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侯门闺秀穿七零_分节阅读_第128节
小说作者:素染芳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49 KB   上传时间:2019-09-17 20:44:00

  他不在村里,就指望这些人多关照老太太几分,满村里人现在都知道沈家是发达了,虽不知道沈国忠去深圳做事业去了,可就是这夫妻俩现在成城里人了,都端上铁饭碗了就够满村人羡慕的了,沈国忠夫妻俩孝顺沈老太太,村里人对沈老太太也都要另眼相看几分的,平时能搭把手的就都搭把手。

  沈家庆看着气质大不一样的沈国忠,心里也是感慨良多,沈国忠是怎么起来的没人比他更清楚,不过这个也只能干羡慕了。

  沈国忠提着点心上门说是看看他,临走时请他多关照关照老太太,沈家庆哪有不应的,只是还是好奇,他常往乡公社跑,沈国忠之前请小半年的假,前几天办了病退的事他都是知道的,问了问沈国忠现在做些什么。

  沈国忠和沈家庆还是有几分交情的,也没瞒他,没细说是他自己开了工厂,只说深圳那边开放出口特区了,他在帮女儿做事。

  被沈家庆缠着说了不少深圳那边的新鲜事,听得沈家庆一脸向往,可惜,他不能去那头,他可没沈瑶这么个出息的闺女,又是只能干羡慕。

  沈国忠和王云芝赶在过年前去了深圳,除了沈刚不在,自沈瑶嫁人后一家人难得这样过了个团圆年。

  照着广东人的习俗沈瑶除了给家里几个孩子准备了压岁钱,正月里开工时还给家具厂的工人们准备了开工利是。

  这时候给利是,两毛钱算是大红包了,沈家这父女俩倒是都不小气,工人们跟着他们忙了半年,全厂包括学徒工九十多人,每人都给了六块钱的红封,也是取意六六大顺。

  因为这个,安华家具厂在附近几个小镇那是相当出名,出了名的福利好,一家私营企业比几家国营大厂的待遇都要高。

  听闻沈瑶会在家具厂新厂区边上再办厂,附近几个镇子的百姓那是摩拳擦掌想要抢一个招工名额。

  离厂子建起来还早,人气却已经高得出奇了。

  再说王云芝,自打来了深圳后,外孙们上学了她做好家务就到厂里转转,只是每回人离厂子还远着呢,当地人看到她就热情喊上老板娘了。

  广东话她听不懂,问了沈国忠一回,沈国忠笑着说是老板娘的意思,把个王云芝吓得厉害,老板娘啊,这不就是资本家的婆娘,或者也能理解成旧社会里请长工的地主婆娘。

  每天看自家男人算起营收的账目来,看到厂子里赚的那钱王云芝是热血沸腾,一进厂子就被齐刷刷喊老板娘,她这后脖子又觉得哇凉哇凉。

  她胆子小,月月胆子却是大,小家伙觉得能开那么大的厂子,担起百户人家的营生,自家妈妈和外公那是相当有派头的,她崇拜得很。

  小丫头人生的追求,从小时候只追求美颜盛世,到如今想混成跟她妈妈那样儿的。

  她才多大点人啊,九岁嘛,要干点事业那是很难的,爸妈和外公都忙得很,她这不就把目光瞄准了家里唯一的闲人——她外婆了。

  “外婆,你看我妈和我外公,多威风,多有派头,多有排面,你看咱俩合伙也开个厂子怎么样?”

  王云芝风中凌乱,她这做个资本家她老娘,资本家他婆娘都心里没底得很,外孙女儿这是要发展她直接做资本家。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科科科科科 9瓶;雅琪 6瓶;蓝色鱼 5瓶;lq22 2瓶;锦上添花、清清浅浅、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5章

  她不敢接这话,小丫头自己可是认真琢磨上了,晚上吃过晚饭逮着家里三个大人就问问她和外婆开厂子的可能性。

  沈国忠看看自家老太婆给外孙女儿唬得心底发虚偏还不好扫兴的样儿就好笑,问小丫头:“人小志气高啊,跟外公说说,你想办个什么厂子啊?”

  沈瑶在旁边补充:“不止要想办什么厂子,还得想想办厂子的钱在哪里?厂房,人工,这可都得要钱的,你那点小金库是不是不够?”

