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种田之流放边塞_分节阅读_第79节
小说作者:四月流春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1 MB   上传时间:2019-02-24 14:30:00

  “哥,怎么办呐?”郭弘哲风风火火,心急如焚,推门便见兄嫂亲昵相拥,嫂子眼含泪花——

  作者有话要说:

  三弟:(⊙o⊙)…【一把捂住寄己眼睛】

第80章 故人重逢

  房门猛地被推开,姜玉姝吓了一跳, 扭头见是小叔子, 顿感尴尬,立刻背过身, 仓促抬袖按了按眼睛,拭去泪花。

  “对不住, 我失礼了。”郭弘哲也尴尬, 脖子一缩,慌忙退出门槛。

  郭弘磊定定神,右臂安抚似的揽了揽妻子双肩,沉声问:“官差在哪儿?他们为什么要接你嫂子去衙门?”

  “不清楚缘故, 他们刚到,风尘仆仆, 似乎和庄主簿熟识, 只跑来咱家院门外丢下个口信,就去寻庄主簿了。”郭弘哲站在门外,不敢再朝房里看一眼, 规规矩矩。

  姜玉姝缓了缓神,眼眶微红, 一头雾水地拉开房门, 紧张问:“差役自称奉潘知县之命吗?我、我犯什么法了?为什么要抓我去衙门?”

  “嫂子莫慌,对方客客气气的, 嘴里没说‘抓’,而是用的‘请’字!说是请你收拾收拾, 明日或后日去县里见潘大人。”郭弘哲低下头,盯着自己鞋尖,默念: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郭弘磊越过妻子迈出门槛,叮嘱道:“你别急,我这就去寻庄主簿,打听打听清楚。”

  “哦,好。”姜玉姝不安地绞紧手指,目送道:“那我等着你回来。”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郭弘磊回头,颔首并挥了挥手,示意妻子安心等候。

  “二哥,我也去!”郭弘哲一溜小跑,尾随昂首阔步的兄长。

  姜玉姝深吸口气,拍了拍额头,带上房门往外走,刚踏进院子,便被家里人围住了,惶恐问:

  “姑娘,到底怎么回事呀?”翠梅不知所措,急切告知:“刚才院门口来了一队官差,眼生得很,张嘴就说‘潘知县有令,请郭姜氏收拾收拾,明日或后日去衙门拜见大人’!”

  小桃和潘嬷嬷都半挽着袖子,前者提着一篮菜蔬,后者抓着一块抹布,满脸担忧,附和道:

  “我们听见动静追出去,想仔细打听,对方却推说不清楚,急匆匆走了。”

  “二位公子和周管事才刚追上去了,打探消息。”

  姜玉姝抬手按下七嘴八舌,顺便按下自己乱跳的心,深吸口气,冷静道:“我知道了。等着吧,等他们打探消息回来,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然而,天擦黑时,郭弘磊带人回来了,却几乎无功而返。

  晚饭时刻,饭菜汤热气腾腾。

  虽说沦为流犯,但主仆尊卑礼仪深刻入骨,哪怕平日和乐融融,曾经的下人也不肯和心目中的公子夫人同桌用饭。

  因此,郭家人用饭,惯例安排两桌:堂屋一桌,厨房一桌。

  堂屋平日有姜玉姝和郭弘哲,并被硬拉上的潘嬷嬷和翠梅,避免叔嫂二人相对尴尬。

  但每当郭弘磊回家,潘嬷嬷等三人便执意退去厨房,让兄嫂带着弟弟一起。

  流犯屯田十分辛苦,幸而郭家养了一大窝兔子,平日并不缺肉食。

  今晚,桌上摆着兔肉焖土豆、醋溜土豆丝、杂粮饭、掺了绿豆的杂粮粥,以及几样酱菜和烩炒瓜菜,虽无大鱼大肉,却色香味俱全。

  自从母羊陆续产崽以来,郭弘哲天天吃水煮蛋和炖羊奶,雷打不动,加之与众人相处融洽,另有方大夫想方设法地照料病人,他心宽体胖,结实许多。饭桌上,他无拘无束,正在埋头啃一只兔腿。

  姜玉姝叹了口气,“后天一早就动身,太匆忙了。不过,所幸能赶上明天送你。”

