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年代炮灰女配[穿书]_分节阅读_第78节
小说作者:溜溜猪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17 KB   上传时间:2018-10-22 13:07:30

  这就是公婆了,跟着付欧,何小丽别别扭扭的叫了一声“爸爸”“妈妈”。

  付欧的父母,看上去和十分开明,除了拉住何小丽的手说辛苦了以外,没有问别的。

  接着是一个非常貌美的中年女人,瓜子脸,画着淡妆,看起来比较严肃,甚至于有点刻薄,她旁边坐着的女孩子一脸倨傲,应该就是张彦说的那个叫周舟的女孩。

  何小丽叫了一声“阿姨”,张隽冷冷一哼。

  那位叫周舟的表妹,脸色也不是很好。

  难道老付家欠了他们钱不成?

  张彦就一个人,没有带家属。

  出了张隽和那位叫周舟的女孩子,其他人,看上去都很好相处。

  “一大家子都到了,等两个晚辈,像什么样子。”和谐的气氛中,突然迸出来不和谐的声调来。

  何小丽心口一滞。

  见张隽向自己媳妇发难,张澄不乐意了:“张隽,一家人能不能好好吃个饭!”

第98章

  “小欧跟小何两个人,坐了三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才回来,行李还在身上呢,就先来这里了,你到底想要说什么?”张澄的声音不大,语气却是让人觉得一阵冷飕飕。

  因为付家在除夕夜要一起过,张家习惯在腊月二十九这天聚一聚,付欧是知道这个传统的,所以在最后一程火车出发前,还找了个b市休息一下。

  幸好她针对的人不是自己而是她自己个的亲妹妹,这婆婆,以后可得好好待着,否则轻易发个威自己也是扛不住的。

  刚才突如其来发难的是付欧的小姨张隽,她看起来不是很好相处,事实上也真的不是很好相处。

  而张澄,这个看上去跟实力派女明星一样,温温和和的女子,竟然在妹妹发难儿媳妇的时候,帮儿媳说了一句话。

  并且她看上去那样柔弱,声音也是轻轻的,谁知道众人听了,瞬间就说不上话来。

  语气里面有一种很严重的威慑力,不怒自威。

  张隽从小就怕了张澄的,张了张嘴,又没敢说出口。

  张彦貌似很习惯两姐妹的这种气氛了,笑着打圆场:“好了,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咱们祝贺一下妈妈健康长寿,祝福付欧跟小何两人新婚快乐,好不好?”

  老太恢复了半年,还是没有以前那样好的身体了,吃烤鸭对她来说太油腻了一些,张澄在旁边给妈妈卷烤鸭皮,还不忘叮嘱妈妈要多吃点青菜佐配。老太太本来是很开朗的性子,历经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早就把这一切看淡了,她享受着子女的孝顺,对于她来说就够了。

  老太太笑盈盈的看着何小丽,对这个外孙媳妇很满意,她很相信面相和缘分这一类的东西,第一眼看到何小丽的时候,就觉得这两孩子有缘分:“小何,别拘谨,吃东西啊,我还记得小欧刚回国的时候,我就跟他外公两人在这里招待他们一家三口,他就说,这是什么东西,简直太好吃了,他外公很高兴,因此经常带他来。”

  付欧不好意思起来:“那个时候我刚回国,吃到什么中餐都觉得好吃,不仅是这个,后来外公带我去吃炸酱面,我也觉得很好吃,外公就是这样,我要喜欢吃什么,就拼命带着我吃腻了为止。”

  那应该是运动还没开始的时候的事情,付家有家底,六几年的时候生活都不是很困难,付老爷子也很疼爱自己这个唯一的外孙,把付欧都是随身带在身边的。

  说到这里,张隽冷冷的一哼。

  张澄一眼扫了过去,张隽低下头拿着面皮卷烤鸭,一言不发。

  何小丽总觉得这种氛围好生奇怪,张隽看上去很怕自己婆婆的样子,但是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而舅舅张彦,估计从小到大都是打圆场的角色。

  付欧这一说,大家都想起付老爷子来。

  就周舟不合时宜的说道:“姥爷是一向最疼表哥的,如果他在世,看到表哥找了对象结了婚,估计是会很高兴的。”

  看得出来,张隽过得很不如意,因为连带着女儿周舟,都是一股子怨气,不过付欧没有提到这个小姨的事情,她也只不过是一头雾水罢了。

  好在老太太人也好,婆婆也是非常开明的婆婆,张澄一直在问何小丽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让何小丽觉得这个人其实很好相处,为人处事也叫人十分舒服。

  看着何小丽不知道怎么弄,付欧在一旁帮她卷好,只差没送到她嘴里去了。

  老太太笑道:“以前没注意到,小欧还挺会照顾人的,小何你很好,小欧,夫妻相处之道,要由始至终,从一而终,你记得这两点,以后生活必定少了很多麻烦,以前我父亲,娶了几房姨太太,家里闹的热火朝天的,他自己也后悔不已,在世的时候常常说,人这一辈子啊,有一个夫人就足够足够了,再多,必定是要让男人折寿的。”

