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宫斗文里的皇帝_分节阅读_第174节
小说作者:七年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50 KB   上传时间:2019-01-06 14:34:00

  温妃病倒和苏皎兮没有关系,得知她父兄才是乡试徇私舞弊案的罪魁祸首, 而且即将被问斩,她一急之下就病倒了。

  苏皎兮只是吩咐太医院那边不要让温妃的病那么快好起来, 也就是每次让太医院给温妃的药减量, 让温妃病得久一点。

  “昭嫔年纪太小,加上她的身子也不是太好, 把长公主交给她抚养,朕不放心。”景琮知道苏皎兮不愿意抚养长公主,所以就不勉强她。

  太后觉得景琮说得有些对,昭嫔毕竟太年轻, 又没有生养过孩子,把长公主交给她抚养的确有些不妥。

  “那交给惠妃抚养?”

  景琮想了想说:“惠妃已经抚养四皇子了,就不把长公主交给她抚养了。”说着,他放下手中的茶盏,“就交给庄贵妃抚养吧。”庄贵妃当年生二皇子的,因为难产坏了身子,很难再有身孕了。如今二皇子长大了,身子也渐渐好了,不需要庄贵妃操心了,她也有精力抚养长公主。他记得庄贵妃曾经说过,希望以后能有一个女儿。

  太后点点头赞成道:“庄贵妃心细,很会照顾孩子,把长公主交给她抚养也好。”

  于是,长公主就这样交给庄贵妃抚养了。这对长公主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庄贵妃要比温妃的身份尊贵,而且二皇子将来很有可能继承大统,这会让她以后的身份变得更加尊贵,最起码要比跟着温妃好。

  不过,长公主现在还小,暂时不知道这些。但是,伺候她的奴才们是知道的,一个个非常欢喜。

  庄贵妃对于抚养长公主没有异议,相反心里还有点开心,她的确想要一个女儿,但是她已经不能生养了。如今,皇上让她抚养长公主,算是圆了她的女儿梦。

  二皇子对于长公主这个妹妹,也是十分喜欢的。他一直想要一个妹妹,如今算是有了。

  长公主是个乖巧的孩子,平时很少哭闹很好照顾,很讨庄贵妃和二皇子喜欢。

  翊坤宫里,海青刚从太医院回来,“娘娘,刘太医问奴婢,温妃娘娘的药还是继续减少份量吗?”

  苏皎兮听到这个问题,微微怔了下,随即语气淡淡地说道:“让他把温妃的药恢复原样。”她的目的达到了,温妃失去了长公主,可以让温妃好起来了。

  “奴婢待会派人去通知刘太医。”

  一旁的海青开口说道:“就让温妃病死好了。”前段时间,娘娘生病的时候,温妃娘娘可是百般刁难,还差点害死娘娘。如今风水轮流转,就该让温妃病死。

  苏皎兮看了一眼一脸云淡风轻说着让温妃病死的海青,轻轻蹙起眉头:“杀了温妃,对我没有什么好处。”虽然之前温妃对她百般刁难和羞辱,但是她不能因为这事就害死温妃,这对她百害而无一利。

  再说,有时候人活着比死了还要痛苦,温妃的娘家垮了,唯一的指望长公主也没了,她这一生没有任何依靠了。让她一直惶惶不安地过日子,比让她死了还要解气。

  海蓝瞪了一眼海青,“你胡说什么,你刚刚那句话能随便说的么,要是被别人听到,传到皇上的耳朵里,皇上还以为娘娘是个心如蛇蝎的人。”

  海青意识到自己刚刚说错话,满脸讨好地朝海蓝和苏皎兮笑了笑:“奴婢也是气温妃之前欺负娘娘。”

  苏皎兮看了一眼海青,扬起唇角别有深意地笑了笑:“让温妃活着,她才会痛苦。”先是眼睁睁地看着她的父兄被砍头,然后再眼睁睁地看着她的娘家衰落,最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彻底失宠,变得一无所有。

  海蓝赞成地点了点头:“娘娘说得对。”

  刚刚被训的海青没有再说什么。

  “对了,娘娘,刚刚芝才人和芳才人她们又来了,不过被奴婢赶走了。”前段时间,娘娘病倒的时候,芳才人和芝才人她们来看望娘娘的时候,对娘娘各种冷嘲热讽。

  “你不应该赶她们走。”

  海青听到这话,一脸惊讶地说道:“娘娘,您该不会想让她们进来吧,您忘了她们之前是怎么笑话您的吗?”

