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文豪养成系统_分节阅读_第79节
小说作者:木易少一横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26 KB   上传时间:2019-06-05 12:27:53

  “就放出来的这一段来看,这个版本的《西行记》比胡图影视那个版本的好多了,看看还是可以的。”

  网上的情况莫长安已经不期待了,他关注了一下新版本的《西行记》的上映时间,开始思考起自己的新书来。

  这么长时间的写作练习让他的想法一直闷在心里,想要写点什么,但是又感觉没有东西可以写。

  《寻仙》虽然每天都在写更新,但现在的《寻仙》对他来说,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大纲已经写完,等这本书写完之后,他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动笔来写这种类型的网络了。

第103章

  北省虽然多年前就开始发展工业, 城市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但许多老城区的四合院还是保留了下来。

  经济上来了之后,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就上来了。有了年头的四合院老房子有的被列为古建筑保护了起来,还有的道路畅通的院子经过翻修之后成了旅游景点。

  更多的还是普通百姓建的老房子, 既不是古建筑,也没有被列为旅游景点,里边住的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N市的人。而这里,则成了莫长安周末的时候出来逛的地方。

  从身边寻找灵感,因为莫长安平时的时间少, 白天都在上课, 所以只能在市区里到处乱逛。走到一个车站, 坐上一辆公交车, 随便挑一个站下车,偶然之下就发现了这个好地方。

  与那些小区楼房不一样,老城区的人们家家户户都只有一层楼,门口对门口,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他们对邻居十分熟悉。而且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以后,这里留下来的都是些上了年岁的老人。

  为了解闷,他们时常会搬着凳子坐在家门口唠嗑,吹着过去干过的事,聊着过去遇到的人。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莫长安走在老城区的巷子里,经常能遇到聊天的老人, 阅历丰富,又会讲故事,莫长安经常一听就是一个下午。多来了几次之后,渐渐地,这边的老人家都眼熟他了。

  这天,莫长安又拿着他的小本本来到了这里。

  虽然手机上有记事本,但莫长安还是不太习惯用这种大黑边框的手机。虽然智能手机发展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年,但习惯了未来的智能手机的莫长安,一下子回到解放前相当不适应。

  听老人们讲故事总能给莫长安启发,虽然都是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但积累多了,总有一样能用上。

  “长安啊,又来了?”在院子里洗衣服的阿婆跟莫长安打招呼。

  “婆婆好!”莫长安乖巧打招呼。

  “你快去吧,那群老头从吃完中午饭就聚在那里等你了,像是没了你就没人听他们说话了似的。”

  “好的,婆婆再见。”

  “真乖,阿婆屋里蒸着包子呢,一会儿过来吃啊。”

  “不用了,我之前吃了才来的。”

  “你还在长身体的年纪,要多吃点东西,可不能学那些人搞什么减肥啊。”

  “没有,没有,那我先过去了啊。”莫长安逃似的离开了这个院子门口。

  这个阿婆的房子就在这条巷子的最边上,来来往往的人她都能看见。而且对莫长安热情得不得了,每次都给莫长安拿好多吃的,好像把他当成了她的两个孙子疼,搞得莫长安都不好意思了。

  而阿婆讲的那群老头,则是莫长安每次来的倾听对象。

  这些老人们很多都是从那个年代活下来的,不少上过战场。后来战争胜利了,他们有些人受了伤,便退了下来。为了不当国家的负担,拒绝了国家的安置。

  还有的是赤脚医生,那时候走过很多地方,最后才定居在这。

  这里大部分人都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在这里待久了,这里就成了他们的根。在这里开枝散叶,他的子子孙孙都在这里成长,也就成了这里的人。

  他们这次提前在这里等莫长安是有原因的,因为上一次莫长安来的时候,他们提到了一项绝技。莫长安对此非常感兴趣,他们便主动提议等下次莫长安来的时候带他去见识一下。

  不过这项绝技只有天黑的时候才能展现其壮丽,好在现在冬天还没走太远,天黑得早,便跟莫长安约好了晚上7点到这里,等8点左右天就彻底黑了,也就能看到了。

  “小长安来了啊,快快快,跟我们走。”见到莫长安的身影,那群老人的眼睛都亮了,急忙招呼莫长安跟着他们走。

  “我们都跟老王说好了,你到了就开始表演。”

