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种田之流放边塞_分节阅读_第223节
小说作者:四月流春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1 MB   上传时间:2019-02-24 14:30:00

  “罚款?”牵涉此案的小吏们忐忑不安,暗中叫苦不迭,强装镇定问:“罚多少?”

  “具体该怎么罚?”

  姜玉姝目不转睛,观察众人神色,不疾不徐道:“眼下,本县要办两件大事:一,盖作坊;二,翻修县学。工程庞大,没有银子是办不成的,偏偏图宁拮据,囊中羞涩,本官责无旁贷,日夜琢磨筹措银两的法子。”

  “先说作坊。”她郑重其事,“偷税漏税者,按律本该严惩,但为了安稳起见,权宜改为罚款。由于‘代耕令’下十有八/九栽种土豆,故以两年四熟计,每一亩地,罚二两,一年便是四两,两年八两,以此类推。”

  大腹便便的闻希咽了口唾沫,双下巴颤动,“一亩地、一亩罚八两?”

  罚得好!黄一淳张了张嘴,却没敢吱声。

  姜玉姝语气沉重,透露道:“最近,本官接连收到匿名检举信,据信透露:有人偷税漏税,囤积大量粮食,偷偷倒卖,从中牟取暴利。一亩地,两年四熟,仅罚八两而已,哼,便宜偷粮贼了。”

  闻希脱口问:“谁检举的?”

  蠢货!李启恭状似倾听,实则恨不能一脚踢晕姐夫。

  “匿名的,不知道是谁。但无风不起浪,凡事皆有缘故,干了缺德事,不招骂,难道招夸?”姜玉姝轻描淡写,叮嘱道:

  “至于,总共应该收到多少罚款,认真研究户部发下的旧册,即可推算县衙往年漏收了多少亩的税粮。闻主簿,你斟酌斟酌措辞,尽快写一份告示,写好了给我瞧瞧,明早就张贴。”

  “……是。”闻希咬着牙,维持谦恭之态,“卑职待会儿就办。”

  姜玉姝喝了口茶,盯着主簿,叮嘱道:“主簿是本地人,并且已经在衙门待了七八年,熟悉里里外外,收罚款与盖作坊,都交给你负责。务必用心办妥,切莫辜负本官的信任与期望。”

  “啊?”

  “什、什么?收罚款和盖作坊,都、都交给卑职负责?”闻希瞠目结舌,惊呆了,旋即狂喜:哈哈哈,督建作坊乃一大肥差,想不到她竟信任交给老子!

  紧接着,他开始犯愁:但,收罚款……该怎么弄啊?以身作则?先罚自己,然后罚小舅子?

  李启恭亦吃惊,悻悻暗忖:她居然挑草包委以重任?兴许是因为我姐夫嘴甜,擅长溜须拍马。啧,女人果然没脑子!

  闻希喜忧参半,连连摆手,嘴上谦虚推辞:“多谢大人信任,但卑职才干平平,难以胜任,如此大事,还请您吩咐才干出众者去办,卑职、卑职实在不敢接。”

  姜玉姝皱眉质问:“何必过谦?论资历,你是衙门仅有的几个老资格之一;论才干,近期商议时,许多人推荐你,显见你是有能力的。能者多劳,莫非你嫌苦怕累?”

  “不不不!”

  闻希忙不迭摇头,昂首挺胸答:“卑职虽然不才,但自认并非嫌苦怕累之人,甘愿为县尊效犬马之劳!”

  姜玉姝微微一笑,“好,这就对了。作坊一事交给你负责,定个期限,限定于明年秋收之前竣工,够宽裕的了。”

  “明年秋收之前?卑职记住了!”闻希殷勤应答。

  “另外,官府允许偷税漏税者匿名,交罚款的方式也不限,只要数目与估测的相差不大,此事便算揭过去了,本官绝不追究第二次。但是,如果数目相差巨大的话,窃贼就是执迷不悟了,故意不给知县面子,主动放弃官府宽恕的恩惠,自讨苦吃。”

  姜玉姝气定神闲,“那么到时,本官被逼无奈,不得不跑一趟图宁卫,恳请宋将军派兵协助,按照掌握的线索,挨镇挨村地排查,非揪出所有窃粮贼不可!”

  “犯人拒交罚款,休怪本官下彻查令,严惩不贷。常言道‘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犯了法,官府岂能容忍犯人逍遥度日?”

  她冷着脸,一字一句,“我倒要看看,谁敢同官府作对!”

