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年代炮灰女配[穿书]_分节阅读_第28节
小说作者:溜溜猪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17 KB   上传时间:2018-10-22 13:07:30

  现在的大小伙子也是肤浅的很,小姑娘漂亮是漂亮了,长相也白净又洋气,可一看就不是过日子的人啊,上次来一回县城,从供销社里面买回来那一堆东西,看着就吓人。

  谁家姑娘这样花钱啊。

  这不还没多久,又来一回县城,司机都替付鸥感到肉疼。

  没聊几句,交代了一下回去的时间,何小丽和余敏便赶来了县城。

第36章

  如果说余敏的嘀咕,是她八卦心作祟,那么司机大哥的这番话,就让何小丽有不同的看法了。

  付鸥不会真的?

  不敢想不敢想,何小丽摇了摇头,她跟付鸥是革命友谊,这些人的灵魂还真的是不单纯啊。

  这次停车的地方离县城挺远的,走了二十分钟,才到达县城。

  先去供销社买了红糖月饼,半斤有三个,也就是大概80克一个,一个一毛钱,所以也就花了三毛钱,然后在供销社问了一下有没有碎布头,结果没有。

  其实供销社也不负责加工,这种碎布头要去做成衣的裁缝厂才能找得到,两人又找人问了路,找到了县城的裁缝厂,趁着中午休息的当口,混了进去。

  何小丽还是不敢相信,真的不用布票能搞到碎布头?

  “看我的。”余敏悄声说:“我从小就在裁缝厂长大啊,这种事情我干得多了,那些加工成衣的碎布头,厂里有人会偷偷拿回去一些,也会卖掉一些,这种怎么算布票嘛。”

  看余敏的样子,十拿九稳了,不过她忽悠人向来很厉害,再过十几年,肯定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

  “那你买回去做什么?”何小丽有些不解。

  “最好的棉布,拿来做小裤子跟胸衣,差一点的白棉布,拿来糊鞋底,只是做鞋面的这种布料,厂里很少有加工做什么东西的,很难找到合适的碎布,这个得买,不过我们一般都是先把鞋底做好,鞋底要晒,还要放一放,还要纳鞋底,事情可多了。”

  余敏虽然没说,但是何小丽感觉到,她肯定拿自己做好的布鞋,换过不少的钱或者票,这年头,票据比钱还值钱。这丫头,确实很有做生意的头脑,拿不花钱弄来的底价布料,做成成品拿去交换更值钱的东西,厉害了。

  但这种事情不能明说,明着交易那叫投机倒把,所以即使她跟余敏关系好,这种话也不能明着问。她可以拿鸡蛋,拿红糖,甚至那她珍藏的奶粉大白兔私下跟余敏换东西,也不能拿钱买。

  两人躲过了门卫来到车间里面,听余敏说,厂里会由专人把这个布处理掉,这几乎是裁缝厂的惯例了,但有没有那个运气弄到这个布头,就要看实力和运气了。

  看守车间的是一个五十来岁的大婶,余敏看着车间的人都走的差不多干净了,走近问:“大婶,我想问问,你们这里的碎布头怎么处理的?”

  大婶瞅了她一眼:“哪有什么碎布头,没有没有!”厂里连纽扣都是要规范管理的,要是让外人知道这里有碎布头买,还不得吵死她了。

  “大婶,我知道你们厂里加工完的碎布头,也没有那么多出处,我就是想找一些做鞋底,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反正你们……也用不完是不是?”说到后面她自己也心虚,声音低了下来。

  大婶停下手里准备要关门的手,看了她一眼,听这个口气,干过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我真没有别的心思,你也知道现在布票很难买到,如果有细布,我还想弄点来做小裤头跟胸衣……”她说的实在是太诚恳,大婶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

  要说余敏装起可怜来还真是可怜,那个年纪,估计比大婶的女儿还小上一截子,哎哎凄凄的诉了很久的苦以后,大婶终于点了点头,从库房里面扒拉出来一包纯棉的白色碎布头,大大小小的都有,余敏反正也是做鞋垫,也不挑,弄了一大包,都装到军色的书包里面去了。

  看见余敏娴熟的挑东西,大婶忍不住问:“你这么大一点,会做鞋底?”