  “我的意思是你应该直接无视她们,这样才会让她们心里更怕。”她不是圣母,之前芳才人她们几个来笑话她,她不可能轻易地原谅她们。她要让她们明白,她不是她们能随便笑话的对象。

  自从苏皎兮复宠后,芳才人和芝才人她们的日子非常不好过,不仅伙食变差了不少,就连平时用的东西也变差了不少。

  御膳房和内务府的人见风使舵惯了,也踩低捧高惯了。见苏皎兮复宠后,不用苏皎兮吩咐,他们就自发地克扣芳才人和芝才人的吃穿用度。

  芳才人和芝才人平时又不受宠,想和皇上告状,结果连皇上的面都见不到。她们只好去向皇后娘娘告状,结果还被皇后娘娘训斥了一顿。

  眼见日子比一天难过,芳才人和芝才人心里又怕苏皎兮报复,就想着来向苏皎兮赔礼道歉,结果苏皎兮根本不见她们,这让她们心里越发地不安。

  苏皎兮不见她们,为的就是让她们心里害怕。

  对于后宫发生的事情,景琮是知道的。芳才人和芝才人不是安分的人,见她们被苏皎兮这么对待,他全当做不知道。

  养心殿里,景琮正在批阅奏折,刘尽忠端了一碗东西走了进来。

  “皇上,这是昭嫔娘娘刚刚亲自送来的百合莲子羹。”

  景琮头也没抬地说道:“先放到一边。”这段时间,苏皎兮每天下午都会亲自送来一些吃食,羹汤或者精致可口地糕点。

  “皇上,这羹汤凉了就不好喝了,您还趁热喝了吧。”

  景琮听了这话,只好先放下手中的奏折,端起白玉碗来喝这百合莲子羹。

  刘尽忠退到一旁,心想昭嫔娘娘真是越来越主动了,不是天天往养心殿送一些吃食,就送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儿讨皇上欢心。

  昭嫔娘娘不仅讨好皇上,还讨太后欢心,就连皇后娘娘那边,她也是经常去请安。

  现在的昭嫔娘娘和以前相比,简直就像是换了一个人。

  景琮喝完羹汤,让刘尽忠把碗勺端下去,他继续处理政事。

  “皇上,您觉得这百合莲子羹怎么样?”

  景琮听到刘尽忠这么说,微微地挑了下眉梢:“昭嫔让你问的?”

  “昭嫔娘娘怕您觉得味道不好。”

  “你去告诉她,让她以后不要再往养心殿送吃食,朕不可能天天下午都有时间吃她做的吃食。”景琮下午处理政事的时候,并不喜欢吃东西。这段时间他很给苏皎兮的面子,把她送来的吃食都吃了,是因为之前冤枉了她的父亲和兄长。

  景琮心里清楚苏皎兮在打什么主意,他不反感她这么做,但是她天天送,他有些嫌烦了。

  见皇上有些不高兴,刘尽忠小心翼翼地问道:“皇上,您生气了啊?”

  景琮给了刘尽忠一个“你自己体会”地眼神,吓得刘尽忠不敢再说什么,连忙退出了养心殿。

  刘尽忠亲自去了一趟翊坤宫,把景琮的话转告给苏皎兮。

  苏皎兮听了后,表面上倒是没有什么反应,不过心里却有些不知所措。说实话,皇上真的很令人难以捉摸,她完全不知道皇上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讨皇上欢心。她对皇上了解地太少了。

