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锦鲤运_分节阅读_第362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19-06-04 14:09:12

  这多少年了,河道阻塞的,这一疏通得花多少钱?

  “放假过日子不容易,这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老太感慨万千,“你们外公小的时候,哎呦,我就愁啊,那家里头的日子怎么过得下去?”

  说起当家作主的艰难,老太有一肚子的古能说。

  又要填饱肚子,又不能丢了面子,再穷也得大大方方地站在人家面前。

  穷可以,但不能穷酸落魄,穷也得叫人看出格格正正的蓬勃生气。

  老太笑呵呵地看着四个孩子:“都是顶顶好的,老太可高兴了。”

  她在郑家村都坐不住,硬是坐着来城里头送菜的车子跟过来,看她几个顶顶好的小乖乖。

  林建明从后厨端了吃食出来,笑着招呼众人:“来尝尝,我的手艺。”

  林鑫也拍拍妹妹的脑袋:“好了,起来吃东西。”

  真当天降横财是什么好事吗?从古至今一夜暴富的,基本上都没什么好下场。

  把东西交出去,心里头才踏实。

  林蕊还是心口痛,谁说一夜暴富不好的富豪们基本上都是一夜暴富。

  富人的快乐,穷人才想不到呢。

  贫穷限制了人类的想象。

  林鑫一瞪眼,毫不客气地一巴掌挥上妹妹的脑袋:“就你话多。”

  说着她加了片糯米藕,塞进妹妹的嘴里头,吃的都堵不住她的嘴。

  屋子外头走进来穿中山装的男人。

  王奶奶笑呵呵的,赶紧给解释:“这还不到吃饭的点儿,要不你们晚点儿过来,真要饿狠了的话,我也就只能给你们下碗面条。”

  邹铭跟着进了屋,摆摆手道:“不是这个,是文物商店来结账。”

  王奶奶诧异地搓搓手,转头问小孙子:“无苦,你去人家店里头买东西了?”

  现在的文物商店说是对民间销售收藏总量大,历史研究价值不高的文物,但基本上还是只卖给港澳台同胞以及外国友人。

  无苦摇了摇头,他才不会去买文物呢,那玩意儿又不能吃又不能喝。

  邹铭笑了起来,亲热地将手放在小和尚的肩膀上:“怎么高兴傻了?都忘了拿钱。”

  文物商店的同志,要依据专家鉴定结果,才能从他们制定详细的文物收购价格表上找到相应的项目,一个个算账。

  结果等他们好不容易汇总的价格,要过来找三个小孩时,发现孩子居然已经跑了。

  大家哪里敢耽搁,想着光三个小孩过来的确不成事,索性直接上门来,由他们家大人出面完成买卖仪式。

  林蕊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道:“国,国家还掏钱买,买啊。”

  难道不应该直接收走吗?

  “文物商店就是国家特别设置,从民间收购文物用的。”

  邹铭一言难尽地看着这小姑娘,真不明白这孩子到底怎么想的。

  她怎么老以为国家会占她便宜呀?

  国家又不是土匪恶霸。

第242章 老李你真忙

  苏木拎着自制的喷水壶给前台上鸡蛋壳浇水。

  林蕊笑嘻嘻地凑上去, 眨巴眼睛看少年:“你干嘛啊?这是什么啊?”

  哎哟, 这鸡蛋盒里头的鸡蛋壳, 蒜头?

  “种大蒜。”少年闷闷的,意兴阑珊。

  井里头挖掘出来的宝藏上交国家之后,蕊蕊一直郁郁寡欢, 早晨起床都顶着两个大黑眼圈。

  他想做点事情,让她高兴些。

  少年想来想去, 蕊蕊好新鲜, 提出的计划自己懒得动, 却希望别人能够执行。

  她不是要在鸡蛋壳里头种菜吗?那她给她种就好了。

  林蕊看着蒜头哈哈大笑:“到时候蒜苗底下结蒜头怎么办?”

  鸡蛋壳就这点大呀,要是一圈的那种蒜头, 会不会把鸡蛋壳直接撑破了啊?

  应该种小青菜的,绿叶菜,蓬勃发展的那种。

  嗯,种上小葱怎么样?

