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隐凤朝阳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看泉听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6 MB   上传时间:2019-04-19 23:10:28

  谢洵迫不及待的翻看侄女的清静经注释,看着看着他就看入迷了,他本还想要是阿菀写不好,他就给阿菀修改下,但没想到阿菀能写得这么好,尤其是后面谢知关于内丹之道的衍生,谢洵看的如痴如醉,看完之后他拍案而起,“阿菀,下面呢?”

  “什么下面?”谢知不解的问。

  谢洵兴致勃勃的说:“下面的内丹之术,阿菀你都可以去写内景经的注释!”

  谢知说:“我都写完了。”

  谢洵满脸失望,“阿菀那你再写一本关于内丹之道的?”

  谢知没好气道:“小叔,我还又不是坤道。”写点纯理论的注释还行,内丹之术还是等自己当了坤道再说,“您说这本书如何?”

  “很好。”谢洵点头说,“我都替你想好了,趁着林季华这次宣扬玉色媛姿,我替你宣扬这本书,我想陛下也会盛赞你的,等来年就说瑶姬念你诚心,梦中授你纺织之术。”

  “为什么是瑶姬?”谢知奇怪的问,瑶姬跟纺织似乎没关系?纺织跟嫘祖、嫫母有关?

  “因为瑶姬是神农大帝之女,你将来还要将稻种推出去,我替你想了好几天,觉得让你得瑶姬传授较好。”谢洵说。

  “好,我听小叔的。”谢知对谢洵的安排没有意见,她想趁着这次机会,先推广纺织术,但她没什么名声,贸然宣扬纺织术,谁理会自己?还不如先打点名气再说。谢洵欲言又止的看着谢知,谢知问小叔,“阿叔你怎么了?”

  “林季华的事你别放在心上,我估计陛下是不知道,不然绝对不许她如此。”谢洵怕侄女多心,替拓跋曜说了几句好话。

  谢知好笑的说:“我没放在心上,她拿自己跟我比,不是说明她觉得我比她好吗?既然如此,我为何要愤怒?”在大部分时候谢知都对女孩子都挺宽容的,林季华一个汉女,还是没落世家的女孩,在鲜卑当道的后宫生活也挺不容易的的,谢知不想跟她正面对上。她诗词方面还挺有天赋的,古代女诗人本来就少,她说不定将来能做个上官婉儿?

  谢洵想到侄女都不准备入宫了,自然也不在乎争宠,遂点头说:“你把文章再抄写一遍,然后我去给你写序,我让人去刻雕版。”

  谢知微微点头说:“好,你五天后来拿。”

  谢洵卷了侄女的原稿,匆匆去找父亲了,谁说阿菀没写书的本事!看她清静经注释的多好,他敢保证当世没人对清静经的了解超过阿菀。

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

  谢知默默看着小叔离去的身影, 她一直在等, 等小叔和凤容来问自己, 她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东西?可他们不仅不问自己,小叔还主动给自己想到了瑶姬入梦传承来解释这一切。这种贴心让谢知心中又酸又暖, 她随手拿过草稿纸慢慢写着。

  以祖父的聪明,恐怕在看到她推广纺织机后就应该知道她跟小叔的意图, 他肯定会很生气。她不入宫对谢家的损失颇大, 她把祖父的计划都打乱了,大事方面谢知从来不是任性的人。她必须要承担自己的出尔反尔造成的损失, 她跟谢家向来是一体的,小叔对阿耶那一句“生是谢家、死是谢家鬼”很排斥,谢知并不排斥,没有家族哪来现在的她?

  谢知不想因为这件事跟祖父闹翻,人都是有感情的, 祖父母养育她、疼爱她多年,或许对他们没有小叔阿娘他们亲近, 但她也不想让他们伤心, 更不想因此在祖父心里有隔阂。虽然谢知时常看不惯祖父的种种做法, 可她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乱世,祖父在用他的方式守护家人。

  幸好祖父是理智的人,或许对亲人来说, 他爱得不够深, 但这样的人有时候更容易沟通, 谢知要祖父看清自己的价值,要让他觉得把自己留在家里,比嫁出去更好。谢家不是没有女儿不嫁人的先例,祖父不是重男轻女的人,只要自己能符合祖父的期待。

