事,总是自己动口容易百倍,别人动手困难千倍、万倍。

  他一句“我想在鲁国当魏王”说起来简单,事情却是都要鲁人去替他做的。

  也怪卫始对他太好了,从小除了“你是魏太子”之外,别的都替他办好了。连他怎么当魏太子,怎么跟魏王相处,怎么取信魏人,都一一教导。就差连饭都替他吃了。

  而他在魏国学来的也是勾心斗角的鬼域伎俩。魏王,魏臣都不可信,更让这小子满脑子都是晦暗的念头。

  直白点说,中二入骨了。

  要是不把他拉回来,他日后只会越长越中二,直到眼前心中没有一个好人,天下没有一处净土。除了自毁,还会毁人。

  卫始拿他当亲生儿子看。真到那时,卫始估计也保不住自己,只会跟他一起掉进深渊里。

  幸好还不迟。

  她对阿陀说:“你一会儿跟在你爹后面去吧。”

  阿陀连忙答应下来。

  卫始去见花万里,顺便也见了花虎。回来对她说,花万里对“太子”之事深信不疑。他没有把“太子”的事告诉他的亲信,只说他要暂时隐藏在此,让花虎派人回凤凰台报信。

  卫始问她:“让不让花家人回凤凰台?”

  不让,就在路上安排劫杀。

  姜姬:“让他们回去。我还嫌这事不够大呢。”

  徐公真是老而弥坚,她把陶然和花万里都给搞得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凤凰台竟然也没乱!

  这老头子!

  河谷,祁家。

  “陶公,陶公一路辛苦!”祁家四十多口出城相迎。

  一架毫不起眼的灰扑扑的马车停下来,从车中走出的正是陶然。

  他逃到祁家堡之后没有耽误时间,立刻就请祁家送他离开!

  现在,他离凤凰台越远,越安全。离得近了,一来被人抓住后,屈打成招,他再有能为也无法回天;

  二来,他总觉得眼前迷雾重重,到现在命悬一线,仍不知到底是谁在背后要取他性命。

  只能暂时离开,日后待看清了再做打算。

  祁家与他的渊源尚在三十年以前。没有人知道,他三十年前曾与祁家一女结为夫妇,但两人至死没有见过面。

  他与祁家议婚前后四年终于成事,此女在祁家礼成,本待到了凤凰台后再行一次昏礼,他却在凤凰台又娶了另一房妻子。

  祁家女只好留在了祁家。

  仍是他的妻子,只不过暂时请祁家替他照顾而已。

  此女在七年后去世。

  陶然亲自来到祁家迎走她的棺木,送回陶家祖地下葬。

  之后,他与祁家也没有断了联系。

  这段过往,在凤凰台无人知晓。

  陶然来到祁家,先去祭拜先人。祭过后,他才坐下来,与祁家人商议。

  祁连山是陶然之“妻”的弟弟。当时祁家越过其兄选他为家主,就是看在陶然的份上。祁连山自然对陶然十分尊敬。

  陶然问:“河谷四城,近年来收成如何?积谷多少?”

  祁连山道:“近几年天候好,无冰无雪的,大多一年都能收上两次。已经攒了四万万斤粮食了。”

  陶然拍掌:“好,好,好!”

  祁连山问:“姐夫,是不是有什么事要不好了?”

  陶然笑道:“是好事,是大好事呢。”

第599章 河谷稻

  河谷其实是晋江在唐山分出一条支流,名叫汾河流经的一片平缓的谷地。

  这里冬天短,夏天长,一年八个月都是好天,到了该下雪的时节,地上的草还是青的。粮食通常是一年两熟,有时年景好了,一年三熟都常见。

  又因为河谷离凤凰台太远,皇帝的旨意到了这里都要打个折扣,平时说话算话的是四姓,分别是张、孙、王、祁。

  祁家排在最末,是因为他家发迹最晚。以前排末尾的是李姓,后来此姓突然在一二十年里死绝了,后来就是这个祁家慢慢上来了。

  所以祁家所在的地方,有祁、李两姓。

  祁连山的夫人就姓李。李姓当年嫡脉断绝,家业凋零,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旁支、偏支留下来了不少。

  李氏的娘家就是周围最大的一个李姓了,她比祁连山大六岁,以前还嫁过一次,丈夫死了之后,独自带着儿子过活,祁连山偶在路上碰见一回,就魂牵梦绕的把人给聘了回来。

  李氏丧夫后携子独居,保下家业不受人所欺,禀性就是个要强的。她以再嫁之身进入祁家,也并没有伏低作小。丈夫的事,她也时常过问,时常插手。祁家人倒是早有微言,只是祁连山却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父母兄弟都是外人,只有妻子与孩子才与自己亲,他可不傻。

  陶然来了以后,祁连山尊其为“姐夫”,好生款待,一连几日都没有回家。

  这日,家里来人送信,李氏说祁连山的老姨的独子不行了,老姨让人送信来,请他赶紧回去。

  祁连山就匆匆赶回来,一进门,就看到李氏在屋里坐着,身边是几个爱妾。

  祁连山家中也养着许多伎女和妾侍,李氏平时喜欢趁他不在把长的好看的几个叫过来陪她说话逗乐。

  祁连山一进来,看到爱妾就知道什么老姨儿子,都是假的,李氏是为了叫他回来。

  爱妾上来服侍,他摆摆手让人下去,挨着李氏坐下,“突然叫我回来,是想我了?我在那里陪姐夫,是正事。”

  李氏轻轻扇了他一掌,“我才不会骗你。你老姨的儿子确实不行了,寿衣棺材都备下了,我才让人带老姨去看看坟地,点个好地方好埋人,只怕再过两天,丧事就要办起来了。说起来也是你表弟,到时你也要出去露个面。”

  祁连山点头:“我记下了。你不喜欢姐夫?”

  李氏:“我又不嫁他,为什么要喜欢他?我是怕他坑我们。他嘴里没一句实话,张口就要祁家所有的粮食,这种人,怎么能信得过?”

  祁连山叹气,“我又何尝不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8页  当前第6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4/85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姜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