  “我从小就喜欢搞这些。”余敏说。

  大婶估计也能看得出来这姑娘是知青,也知道背井离乡的不容易,自己也没有布票,只能来厂找好一些的碎布,反正这些布头也是废品,厂里是不管的,她叹了口气:“你也不容易,这些布就收你五毛钱吧。”给了她一堆粗布的布头,另外还饶了一把纳鞋底的麻绳给她。

  何小丽对五毛钱也没什么概念,但还是抢着付了钱。

  “这怎么好意思。”余敏低声在何小丽耳边说:“我不要意思白要你的钱,到时候做好了送你两双鞋。”

  嘿嘿嘿,何小丽就是这样想的,大家礼尚往来嘛,她有点钱,余敏刚好没有,但她会做手脚也不爱闲着,又搭了个顺风车。

  “那我就不客气了啊。”何小丽这样说,如果可以,最好弄一双给付欧,干脆等下去供销社买鞋面,她就把鞋面的布票和钱掏了吧,上次李书记给了她两尺的布票还没用掉。

  余敏不知道她内心的小九九,在一旁收拾布料的时候简直乐开了花,这么多的碎布头,可以做十几双鞋底了,而且那一把麻绳也是够用了,刚好她没有买绳子的票。

  两人都乐个高兴,盘算着心里的小九九。

  大婶见比女儿还小的小姑娘,居然收拾起这些来,比大人还内行

  她说的是做小内内的布头,这种不能是粗布,必须是很柔软的。

  大婶连说没有,这么好的布,怎会给到她们卖呢。

  余敏连连说,自己是外地过来的知青,队里不像是工厂偶尔还发发布票什么的,自己来新蔡一年了,连个小裤头都没做过新的,穿得真的破的不能再破了。

  当下的纺织技术没有后来那么好,衣服多洗几水都会破掉,要说外面的衣服缝缝补补还可以,里面的破了要怎么穿啊……

  大婶看着比自己女儿还小的余敏,叹了一口气:“你跟我过来。”

  其实裁缝厂里面的碎布头,一般也不会卖给外面的人的,要的,也是内部处理掉了。

  刚好这家厂里出了点事情,分碎布头的时候有两个大妈打过一架,造成的影响很不好,厂长一气之下说这些布头干脆烧掉都不要分了,分得不均,还会引起人打架。

  这个大妈刚好就是负责处理这件事情的老员工。

  她也知道领导是气头上说的这种话,烧掉这么浪费且奢侈的行径,她做不来,仔细想想还不如卖掉,记入公帐里面,反正这个钱她也不贪进自己口袋里面,没什么不好说的。

  “你记得这件事情,无论如何,都是不能给外面的人说的,知道不知道?”

  余敏自然是赌咒发誓一番好说。

  最后她掏了五毛钱,又收走一小包精细的布头,全放在何小丽背着的挎包里面了。

  两人从裁缝厂里面出来的时候,两个姑娘笑得都要合不拢嘴了,没成想这么顺利的又把事情办妥了,看样子余敏干这种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装起可怜来,简直不要太熟练。

  两人又合计了一下,何小丽出了两尺的布票,买了做鞋面的黑布,这些布大概可以做六七双的鞋面,有三双都是给何小丽的。

  余敏算了一下,鞋底可以做十几双,但黑布只够做六七双的鞋面,那么先把鞋底做好,以后有了布票再做剩下的吧。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够两人开心好一阵子了,何小丽也没有买鞋的票,花了两尺布票和一块钱,得了三双鞋。

  余敏则费了嘴上功夫还有买黑布鞋面的钱,得了一大堆子的东西。

  背回去的那些布头,足够她忙上好一阵子的了。

  所以出了裁缝厂,两人的嘴巴笑的都歪了起来。

  这种小小的满足,还真是让人幸福感暴增了。

  两人又紧赶慢赶的,又去了一趟供销社,刚好下午上班的时间到了,两人扯了两尺黑布,余敏也把自己仅剩下的布票拿出来扯了一些的确良,又跟供销社的店员磨了很久,又磨到两根粗针,这才欢天喜地的出来。

  出了供销社,日头还老高呢,看了下时间刚好中午两点,这个时候往回走还太早了点,但县城里面也无处可以去了。

  两人在树下走了一会儿,喝了两杯茶,只觉得腹中空空。

  大军这会儿还在上班呢,还真是不好意思打扰他,何小丽摸了摸自己口袋里面的钱,决定还是忍一忍吧,反正几杯茶下肚,她也不是那么饿了。

  她掏出来书,在树荫底下看了起来,余敏又觉得很无聊,很想弄一弄她刚收来的布头了,但是不敢在大街上公然把布头拿出来倒饬,怕别人见到了会问,到时候一穿帮,以后估计都没得搞了。

  于是心里痒得跟猫挠似的。

  又坐了一会儿,一个穿着女色军装的妇女走到两人跟前,看了何小丽很久,问道:“小何,我听你李伯伯说你也在新蔡,怎么没去找我们呢?”