  既然皇上不喜欢她送吃食去养心殿,那她以后就不送了。至于怎么讨皇上开心,她还是再想想吧。

  其实,讨好景琮很简单,那就是不要有事没事地去打扰他,更不要去烦他,尤其是在他忙着朝政的时候。

  或许是因为景琮为了乡试一事大发雷霆,后宫的嫔妃们这段时间变得非常安分,都老老实实地呆在自己的宫里,没去搬弄是非,也没有作妖陷害别人,后宫一片安宁。

  几天后,乡试重考,这次严兵把守,绝不会在出现上次徇私舞弊的情况。

  在重考乡试期间,景琮还换上了便装去了考场。

  负责监考乡试的大臣们,见皇上都来巡视了,一个个吓得不敢马虎大意。

  要知道之前负责乡试的监考和巡视的大臣们,被贬官的贬官,被流放的流放。虽然他们没有参与徇私舞弊,但是他们失职了。

  现在负责监考和巡视的大臣们可不敢有一丝地疏忽,不然他们的下场也会一样。

  乡试重考五天后才结束,不过这次重考的乡试的录取人数增加了一百人,比之前规定的多了一百人,这也算是朝廷对考生们的补偿。

  因为之前的徇私舞弊,让这次阅卷的官员们打起十二分精神,也不敢有任何的马虎,每次批阅完都会仔仔细细地检查好几遍。景琮这次依旧参与了阅卷,而且是从头参与到结束。

  半个月后,重考乡试的成绩公布,依旧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考中的人将继续参加两个月后的会试,没有考中的人只能等三年后再战。

  这时,全国各地的考中举人的考生们纷纷从家乡出发,赶往京城准备参加会试。

  在会试开始前,宫里发生了一件喜事,德嫔生下了一对双生子女儿。这可是大周有史以来,第一对双生子公主,把太后高兴坏了。

  太后亲自给这对双生子公主取名为景珊、景瑚。

  德嫔生下双生子公主后,就直接晋升为德妃,羡煞后宫其他妃嫔。她们嫉妒也奈何不了德妃,谁叫德妃是太后的亲侄女。

  就在双生子公主满月后没多久,一直在畅春园养胎待产的梁婕妤早产了,生下了一名皇子,但是由于她在生产的时候难产,刚生下皇子没多久就去世了。

  梁婕妤生下的六皇子,被太后安排给德妃抚养,取名为景昐。

  作者有话要说:  德妃是后宫最大的赢家,一路躺赢。而且她被太后保护得很好,没有被任何人陷害过。

  明天早上的更新不能在六点准时更新了,我会争取在九点前更新。

  话说很多地方下雪了,小可爱们注意保暖啊,千万不要冻着了。

第134章

  会试开考期间, 京城是非常地热闹, 毕竟齐聚了全国各地的举人。

  今年全国各地有将近一万个举人参加会试,但是会试只录取一百人,竞争是十分地激烈又残酷。

  会试和乡试的流程差不多,考五门,一门考一天,早上进考场,晚上出考场。

  来京城会试的考生们被考场的环境和设施震撼到了,没想到京城的会试考试设计的这么人性, 完全是为考生考虑。

  关于科举考试的考场环境的改革,景琮早就下旨令全国各地修改,但是很多偏远的地方暂时还没有能力改变,所以还维持着原样, 条件非常地艰苦。

  今年的会试因为乡试重考推后一个多月,导致在夏天酷热期间开考。为了让考生们不受天气炎热的影响考试,每个考场都会放冰块降温。

  大部分的考生家里没有条件用冰块降温的, 所以他们在考试的时候享受到冰块降温,也算是人生一个“奢侈”的体验。

  会试考试期间, 景琮也换了便装去考场巡视。

  五天后,会试结束,成绩也是在半个月公布。

  会试阅卷期间, 成千上万的考生们依旧停留在京城等待成绩公布。

  在这个半个月期间,考生们的心情是紧张、期待、不安、焦急。

  状元阁是所有考生们经常去的地方,尤其是听说皇上曾今莅临状元阁, 鼓舞参加今年科举的书生们一事。

  那些见过皇上的文人学子们,可以拿这件事情吹嘘一辈子。

  景琮这次自然也是亲自参加阅卷,发现这次科举考试出了不少人才。

  在考生们期盼中,会试的成绩终于公布了,有人考中狂喜,有人落榜伤心欲绝。

  会试考中的人称为“贡士”,又或者称为“中式进士”。这些“中式进士“将会继续参加半个月后的殿试,到时候就能见到皇上。

  没有考中贡士的举人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就是三年后再战会试,第二个选择就是回去做官,举人是可以做官的。

  殿试的录取人数只有二十人,竞争要比乡试和会试更加激烈和残酷。

  半个月后,殿试在保和殿的大殿里举行。不过,在考试前要进行一系列的礼仪,比如说祭拜大圣人孔子。

  经过一系列繁文缛节的操作后,一百个贡士们终于见到了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

  这么近距离地面见皇上,一百个考生的心情是无比激动的,但是又无比地紧张。

  景琮先发表下了演讲,其实就是鼓励考生们的一番话,然后宣布殿试开始。

  殿试不像乡试和会试考五天,它就考一天,也就考一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7页  当前第1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4/1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宫斗文里的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