  这个时空现在发展历史跟她原本的世界不同,所以谢知也无法明确知道未来如何,但是就她现在看到的魏国形势,联系她各朝历史,谢知心中也不是没有隐忧。魏国看着繁华强大,可就像小叔说的危机重重,尤其是拓跋家控制的那些草原部落酋长,更是一个个不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

  历史上的士族是怎么灭亡的?科举、皇权?不,这些都没有真正压制士族,他们是被自己毁掉的。他们把持政权,不给寒门豪强晋升机会。当上升之路断绝,底层想要上位,只会想到用暴力手段,所以华夏历史上时常有士族被族灭。杀光了,士族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就历史进程来看,谢知觉得士族没落是历史的进步,当一个朝廷开始完全看家庭出身取士,别的阶层晋升之路完全断绝时,这个朝廷离毁灭也不远了。所以谢知对梁国完全不看好,就因为梁国的朝政已被士族完全控制,萧家皇室想要改变现状很难。

  就算萧家被人篡位,改朝换代依然很难。皇帝轮流坐、士族屹立不倒,已经是南朝的约定俗成的规矩,想要快速改变现状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出现一个盖世圣主,压制士族、提升寒门,整合南朝;一种就是出现一个疯狂杀人狂,把士族都杀光……

  前一种情况太难太难了,压制世家、提升寒门,哪一个都不是小工程,非数十年之功不可为,士族会给这个皇帝这么多年机会吗?魏国会给这个英主机会吗?哪怕这些机会都有,那个英主有这个寿命完成这种改革吗?他的后继者能有他的魄力维持他的改革吗?种种的种种,都让谢知完全不看好梁国,即使那个皇朝才是她真正的母国。

  后一种也是谢知绝对不想看到的,人命无论如何都是最宝贵的资源,没有什么人天生该死!但是在朝不保夕的乱世,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不光南朝有这种危险,魏国也有这种危险,甚至比南朝更甚。毕竟魏国还埋着那些炸|弹。谢知了解祖父,作为一个最典型的士族弟子,他心中只有家没有君,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重振谢家声威,让家族屹立不倒。那谢知就尽量帮祖父完全这个愿望。

  士族太高高在上太久,她想劝祖父稍微放下点身段。跟历史潮流做对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谢家后面可以不做士族,但可以做个书香世家,家族弟子晋升全凭自身能力,为什么想要独占好处?自己吃肉,给别人一锅汤不好吗?

  而且家族想要维持屹立不倒,靠的是不是权力,而是人才。只有人才才能维持家族屹立不倒,只有优良的教育才能教出好人才。随着谢知想法的深入,谢知越写越多,思维也越开阔,她笔下如有神,很快就写满了十来张草稿纸。

  自从谢知对赫连凤容坦诚后,谢知的书房就对赫连凤容完全开放,赫连凤容自觉的承担起谢知书房大部分打扫任务,不让丫鬟们接触任何一张带字的纸,哪怕是谢知不要废纸,赫连凤容都会拿到外面去将它们亲手烧成灰烬,确定不留任何一张残片为止。

  赫连凤容的举动,让谢知心里感激,也把书房剩余的打扫任务都解决了。现在谢知的书房已经不许下人进入,就算不认字的小丫头都不行。不过她庄园里也没什么不认字的小丫头了。

  谢知写了一些草稿便停笔,她这些天写字写得太多,也应该运动运动,做点别的事情。这些只是她的设想,离祖父发现还有一段时间,她可以慢慢写,她问赫连凤容,“阿容你跟你以前那些叔伯爷爷还有联系吗?”

  “有联系,但联系不多,如果阿菀想要用他们,可以让甲一伯伯带人去一趟。我祖父已经去世,我不能保证里面到底有几个忠心的人。”赫连凤容说,这也是她没有一开始就去找祖父以前属下的最大原因,她不确定他们中还有多少人是忠心的。但现在看到甲一等人,赫连凤容就不怕了,有他们在绝对可以压制这些人。

  赫连凤容心里不是没有怀疑的,如果甲一是忠于谢家的死士,赫连凤容不会感到惊讶,但她看到甲一等只忠于谢知就很震惊了,她不明白谢知为何能有这么多只忠于她的死士?

