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侯门闺秀穿七零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素染芳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49 KB   上传时间:2019-09-17 20:44:00

第11章 机锋

  沈国忠没辙,只得让沈瑶进灶房跟王云芝说一声多蒸两个人的饭。

  农家蒸饭是早上先捞出来,正餐再蒸一蒸就行的,因为口粮紧张,时下的人也都养成了按着人数算口粮的习惯,这临时加两个人的饭是件挺麻烦的事。沈瑶看一眼贺时,他像是完全不知道临到饭点不请自来会给别人添麻烦似的,对自己的失礼毫无所觉的模样。

  她转身进灶房把情况和王云芝说了,王云芝本就听到了一点动静,听了沈瑶的转述只觉得这两知青挺不着调的,没办法,来者是客,都进家门了只能张罗起来,好在螺蛳和鱼准备的份量足,就是弄饭要费事点。

  贺时坐在堂屋,一面和沈国忠聊着,视线却不时扫过堂屋通往灶房的那道门,小丫头一进灶屋半天不出来了,直等到有脚步声,却是沈刚端了菜出来,贺时自己都没意识到那一刻他心里隐隐的失落。

  他打量得隐讳,沈国忠没发现什么,就是心有疑惑不时打量他的宋晋诚也没瞧出什么端倪。

  灶房里,王云芝把最后一道出锅的鱼先用锅铲挑了三块肉多刺少的盛进了一个已经装了不少菜的海碗里,把那碗递给沈瑶道:“把这碗菜给你五奶奶送去,就说家里来了客给她添个菜尝尝,送完了就回家来吃饭。”

  沈瑶愣了愣才想起五奶奶是谁,是她爸沈国忠的一个堂婶,原主亲爷奶没得早,这位五奶奶前些年对她们家挺照顾的,只去年她唯一的儿子战场上牺牲了,老人家受的打击太大,也不想给人添麻烦,今年很少出门了。

  五奶奶家离得近,沈瑶现在情况也有好转,王云芝就没叫沈刚陪着一起。沈瑶接过碗和沈国忠说了一声转身出门了。

  宋晋诚问沈国忠:“五奶奶是村里那位烈士家属吗?”

  沈国忠点了点头,说:“是我堂婶,我那堂弟去年战场上牺牲了,家里就剩了五婶一个,她年龄也大了,所以平时有能力就照顾些。”

  听着老人唯一的儿子战死了,宋晋诚有些唏嘘,和沈国忠说起烈士家属的不易来,贺时却是皱了皱眉,眼里方才见到沈瑶的愉悦沉寂了下去,思绪不知飘到了哪里。

  五奶奶家没有院子,就是低矮的泥瓦房,那位当兵的堂叔倒是有些出息的,原主记忆里他牺牲前已经是个正连了,说是堂叔,不过是辈份高,其实他年龄也不过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可惜五奶奶没能享到儿子的福气。

  房门虚掩着,沈瑶在屋外喊了声五奶奶,里边有人问了声:“谁啊?”

  然后是缓慢往外走来的脚步声,沈瑶在外边说了声:“是我,瑶瑶。”

  老人的步子快了点,房子也不大,很快就走了出来,借着还没完全暗下去的天色,沈瑶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和原主记忆中一般慈祥。

  她看到沈瑶很高兴,说:“瑶瑶怎么这个点来了?吃饭了没有?”

  “还没有,刚才队里开会呢,家里留了几个知青吃饭,我妈让我给您送点菜过来。”沈瑶看着屋里漆黑一片,握了老人的手问:“五奶奶怎么不点灯,这么黑摔了怎么办。”

  老人家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拍拍沈瑶的手道:“不会摔,这房子住了一辈子啦,闭着眼都能走,用不着点灯烧油。”

  又低头看了看沈瑶碗里的菜,一大海碗,面上是五六块团鱼和鱼肉,还有几颗螺蛳,看来底下是螺蛳了,她哟了一声,说:“这么好的东西端我这里来干啥,我都吃过晚饭了,瑶瑶自己多吃点,你这瘦得一阵风都能吹跑了。”

  想是原主和老人挺亲近的,沈瑶和她在一处也觉得舒服,笑着道:“家里有呢,不是买的,都是我和刚子在河里弄的,团鱼是我爸昨天逮的,您要是吃过晚饭了就尝个味儿,其它的放碗橱里明天热了吃也成。”

  说着就要给她把东西端进去,老太太自己摸黑出来的时候走得可淡定,等沈瑶要进屋她却着急起来了:“你先站着,我去点煤油灯照照,小心别摔着了。”

  沈瑶的眼睛这时候其实已经能稍稍适应屋里的光线了,她搀了老太太道:“我陪着您一起进去,您一个人在家是要点灯好,省那点灯油回头摔了人要受罪的。”