  李启恭郎舅俩余光一碰,颔首附和,谁也没吱声。

  好!好!她正直,有胆识,有魄力,又有丈夫撑腰……她能战胜地头蛇吗?黄一淳心情激动,却不敢流露,仰视上首说:“谁敢呢?料想谁也不敢的。”

  “但愿如此。”姜玉姝扭头,望了望窗外天色,头疼道:“再说说第二件大事。县学被敌兵烧毁了几年,至今仍是一片废墟,官府难辞其咎,再拖下去,怎么向学政大人交代啊?”

  “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官府变不出银子,能否尝试号召本地富商、乡贤等人物捐资建造?各位觉得呢?”

  黄一淳率先答:“此乃惯常做法。乡贤一贯注重乐善好施的名声,富商通常也乐意花钱把名字刻上功德碑,只是……捐多或捐少,就不好说了。”

  “对!功德碑,流芳千古啊,富裕的乡贤和商人想必愿意捐资。”闻希毕恭毕敬,见缝插针地奉承:“县尊仁慈爱才,为了能让生员早日搬进新学堂,殚精竭虑,实乃图宁之福。卑职佩服!”

  其余小吏纷纷附和,大拍马屁,此情此景,黄一淳以往不太吭声,此刻却由衷说:“确实,佩服!”

  姜玉姝听多了,神色沉静,温和嘱咐:“此事交给县丞负责。记住,咱们只能号召,千万别强人所难,不急,你慢慢筹措,先主后次,一步一步地建,遇见麻烦随时上报。”

  黄一淳站起,恭谨表示:“下官明白。一定小心处理,尽早拟出章程给您过目。”

  姜玉姝满意颔首,起身捶捶酸疼后腰,吩咐道:“今天就商议这么多,散了,各自忙去,有事再议。”

  “是。”众小吏起身,躬身告别,各自忙碌。

  李启恭原本经常故意落在最后,绞尽脑汁搭讪,但今天,他因为没当上作坊管事,郁懑不乐,悄悄朝姐夫使了个眼神,两人早早走了。

  久坐腰疼,姜玉姝习惯去庭院散散步,活动筋骨,边走边思考。

  不消片刻·庭院花木丛中

  小厮远远尾随,翠梅在旁陪伴,姜玉姝沉思前行,无心欣赏深秋风景。

  “哎呀,哈哈,柿子越来越红了!”翠梅一溜小跑,停在高大柿子树下,仰望高处果子,“好多呀,得有几百个?”

  姜玉姝随口说:“喜欢吃就摘呗。”

  “现在还不够成熟,等过阵子的,更甜!”翠梅和小厮兴致勃勃,商量该如何摘果子。

  姜玉姝任由随从叽叽喳喳,自顾自散步。

  下一瞬,她绕过假山,抬眼,意外发现了黄一淳。

  对方明显在等候自己。

  “黄大人,”姜玉姝定定神,“有什么事?”

  黄一淳欲言又止,使劲捏住袖筒里的旧信,深秋时节,他却冷汗涔涔,掌心冒汗,浸湿信封一角。

  “瞧你这副紧张的模样,难道出什么大事了?”

  “下官、下官有、有——”黄一淳嗓音发颤,警惕环顾四周,喉咙仿佛被无形的手掐住了。

  姜玉姝逐渐神色严肃,审视对方,“怕什么?若是公务,不准隐瞒。若是私事,亦可直说,衙门能帮则帮。”

  黄一淳犹豫半晌,最终狠狠咬牙,猛地一抽,亮出暗藏已久的旧信——

第218章 秘密检举

  县衙议事厅外,庭院宽敞, 栽种了众多花木, 仆役天天打扫, 却扫不净不断凋零的黄叶,甬路处处铺着落叶。

  假山旁, 黄一淳紧张得嘴唇泛白,额头冒汗,慌慌张张,突然从袖筒里掏出旧信,一改素日沉稳甚至温吞之态。

  姜玉姝毫无防备, 见对方明显咬牙狠心掏袖筒的动作, 莫名觉得像是掏武器——他想干什么?掏匕首吗?刺杀知县?

  电光石火间,她惊疑不定, 本能地害怕,仓促后退避开, 岂料一脚踩中一颗石子儿,身体歪斜趔趄,脱口惊呼:

  “啊——”

  霎时, 围着柿子树数果子解闷的随从听见了,心腹小厮邹贵一惊, 拔腿就跑,边跑边说:“不好!是夫人的嗓音。”

  “出什么事了?”翠梅诧异不安。

  另外两个是护卫,跑得更快,“去瞧瞧才知道!”