  “保证你第一次见。”

  “你要是把文章写出来了,我们出钱送你上报纸。”

  老人们七嘴八舌地说道。

  莫长安从第一次来的时候,就跟他们说自己是出来找灵感写文章的。他态度诚恳,一边听一边记笔记,偶尔还会提出自己的一些疑惑,让已经把这些故事讲了无数遍的老人们感到无比的满足。

  很快莫长安就成了他们心中的宝贝,要知道,他们自家的孩子都不乐意听他们说这些故事。

  穿过好几条巷子,又拐了好几个弯,来到了一片比较荒凉的区域。这边很多院子都已经生了蛛网,看起来很久没住人了。

  “那个爷爷一个人住在这边吗?”莫长安问。

  “哪能啊,干他们这一行的,就得寻个安静的地方,不然练习的时候容易吵到别人。他和他的几个徒弟都在这住,偶尔接点周边农村节日、祭祀时的活儿。”

  “哦哦。”

  这会儿天已经黑了大半了,如果不是边上还有这么多老人,莫长安自己一个人都不敢来这种地方。

  “走这边。”

  穿过老城区,他们来到了一块全是沙子的空地,然后莫长安被拉住了。周围昏暗的一片,只有空地的中间一个大炉子,炉子里有点点红光,隐约能见到个人影。

  “别过去了,我们站在这里就行。”

  “老王,老王,我们来了,你们准备好了没?”

  “来了来了,别嚷嚷,没聋呢。”身后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

  因为离得比较近,莫长安能看到老人的模样。

  那是一名比莫长安还高一点的驼背老人,体格壮实,头上、脸上好多烫伤的痕迹,甚至看起来有些面目狰狞。但想起之前那些老人们描述的景象,莫长安并没有害怕,反而对接下来的场景十分期待。

  “我徒弟已经出师了,以后就是年轻人的事了,今天就是他出师之后的第一场表演,你们偷着乐吧。”

  “恭喜恭喜,终于退休了啊。”

  “早让你把东西都交给徒弟了,七老八十了还当跟年轻一样呢?”

  “我倒是想交,他技术不到家我能放手吗?”

  “大山被你压这么久了,你也不怕人家对你有怨言。”

  “有什么怨言?”老人眼睛一瞪,胡子一翘道:“劳资从小把他当儿子养,把技艺都传给他,你信不信我现在喊他过来跪着他一句话都不会说?”

  “是是是,那是人家孝顺。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你不能用以前的规矩要求他们。”

  “以前什么规矩?天地君亲师,虽然我排在最末,那也是他跪得的。现在都从国外学的些什么玩意?浮躁,不负责任,大山要敢跟他们学我打断他的腿。”

  “是是是,你让大山开始吧,这还有个小朋友等着看呢。”老人无意跟他争辩,便转移了话题。

  “哼!”老人面无表情,盯着空地中间的大炉子喊了一声:“大山,开始了。”

  “好嘞,师父!”

  莫长安在这边就看到了一团亮亮的东西缓缓挪动,紧接着飞快地一扬,炫丽的火花迸溅出来,一重高过一重。

  莫长安终于看清了炉子旁边的男人的模样,一名裸着上身,满是肌肉的壮汉。随着他两手的一动一撞,就有火花飞出,除了颜色不同,就像烟花一般,绽放在夜空。

  莫长安总算知道老人身上的伤是怎么来的了,这种技艺不可能一学就能做好,总会被飞溅的铁水伤到自己。

  那次听说这边有个打铁花的老艺人之后,莫长安回去查了许多资料。打铁花这种表演,要许多人一起来才会更壮观。

  但听其他老人说,从他们认识这名姓王的老人以来,他前前后后共收了9个徒弟。主动上来拜师的有,被父母送过来的也有,但最后只有大山坚持了下来,他是老王在路边捡来收养的乞丐。

  不知道什么时候,名为大山的男人停止了表演,火星逐渐熄灭了。

  “听说你想要把打铁花写成文章发表在报纸上?”王姓老人突然问道。

  “啊?嗯。”莫长安先是没反应过来,然后点了点头。“有这个想法,今天有点晚了,我明天白天过来,您可以和我说说您以前的故事吗?”