  这绝对不是正常的世家贵女配备。难道她其实不是谢家的女儿?她的父母另有其人?而且十分位高权重?可天底下除了皇族,还有谁能比谢家更厉害?赫连凤容想不通,就不去想了,反正她就按照谢知的吩咐做就是。

  “嗯,先让甲一伯伯带人去一趟,伯伯说如果那里环境合适,会选几个庄上合适的孩子去那里的。”谢知说,这就是练兵了。谢知明白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她现在尽力给他们打造合适的装备,牛皮甲、武器、弩|弓、良马……她要把大家武装到牙齿,让大家可以安然从战场回来。

  “那里环境艰苦,但适合练兵。”赫连凤容了然道,看谢知对庄园里孩子的态度,就知道她想要练兵,“我会写一封亲笔信让甲一伯伯带去,我想部落里有些爷爷年纪都大了,还是把他们接到长安奉养。小孩子也接过来受教育比较好,让庄上的孩子教他们读书认字礼仪,让他们叫大家骑马。”老人是财富,但也容易倚老卖老,还是接到长安来好好供着比较好。

  “好。”谢知点头,拿起她昨天读完的左传,准备去找王先生说话,却不想丫鬟进来通传说:“常内侍监来了。”常大用?他怎么来了?谢知连忙出门去见常大用,算来她已经快有大半年没见过常大用了?

  谢知这一算,心里有些奇怪,难道最近拓跋曜那么忙?连常大用都脱不开身了,不然为何他没来见自己?以前谢知跟拓跋曜联系,都是通过王直和常大用的,这些天她只见王直,不见常大用。平时还不觉得,现在一算时间就觉得奇怪。

  “谢娘子。”常大用被人引入花厅喝茶,见谢知进来,他连忙放下茶盏行礼。

  谢知看到常大用大吃一惊,“常内侍监你怎么如此消瘦?可看过太医了?”

  谢知的话让常大用眼眶都红了,“奴婢身体尚好,劳小娘子记挂。”他自从那次不慎,惹怒陛下后就被陛下流放了,再也不许他近身服侍,宫中向来是最见风使舵的,常大用一失宠,他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他能不被熬瘦吗?

  直到最近才被他找到翻身机会。事情起因还是因为林贵人。林贵人是以才色晋升的,而且她的才华要比李贵人那种花架子扎实多了,因此林贵人入宫就得了宠爱。至于盛宠,在常大用看来纯属谣言。

  圣人每月只有半月时候召后妃侍寝,后宫妃子人数多了以后,半个月时间哪里轮的过来?林贵人在半月中独占了几乎三成时间,余下的时间陛下一半时间要去看怀孕的崔贵人和李贵人,最后剩下的时间再分给别人,众人可不就对把林贵人当成眼中钉了吗?

  林贵人才学好,人也带了一些才女的清高之气,被人用谢小娘子激了几句,她就回了一句,“都说谢家女才华好,我们林家以前也曾出过才女的。”这话一说,宫里人都说林贵人想要跟谢小娘子比肩,渐渐就传出玉色媛姿这四个字。这些圣人都不知道,他心思根本不在后宫。

  崔贵人、李贵人怀孕后,圣人对后宫就越发冷淡,平时召后妃侍寝也只是让她们去建章宫后院,他甚至都不召妃子中午陪驾。而陛下新上任的那位内侍监是个棒槌,他没见过陛下对谢小娘子的宠爱,以为陛下目前的新宠是林贵人,所以也没把这件事跟陛下说,在他看来后妃之间攀比太正常了。

  谢小娘子就算将来入宫,也是贵人,两位贵人被并称为玉色媛姿,就证明陛下坐享齐人之福,这有什么不好的?常大用冷眼看着这棒槌犯错,又暗中买通王直,想让王直帮他一把,扶他重新上位。

  王直跟常大用合作一直不错,王直也是替自己考虑,他将来是谢知的人,他也希望陛下身边近身侍从是亲近谢知的,而不是别人,因此趁着谢简送孙女书稿入宫时向拓跋曜禀告玉色媛姿的事。

  拓跋曜是少年天才,他诸子百家都有涉及,清静经他也时常翻阅,所以可想而知他看到谢知清静经注释时的狂喜,他只觉得阿蕤写的观点处处合自己心意,是他此生仅有的知己,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他不管谢简无声的拒接,手一挥,接过给谢知写序的任务,阿蕤的书怎么能让别的男人给他作序?即使这个男人是阿蕤的祖父。