  小丫头把几年攒下来的绣品都卖出了还不错的价格,加上之前的压岁钱一共一千三百多的存款,这钱其实真不少,不过要说开工厂的话还是差点。

  她这话一落,石头就说了:“我那还有四百多,月月要的话就都给她吧。”

  虽然妹妹开工厂这事石头觉得挺不靠谱的,不过第一时间金钱支持,这个可以有的。

  橙橙一听这个,立马跟着表示:“我的钱也给姐姐。”

  小家伙跟姐姐最亲,支持那是必须的,只是话说完了有点懵,回头问沈瑶:“妈妈,我有多少钱呀?”

  才四岁的家伙,对钱真没什么概念,小账本自己都没怎么翻过。

  沈瑶笑:“一百六十块钱。”

  俩个小的小账本建了两年,在沈瑶这里也存了不小的一笔钱了。

  看哥哥和弟弟都要把钱给姐姐办厂子,西瓜也跟着表态,这一下,月月的资金就有两千多了。

  王云芝咋舌,这是一群小萝卜头啊,好有钱,老头子和闺女那家具厂开的时候才花了多少钱,是五千?自家这几个外孙外孙女简直颠覆了她对孩子的认识,尤其是小丫头,一千三……

  还没恍过神呢,那丫头已经胸脯一拍:“行,等赚钱了我双倍还你们。”

  至于会不会亏钱,她压根儿没想过,这小妮子近来膨胀得厉害,觉得赚钱吃饭喝水一样稀松平常。

  王云芝心里嘀咕,这小丫头成精了啊,她闺女儿小时候缺失的智商是不是都补到这丫头身上来了?

  她这里叨咕着呢,小月月找上她了,问她对于开个什么厂有没有什么想法。

  王云芝:……

  她都不太敢有想法。

  瞧小丫头眼巴巴看着她吧,还真不能没点表示,咽了咽口水,说:“要不开个食品厂?”

  这个她熟啊,老本行了,不过转念一想:“不对,食品厂要设备,两千块买一台都不够的。”

  王云芝日常在厂里没少听机修师傅喊着进口设备多贵多不容易,要精心着用,听得多了这心里也有点数。

  小月月对吃的没兴趣,小丫头从小不怎么馋,她就是臭美,不说食品厂设备她买不起,买得起的话大抵也是不感兴趣的,听外婆出了主意马上又否了,她托着脸颊想了想,说:“可惜会绣花的人不多,要不然咱开个绣品厂多好。”

  这东西就没法量产,她想了想,说:“要不然咱开个手帕厂?绣花不会,锁边总会的吧,这个好学。”

  贺时看她琢磨得认真,提醒她:“手帕厂不好,咱国内现在没有什么好布料,做出来的成品不会太好看,市面上的那些手帕,你确定你要做那个?”

  自己闺女他了解,这不是个一味看钱的主,小丫头先看的还是颜,做出来的东西不够好看的话回头她得觉得失了她的格调了,这古灵精怪的性子都不知道是像的谁。

  果不其然,她只是略想了想,就摇头了,不过她爸说到布料给她提了醒,猛地想到了中英街几家铺子里常卖的碎布头,布料不大,但色彩和图案都很漂亮。

  她眼睛一亮:“我知道要做什么了。”

  激动的把在中英街看到的那些漂亮碎布头拿出来说,问沈瑶:“妈妈,这样的布头,我是不是能做成各种各样的头花?”

  沈瑶想想还真行,不过看看眼睛发亮瞧着自己的闺女,她有些头疼。

  原来卖绣帕还只是周末去,现在这还真的一门心思要开厂了,九岁,就是在她从前那个时空里,姑娘家学习掌管中馈那也是十三岁开始,她家小丫头这也太早了些,而且应该是受了家里的影响,这是要一门心思奔经商去了。

  “能自然是能的,不过真做这个的话会牵扯你太多精力,你今年还是个三年级学生。”孩子心太大,沈瑶不得不把她那颗脱缰的心往回拉一拉。

  月月直摆手:“不耽误,这不是有外婆吗?”

  说着眼巴巴看王云芝:“外婆,我当老板,你当厂长,行吗?”

  王云芝:……

  她之前想多了,外孙女这是让她当资本家外婆,嗯,再兼个大管家?

  帮着干活她是乐意的,可是:“我行吗?”

  厂长这么高大上的活她没干过啊。

  小月月果断点头:“外婆您肯定行的,我妈这么聪明至少有一半是随了您,当务之急您跟我先学广东话,不会广东话可不方便跟人沟通。”

  小丫头给外婆鼓着劲儿,心道抓个厂长她太不容易了,不行也得行!

  王云芝听外孙女儿给自个儿鼓劲,心说估计就三五个人的小厂,她原先也是管几十号人的组长,她行的!

