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年代炮灰女配[穿书]_分节阅读_第40节
小说作者:溜溜猪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17 KB   上传时间:2018-10-22 13:07:30

  学掌勺,这听起来还不错,可是要学两年配菜,这又让何小丽觉得沮丧。

  “为什么要学两年配菜切菜啊,我觉得做饭很容易啊。”

  “这你就不懂了吧。”何小军说:“配菜切菜也是需要长年累月的功夫的,没有打好基础,怎么做好掌勺师傅呢,我师傅那天在给我示范切菜,那水准,可真不是平常的人能做到的,要是两年能够到他那水平,我都觉得自己很不容易了。”

  何小丽的这种家庭式的做饭做菜,当然跟饭店里面的要求和标准不一样的,当然她做的也好吃。

  可仅仅是那种好吃,还是不能满足大师傅的要求的。

  所以现在小军也格外的有动力,争取两年以后能够正式拜大师傅为师,学习掌勺呢。

  “还有一点值得庆祝的。”何大军脸上终于有了笑意。

  “啥,你找了对象了?”

  “说啥呢,何小丽!”冷不丁的,头被何大军敲了一下,他的指骨不知道是什么做的,钢铁一般的硬,这一下敲下来,好疼啊!

  何小军说:“大哥现在转正啦,是国营单位的正式员工了。”

  “哇!”何小丽忍不住的惊呼一声,马上:“正式工有啥不一样?”

  这女人……眼皮子真浅!

第54章

  当——的一声,何小丽的头又被敲了一下。

  其实刚开始两兄弟回来的时候,都还是挺开心的,大军转正了,加了工资,小军也从杂工转去做了配菜,待遇也比之前要好上很多,所以这次放假,特意从供销社里面买了很多何小丽交代过要买的东西。

  结果一到家看到一场闹剧。

  何小丽觉得还挺过意不去,到底之前叔叔婶婶,还因为她总吵架来着。

  但听到大军小军这么说,才知道,原来婶子不止是因为自己跟叔叔吵架,按现代观点来说,两个价值观不同的人,勉强生活在一起,是没有幸福的。

  听到问好处,何大军忍不住又要数落妹妹了。

  “什么好处,做事情要想到好处,还用不用做的了,何小丽啊,你什么时候才有为祖国贡献终生的觉悟!”

  何小丽的脑袋啊,真真是叫人给敲傻的……

  是不是欺负付鸥在里面教两个孩子读书,这两个哥哥,才会这么嚣张。

  连带着父母发生这么糟心的事情过后,让人心中比较宽慰的是小军在厂里拜了个师傅,这样看过不了几年,小军未来也有个指望了。

  毕竟食堂的大师傅,跟杂工,还真是区别挺大的。

  换想想,如果李桂花去了会怎么办,肯定是瞅着机会见到东西就拿啊,这人眼皮子浅,要跟她说干这种事情影响到儿子的前程,也是拦不住她的。

  还好是小军去了,不仅没有影响到大军,现在他也好了。

  她回头看了看屋内,屋中点着蜡烛,这是大军小军从县城买回来的,建设和卫革要做作业,需要亮堂一点,其实蜡烛也不太好,不知道什么时候大河村村民才能普遍用上电。

  其实村里有个大喇叭,有什么消息,会通过大喇叭传播,但是要做到户户通电的程度还早着呢。

  所以不知道两兄弟要就着蜡烛做作业做几年,但何小丽,已经开始教他俩做眼保健操了。

  不过县城已经通电了,工厂里面因为有大功率切割木材的机器在运转,二十四小时都是在通电的,大军的宿舍还有时髦的人,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一个收音机听。