  转眼间, 随从们火速赶到,却看见:

  “这座假山久经日晒雨淋,风化了,经常会滚下小石子儿,冷不防踩中便鞋底打滑,大人要当心。”黄一淳早已藏起旧信,侧身对着知县随从,强自镇定,关切问:“没扭伤脚踝?”

  上下级面对面,相距三五米。

  姜玉姝垂首,跺了跺鞋子,摇头答:“没事。”

  “夫人!”翠梅奔近询问:“刚才出什么事啦?吓我们一跳。”

  姜玉姝若无其事,鞋尖拨弄一粒石子儿,解释答:“没什么。我刚才不慎踩中这颗小石头,差点儿摔倒,幸亏稳住了身体。”

  主仆对视,翠梅心生疑虑,嘴上说:“好险!唉,负责打扫的人怎么回事?园子也不扫干净点儿。”

  姜玉姝摆摆手,“这是假山风化脱落的东西,说掉就掉,扫不干净的。无妨,我又没受伤。”语毕,她抬手引请,“黄大人,关于号召捐款,不知你具体有什么想法?”

  黄一淳双手在袍袖里紧张握拳,尾随答:“想法虽有,但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说来听听。”姜玉姝使了个眼神,翠梅会意,招呼同伴远远跟随。

  少顷·假山另一端

  姜玉姝环顾四周,站定,皱眉问:“刚才那个东西,我还没看清楚你就收起来了,究竟是什么?令你如此慌张。”

  “是、是……”黄一淳鼓足勇气,“一封信。”

  “信?什么信?”姜玉姝心思飞转,紧盯对方眼睛,试探问:“写给我、写给知县的?检举信吗?”

  黄一淳愣了愣,感慨苦笑,“大人英明!不过,这封信无关检举,而是□□写给奸夫的,辗转落到了下官手中,此事一言难尽。但总而言之,这封信可以作为证据,检举品行不端之人,以通奸罪名惩治奸夫。”

  姜玉姝仔细观察对方神色,“□□是谁?她的奸夫又是谁?”

  “□□已经死了,她死于当年敌兵屠城之日。”黄一淳频频扫视周围,小声告知:“但奸夫仍活着,毫发无损,甚至比以前更有钱有势了。”

  姜玉姝一头雾水,“你先告诉我,那两个分别是谁?”

  “□□姓赖,名叫‘小娥’。”

  “赖小娥?不认识。”姜玉姝耐着性子,“奸夫又是谁?”

  黄一淳咬咬牙,“李启恭。”

  “什么?”

  姜玉姝错愕问:“你说……李启恭?衙门典史,李启恭?”

  “对!就是他!”黄一淳咬牙切齿,彻底豁出去了,“那厮好色无耻,卑鄙阴险,主动勾引韩知县的妻子,并且始乱终弃。”

  姜玉姝呆了呆,震惊问:“韩知县?韩仲平吗?”

  黄一淳颔首,惋惜道:“韩知县是个好官,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姜玉姝定定神,缓缓说:“你说赖小娥,我不认识;但若说‘韩赖氏’,我倒从英烈传里看见过,印象颇深。据传记所述:韩夫人端庄贤惠,敬爱丈夫,敌兵即将攻破城门,她仍不忍离开,冒险外出寻夫——”

  “唉,那绝不是事实!”

  “不守妇道的□□,根本不配被称作‘韩夫人’,更不配出现在英烈传里!”

  黄一淳深恶痛绝,透露道:“当年战火频频,城破前两天,百姓便开始逃难,韩知县催促妻子带着孩子离开,□□表面舍不得撇下丈夫,实际是舍不下奸夫,接连写信,主动提议私奔。”

  姜玉姝再度震惊,难以置信,“有夫之妇,几个孩子的母亲,想跟奸夫私奔?即使夫妻不和睦,但她怎么舍得抛弃亲生骨肉?”

  “□□蛇蝎心肠,估计除了奸夫,她没什么舍不得的。”

  黄一淳隐忍数年,日夜担惊受怕,忍无可忍,叹道:“结果,□□一厢情愿,李启恭根本没打算与她长相厮守,带领家小及时逃了,□□没等到奸夫的答复,只等来了敌兵的屠刀,她死有余辜,几个孩子却可怜,韩知县更可怜,不仅被戴绿帽,还绝了后。”

  姜玉姝眉头紧皱,来回踱步,稍一思索,严肃道:“事关重大,涉及英烈之妻的名誉,若无确凿证据,谁也不敢相信,反而会指责你诽谤韩夫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7页  当前第2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3/2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种田之流放边塞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