  何小丽倒是认出这个人来了,原主母亲的闺蜜,也就是李书记的妻子——俞小宛。

第37章

  来人鹅蛋脸,柳叶眉,虽然穿的很朴素,但是看上去气质超群,放在现代的审美观来看,都是一个成熟大美人。

  这是李书记的妻子俞小宛。

  说起俞小宛来,何小丽终于有印象了。

  小说里面曾今提过俞小宛,是早期进步派的子女,长得也美,不知道怎么的,就嫁给当时在部队里面发展势头一般般的李团长了。

  李团长一个粗人,能娶到这样一个媳妇自然也是烧高香了,身旁很多找不到老婆打光棍的了,也有人娶了部队医院的护士,因为是安排的婚姻,一家人跟陌生人差不多的了,还有从老家带回来的媳妇,去到部队什么都适应不了,三天两头吵着要回老家去的了。

  这个俞小宛,成分好,不仅漂亮,更加懂得体贴人,还有一份看着很体面的工作。

  这在当时,是找对象的上上之选。

  但他忙,也很少着家,所以也就生了李立新一个独生子,这在当时也很不寻常。

  当时男人们都不经常着家,女人们相互之间就熟悉很多,俞小宛,跟何小丽的母亲沈悦就很熟,两家关系最好的时候,还经常开玩笑,要给何小丽和李家的儿子李立新定个娃娃亲呢。

  不过娃娃亲估计是没订成,最后何小丽的父亲何正从军区医院掉到当时专家奇缺的省一院,待遇一下子降低了好多,因此部队里面曾今的那些战友,如果去省城,一定会顺路看一看何正,顺便带点省一院发不出来的东西。

  都说现在这个社会,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但好歹也是救死扶伤的行业,何小丽的父亲又是a省一流的外科专家,再加上以前战友的帮扶,日子过的不会差到哪里去。

  李书记后来转业,也辗转去了不少地方,最后才来到新蔡这里。

  “小何,真的好多年没看到了,要不是你李伯伯说你在这里,我可是真不敢认啊,越大越像你妈妈了。”俞小宛面露喜色:“刚好想找你来着,你家里也带了信过来,来来来,还是去我家里说,刚好一起吃个晚饭。”

  如果没记错,俞小宛也是个医生。

  并且她和何小丽的母亲沈悦一样,都是儿科医生。

  所以当年两个人真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掐的时候,也是掐的不能再掐,好起来,也是好的不能再好。

  看来原主的父母是有什么消息过来了,并且还是带到李书记家里来了。

  不过何小丽没打算起身,这年头谁家里都不容易,何必要去人家家里叨扰一番,他们跟何大军不一样,又不是什么亲戚,也没有人情瓜葛,这样不太好。

  “俞阿姨。”何小丽站起身来腼腆的笑了笑:“我就不去您家里打扰您了,你看我等会儿要去坐车呢。”

  俞小宛大概也看出来了,何小丽跟人一起来的,估计是不好意思去她家蹭饭打扰到她。

  这孩子,真是懂事的让人心疼,刚才她就在旁边瞧仔细了,估计是饿了,猛灌了几口水,然后捂着肚子看书,要是真马上就能赶路走,旁边的那个女孩儿也不至于无聊到到处东张西望。

  “不行!”俞小宛拉下脸来,虽说大家都不富裕,但她家那位好歹还是这个县的一把手,不说别的,家里也不会断了何小丽的吃喝,怎么着今天也要把何小丽拉到她家里去。

  别扭了一阵子,何小丽终究拗不过她,别别扭扭的跟着俞小宛回家了。

  身后还跟着余敏。

  余敏就更不好意思了,说在这里等何小丽就好,何必。

  俞小宛也是人精,估计看得出来姑娘们的局促,也拉着余敏一道去到她家里。

  李家住在县政府的大院里面,是一个两居室的套房,居住环境尚可,家里有厨卫,到还算方便。

  安顿好两个姑娘以后,俞小宛麻利儿的去厨房和面,准备包饺子。

  何小丽记得俞小宛是北方人,很擅长做面食,特别擅长包饺子。

  何小丽也不好意思干站着,看见俞小宛买了芹菜还有肉,估计今天还可以开个荤,吃一顿肉馅的饺子了。

  她也跟着到厨房帮忙,余敏也想帮忙来着,但厨房太小,进去三个人就转不开身了,再说俞小宛跟何小丽两人估计还有话要说,她也就回客厅乖乖呆着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5页  当前第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年代炮灰女配[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