  这祖孙俩个想的就不是一回事,不过步调却是出奇的一致。

  沈瑶看自家老妈这还陪跑起来了,无奈看一眼贺时,贺时给她一个安抚的眼神,笑道:“要开厂是成,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的,不过爸爸就不提点你了,你自己去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也当是个历练。”

  四个孩子里头,小丫头的天赋表现得最强,和卖绣帕他帮着出主意把关陪跑不同,这丫头太顺当了,心也大得很,这一回贺时想让她自己去学去摸爬滚打。

  有了资金,有了一员大将,又有了家里人的认可,小月月正儿八经筹备起她的厂子来,按沈瑶的要求,回家须得先把作业先完成了,书法和舞蹈刺绣也得抽时间练练,余下的时间就由得她自由发挥了。

  商量厂子的规划,小丫头也不找别人,就找自家外婆,嗯,附带了迷弟橙橙一枚和时不时打酱油的石头瓜二人组。

  王云芝总有种自己这个挂名厂长带了一队儿童军团的感觉,好吧,厂长也是外孙女儿口头封的,厂子在哪都还不知道。

  不过这样的日子也没让她等太久,两个星期后,小丫头拖着自家外公外婆这两个帮手转了趟中英街,扛了两大包的布头回来了。

  沈瑶的厂子还在厂房设计阶段,她闺女的小作坊办起来了。

  没错,小作坊,现在阶段员工就一个老板一个厂长,就这两光杆司令。

  小丫头自己买了些皮筋和塑料发箍回来,空了就琢磨起怎么做出好看的头花和发箍来,做了一周,成品已经有半小屉了,还别说,小姑娘用上这东西,那要比单独扎根皮筋好看很多。

  一条成本几厘钱的皮筋加上块小碎布头,这东西要是放到供销社百货商店这种地方卖,卖个两毛五毛的不成问题。

  可别小看这两毛五毛的,就是卖两毛钱,那利也有一毛九分五,真正的本小利大。

  可局限也大,这东西祖孙俩原先商量的,拿出贺时当年在沈家村那一套,把手工制品派发去给闲置劳动力去做,不用厂房,不用发放固定的工资,可这一切是建立在,分发下去的是半成品,碎布太碎了,只有发裁好的半成品下去才方便计数。

  可自己裁太慢了,小丫头这就不得不请教家里几个长辈了,别人类似的厂子里是怎么做的,是不是有什么机器裁料。

  这个她找别人问不成,找她爸还真是找对了,据贺时所知,沙头角就有家砂花厂,生产出来的砂花直接通过中英街出口了。

  小月月一听这算她半个同行啊,就生了想去参观学习的心思,有个当市长的爸爸,这点愿望还是很容易被实现的,周末的时候贺市长上砂花厂考察去了,当然,周末加班孩子没人带,所以他这是工作带娃俩不误,带着女儿一起考察去了。

  砂花厂不大,约有二十多号工人,都是沙头角当地村民。厂长对着市长热情得很,全程陪同,有问必答,至于旁边那个听得一脸认真的小姑娘,他完全没多想,就觉得现在小姑娘家家真可爱,瞧这一本正经听大人说话的小模样,倒像真能听懂似的。

  小丫头要是知道他这想法,估计也不在意,巴不得这一位能多说点,再说细点才好。

  在哪里引进的机器,都有哪几种机器,分别是多少钱的,纱花原材料从哪里进来,成品怎么找买家,听得有滋味得很。

  假公济私跟着自家老爸蹭了一趟考察,小丫头改计划了,她的原材料上家得找供应稳定点的,她还得租个厂房,不用很大,能放一台裁料的机器,有两个房间当仓库就成。

  能有这样的认识贺时就很高兴,所以后边小丫头想找稳定的碎布供货商和买设备时贺时也帮了帮忙。

  至于厂房,就在他们家不远租了间两室一厅的房子,租厂房买设备,自此小丫头的启动资金去掉了十之五六。

  不过头花厂算是正儿八经办起来了,这家厂子,因为小丫头未成年,王云芝又暂时只是过来探亲的,最终还是挂在了沈瑶名下。

  明面上王云芝是厂长,实际上小丫头跟自家外婆七三分呢,九岁的她才是这厂子的幕后东家。

  贺亦姝小朋友九岁这一年的春天,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工厂,把橙橙小迷弟迷得不行,崇拜姐姐又跨上了一个新高度。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CC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yatvem'、凯夫人 10瓶;什么名字 8瓶;清清浅浅、、zjzq123、酱酱酱酱酱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0页  当前第1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8/13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侯门闺秀穿七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