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讼师_分节阅读_第402节
小说作者:莫风流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98 MB   上传时间:2019-02-06 11:59:55

  吴文钧道:“杜先生的意思,是要连田卯等人一起辩讼?那是有罪还是无罪呢?”

  “本官可是记得,这个案件在邵阳的时候,就是你查证的,难道你现在要推翻所有?”

  杜九言拱手道:“大人误会了,辩讼能做被告当然也能做原告。”

  吴文钧似笑非笑,道:“来人,将田卯和黄觉等人一并带上来。”

  她就要看看,她站在这里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堂下,一杯热茶变凉,任延辉让自己的常随去重新换了一杯,他再次端在手中暖着,面色淡淡的露着欣赏和期待,比对面的鲁章之都要从容几分。

  所有人被带上来,田卯、黄觉、两个账房以及听从黄觉之命杀人的杀手,然后再是京中牵涉的朝廷官员,钱羽和毛文渊。

  “案情的始末,我从一开始给各位阐述一遍。”杜九言拱手,和众人含笑道:“宝庆府邵阳县下河镇,镇中有百姓两千户,人口六千四百余。”

  “全镇人吃水,靠的就是门前的资江,资江水流入洞庭,两岸风景秀美,欢迎大家做客邵阳。”她说着,四处行礼,“邵阳民风淳朴百姓热情,欢迎四方来客。”

  大家都笑了起来,外面有人喊道:“杜先生,我们有机会一定去邵阳看看。”

  杜九言拱手道谢。

  “杜九言,公堂之上岂容你儿戏!”吴文钧愠怒道。

  杜九言颔首,“大人,学生并非儿戏,只是将背景给各位说一说,以免不清楚的人,听不懂。”

  “顺天五年,邵阳连绵阴雨近二十天,江中水位疯涨,水位漫过圩坝,两岸百姓自发上圩埂挑土加高加固。那一年在百姓的齐心协力之下,下河镇度过了这一次危机。”

  “于是,当年年底,邵阳县令毛文渊,递交了奏疏,请求朝廷拨款一百二十万两,经过几个月的审核定夺后,户部批复六十万。”杜九言走到毛文渊面前,“毛大人,您和学生虽不曾见过,但学生对您早已听过无数遍,在邵阳关于您的传说一直没有断过啊。”

  毛文渊抬头看了一眼杜九言,淡淡地道:“本官离任早了些,否则杜先生也不用一直听老夫的传说了。”

  “无妨,晚点认识对你好。”杜九言道:“当时工部批款六十万,钱是直接送到县衙请您点收,还是到宝庆府呢?”

  毛文渊回道:“当时钱款直接到邵阳县,没有再多经过一道宝庆府衙的手续。”

  “六十万,您都拿到了吗?”杜九言问道。

  毛文渊知道杜九言要问什么,他低沉着声音,道:“只拿到了一半,剩下的在户部压着,直到本官任期结束都不曾见到。”

  杜九言颔首,“也就是说,您提交了一百二十万修堤坝款项的申请,批复了您六十万两,而最后经过您手的,其实是三十万两,对吗?”

  毛文渊颔首。

  她杜九言行礼道谢,起身目光扫视一圈,道:“那么,本次邵阳堤坝的案件,前后历时四年,而四年前的六十万两,又被分作了两份,一份三十万留在户部,暂时不表。”

  “先来说一说,这真正到邵阳县衙的三十万修堤坝的钱。”

  杜九言走了几步,停下来道:“堤坝从上河镇,到下河镇约有五里之长,两面修就是十里。十里之长用银需要多少呢?”

  毛文渊抬头看了一眼吴文钧,又飞快低下头。

  鲁章之眉头微蹙,看向杜九言,很怕她会真的报出一个极低的数字……一旦说了,她就会得罪无数的人。

  上河镇的河坝是上河镇的,贪了就查,别处的事是别处的,想查当然也可以。

  但不能无的放矢。

  这道理显而易见,因为大周多少个堤坝,多少位外放的官员做过这件事,那些人干净吗?不见得。

  那些人当时批的款项也没有虚报?当然有。

  一个工程上下打点的钱数,很有可能比这个工程本身要花费的钱数和心力更多,可这又能怎么办?便是他鲁章之一直致力于此想要改变,但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一个不慎,很有可能会引起众怒,到时候不管他是谁,都会是万劫不复。

  这世上任何事都不可能只有一个解决的方法,走直道披荆斩棘一身伤痛,容易。难的是走弯路,既保全自己又能达成目标。

  要的是结果,并非过程。

  所以,此刻他担忧地看着杜九言。

  “应该要用多少钱?不知道!”杜九言笑了起来,她在路上就让田卯算过,十里堤坝认真做一两不贪,十万两足够,但是说这些有什么意思?你说不贪就不贪了?

  做不到的。

  既然做不到,何必去提,她才不会傻到冲锋陷阵,为赵家江山死而后已。

  “但是我们知道的是,在这个十里堤坝的修葺过程中,用去了多少银子。”杜九言看向钱道安,钱道安已经从他提着的包袱里,拿出了他早就准备的账目,杜九言接过来,给众人展示,“这是邵阳县衙记录的账目,三十万最后全部花完了,邵阳县衙最后还贴了三百两作为最后工匠结账的工银。”

  “是这样吗?”杜九言问田卯。

  田卯垂着头,回道:“账面上确实如此。”

  “账面如此,但实际是什么呢?”杜九言道:“实际是,那一年在整个堤坝上,总共用处去银两只有十五万。”

  “六十万,对半之后再对半,最后用在堤坝上的是十五万。”杜九言道:“十五万买了什么?”

