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种田之流放边塞_分节阅读_第100节
小说作者:四月流春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1 MB   上传时间:2019-02-24 14:30:00

  “越来越冷了,姑娘该多披一件衣裳才是。”翠梅步履轻快,只穿一件薄夹袄。

  姜玉姝转身,从善如流,接过外衫披着,提醒道:“你也该穿多些,仔细着凉。”

  “可我怕热呀。走,吃早饭去!”翠梅搀着人离开卧房。

  月份越大,身子愈沉重,行动越发不方便。幸而姜玉姝一直操劳,忙惯了,暂时还撑得住,仍是天天下地。

  两人迈进堂屋时,早饭已摆好。

  郭弘哲独自端坐,面朝门口,双手捧书,埋头温习《论语》,认真诵读。

  “三弟。”姜玉姝含笑说:“快吃早饭,待会儿军中大夫们就到了,他们办差都是掐着时辰的。”

  郭弘哲忙站起,转身腼腆答:“嫂子。”他等二嫂落座后,才坐下。

  “三公子,“翠梅麻利盛粥,分发后,惯例坐末席,好奇问:“您每天早起背书,晚上又点灯熬油地做文章,就不腻么?”

  小桃恰端着一盘杂粮素包赶到,搁在桌上,附和叹道:“奴婢看着都累!正忙秋收呢,您也该歇一阵子。”

  郭弘哲摇摇头,严肃答:“读圣贤书,怎么会腻呢?我不过有空翻两页,并不觉得累。”

  姜玉姝垂首剥煮鸡蛋,皱了皱眉,勉励道:“圣贤书中,蕴含许多大道理,读起来自有乐趣,陶冶性情。温习四书五经,背它个滚瓜烂熟,总是没错的!”她话锋一转,却劝说:“不过,眼下正忙秋收,整天早出晚归,辛苦忙碌,确实该歇一阵子。依我看,你还是入冬后再用功吧?”

  “行,听嫂子的。”郭弘哲嘴上答应,暗中却决定见缝插针地用功,干劲十足,斗志昂扬,发誓要考取功名,以一雪前耻。

  饭毕,一家人兵分两路。

  方胜提着药箱,匆匆道:“刚才尤大夫特地来邀,说他们已经在隔壁舂药,也已经派人下地挖姜苁了。咱们得快些,以免对方久等。”

  “走吧。”郭弘哲前阵子犯病,仍需休养,姜玉姝便安排他给方胜打下手,在隔壁荒宅配制姜苁金疮药,不必下地干农活。

  同时,姜玉姝慢慢登上马车,翠梅和小桃一左一右地陪伴,邹贵鞭子一甩,“驾!”十余人朝田间赶去。

  两拨人交错,郭弘哲避让至路边,关切道:“嫂子要当心身体。”

  “丫头,好生照顾着,千万别让夫人忙上忙下。”方胜作为村里唯一的大夫,肩负重任,很不放心。

  车轮辘辘,翠梅和小桃掀开帘子,探头应答:“大夫放心,我们明白。”

  姜玉姝也探头,叮嘱道:“按事先商量好的,你们忙到午时二刻,就先各自用午饭,然后歇半个时辰。军中虽然催得急,但半个月应该足够完差,别不好意思开口,傻饿着肚子忙活。”

  方胜和郭弘哲点点头,“知道!”

  老马识途,无需车夫费心,稳当朝田野走去。

  不多久,姜玉姝小心翼翼地下车,同伴纷纷拿起农具,开始挖土豆。

  此刻,辽阔平坦的田野间热闹非凡,家家户户忙秋收,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当初为了便于称量而建造的凉亭一直用着。亭外空地上,官差们正擦拭几根铁秤杆,两副桌椅并排,桌上摆着笔墨纸砚和算盘,以备当场称量税粮,计算与登账。

  亭内,是庄松和两名老账房,三人正商议时,庄松看见了姜玉姝,忙起身说:“你可算来了!坐,快坐,有要事相商。”

  姜玉姝落座,歉意说:“抱歉,不知你们今天这样早,我来迟了。”

  “无妨。你如今还能天天下地,已经很不容易。”庄松摆摆手,从未责怪她行动缓慢。秋凉时节,他却心急上火,嘴角一溜燎泡,迫不及待地告知:“昨儿傍晚,县令派人送来口信,吩咐咱们把所有土豆运去县里!我本想立刻转告你的,可转眼就天黑了,不便打扰。”

  姜玉姝略一思索,缓缓问:“本就是官粮,是应该交给官府。那,具体该怎么办?两三千亩的土豆,路途遥远且颠簸,运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啧,想想就麻烦!”庄松摇头叹气,愁得抬手捶脑袋,苦笑说:“潘知县只发下命令,具体方法,得靠咱们自己琢磨。知县允许咱们便宜行事,但务必尽力节俭,不得靡费。”

  “啊?唉,知道了。”

  又来了!

