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姜姬_分节阅读_第747节
小说作者:多木木多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4 MB   上传时间:2018-09-29 19:57:42

  姜姬听说耕车已经发到每个村里了,就道:“让百姓们赶紧用一用,这才是第一代,有不好用的地方下一代就能改过来了。”

  龚香在旁边捻须而笑,想起公主对他说“人下崽没有牲口快,也没有牲口多,人力不足的地方只能让畜力来补充了”,搞得他好长时间看到外面的人都嫌弃他们不如牲口。

  在凤凰台上,因为一直以来的抑武、减兵的缘故,马不够多,牛反倒比较受欢迎。

  牛用来耕地早就有了,但大面积的推广是没有的。犁车也有,但一般是单人用。

  姜姬早就想试试能不能造一个并行的犁车了,可以一次用三到四头牛,这样来回三趟就能把一亩地给耕完了。

  这样更省时。

  但她不确定至少几个锄头才是最合适的,在使用中最方便,不会出现太多问题。所以送到底下的新式耕车从两个锄头到六个锄头,依次增加,分别送给不同的地区使用,最后统一审查结果,看哪边用的最多,最让百姓满意。

  她唯一担忧的是牛不够多,还授意市场上的商人可以把牛赊给百姓使用。

  结果不到一天就有反馈说,有的村里没有牛,用了羊和狗。

  姜姬:“……车不够低吧?”

  那车是照着牛的高度造的。

  王姻说:“他们把车给改了。”

  姜姬:“……”

  高手在民间啊。

  据说用羊和狗拉车的还不算什么,还有人想用猪。

  因为姜姬的缘故,商人们在贩货时少了许多顾忌。前年有旱情后,她让商人们寻找不挑地的作物和不挑吃,好养好活的牲畜。

  于是就有商人从别的地方把猪给贩来了。

  猪的好处在于,第一,肉多;第二,吃什么都行。

  这一点上,羊就有点不够看了。

  于是从去年起,凤凰台下就有人开始零星的养猪,今年就更多了。

  跟着到了选牲口拉车的时候,有人觉得猪看着就劲大,不是一样可以拉吗?试试吧。就把猪给绑在车前了。

  猪就撒欢了,拖着车跑了。

  等村民把猪套回来之后,没有放弃!他们试着把猪的眼睛给蒙上,然后让平时喂猪的那个人在前面拿着食桶引诱,结果居然真的成了!

  姜姬:“……”

  那,第二代的耕车就先改的能适合猪、羊、狗的身高?

  慢慢的,羊就被淘汰了,百姓们发现羊拉车没有狗拉的好使,但狗拉的不如猪,猪拉得不如牛。如果用猪拉车,训练狗在后面跟着,咬着,再让人在前面引着,效果相当好!

  姜姬看着第一个月的报告不得不佩服百姓们的智慧,连她都落了俗套,以为只能用牛拉车。

  但牛拉的耕车可以犁深地,猪和狗拉的都只能犁浅地,综合来看,还是牛最好。

  百姓们没有牛的时候,凑和用猪和狗也是没办法的。

  两个月后,报告上用牛的占三分之一,用驴的占四分之一,剩下的都是用猪和狗的。

  牛可以并行,同时用两头或三头牛,也可以使用最大的六头耕车;驴能用三头或四头的;猪和狗都只能用一头或二头的。

  现在三头及以下的耕车最受欢迎,六头用的最少。

  或许等牛的数量变多了会有改变。

  姜姬收起报告后,让铁器局多造一、二、三头的耕车,剩下的都可以不必造了。

  王姻跑进来,激动地对她说:“公主!井水的水位慢慢上升了!城外河水的水位也不再下降了!”

  姜姬忍不住走到殿外,外面的天空仍是一片晴朗。她希望能看到雨云。

  “一定有地方已经开始下雨了。”她激动地在原地转圈,捧着肚子说:“快下吧!快下吧!”

  可能是她的话被老天爷听到了,深夜,天边滚过闷雷,一声接一声。

  三宝落地这么久没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吓得哇哇大哭,被姜陶连夜送到姜姬这里。她钻到她和姜武中间,被她抱起塞到姜武手里:“找爸爸,爸爸力气大!”

  姜武抱住女儿,就看她艰难的从床上爬起来,捧着西瓜那么大的肚子往外走,要去外面看。

  “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下雨了吗?”他背着三宝跟出来说。

  “到今年,可就是第三年了。”姜姬感叹,“终于下雨了。”

  站在殿外廊下,一阵阵冰冷的夜风扑到他们的身上。

  “好凉快啊。”她笑着,转头对他说:“这下我生孩子可不受罪了。”

  这一句话,叫姜武的眉头也展开了。

  董城。

  齐藉的口疮已经好了,但为了不见这董城的诸多“才俊”,他不得已改了作息,白天呼呼大睡,晚上精神百倍。

  从人不理他,照旧白天起来晚上睡觉。

  齐藉只好发展出一个不需要人陪的兴趣,每晚夜观天向。

  话说,他对天向虽然没什么研究,但家中星图也存着几幅,讲解周天星辰的书藉也是读过的,卜卦虽然不怎么准,但也能卜上几次。

  所以他就天天爬到屋顶上躺下,看星星。

  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于是就被雨淋了。

  从人睡到一半听到雨声,突然想起齐藉这几天都是在屋顶上看星星的,立刻从床上爬起来,冲进屋里一看,榻上没人!立刻跑到庭院里对着屋顶喊:“屁屁,你是不是还在上面?”

