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快穿之锦绣人生_分节阅读_第120节
小说作者:大白牙牙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1 MB   上传时间:2019-07-13 15:45:10

  相比起皇贵妃的惊怒,衡玉本人倒是淡定得很, 端起茶杯饮了一口润喉,方才接道:“这几日父皇因为二舅舅的事情已经与内阁多起争执。不过是赐官给姜家, 就已经闹得如此大。立储又是何等大事, 前有嫡皇子贤良的情况下,我名不正言不顺。母妃是想父皇与内阁争执,待父皇有朝一日离开后, 我与三皇兄相争, 最后兄弟阋墙,国家内乱吗。”

  顿了顿,给了皇贵妃充足思考的时间, 衡玉才又接着道:“而且,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突然不想要那个位置了。近几日我一直在苦读,身子实在有些吃不消,而坐上那个位置,肩负着那么多责任,日日勤勉,哪里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呢。”

  “以前是我想差了,只想到好处,没看清坏处。”

  对于自己态度的转变,衡玉给了皇贵妃一个颇为合情合理的解释。

  他说得直白,说得平静,皇贵妃望着衡玉,一时之间却失了言语。

  片刻后,她重新坐直,理了理因为刚刚的动作而扯出的几道褶皱,又重新恢复成那位高贵端庄的皇贵妃,“你不想当皇帝,但姜家需要你当,你父皇想要你当。争了那么多年,牵扯进来那么多人,你身处于漩涡最中间,你想怎么退,你要怎么退?”

  皇贵妃同样以一种很平静的语气把衡玉现在的处境说出来。

  进退两难,这就是他如今的处境。

  很多事情,不是说你不想就能不去做的。他的身上,牵系着很多人的利益,他想退,那些人难道就会让他退吗?

  他们会裹挟着他,一路向前。

  但是在衡玉看来,别人的意志,从来不能动摇他的抉择。

  “姜家……”衡玉也随着皇贵妃一道坐直了身子,轻笑起来,话里带着没有掩饰的轻蔑。

  “姜家利用职位之便搜刮了多少财富,又做了多少祸事。若我登基为帝,我必清算姜家。母妃再去问问两位舅舅,如今可还愿意我来当这未来储君?”

  原身对在外人面前趾高气昂,在他和皇贵妃面前讨好谄媚的姜家人十分轻蔑,衡玉如今表现出来的态度倒不让皇贵妃惊讶。

  “姜家对母妃又有什么恩情呢。”衡玉为皇贵妃斟满一杯茶,将茶水递给她,待她润过喉平静下来后方才接着说下面的话。

  “如今那位外祖母对母亲没有半点恩情,姜家在母亲幼时,不曾多加照看,反而多有苛待。两位舅舅还小的时候您就入宫了,您与他们又能有多亲近。血脉之情,以这些年的富贵相还,还不足够吗?”

  皇贵妃是姜父原配所出之女,生下她没多久生母就去世了,后来姜父续娶,继母对年幼的皇贵妃多有苛责,姜父对这个女儿也不待见,等她到了入宫选拔的年纪便将她送入宫中当宫女。

  后来她一步步往上爬,从美人到良仪到容华,再一步步爬到皇贵妃之位,陛下施恩于姜家,自此姜家人才开始捧着她,说些好听的话,找些好听的借口推脱当年的苛责。

  古人对宗族总是看得很重,所以皇贵妃虽然看不惯姜家人的嘴脸,倒也不曾阻挠过他们的青云路。

  可事实上,除了血脉的羁绊外,姜家于她,根本没有太多情谊可讲。

  皇贵妃许是有些累了,倚着软塌轻声叹道:“那毕竟是你的外祖家。姜家若倒,你我的脸面又能好看到哪里去?”

  话中在乎的仅仅是她与衡玉的脸面,而不是姜家的存亡。

  看来他母妃,对于这些年姜家的丑陋吃相,也已经心有不满了。

  “姜家倒了,母妃日后也还是这大庆朝最尊贵的女人。”衡玉话中别有所指。

  大庆朝最尊贵的女人,不是皇贵妃,而是皇后,太后,太皇太后。

  皇贵妃蹙起眉来,许是很久没有与儿子这般谈心了,一时间她都没有跟上衡玉的思路,稍稍支起身子问道:“你不是说自己无意于那个位置吗,那这句话又从何说起?”