  官府既不拨银两,也不给人手,光派下差事!

  姜玉姝愁眉不展,头疼道:“无论何时何地,若想办事,而且是大事,手头没银钱怎么行?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呐。”

  “道理,确是这么个道理,但眼下县里拮据,暂时拨不出银子来。”“别叹气了,来,商量商量,赶快想个办法,必须赶在下雪之前把粮食全运走,否则一旦积雪堵路封山,就得耽误到明春去。”@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于是,熟识的四人不得不绞尽脑汁,反复斟酌,直到傍晚,才终于商定一个办法:

  “就这么定了!”庄松口干舌燥,灌了一大杯温茶,屈指弹弹纸张,因连日操劳呼喊,嗓音沙哑地说:“两镇四十二个村庄,各自负责把本村的粮食运去县里,人手与车马自行筹措,按照最终粮食重量,发予凭单,交差后由衙门嘉赏村民。”

  姜玉姝沉吟半晌,忍不住小声问:“凭单等于是欠条,官府会不会赖账啊?假如官府赖账,咱们几个势必会被村民怨恨。”

  “怎么可能赖——“庄松停顿,清了清嗓子,心里也没底,迟疑说:“应该不会的吧?如果赖账,官府颜面何存?据我猜,应该多少会给一些嘉赏的,免招民怨。”

  姜玉姝别无良策,一声长叹,“但愿如此。”语毕,四人苦笑对视,均是硬着头皮办苦差。

  入夜后,郭家厨房和堂屋里食物飘香。

  桌上除了家常菜之外,有一道红烧鱼。

  潘嬷嬷夹了一大块鱼肉,催促道:“今儿里正去镇上办事,托他买了几条鱼,可新鲜了!多吃点儿。唉,天天忙活,这都快七个月了,人仍没能胖起来。”

  姜玉姝碗里的菜堆得老高,忙道:“好,好好好,我自己会夹。嬷嬷快坐下,别忙了。”

  “哎。”潘嬷嬷嘴上答应,却闲不住,又给郭弘哲布菜,“三公子也多吃点儿,养壮身体,才有精力读书。”

  郭弘哲欣然颔首。

  潘嬷嬷一转身,又给姜玉姝盛汤。自从在刘村屯田以来,一直由潘嬷嬷管厨房,老人家尽职尽责,精打细算,平日见不得一粒粮食被浪费。

  饭毕,叔嫂二人闲聊,郭弘哲愉快告知:“今天我们又制成了五十瓶姜苁金疮药!地里的姜苁,已经挖了一半了。”

  “辛苦了。”

  姜玉姝也愉快告知:“今天算了算,今秋的粮食应该比夏时多。”

  “这太好了!”郭弘哲眉开眼笑,“等传出去,外人才知道郭家屯田的能耐呢!”

  少顷,做嫂子的回房歇息,小叔子则回屋用功。

  为了孩子,姜玉姝坚持每晚喝一炖盅鲜羊奶。

  一揭盖,热气腾腾,奶香里混着桂花末,搅一搅,盅底有粗粒榛子粉。

  “幸亏菩萨保佑,没叫夫人害喜,要不然日子可怎么过!”潘嬷嬷与小桃、翠梅一道,把各式孩子衣物叠整齐,收进箱子里。

  姜玉姝喝了一口,庆幸道:“我心里一直纳闷,为什么至今没害喜呢?该吃吃,该喝喝,仍和往常一样。”

  “这是好事呀。”小桃抿嘴一笑,唏嘘道:“想当年,世子夫人怀着小公子的时候,哎哟,了不得!可把府里厨娘忙坏了,一天到晚挖空心思琢磨食物。”

  姜玉姝抚着肚子,唏嘘道:“幸亏我不那样。哎,羊奶多得是,最近你们怎么都不喝了?”