  齐藉抹了一脸的雨水,伸着脖子对下面喊:“都说了不要叫这个小名了!”

  从人听他果然还在上面,气得不轻,把袍子往腰带上一掖,爬上屋顶找他下去。

  两人回到屋里,各自一身湿淋淋的。

  从人去叫人热水给他洗澡,雨是天上水,不是凡水,淋过后是一定要洗澡的,不然一定会着凉。

  他催着齐藉泡进木桶里,看到他慢吞吞的爬进去时,没忍住狠狠的拍了一下他的屁股,把他给拍进去了。

  “你小时候就不爱穿裤子。”从人道。

  齐藉小时候有个坏毛病,不爱穿裤子。这个毛病到底原因是什么没人知道,他自己长大后也想不起当时他是怎么想的了。反正从人那时要给他穿裤子,他能从屋里跑到外面,在庭院里转上几个圈。

  所以从人才给他起了这个小名。

  齐藉长大后才知道自己还有这一桩逸事,引以为耻,除了从人没办法之外,连妻子都不知道他还有这个小名。

  他坐在桶里抱怨:“都说以后不再提了。”

  泡过澡,喝过药,第二天齐藉理所当然的装病了。

  董诚非常热情的想把齐藉介绍给其他家的年轻人,他以前还有点看不起齐藉,等齐藉与乔世三一席长谈——而他完全跟不上他们的话题后,董诚才对齐藉改观了。

  乔世三是一直想把董诚带离家乡,董诚不舍父亲,又不舍得乔世三这个朋友,现在来了一个齐藉,恰好两全其美了。

  齐藉本来就是想躲在董城的,所以他不会劝董诚离家,他与乔世三又一样的博学。

  董诚改了主意之后,就开始想把齐藉引见给其他人了。

  齐藉躲还来不及呢。他这回出来就不是为了扬名。

  他现在只想知道,那个人到底有没有信他的话。

  他担心地问从人:“你说,他不会是没有听到吧?”他还就说了一句,还是醉话,万一那人没听到呢?或者听了没反应过来呢?

  真愁人!

  从人:“……”

  凤凰台。

  乔世三住在民家。

  凤凰台附近的富人都很乐意把家里的屋子院子出借给远游的士子。

  因为现在连远方的人都开始涌入凤凰台了,这些士子大多数都是凭着一腔孤勇就来到陌生的地方,他们在这里没有亲友,也找不到住的地方。

  一开始是商人买屋租给别人,像林昌就一直在做这种事。

  后来本地的百姓也开始用这种方式来填补家用了。

  乔世三来了以后,惊讶的发现凤凰台的百姓竟然如此热情好客。

  他住在民家,每天都能和附近的士子交谈。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哪里的都有。

  一问之下,有一些竟然是从灵武来的。

  因为据说灵武公子仰慕安乐公主,不惜千里前来拜访公主,从此就不走了。

  灵武公子在灵武相当有名,许多人因为听了这个传闻后,竟然也跟来了。

  乔世三还看到了鲁律,许多鲁律就公然放在书坊中任人借阅。

  他从没想过会有这么多律令是用在百姓身上的。

  他将鲁律买回来,细细研读。一本《商律》还没有读完,他收买的人回来了。

  他告诉乔世三,他没有找到皇帝。

  “……宫中的侍人稀少,听说之前的侍人与宫女都被云贼杀光了,现在的侍人都是安乐公主带来的。”

  “我四处都看过了,没有找到陛下的踪迹。”

  “只有安乐公主的广御宫我没办法进去……”

  那人倒是不害怕,在得他重金酬谢后,还告诉了他一件事:“我连龙椅都没找到啊。”

第710章 皇帝在哪里?

  凤凰台这雨跟新嫁的小媳妇似的,慢吞吞的就是不见下来, 但城外的晋江却是一天比一天更显得宽阔了。

  晋江到了凤凰台这里已经相当平缓了, 只是河床变浅的时候, 百姓们已经在河床那里开了田, 种上了马草、芦苇和鲁稻。

  芦苇是非常好的经济作物,不但可以当药用, 还可以做席子、篮子等一类的手工品。只是以前百姓们从来没想过把芦苇当东西种在田里, 不过种过马草之后, 百姓们早就转变观念, 不用姜姬再去引导, 他们就自动自发的开始在野外发掘所有能种的都带回来种一种, 万一有用呢?万一能卖钱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8页  当前第7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7/85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姜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