  “我再三打听了,庄主簿也在旁帮腔,那队官差的头领倒也算爽快,直说自己并不清楚缘故,只是奉命行事。”郭弘磊神色严肃,安慰道:“但据我看,差役并无恶意,潘知县与潘百户是堂兄弟,为人正直,无缘无故的,他无理由欺压一个弱女子。”

  “另外,我已修书给龚世兄,托他照应一二,你无需过于担心。”

  “嗯。”

  姜玉姝搅了搅绿豆粥,困惑非常,“二位潘大人的人品,我都信得过,但好端端的,究竟为什么召我去县衙?这太奇怪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郭弘哲眼珠子转了转,忍不住小声插嘴,提醒道:“裴大人不是正在县衙么?会不会是他……咳,我、我只是随便说说,没别的意思啊,哥哥嫂子别生气。”语毕,他夹了一筷子醋溜土豆丝,默默品尝,余光悄悄观察兄嫂。

  她嫁给了我,今生今世是我的人,知心知意,来生来世甚至生生世世,肯定也愿意做夫妻,我有什么可生气的?

  “生什么气?我不生气。”郭弘磊底气十足,捏着筷子沉思。

  姜玉姝看着活像闯祸了似的胆怯小叔子,摇摇头,温和道:“我也不生气。不过,我倒不认为是表哥作为,他新来乍到,官员各司其职,郭家人的档册在县衙,归县令管,不归州府派下的同知管,倘若普通官员想插手什么就插手什么,公务岂不乱套了?”

  “这倒也对。”郭弘哲赞同颔首,歉意道:“方才是我想岔了。”

  姜玉姝摆摆手,“无妨。”她放下粥勺,给久久未动筷的人夹了一筷子菜,催促道:“算了,无需忧愁,船到桥头自然直,等我去县里见了潘大人便见分晓。先吃饭!”

  “眼下只能如此。”郭弘磊回神,食不言,安静用饭。

  半晌,姜玉姝放下勺子,取出帕子擦擦嘴。

  郭弘磊盯着粥碗,顿时皱眉,“你吃好了?”

  “嗯。”姜玉姝额头冒汗,拿起扇子,一边扇风一边答:“今天真热。你们慢慢儿吃,我去院子里乘凉。”说完,她起身迈出了堂屋。

  目送妻子走远,郭弘磊叹道:“难道她平日就吃这么点儿?”

  郭弘哲犹豫数息,偏头扫了扫门外,挪近些,小声答:“自从入夏以来,嫂子经常这样的,白天还好,晚饭只喝粥和羊奶,我们一劝,她就说‘喝了甜的不宜吃咸的’。”

  郭弘磊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次日清晨,日上树梢。

  战马嘶鸣,马蹄裹了蹄铁,跺得青石板脆响。

  郭弘磊等四人戎装整齐,再一次离家回营,再一次依依不舍,脸上却谁也看不出离愁,故作轻快。

  “我们该回营了,待下次得空再探亲。”郭弘磊骑着高头大马,俯视家人,叮嘱道:“北犰一日未灭,边塞一日不太平,你们在家千万小心。”

  “知道!”郭弘哲重重点头,“每次一听见敌情,村里家家户户都进山躲避,不会有事的。”

  思及骁骑营,姜玉姝极度不放心,偏偏没有理由拦下为了全家着想的人。她硬生生摁下愁虑,仰脸说:“多保重!”

  “放心。”郭弘磊凝视片刻,军令如山,他最终狠狠心,控缰勒转马头,“驾!”

  翠梅嘴角弯起,眉眼却耷拉,挥手道别:“荣哥,保重。”

  “知道!你好生待在家里,我只要有空就回来。”彭长荣满心不舍,强挤出笑容,冲未过门的妻子笑了笑,策马追赶同伴而去。

  “唉。”潘嬷嬷一声长叹,老迈嗓音沧桑,“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也不知何时才是尽头。”

  姜玉姝立在阶上,目送四道身影远去,咬牙振作,转身说:“别怕,早晚会苦尽甘来的!”她雷厉风行,招呼道:“明早我得去县里一趟,咱们赶着先把红薯收了,顺手种第二茬,才半亩地,一天之内可以忙完。”

  “好嘞!”邹贵和胡纲两个半大小厮,勤恳恭顺,率先跑去收拾农具。

  周延妻打起精神,笑道:“村里好些熟人想看个新鲜,我去喊她们一声吧?”