  杜九言看着田卯。

  “装着石块和泥巴的铁皮铁锭,并不规整的碎石以及存放后已有腐烂作低价处理的木材。”田卯低声道。

  所有人倒抽了一口冷气,用这些东西修堤坝,那不就跟纸糊的差不多,居然还用了十五万?五万都用不了吧。

  杜九言示意大家稍安勿躁,接着又道:“好的。买这些东西是谁的主意,你吗?”

  “杜先生说笑了,我不过一个漕官,没有人首肯,我、我也不敢!”田卯道。

  杜九言又看着黄觉,黄觉也低头回道:“田大人不能拍板,小人就更加没有资格了。”

  “那是谁,谁给你们默许的,同意你们以次充好,糊弄朝廷拿百姓的性命当儿戏呢?”

  田卯就看着毛文渊,“邵阳的堤坝,自然是当时身为邵阳县令的毛大人做主。”

  ------题外话------

  看,章节开始有名字了,哈哈哈哈!

  昨天大家在打赏,谢谢打赏,乐呵呵抱着钱打滚去,啦啦啦啦。

第423章 藏匿银两(二)

  “田卯,你不要乱说话。”毛文渊回道:“我根本不知道你们用这些东西滥竽充数,若知道了,我当时第一个就不会饶了你们的。”

  田卯道:“毛大人,这一批批的料,一批批的银子,从县衙到堤坝,又从堤坝到您的口袋里,您告诉我您什么都不知道?”

  “一个大铁锭四两银子,堤坝买三千个您只给了七千两。您告诉我您不知道?您拿钱的时候,怎么不知道?”田卯道。

  毛文渊指着田卯,“你不要像疯狗一样乱咬,本官从头到尾都不知道!”

  “换账房先生,”杜九言递了张纸给账房,“你来!”

  账房接过来,上面的账是他自己做的,列着四年前的账目,每一次县衙送多少银两,圩埂上报多少的料,这是非常的漂亮明账。那么暗账就是去了多少银两,圩埂上报了多少材料,真实材料多少银子,实际以次充好的材料多少钱。

  每一笔列的清清楚楚。

  账房当着所有人的面读了一遍账册,接着害怕地看着毛文渊,道:“四年前的堤坝做的过分了,所以,整个堤坝修葺期间的账目,我都留存了一份。”

  “这上面的账,我可以用性命担保,绝无造假。”

  毛文渊面色大变,夺过纸,扫过一遍,怒道:“刚才杜九言证明了,四年前和四年后就的墨汁,你这份也一定是事发后为了诬陷我而做的。”

  “我没有。”账房道。

  杜九言笑了,“毛大人真是活到老学到老,一点就透啊。不过可惜了,这个账目还真的是四年前的账。”

  “杜九言,你分明就是在冤枉本官,我和你无冤无仇,你何以至此。”

  “有证据,毛大人您就不要强撑啦!”杜九言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认了,我还要说别的事呢。”

  毛文渊怒道:“我认什么,我什么都没有做,是他们陷害我。”

  杜九言盯着他,冷笑了一声。

  吴文钧眉头微蹙,他现在不知道杜九言手里还有毛文渊什么证据,因为毛文渊是他查证的,所有相关的证据都在他这里。

  杜九言丢了一沓卷宗在毛文渊面前,“自己看看,看完了再来说这个贪污罪,你认不认呢?”

  毛文渊愣了一下,将地上的卷宗捡起来。

  是他办理的四份案件,上面用红笔圈了一点,写了他收钱偏判的事实。还有两个他在任期间,对上报税的账目以及对下收税的账目。

  最重要的,还有一件是他和盐巡使合伙倒卖盐引的事,就这一样,就能把他一族人拖出来数人头了。

  毛文渊面色发白地看着杜九言,“你什么意思。”

  “毛大人,”杜九言低声和毛文渊道:“你一身的屎,擦不干净的。能多活这么多年,你得感谢和我晚认识这么多年!”

  所以她刚才说晚认识好。

  “我来前,就带着的。”杜九言道:“想想吧。”

  她说着起身,将东西收拾了一下交给钱道安。

  一个人死还是一家人死,毛文渊很干脆地磕头道:“我认罪。四年前的堤坝案我贪得银子共计八万两。”

  先认了,不定吴大人还能救他。

  哗!

  喧哗声,吸气身如同排山倒海推进来,门外,百姓们愤怒不已,恨不得立刻冲进来打死这个县官。

  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在一个堤坝上就贪了八万。

  难怪人人都说,宁愿做七品县令不做三品朝官,就这钱数,比人家做买卖的还赚。

  “爽快。”杜九言竖起个大拇指,将毛文渊相关的案件也收起来。

  吴文钧已经明白了,杜九言确实没有时间详细调查毛文渊,所以,她用威胁的手段,逼迫毛文渊自己认罪。

  “杜九言,你当着我们的面,威胁犯人,逼迫他认罪?”吴文钧道。

  “他有罪吗?”杜九言反问道。

  吴文钧道:“也没有罪,应该是用证据,而非你用威胁的手段。”

  “时间紧迫。”杜九言和书吏道:“给毛大人纸笔,让他将他所有罪行写下来。”

  书吏将纸币拿过来给毛文渊。

  她确实没有时间去查毛文渊,主要是来不及,而且也很难查证。所以她用了这样的方法。

  邵阳衙门里的卷宗大部分她都看过,看过的她都记得,记得的她便能默出来,这才有方才的一叠卷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59页  当前第4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2/7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讼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