  谢简心里是郁闷的,他已经不记得自己何时有过炫耀的心思了?谢简以前不是看不起孙女,只是觉得她到底年纪小,写点小文章还行,怎么可能写书?但是没有想到孙女给了他这么多惊喜!尤其是前言那篇小短文,言辞清丽简练,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悠然清静之意,让人不由自主的心神安宁。

  后里面的注释更是引经据典,或许会有人不赞同她的观点,但不会认为她在乱说,最后结尾的内丹之道让人耳目一新。谢简自认他觉得写不出这种文章,这不是学识阅历问题,而是心态问题。他没有孙女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态。更让谢简欣喜的事,孙女还在序言里提到了自己,说她的学识全仰仗祖父和先生指点。

  谢洵是趁着谢简上朝前,先把谢知抄过一遍的草稿塞给谢简的。谢简到达官署后抽空看书,一看就放不下,屏息一口气看完,他便捧着书飘飘然的找同僚炫耀。谁说谢家再也出不了才女了?他孙女的才华你们谁比得上!

  谢洵也把谢知写的那篇清静经也塞给谢简了,满篇美秀端庄又不失飘逸的篆书,让就是看惯了各种好字的太学学者们也啧啧称奇,纷纷拿着原稿翻看,率先就对谢知的一手字赞不绝口,赞其她的书法已可列入上品之列。乐得谢简嘴巴都差点笑歪。

  至于儿子给孙女写的序言的话,早被谢简抛到脑后了,黄口小儿写的序言有什么好看的?要写也要他这种成名已久的名士来写!这会谢简开始自诩自己名士了。奈何谢简可以仗着父权压下儿子,拓跋曜也能仗着君权压下他,所以谢知这本书的序言是由拓跋曜做了。

序言不是一时半会写出来的,拓跋曜想到他最近新得了几块好墨,就喊来王直给谢知送去,王直趁着这机会,故作无意的提了一句林贵人。拓跋曜何等敏锐,一听就知道王直意有所指,等听完事情经过,拓跋曜勃然大怒。在旁人看来,谢知跟别的贵女没区别,可在拓跋曜心目中,谢知是自己未来的皇后,林贵人不过是宫妃,区区一个贵人也敢给阿蕤媲美?

  拓跋曜又惊又怒,找来内侍一问,才知道内侍忽略了这件事,而且他还觉得这是一件雅事,陛下已经开心。拓跋曜都快被内侍气死了,他也来不及处置内侍,连忙召来常大用来给谢知赔罪,常大用也因此顺利翻身,他连忙捧着拓跋曜的赏赐乐颠颠来找谢知。

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

  听着常大用得意洋洋的说着拓跋曜训斥林季华, 和挨了板子的内侍, 谢知只觉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挨板子的人还好吗?”谢知只关心这个问题, 她不想听这些宫斗,全凭一个人的喜好来生存,这样的胜利得来又有什么意思?

  “小娘子善心,他没什么大碍。陛下知道你心善, 特地叮嘱侍卫留他一命。”常大用说。

  “那就好。”谢知松了一口气,剩下她也不好多问, 毕竟这是拓跋曜给自己出气, 她又问常大用, 拓跋曜最近身体如何。

  常大用一一答了,他因谢知而失宠, 又因为谢知复宠,常大用不曾兴起半丝怨恨, 只觉他要好好伺候谢知, 只有让谢小娘子开心, 他才有前途。他特地说明陛下不知道这些事,他平日专心政务,无心顾及后宫。

  常大用的话, 让谢知眉头微蹙, 齐家治国平天下, 拓跋曜如果连后宫都不稳, 又怎么能让朝臣放心?她就奇怪, 后宫有太皇太后坐镇,怎么会传出玉色媛姿这种匪夷所思的话,现在看来是太皇太后有意为之?她故意要向朝臣展示,拓跋曜还是年少冲动的孩子,还没有足够能力的亲政?