  “动乱已经平息,不多时三皇兄就要班师回朝了。父皇不喜皇后娘娘,又因为我的缘故一直迁怒三皇兄,母妃可要多替三皇兄说好话。三皇兄这人性子和软,必会感念母妃恩情。毕竟真要算起来,母妃可从来没有对不起他。”

  三皇子年纪还小时,皇后母族因为牵扯进藩王祸事,满门抄斩。皇后最后在凤仪宫中郁郁而亡,怨不得其他人。

  彼时三皇子处境堪忧,皇贵妃执掌后宫,得知下面人的怠慢后,严厉敲打了一番,三皇子的处境才逐渐好转起来。后来他出了宫,有了功劳,这才一步步站稳脚跟。

  不得不说,皇贵妃能从一名宫女爬到如今正一品皇贵妃之位,手段着实惊人,在细节上极少出现差漏。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此间分寸她向来把握得很好。

  对于三皇子的事情,她从不火上浇油,把自己牵扯进去。偶尔也会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施一些小恩小惠。

  所以衡玉方才能够说动皇贵妃。

  当然,说动皇贵妃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因为她也很清楚,以衡玉的身份是绝对得不到内阁支持的。

  ——内阁与帝王分权,话语声越来越重,他们的不支持就是最大的阻碍。

  以前若是衡玉想要那个位置,她自然会为儿子争上一争。

  如今她的皇儿意识到那个孤高不胜寒的位置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不想再要那个位置了,皇贵妃又还能继续保持自己尊贵的地位,她也就不会死磕着让衡玉一定要争那个位置了。

  那个位置虽尊贵,但要肩负的责任也不轻松。

  皇室的子孙哪有真正的畅快可言,若衡玉真不愿再牵扯进夺嫡之争,想要痛痛快快过完一生,也是极好。

  听完衡玉的一番话,皇贵妃微微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不过她还是告诫衡玉,“你三皇兄对待你我的态度如何还要接触下去方知,若是他对你我心怀怨恨,无论结局如何母妃都绝对会让你去争上一争。”

  不争就只有死路一条,那种情况下,唯有争,才能挣出一条活路。

  衡玉点头,没有反驳皇贵妃的话。

  待衡玉离开淑华宫没多久,皇贵妃挥手让自己的大宫女紫堇上前,“去打听看看玉儿这段时间都接触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紫堇行礼退下,皇贵妃从软塌上缓缓支起身来,想着和衡玉刚刚的对话,视线落在一片虚无处,轻叹出声,“不争,也好。娘娘您当年对我有恩,没能在您有难之时出手救您,又因为玉儿的原因只在小事上帮助三皇子,如今玉儿不争了,我便与玉儿一道助您的儿子登上那个位置吧。”

  她在自语的时候,不自觉带上了敬语来称呼当年的萧皇后。

  傍晚的时候,就已有消息传回了姜府。

  姜仁当场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套前朝茶具摔碎,抬头看向大哥姜礼,咬着牙问道:“大哥,你说玉儿这是何意?我是他舅舅啊,若我当了巡盐御史,我难道会少了他的好处吗!”

  姜礼目光一沉,感觉自己也猜不透衡玉的深意。但他不像姜仁那般动怒,只是坐在那里静静喝茶,待姜仁渐渐平静过来后,他方才把茶杯搁下,淡淡道:“玉儿对你我一向不亲近,我们还是去请母亲进宫一趟吧。”

  第二天衡玉难得心情好,于是决定去上书房好好上一节翰林院掌院萧鸿云的课。

  上课的时候衡玉原本在走神,突然感觉到有视线一直落在他身上,抬头看去,恰好对上萧掌院还没来得及移开的视线。

  衡玉:“……”

  萧掌院出自翰林院,是一代儒学大家,所以他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坚决拥护者,对于颇受景渊帝宠爱的衡玉自然不会待见,一直不给衡玉好脸色看。

  以前萧掌院不是一直都不理会他的吗,怎么今天好像很关注他的样子?

  最后,当一向不点他名字的萧掌院点他起来回答问题后,衡玉很肯定,萧掌院很关注他这件事一定不是他的错觉。

  “前日我讲了《左传》,八皇子殿下把《郑伯克段于鄢》背一遍吧。”萧鸿云抚了抚自己打理得很整齐的胡子,仿佛是在随口抽背。

  如果他选的篇章不是《郑伯克段于鄢》的话。

  这个故事,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成语——兄弟阋墙。

  衡玉心想,难怪萧掌院今日如此关注他。

  翰林院掌院必入内阁,为阁老之一,想来景渊帝已经召见过诸位内阁大臣,表示自己不再坚持让姜仁任江南巡盐御史,而是在内阁提交上来的名单里面点了一人就任江南巡盐御史。

  而萧掌院不知道怎么回事,猜到了这件事和他有关系。

  萧掌院大概是觉得他孺子可教,于是决定好好教教他,让他恪守祖制,不要出现兄弟阋墙的事情吧。

  兄弟阋墙这件事衡玉没什么兴趣,不过孺子可教什么的……

  第二天,到了上书房上课的时间,衡玉果断没去,窝在自己的宫殿里看下面人刚刚呈上来给他的新话本。

  还是让萧掌院继续觉得他不可教吧。

  上书房内,萧掌院望着最右边一列空着的第三个位置,一张老脸直接冷了下来,深觉自己昨天兴致满满罗列的各种培育条例瞬间成了废纸……

  果然,孺子可教什么的,全都是他的错觉!