  “咳。”翠梅和小桃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答:“腻了。”

  其实,喝了太多,姜玉姝也早就腻了。她搅了搅桂花末,叹道:“我也腻了,可还得再喝三四个月。”

  不几日,从月湖镇和连岗镇南下县城的路上,遍布满载土豆的马车、牛车、骡车等等,车轮吱吱嘎嘎,鞭子噼里啪啦,络绎不绝。

  这天清早,因连岗镇出了意外,那村的里正惊惶求援,庄松不得不叫上姜玉姝,赶去一探究竟。

  十月下旬,秋气肃杀,黄叶凋零,落叶铺了漫山遍野。

  途中,庄松骑在马上,凝重道:“趁此机会,咱们再去连岗镇待一阵子,仔细把两镇已经收上来的粮食合算合算,看还差多少。”

  姜玉姝窝在狼皮坐垫和靠背里,心里一阵阵焦愁,却隔着帘子,宽慰道:“你不必过于担心。县里规定一千五百万斤,这阵子我反复估算过了,即使达不到,也不会差太远。应该能勉强交差。”

  “盼望老天爷赏个大丰收!”庄松一边欣赏秋色,一边说:“保佑咱们顺利交差,免得挨骂。”

  姜玉姝笑了笑,“我经常祷祝,只不知菩萨肯不肯让我称心如意。”

  晌午,忽有一队运粮的村民从小路进入官道,两拨人碰面,虽不熟,却是认识的,寒暄片刻,才一同赶路。

  姜玉姝乘坐的马车不小,与旁边的骡车并行,几乎堵住了路。

  不久,前方拐弯处突然传来车马与人声,听着十分嘈杂。

  “听,前面好热闹!干什么的啊?”翠梅掀开帘子,探头眺望。

  姜玉姝想了想,犹豫说:“可能是某个村庄的运粮队从县里回来了。不过,奇怪,听车轮声,似乎是满载的。”

  “满载而归?那就不可能是咱们的运粮队。赫钦县衙太穷,拿不出多少赏赐。”

  姜玉姝颔首赞同,“我也觉得是。”

  下一瞬,拐弯处几骑飞驰奔近,为首者操都城口音,不容置喙,喝令:“让开!”

  “立刻让开,让官家先过!”

  人群呆住了,面面相觑,霎时不知所措。

  负责赶马车的邹贵勒缰,虽不高兴被呼喝,却看出对方并非一般人,忍气吞声,指了指左右树林,为难地问:“左右都是山,怎么让?”

  对方皱了皱眉,不悦答:“自个儿想办法!此乃官道,让官家先过,天经地义。”

  这时,运粮队中的一个半大村民年少气盛,嘟囔说:“我们也是替官府办差的,这段路忒窄,前面宽些,不如你们——“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对方脸色一变,凶神恶煞,怒斥:“放肆!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发牢骚?”

  “再不立刻让路,休怪我叫人拆了你们的马车!”

  作者有话要说:

  滴~

  日更打卡

  狭路相逢,看谁胜!

第100章

  拆马车?

  “姑娘听听, 那人好生蛮横无礼, 大吼大叫, 一言不合就要拆我们的马车!”翠梅扭头,气呼呼。

  姜玉姝屏息凝神, 侧耳倾听,轻声说:“嘘,你仔细听, 那人是都城口音。他敢发话, 想必有底气。”

  “啊?”翠梅压下气愤, 稍一琢磨,讷讷问:“哦,还真是!他命令‘给官家让路’, 难道对方是来自都城的大官?”

  姜玉姝当机立断,起身往外走, 冷静答:“无论大官还是小官, 总之比咱们强。对方是强龙,咱们却不是地头蛇, 老实让路吧, 免生枝节。”

  “慢点儿!”翠梅忙搀扶并打起帘子。

  此时, 庄松责无旁贷,匆匆策马赶到最前方, 客客气气地拱手, 赔着小心问:“在下乃赫钦县衙主簿,不知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您——“@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啰嗦!”

  “少废话!”顷刻间,拦路并命令让路的皂服小吏已经十分不耐烦,黑着脸,厉声喝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7页  当前第1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0/2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种田之流放边塞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