  要是换在以前,谢知只会在私下含蓄提醒拓跋曜,让他多注意些,但现在——谢知转念一想,吩咐玉蔓将自己书房里的空白花笺取来,再让零露磨墨,她提笔给林季华写了一封信,信上大概的内容就是夸她文采极好,自己心慕她的才华,特地送一册她自制的花笺给她,让她用来作诗,望她不要嫌弃花笺简陋。

  谢知写完信,将花笺交给常大用,“林贵人才华过人,诗作灵气逼人,我心慕她才华,能跟她相提并论是我的荣幸,你将这封信和花笺转赠给她。”谢知的这套花笺一共十二张,一张代表一个月,每张上面的花卉都是她亲手绘制,选取的都是当月的月花,精美非凡。谢知也就做了三套而已,她自己都舍不得自用,更别说是送人了。她送林季华一是为了自己的目的,二来也是真心喜欢她的诗才,不想让拓跋曜迁怒她。

  玉蔓给常大用花笺的时候,表情就跟割了自己肉一样。这套花笺姑娘自己都舍不得用。常大用哪里知道这套花笺会有这么珍贵?含笑接过花笺,心中暗叹,谢娘子不愧是大长公主教养长大的,人美心善、端庄贤淑,“奴婢一定会将小娘子的话带到的。陛下知道小娘子一心为他着想,心里一定开心。”

  谢知笑着说:“这不是我们的本分吗?”

  常大用忙道:“奴岂敢跟小娘子相提并论,奴是奴婢,伺候陛下是奴婢的本分,小娘子将来是要跟陛下生死同寝的心上人,都是奴的主子。”

  谢知被常大用生死同寝这句话惊到了,她尴尬的说:“能于陛下生死同寝的只有皇后。”她才几岁,说生死同寝这种事不是太可怕了吗?

  常大用看了一眼玉蔓,谢知识趣的让玉蔓退下,常大用这才对谢知道:“陛下对小娘子的心意,小娘子还能不知道吗?年前陛下命匠人替自己打造梓宫时打造的可是双人梓宫,陛下心里最重就是小娘子,无论到了哪里都放不下小娘子,只想跟小娘子生死同寝。”

  常大用说,拓跋曜命人打造梓宫是秘密进行,除了工匠外,只有常大用一人知道,他命人打造的是双人梓宫。他当时就明白陛下的心意了,不管太皇太后想让谁当皇后,陛下心里唯一的皇后就是谢小娘子,这是何等的厚爱!

  谢知已经彻底惊呆了,常大用在说什么?梓宫?是自己想到的那个梓宫吗?她难得有些结巴的问:“常内侍监,您说的梓宫是那个梓宫?”

  常大用不解的反问,“难道还有第二个梓宫吗?”

  谢知:“……”谢知吓得连脸色都不敢变,就怕被常大用看过端倪,她担忧的轻轻道:“万一被人知道了怎么办?”

  常大用笑道:“小娘子放心,这事只有陛下、奴婢和工匠知道,工匠是不可能说出去的。”要不是为了讨好谢小娘子,常大用也不敢对谢知说这个秘密,不过他相信谢小娘子不会对外人说的,“陛下是把小娘子放在心里的。”不然怎么会连梓宫都打造双人的?这是从古至今都没有的事。

  谢知只能微笑,等送走了常大用,她坐在榻上怔怔的看着拓跋曜的赏赐,她以为拓跋曜对自己是有几分真心的,可她没想到他居然还有这么可怕的想法,他到底把自己当成了什么?他的私有物吗?

  “阿菀你怎么了?”赫连凤容从后面的暗室中走出来,担心的看着谢知,“寺人说的梓宫是什么意思?”总觉得不是什么好东西。

  谢知嘴角扯了扯,“是棺椁。”

  “什么?”赫连凤容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安置死人入土的棺材,帝后和少数极受看重的重臣的棺材叫梓宫。”谢知似笑非笑道:“他要我殉葬,看来我是不是求神佛保佑他至少死的比我晚?”谢知头微偏,一样都是皇帝,她爹会安排阿娘离开,还让阿娘嫁人,而拓跋曜居然要自己殉葬。

  “什么!”赫连凤容大惊失色,随即她安慰谢知道:“不怕,我们肯定能趁他死前离开的,就算他早死,我拼了命也会把你救出来的。”

  谢知垂着头看着莹洁无暇的双手,“阿容,爱一个人不是希望那个人好吗?为什么他只想我死?”谢知喃喃道,他是怕自己将来跟崔太皇太后一样,还是怕自己跟阿娘一样?所以干脆死前拉自己一起死?