  这样子谁掐谁取, 也很有趣啊。

  苏木转过脸,压抑不住的委屈:“你说要种大蒜的。”

  林蕊立刻捂住脸,眨巴眼睛,她真的说了吗?那一定是口误。

  苏木放下手中的水壶, 懒洋洋的提不起来精神:“反正种什么都无所谓, 现在你也不需要了。”

  那么多宝贝卖出了钱,鸡蛋壳里头种菜算什么呀?

  就是金蛋, 她也能打出来了吧。

  林蕊立刻哼哼唧唧,抱着苏木的胳膊撒起娇来:“才不是, 你种的菜,比金子打出来的还重要。”

  文物商店给出的价格,根本就不能抚慰她受伤的心灵好不好?

  摸着良心说,那可真是白玉卖了白菜价。

  大几百件金银器皿,各种金锭银锭,光玛瑙器足足有七件,件件巧夺天工。琉璃水晶器都不稀罕了,玉器宝石遍地都是,那些金银铜币她压根就没数过。

  就算大部头一件只给一万块钱的白菜价,也不止这点数字啊。

  林建明倒是相当满意,当父亲的人乐呵呵地安慰女儿:“很好了,国家不富裕,能拿出这么多钱很不容易。”

  也就是从这一两年起,才有人开始意识复苏。

  再往前推,不说几十年就是十年前,文物就等于废品的观念完全深入人心。一个官窑的碗,卖去文物商店也就两三块。

  王奶奶他们唏嘘可不是唏嘘这些东西的文物价值,而是天然认为金银值钱。

  乾隆御墨知道不?听着就知道是好东西。

  林建明直摇头,他们厂里头有个工人,家里头老爷子平反,归还文物。

  哎呦,一块乾隆墨卖五块钱。

  不远,就是五年前的事。

  林蕊听得差点晕过去。

  开什么玩笑,五块钱卖一块乾隆御墨,嘛呀,这人怕是肠子都要悔青了吧。

  林建明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能卖出钱他就很高兴了。”

  当初返还抄家的东西时,他们家里头还奇怪,为什么把那堆破烂玩意儿还回头?

  他家不要这些,他家想要的就是他家祖上的那套宅子。

  然而那却是不现实的,只能给什么就接着什么。

  林建明叹气:“他家人口多,上有老下有小,挣钱的劳力少,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

  那些还回头的文物古玩,都被他断断续续送进文物商店换钱养孩子了。

  最贵的是一张齐白石的画,250块出的手,可把他们两口子高兴坏了。

  林蕊目瞪口呆,忍不住吼了句:“这也太黑了。”

  文物商店到底要不要脸?

  居然干这种缺德冒烟的事情。

  林建明哭笑不得:“他们也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的。要是一开始赚了钱,后来发现价值高,他们还会想办法把钱补回头。”

  只是大环境如此。

  别说是老百姓这样,就是正儿八经的国家单位,照样也搞不清楚价值。

  故宫博物馆里头东西太丰富了,都不知道怎么安置。

  负责的同志面对着三千御林军的马蹬子直犯愁,这玩意儿要怎么处理?

  好在有个美国人不挑剔,肯买。

  于是这三千御林军的马蹬子,直接当成破铜烂铁,按照比铜价高那么一点儿价格全都卖给了美国人。

  还是人家洋人会做生意,把这匹马蹬子当成马蹄铁烟灰缸出售,赚得简直要疯了。

  林蕊直接伸出爪子挠桌子,心口痛得要死。

  这就是文物流失啊,典型的文物流失。

  “国家穷啊。”林建明叹气,“国家要发展。”

  从外国进口机器设备需要外汇,没这个钱怎么办?那只能想方设法弄钱来。

  这些年来成箱成箱倒卖出去的文物,三文不值两文的多了去。

  人家都当我们是冤大头,我们就心里头完全没数吗?

  当然不是,但是过日子面前,先把人养活了才是关键。

  老辈人更给后辈留下的财富,就是希望后辈能够活下去吗?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大家的日子开始往好里头过。

  研究文物的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多,文物的价值自然就能够得到体现。

  穷得啃树皮的年代,人饿得要死的时候,是老祖宗的遗物重要还是窝窝头重要?

  吞金能自杀,窝窝头可是能活命的。

  林建明摸摸女儿的脑袋,积极鼓励自家气鼓鼓的小丫头:“到以后,这个国家要建设成什么样,还要看你们。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值不值钱?能不能保住也要看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7页  当前第3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2/7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锦鲤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