  萧掌院一口老血吐出来不是咽下去也不是,最后把上书房其它几位皇子都点起来背书,同时在心里狠狠骂了衡玉一顿。

第129章 悠闲庶皇子

  这段时间宫里十分平静, 如果要说有什么特别的, 那就是姜老夫人突然递了拜帖去求见皇贵妃。

  姜家虽因皇贵妃而得势,但姜老夫人深知皇贵妃对她没什么好印象, 除了固定进宫的日子会进宫见皇贵妃外, 其他日子都不会过来讨她嫌。

  如今还没到宫外女眷进宫的日子, 姜老夫人却递了拜贴进了宫, 不少消息灵通之人都对此投以关注。

  但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姜老夫人的进宫没有掀起任何风浪,仿佛真的只是进宫看一看皇贵妃的。

  没有人知道的是, 在姜老夫人回到姜府后, 气得把她屋内的诸多贵重物品全都砸了个粉碎。

  帝都这座盛满富贵权势的城池,永远不缺少风云动荡。没过几天,姜家这桩事就被淡忘了。

  现在朝廷比较关注的是另外一件事。

  半年前边境动乱,景渊帝点了裴衡雍外出领兵作战, 如今边境动乱已经平定,近日裴衡雍述说战绩的折子已经到了京城, 请功的折子因为还要清点仔细, 所以要晚上几日才能到。

  “陛下此次一定要好好封赏将士一番,这样方才能让士兵更加心甘情愿为国卖命,边境才能巩固。还有三皇子, 他立下如此大的功劳, 陛下也该好好赏他。”皇贵妃素手纤纤,把刚泡好的温热的茶水推到景渊帝面前,出声劝道。

  “这……”景渊帝有些迟疑。

  在他看来, 三皇子本就占了嫡位,如果他功劳太大,内阁的人肯定会更加支持他。

  如果不是国内实在没有拿得出手的将领,景渊帝当年也不会让三皇子冒这个头。

  皇贵妃抚了抚景渊帝的手,轻笑着道:“陛下,无需为我与玉儿考量,做您认为最正确的决定。”

  “婉儿……”景渊帝眼中柔情愈浓,心里只觉得皇贵妃千好万好,只可恨内阁那帮人以她出身作为攻讦点,不让自己封她为后。

  随后裴衡雍的请功折子快马加鞭送回到京城,熟悉景渊帝作风的人都以为这一回他又有对裴衡雍的功劳挑挑拣拣了,谁知这一回景渊帝却异常爽快直接批复了,半点功劳折扣都不打。

  下了早朝,内阁首辅方尹光慢悠悠踱步往宫门走去。他须发半白,面色却很红润,看他的精神头,再在内阁首辅之位上干个十多年不成问题。

  “方大人。”户部尚书赵松快步走过来,随后与方尹光并排走着。

  “赵大人精神头真足。”方尹光笑着和赵松寒暄。

  “哪里比得过方首辅老当益壮。”两位老狐狸你来我往,不断试探。

  “这天,好像放晴了些。”赵松仰头望着那方湛湛青天,出声夸道。

  方尹光反问他:“莫非这天,不是一直都晴吗?”

  赵松大笑两声,笑罢方放缓声音道:“方大人知道我的意思,下官着实没想到陛下这一回竟如此爽利。”

  方尹光两手插袖,老神在在,“能影响陛下决定的人能有几个。”

  赵松颔首,显然每一位能当六部主事,入内阁的人都不简单。

  “下官只是不知道宫里那位贵人这样做是何意?”赵松说道。

  赵松的嫡长女嫁给三皇子为皇子妃,赵家虽没有明确站队,但也是倾向于三皇子的,所以今日赵松方才有此试探。

  方尹光是纯粹的帝党,但他也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坚决维护者,所以在很多事情上,他的态度都会偏向裴衡雍,这也是赵松会过来找方尹光寻求意见的原因。

  两人一路边走边聊,如今已经走到了马车停靠的地方,方尹光在下人的搀扶下上了马车,将要进马车前方才回过身来,对赵松道:“这件事的根源不在后宫那位贵人,而是在另一位年纪尚轻的贵人身上。”

  赵松眼神一凝,已是懂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3页  当前第1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0/2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快穿之锦绣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