  谢知庆幸自己因为崔明珠而清醒,她果然是崔明珠是一样的,如果自己不离开,她下场甚至比崔明珠更惨。拓跋曜死,她殉葬,是灌鸠酒?还是赐白绫?或者是闷死?谢知嘴角凝出讥讽的笑意,她的命是她生父和阿娘给的,谁也不能让她去死。

  赫连凤容握住谢知的手:“阿菀,他不爱你,爱你他不会这样的,没有人会忍心杀死自己爱人。”

  谢知勉强笑了笑,“阿容,麻烦你替我磨墨,我要给拓跋曜写信。”本来谢知还觉得愧对拓跋曜,现在谢知觉得她跟他两清了,这十年不管真心还是假意,她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份感情里的,她对拓跋曜一切所作所为都是真心的,她本来以为至少在拓跋曜心里自己是不同的,没想这种不同是让自己陪葬,谢知敬敏不谢。

  “好。”

  谢知再次提笔给拓跋曜写信,谢知这一次写信并不完全是风花雪月,她首先从齐家治国平天下说起,说历代圣主后宫妃子都是有女德的,只有历代昏君后宫才有妖妃。这就是因为君王本身立身不正的关系,只有君王自身端严,方能让后宫嫔妃和睦相处,后宫才能出贤德之妃。

  然后再语气撒娇的抱怨说,这样的事已经不止一次,她最近有点不想理他,故决定一个月不给他写信,因此这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封信。他不要找人来催她,也不要送礼物来赔罪,她富贵不会淫。最后谢知再次说,女色是刮骨刀,作为君王不能过分沉迷女色。后宫和谐、朝中言路广开,方是明君气象。

  谢知写的篇书信,已经不算她纯粹的写给拓跋曜的私信,而是以后妃的身份委婉劝解拓跋曜分一些注意力到后宫,她几乎是直接的言明后宫和朝堂的关系。本来这种书信是谢知是绝对不可能写的,她在崔太皇太后的心目中一直只聪明、听话、识大体的印象。这样的贵女不多,但也不少,拓跋曜又喜欢她,太皇太后也乐见其成。

  但是谢知如果表现出她圆滑的处事手腕和高度的政治敏锐度,太皇太后就不会想自己入宫了。尤其是谢知目前所作所为都是剑指皇后之位的事,崔太皇太后就更不愿意。随着拓跋曜的年纪渐长,太皇太后越来越压制不住他,如果再让自己入宫,太皇太后怎么可能挡得住两人联手?

  她能威胁崔明珠、李贵人,是因为崔明珠她的侄女,李贵人身份低微,拓跋曜又不愿意维护两人的缘故,而谢知她就不能这么做了,因为谢知不是孤苦无依的孤女,哪怕她不算生父身份,她也是谢家女,陈郡谢氏的嫡系嫡长女,清河崔氏即使当年没有被太武皇帝族灭,身份地位也比不上谢氏。

  更何况她还有身为太傅的祖父和长公主的祖母,谢家这些年联姻对象不多,但每家的身份都不低,几家联手,即使太皇太后手握重权也不能对自己如何。而且谢知身后还有拓跋曜。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孝道上压制自己。可随着她年纪渐长,手中权力越来越握不住,孝道有没有用还是两说。

  皇帝愿意尊敬你,那叫孝;不愿意尊敬,那叫反对太皇太后专|权。崔太皇太后为了自己也不会让她入宫。太皇太后或许不会在乎崔家是否有皇后之位,但她绝对不会允许皇后之位落在一个跟她有同类气息的嫔妃手中。

  因为有野心的皇后是不可能容得下崔家太子,她必定会培养属于自己的太子。只要谢知入宫,将来何来崔家立足的余地?这里所谓的崔家不是单指入宫的崔家女,而是所有崔家人,其中包括她精心培养的崔远。所以谢知肯定自己这些事做下来,崔太皇太后绝对是自己不入宫的最大帮手。当然以她的城府,肯定不会明火执仗的反对,她肯定会不动声色、潜移默化的改变皇帝观点。

  而她只要做一个一心为拓跋曜考虑,愿意为拓跋曜承受一切委屈的弱女子就好。谢知写完信,吩咐玉蔓送到宫中内侍手中,让他们直接送入宫中,不要给任何人看。她这一举动能瞒得过谢简,却瞒不过太皇太后,估计等拓跋曜看完信,太皇太后也知道信的内容了。谢知站在廊下,远远看着京城的天空,空中云雾变幻不定,再两月就要入秋,也该起风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0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1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隐凤朝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