  从那个方方正正的格子里面,听倒了不少广播,但这个时代对文化管控的非常严格,接触到的东西也很有限,即便是这样,也着实让人新鲜了一把。

  大军还说,等村里通电,要送何小丽一台收音机呢。

  何小丽对收音机不感兴趣,不过她以前就很喜欢看网文,现在还惦记着呢,现在正在搞运动,别说网文了,让人发现她看明清小说,只怕都不得了。

  所以暂时刹住了这个念头,好在农村生活,也没有那么无聊,传说中的夜来无事只能造人,其实根本不存在,有点闲工夫,她都要琢磨着怎么弄点吃的来,毕竟实在是太缺乏食物了。

  在没有吃饱的情况下,基本是不会想到造人以及更长远的事情的。

  两兄弟暂时忘记父母的事情。

  三个人叽叽喳喳的聊到晚上九点,何小丽才准备回去。

  何大军还怕妹妹被付鸥欺负了,打着手电筒送两人回家,何小军也跟着。

  直到两个哥哥走了,两人才有点时间说一会儿话。

  “你这两个哥哥,还真的是可以,好像我会把你吃了似的。”付鸥也开始会表达自己的不满了。

  以前任劳任怨的模样的。

  “好了,你又没有妹妹,你有妹妹自然就以己度人了。”何小丽摸着自己都要被敲肿的脑袋,抱怨着。

  付鸥是没有妹妹,他跟何小丽一样,都是独生子女,也就说,他想疼,也没有人疼。

  不过可以疼她的。

  爱抱怨又护短的何小丽,这个时候真的是太可爱了。

  想到北京那边传来的消息,渐渐明朗起来,付鸥觉得,只要父亲母亲那边没有太大的问题,他倒是想早点跟何小丽结婚了,上次李立新走了以后,还想来找何小丽来着,被她躲开了。

  但这次以后李立新还写了很多次信回来,每次都是情意绵绵的,或许自他走了以后,就越发觉察出来何小丽的好了。

  毕竟他所在的那个地方,除了母猪,就只有母鸡是异性。

  “不过,我虽然没有妹妹。却也有人想要去疼的。”付鸥眼神缠缠绵绵的看着她。

  以前在学校,认干哥哥干妹妹,可是很暧昧的做饭,可何小丽不要跟他拜把子认干哥哥干妹妹了,她可没有这样的爱好。

  何小丽被他看得不好意思起来,缩了缩脖子:“到了腊月,很快就要过年了呢,你过年能回去吗?”

  “你以后厂里回去那么容易啊。”付鸥笑了笑:“要打报告,但首先你得有假期,像我这样的单身汉,是没有探亲假的。”

  就算是过年没有活干,知青也不能随便返城回家,要打报告,队里报上去,等到公社批准了,才能回去。

  付鸥这情况又跟知青不一样,他属于工厂在管,要打报告回老家,得厂里批,更难。

  因为矿场很多技术工人还是北方来的,过年人都要回去,但矿上不能空着,结了婚,妻子儿女不在这里的有探亲假,很多人都留在过年用了,付鸥又没有探亲假,所以他从没回过家。

  并且,矿上的探亲假规定的比八九十年代的规定要严格许多,因为大家伙都是在外的年轻人,谁没个父母在外地啊,所以这二十天的探亲假,只能给有另一半在外地的。

  不回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火车票难买,以及假期太短。

  矿场过年才放三天假,这三天时间,从新蔡县当地坐火车去北京,一个往返都不够,中间还要捣腾着转车,且绿皮火车开的实在是慢,卧铺车厢等闲的人也是坐不到的,就不要做这个指望。

  所以付鸥从到了这里,就没有回去过。

  “所以你还真的不能回去?”何小丽好奇的问,其实她很好奇自己能不能回去,不能回去也好,再过几年,等到她回到省城的时候,原主何小丽的父母即使发现现在的这个女儿跟以前不一样,也不会有太大的质疑。

  毕竟换了一个环境生活了那么多年,没有变化也说不过去吧。

  两人聊着聊着,没有注意到后院的动静来。

  似乎听见前头有人在轻言细语说着话,后院传来了声音:“付鸥回来了吗?”

  是王有志。

  何小丽才注意到,竟然在风口上,跟付鸥聊了好一会儿了,连后院传来的肉香都没有注意到。

  这是在搞BBQ吗?