  “可以。”

  ——

  “我从七岁开始就跟着师父学习打铁花了,那时候可跟现在不一样,好多人排着队想拜师。最后师父还是一眼就从人群中挑中了我,后来他跟我说,他一看我就知道我是能吃苦的料。”

  “我还有两个师兄,师父这一辈子就收了我们这三个徒弟,带着我们到处卖艺。我们那时候跟现在怎么能比?师父说什么就是什么,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才有了现在的技术。”

  “你以为我想对大山那孩子这么凶吗?我也不想,但是干我们这一行是有风险的。我现在还在,还能帮他看着,要是我没了呢?”

  “七岁到十九岁,我整整学了十二年,但是师父从来不肯让我登台表演,只说我还没够火候。我年少气盛啊,练习的时候我总是我们师兄弟三人里边表现得最好的,但是我两个师兄都能表演,凭什么我不能?”

  “那时候我们师徒四人还是很有名的,几乎每天都有人来预约我们的表演。然后我就偷偷地接了一个活,我这只眼睛就是在那时候差点没了。师父把我送去医馆治好之后,回来让我跪了整整三天。”

  老人的右眼框上有一个巨大的伤痕,几乎把上下眼皮黏在了一起,好在里边的眼珠子依旧清亮。

  “后来世道乱了,我们师徒四人分散了,我就再也没见过他们。大山是我见过最肯吃苦的孩子,可惜啊,没生对时候……”

第104章

  “师父。”名为大山的男人给王老爷子和莫长安沏了壶茶, 他还光着上半身,近距离看还是挺有威慑力的,他刚做完今天的功课回来。

  “打铁花这东西,有时间的话要每天都训练的, 隔一天不练, 手生了,台上就有可能产生差错,就有可能伤到自己。去外地演出我们也得提前去,留出两三天来练习。”

  大山的身上也是伤痕累累, 但莫长安并没有看到新伤, 也就是说昨日的表演完满成功。

  “听我师父说, 他小的时候, 还没有烟花, 宴请时请了打铁花的手艺人来那可有面子了。后来有了烟花,比打铁花安全, 又便宜,就只能挣点手艺钱。到现在,哪还有几个人知道我们这门手艺?”

  “也就农村的那些老人见过, 有这个习俗,偶尔会请我们去表演, 给几百演出费了。”

  “文化厅联系过师父, 师父每个月都有八百块钱的补助,加上去周围村子演戏,勉强能够我们吃穿和练习。”大山看出了莫长安的疑惑, 没等莫长安问出口,闷声道。

  几年前八百块钱还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现在一瓶矿泉水都要一块五了,八百块钱能干什么?

  “……”王老爷子靠在椅子上,低着头没有接话。

  莫长安仔细一看,发现他已经睡着了。

  大山歉意地向莫长安看了一眼,轻轻地把王老爷子抱了起来,放进了里屋的床上。

  “抱歉,师父年纪大了,有时候经常说着说着就睡着了。”

  “没关系,你可以跟我讲讲你师父的事吗?”

  莫长安并不在意,像王老爷子这样的,常年从事这个行业,身体肯定留下了许多暗伤。但他们这些老手艺人,却每一位都在这行业上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师父已经七十多了,上次去医院体检的时候,身体比那些八九十的还差。其实师父早该休息了的,只是我太笨了,一直没办法出师,所以他不放心,天天带着我练习……”

  大山姓氏不详,他被王老爷子捡到的时候只记得这个名字,就跟了他姓。他是个知恩图报的,王老爷子希望有人能够将打铁花这门手艺传承下去,那他就好好学习,争取做他的传人。

  “以前听师父说,我差点也是有了个师娘的。他逃难到G省,认识了一名苗族姑娘,这块刺绣就是她送给师父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1页  当前第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13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文豪养成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