  听见老太太这样说,付欧局促的很:“外婆,你说的都是旧社会了,现在是新中国。”他脸都红了,哪有这样帮着新媳妇的,也就第一次见面而已。

  老太太拉下脸:“对于心术不正的人来说,可不分新时代旧时代。”

  付欧的脸更红了:“好的,我知道了,外婆你吃菜。”人老了总是话比较多的,但这样一上来就帮着新媳妇训孙子的老人也不多了啊。

  看得出来他很怕外婆生气呢,何小丽算是知道付欧犯囧是什么样子了。

  一顿饭下来,跟四个外婆,还有家中的长辈算是认识了。

  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付欧的这个小姨张隽,总给人一种特别不舒服的感觉,好在直到吃完饭,她都没有大声的说过话。

  吃完饭,回到三庙胡同已经六点多了。

  一路上,付欧跟何小丽说了母亲跟这个小姨之间确实有过节,其实当年,小姨曾今一厢情愿的认为他父亲应该选择的是她,结果付欧的父亲,其实一直以来喜欢的都是他母亲。

  这样也就罢了,三兄妹里面,过的最不好的就是她,情感上不顺利不说,工作也不是很好,家庭条件在一般人里面都算不上好的了。并且周舟其实不是她的亲生女儿,当年她失恋,一气之下找了个条件和成份都很好的男人,那个男人,除了成分以外一无是处,两人在结婚以后都没有生孩子。

  所以她一直当男人的女儿周舟是自己亲生的,也是养儿防老的意思。

  偏偏这个周舟,跟她脾气都很对路,张隽也对她维护的很。

  “哦,难怪我见她看你爸爸妈妈的眼神有点奇怪,那个周舟,也觉得很奇怪。”

  “周舟。”付欧想到她那张脸一噎:“得,小姑奶奶,咱们先回家好不?”

  “咋了你,对了你之前怎么不告诉我你小姨这么难相处。”

  “呃。”付欧又被她问的没话讲:“我之前也没有想到她会来,其实她都很多年没有跟我们在一起聚一聚了。”

  “好……吧,你父母也不跟你一起住吗?”刚才吃完饭,他们自己回去了。

  付欧的父母跟他并不同住,他们自己回到单位宿舍,这边只有他一个人住在这边。

  七十年代的胡同,果然如付欧所说,还真是,有一种一言难尽的感觉,街边随处可见到小便池,公厕,路上还有人在外面生煤炉子,下面燃的是木柴,上面搁着的是煤球,燃得到处都是烟,堪比几十年以后的雾霾。

  从一阵阵烟熏雾袅中经过,呛的鼻子都要冒烟了。

  这边跟农村还真是不一样,特别是冬天,生煤球炉子的又特别多,但也舍不得一整天都开着煤球炉子,一般都是早上生火到晚上洗完就灭掉,当然,晚上生煤球的也有,多半是家里熊孩子忘记换蜂窝煤,给灭了,晚上又不能不洗漱,特别是冬天,又不能凑合着用冷水。

  因为太呛,何小丽不小心咳了几声。

  付欧有些不好意思:“胡同里面就是这个样子的,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北京的物资,有可能比农村都贫瘠,比如以前咱们还能上山砍柴,像北京就没这个条件,现在大家都烧蜂窝煤,不够的话,就得早上生火晚上灭掉,特别麻烦。”

  北方其实很早就用上了煤,其实如果煤球足够用的话,就比柴火方便,但如果柴火不够用嘛。

  付欧出去了这么久,家里肯定是冷锅冷灶了。

  其实这个年代的胡同里面,没有后世的人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围着的几排房子,住着的说不定就是好几户,处得来的还好,如果是处不来的,从清晨吵到傍晚都是有的。

  热闹的很。

  路过了好几家,热热闹闹的很。

  看来真的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好吧,她很紧张的揪着付欧的胳膊:“你是一个人住的吧,咱们不会跟着别人一起共用一个院子吧?”

  作者有话要说:我曾今问过老北京的原著居民,事实上我们现在说的四合院,在民国时期,应该是富贵人家才能居住的,解放后,也收归公家所有了,

  我这里写的是老胡同里面的那种旧式的房子,建筑格局也是四合院的样式,不过是最简单的“口”字型的房子,这种房子,其实在清朝以及民国,属于平民居住的地方,因为是平民居住的地方,才在解放后保留下来,成为普通平民也能居住的场所。

  事实上以我写的男主的这个阶级,不可能在“运动”过后还有自己的房子,算是一个金手指吧。

  那个时候北京,真的跟我们现在认知的不太一样,北京,可是全国最晚废除粮票的地方,在很多地方都不需要粮票购买食物的时候,他们还在沿用粮票制度,一直到1992年才算彻底废除。

  这些都是我去找老北京原住民以及在网上找的资料,这些资料并不像农村的资料那样唾手可得,有错误的地方指正就好,尽量爱护作者,不要用太难听的词眼,么么哒!