  何小丽反应很快,拉着付鸥的手,快步窜到后院里面去,果然,他们几个不知道在哪里搞来了一只鸡,在后院烧了柴火烤呢。

  也是两个人聊的太过于投入,连后面有香味都没闻到。

  “喂,你们在干嘛?”何小丽说。

  三个人围绕着火光坐着,这么冷的天,也就只有四面环绕着的后院没有大的风,但也够冷的,中间是火堆,他们一边烤火,一边烧鸡吃。

  “哪里搞的鸡啊。”付鸥问。

  “能不能小点声?”余敏被吓得脸白白的,偷吃鸡,罪状可大可小,她也不想因为吃几口肉被批斗,现在的日子过的又不是很艰难。

  “没事,现在家家都过的好了,谁知道我们烤的鸡是哪里来的。”何小丽抿嘴笑呀笑:“我不会去举报你们偷鸡的事情的。”

  一句玩笑话而已,余敏的脸吓得唰——一下就白了。

  “好了,你胆子还真的是很小。”何小丽搂了一把余敏的隔壁:“哪里搞来的鸡。”

  “在山上放了钩子,猎到的。”何小丽的嘴巴圈成了一个o型,这都可以!

  “你不知道吗,下游要建电站,筑水坝,造电站了,工程动起来,下游可能得淹掉几个存着,这几个村子的村民没地方去,就要四处搬迁到这几个村子里面来,咱们这里是个盆地,土地已经不能再往外面扩张了,所以要往后山开垦荒地。刚才去后山看荒地的时候,看到猎户放的夹子,刚好捡到了一只野鸡。”王有志如今对村里的形式还是比较了解的。

  “后山不仅要开垦出来,铁路也要盖到咱们这里来了,以后可不愁没有活干,只是人多了,地不能无限扩张,要怎么样,才能养活这么多人口呢?”

  地少人多,可现在人多,也多不过几十年以后吧,几十年以后也从没听说过因为闹饥荒的,怎么现在人少,反而——

  脑袋真是秀逗了,杂交水稻啊。

  何小丽记得以前看过一篇专题报道,其实六十年代开始,杂交水稻已经在海南进行多次试验了,并且在1975年,通过了鉴定,并开始推广,只是这个推广过程,是逐步进行的,如果在大河村,开辟出来一小块地来,试验杂交水稻,产量会不会得到大大的提升呢?

  这个想法确实也比较大胆,因为这个时期,粮食的亩产量很低,如果一下子跟他们说杂交水稻的事情,一定会引起大家都“大跃进”时期的回忆,经历过迈大步子扯着蛋的这种情况以后,谁都不敢相信亩产千斤的神话了。

  但心里种下来这样的希望,一遍遍促使着何小丽想去尝试,并且,现在是最好的机会了,谁叫大队长是她叔叔呢?

第55章

  想到了这个问题何小丽一个晚上都睡不着了,满脑子都是杂交水稻的事情,如果杂交水稻首先能在大河村得到推广,将会是多让人兴奋的事情。

  并且,她知道,在这件事情上她有“先知”,绝不会像以前无数次的尝试一样失败。

  但村民就不一样了,他们走了太多弯路,吃了太多的苦,这种天上掉馅饼一样的东西,总是不能轻易叫人信服。

  不仅如此,将来会面临着许多新生事物的诞生,建铁路,修水坝,造电站,有了电站,农村通电也是指日可待的,至少大河村这边能优先通上电。

  她能否亲眼目睹着祖国的腾飞,亲眼看着一代代贫苦的农民,慢慢的富起来。

  想到这里更兴奋了,早上起来顶着个黑眼圈去何家,给五个大小伙子蒸包子,因为大军小军明天都要回城里去了,六婶家里有事还有几天过不来,何小丽早上要去学校上课,可没这个闲工夫做饭了。

  这个天气可以多蒸一些包子馒头什么的,起码四五天不用操心几个小伙子的早饭,蒸一下就可以了。

  面粉、酵母、木耳这些都是按何小丽的交待,从县城里面带的,如今小军在厨房上班,能花钱弄到少量旁人很难弄到的食材。

  话说,建设、卫革、狗蛋都还没吃过包子呢。

  以前刚去深圳那会儿,何小丽还跟几个东北的姑娘合租过,其中有一个就特别会捯饬吃的,包子、饺子,都是跟她学的。

  每次包包子她都多和一些面,保证不会有馅儿剩下来,因为多的面,还可以蒸馒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5页  当前第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年代炮灰女配[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