  姜玉姝爽快答:“行!我答应了的。”

  刚忙完夏收,村民却无暇休息,马不停蹄地准备下种,家家户户忙碌烧制草木灰,并即将给土豆催芽。

  但郭家一招呼,立马叫出了二三十个大姑娘小媳妇,肩扛锄头手提镰刀,一路谈天说地,赶到红薯地后,兵分三路:割剪薯藤、挖红薯、起垄种第二茬。

  几十人齐动手,只半天,便忙妥了活儿。

  郭家借了几辆板车,把红薯和农具、剩余的大捆薯藤等物全往上搬。

  “啊呀,半亩地而已,竟收上来这么多?要是能称一称就好了,看看有多少斤。”里正妻弯腰拣起一个红薯,掂了掂,惊叹不已,感慨道:“唉,明明我们才是庄户人家出身,可论种庄稼,却比不上半路出家的,传出去真叫人笑话。”

  “数箩筐,我估摸着,至少有一千三百斤左右。”

  民以食为天,其余村民兴奋且好奇,附和道:“奇怪,她种什么都能丰收。”

  “不知道了吧?这是人家琢磨的新种薯。去年我路过郭家时,就看见她把红薯切成小块养在水里,养出苗来栽进盆里等开花,看着特别有趣。”

  “都城大户人家出身,果然不一般,懂得多。”

  ……

  耳畔七嘴八舌,姜玉姝习惯了被包围恭维的感觉,落落大方,本着感谢之心,便道:“多谢各位特地抽空前来,如果没有帮手,我们估计得忙到天黑。这半亩红薯,事先我已经问过庄主簿了,属于郭家、由郭家自行安排,你们若是不嫌弃,都拿些回家尝尝!”

  “嗳哟,这怎么好意思呢?”

  “其实我们没帮上什么忙,光顾着闲聊了。”

  里正妻搓搓手,赔笑问:“薯藤剩下许多,能不能给我一些?我家有一块坡地,白空着,倒很想种上红薯,给孩子们吃个香甜。”

  “我家也有块坡地!曾种过红薯,但结得太少,辛辛苦苦,根本不划算,就改种南瓜了。”

  “也给我一些,行吗?”

  姜玉姝丝毫不意外,慷慨一挥袖,“区区薯藤而已,统统拿去!各位看着办分,每家应该够分个一亩的量。”

  霎时,众村民喜笑颜开,争相卖力帮忙,把大捆大捆的红薯藤搬上板车,急欲分了供各家种。

  翌日清早,朝阳明媚。

  两辆马车停在郭家院门外,庄松乘坐头一辆,后一辆给姜玉姝,官差们骑马。

  姜玉姝荆钗布裙,整洁素雅,举手投足从容不迫,端丽中透出些许英气。她一边往外走,一边嘱咐:“我这趟出门,归期暂无法确定,屯田事宜,你们按之前的方法,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特地等我回来,以免延误农时。”

  “您放心吧,我们大概都学会了,学着村里忙活,应当不会耽误农时。”种地年余,周延颇有信心。

  潘嬷嬷叮嘱道:“翠梅、邹贵,你俩跟着出门,千万要照顾好少夫人,明白吗?”

  “明白!”邹贵背着包袱,劲瘦机灵。

  翠梅提着行囊,脆生生答:“嬷嬷放心,我一定寸步不离地服侍我们姑娘!”

  “明白就好。”

  突然出远门,一切匆匆忙忙,姜玉姝继续嘱咐:“盛夏炎热,三弟,你最好待在家里,闲来无事时,不妨看看书、练练字、弹弹琴,等我从县里回来,给你多带几本书解闷。”

  “多谢二嫂。”郭弘哲刚送走兄长,又送嫂子,家中一下少了两根顶梁柱,陡然失去依靠,令其内心闷闷且惴惴,小声问:“你、你一忙完就会回来的吧?”@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姜玉姝迈出院门,好笑地答:“当然了!我不回来,待在县里做什么?”

  “这就好。”郭弘哲止不住地胡思乱想,莫名害怕,唯恐裴文沣趁机扣留表妹。

  须臾,姜玉姝和翠梅登上马车,邹贵与一名官差共同赶车,“驾!”

  姜玉姝掀开帘子,探头说:“不用担心,我一忙完就回来。”

  “保重!”潘嬷嬷等人追出一段,不舍至极。

  三日后的傍晚,姜玉姝一行人抵达赫钦县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7页  当前第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2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种田之流放边塞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