第99章

  索性付欧的房子,在三庙胡同算很好的布置了,不用像其他的住户,两三户,甚至四户人家挤住在一个四合院里面,整天吵吵闹闹个不休,而付欧的父母亲比较洋派,也很少去管孩子的事情,只要他带回来的媳妇儿是个女的,活的,就行了。

  付家祖上也曾为官,当时为了给家人留后路,用家里老用人的名义置办了三庙胡同的房子,老用人死后也没有后人,房子辗转又回到付欧手上。

  当初付家置办这个房子是为了答谢伺候了老太君一辈子的老用人,也是利用她不太招人眼的身份,给付家留下一条后路,因为老用人一辈子算不得富贵人家,成份也还算不错,这房子竟然在昔日那么多年的浩劫下保存了下来,到前不久,付欧才从老用人的远房亲戚手里收了回来。

  所以这间房子,从装修和设计上来讲,都在这一代算是最好的,除了门脸故意做的难看破旧一点,不太想招人眼以外,其他的地方的设计除了老一些以外,都堪称完美。

  一进门口,有一个石头制成的架子,上面搭着垂絮,形成院外跟院内的天然隔断。

  祖上在选房子的时候,考虑了风水,这处房子并不在三岔路的路口,而是在胡同的中间,比较安静。

  两百多平的小院,有一百五十多平的地方,盖着三排房子,门脸那一排因为太拥挤,就用院墙隔起来,中间的天井处也还算空旷,大概有六七十十平米,最中间空出来两格,匀匀的铺着草,分别种着两排桂花,一排两株,两侧直到廊下的位置,用青石板铺就,看格局就知道是古代特别讲究的大户人家的格局。

  房子与房子错缝之间,也并不像其他的人家一样,盖的是房子,而是空旷着,种了一些花花草草。

  这还算比较讲究一些的格局,周围隔壁都是人家,要是满满当当的盖三排,错缝那里的房子就是一点通风采光都没有的。

  对着门口的那一排房子,最中间那间二十来平米的是客厅,左侧一间十来平米的是书房,右侧的那间则是主人房。

  西侧那一排,最靠近里侧的是厨房,中间是拆房,再往外是一间净房。

  对面那排是两间屋子,分别是两间卧室。

  单从房子的格局和建筑上来说,安排的也很合理了,而且这个房子还有单独的净房,只是家里没有很好的下水措施,那间净房现在只能用来沐浴,方便的时候还是跟所有的人一样,放痰盂,然后大清早去公厕倒痰盂。

  想到这里何小丽就有满格的心里阴影,毕竟她一个妥妥贴贴的现代灵魂,可从没干过大清早倒痰盂的事,她也不好意思叫付欧给她倒啊。

  要出去去公厕上厕所就更远了,基本上没人半夜三更跑去公厕,北方的冬天那么冷,得冻死。

  付欧的单位离三庙胡同比较近,就在现在的中关村那一带,从这边坐公交车到单位可以直达,加上自己的房子不能不住人,他也就没有跟父母一起住。

  这里不好的就是离付欧父母单位太远,他们明天还要上完一天班才能放假,所以他父母也就没有过来,只有放假的时候他母亲才会过来帮着收拾一下,所以他一个人,有一整间两百来平方的小院子。

  “你来之前,我妈早就过来收拾过几轮了,怎么看都觉得不满意,你过来看看你的房子。”付欧拉着她去了东厢最靠近里面的房子,从房子的舒适性来讲,东厢和朝南的那个房子,是舒适性最好的,而厨房跟柴房这些不住人的房子,则安排朝西。

  屋子里面还是老式的炕,但城里早就不烧炕,因为要做个炕出来,卧室就会比较大,整整一间卧室有二十来个平方,五六个平方的地方是土炕,地上铺着的是木板。

  里面也没有很贵重的家具,也就是说空着的,付欧解释说这要留着给何小丽自己取置办,她怎么喜欢就怎么来。

  其实本来也不困,但进了屋子,困意很快就上来了。

  但家里好几天都没有人了呢,冷锅冷灶的,再说何小丽根本不会生那个煤炉子啊,她记忆中自己就没有用过蜂窝煤这个东西了。

  北方产煤,蜂窝煤的普及程度比南方要高得多,而南方特别是沿海缺煤的地方,则是早早的就用上了煤气,煤气比蜂窝煤要方便许多,只可惜这里还没人开始用呢。

  何小丽还在头疼怎么生火烧煤的时候,付欧拿着炉子站在门口对她说:“家里的炕已经多年不烧了,我出去找点热火来烧点水,家里的蜂窝煤都在西屋柴房里面,这段时间你在家,自己学着用。”

  在他眼里,何小丽是不会用蜂窝煤的,毕竟在大河村基本都用柴火,在省城住的时候也很少做饭,即便做饭,也是跟同一层的邻居合着用一个炉子的煤火,这样不用总是去灭去烧。

  何小丽想把带来的行李行李一下,就说好。

  随身带的衣服都是冬天的衣服,夏天的衣物不多,还有一些春秋季穿的衣服,都用邮政包裹寄过来的,按现在邮政的速度来说,最早也要在元旦以后才能收到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5页  当前第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8/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年代炮灰女配[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