  老太太叫她软软的语调说得心里头暖乎乎的,转而才意识到什么,问:“瑶瑶现在说话听着懂很多事了。”

  声音里透着欣喜。

  原主原本说话也不是傻乎乎的那种,只是不像她会考虑那么多,所以沈瑶也不紧张,笑着说:“是吧,我妈也夸我懂事些了。”

  老太太高兴的拍拍沈瑶的手,连说了几声好,“我们瑶瑶是个好孩子,心眼好,以后会有福气的。”

  房子并不大,就里外两间,两人摸索着进了里屋,老太太划了火柴点了煤油灯,沈瑶给她把那碗菜放在小桌上,看到桌上盖着一个碗,揭开看了看,是小半碗红薯粥。记忆中从堂叔牺牲的消息传回来后,五奶奶的日子就过得捉襟见肘起来,虽然上边有补贴,可到底是有限,她年龄大了没有生活来源,日子并不好过,想来是只吃了半碗,另半碗留了做第二天早上的口粮。

  她看得有些不落忍,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她从来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底层百姓,不知道底层百姓过得是怎样的日子,她接触的老人似家里的祖母、各府的老夫人、宫里的太后,无不是养尊处优尊贵非常的,五奶奶年岁其实不大,六十多岁的人,比她祖母大不了两岁,可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太多印记,看上去比她祖母苍老了十岁不止。

  生产小队队长家里尚且过得艰难,何况一个没了劳动力的孤寡老人,她放下那碗叫老太太趁热尝两块,老太太哪舍得,说晚上吃多了睡不好,留着明天吃。

  沈瑶交待了一番,这样热的天菜放不久,让她明天无论如何吃了,别放坏了,又说碗不急,她明天晚上来拿就成,到旁边碗橱里拿了块盘子帮她把碗扣住,免得东西叫老鼠给糟蹋了。东西送到也放妥当了,这才要回家去。

  老太太知道她还得回家吃饭,也没多留她,只从抽屉里宝贝的翻出块干净的手绢打开,里头包着一块半软的麦芽糖,塞给了沈瑶让她当个零嘴儿吃。

  这样一个情境,勾起沈瑶脑中原主的记忆,五奶奶儿子没有牺牲之前日子过得不错,屋里总有这样那样的吃食,那些吃食,老太太大多悄悄塞给了沈瑶,今天一点明天一点,跟待嫡亲孙女儿没差。

  原主出事前还是天天往她五奶奶家跑的,只是不再是从五奶奶这里拿吃食,而是陪着老人,偶尔自家有什么吃的她就往这边送,傻是傻,倒真是个良善的姑娘。自她成了沈瑶,因没听人提起五奶奶,竟是完全忘了这么一个人。

  她出门,老太太就颤巍巍送出门,一直送到出了家门十几步,站在夜色中看沈瑶到了沈家院门和她挥挥手才转身归了家。

  贺时在堂屋,目光不时透过窗户往外看,终于看到那傻丫头回来,站在院门外笑着同人挥手,月色下那模样又乖又甜,还有种他不曾见过的温柔。

  只那么片刻时间,视线像被胶着在她脸上,拔不开来,直到沈瑶转回身来往里走,微微垂了头,月色照不清她的眉眼,那魔咒仿佛才被打破。

  沈瑶回家不足半分钟,往河对岸去的徐向东也回来了,手里还拎了瓶好酒,笑着说请大家伙尝尝。

  桌上已经摆了五菜一汤,很是丰盛,其中螺蛳最多,炒了两盘,总共七盘菜,一张八仙桌也算摆得满满当当了。

  沈国忠招呼着大家上桌就座,沈瑶原来的世界有男女七岁不同席的讲究,这边却是没有这样的规矩,提倡解放妇女、男女平等,沈瑶自然是入乡随俗,嗯,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坐桌上能多吃点好菜,实在是熬坏了。

  农村八仙桌是四四方方那种,四张条凳,一张能坐两人。宋晋诚三人年龄都不大,谁也不肯坐上座,最后上座是沈国忠和王云芝坐着,沈瑶一个女孩子,不愿跟年龄相当的男知青靠得近了,所以选了右侧靠着她妈边上那个位置,和沈刚坐了一条长凳。

  徐向东精明,一看沈瑶落了座,看似随意实则动作很快的抢占了和沈家姐弟相对那张条凳,坐在了沈刚正对面,原本正和沈国忠谦让客套着准备坐左侧挨着沈国忠那位置的宋晋诚愣了愣,都知道徐向东和贺时是相熟的,他一时犹豫是不是要坐下去了。

  就这当口,徐向东拍了拍自己右边那个正对着沈瑶的座位,笑得一脸爽朗道:“阿时坐这吧,村里的事咱都不懂,你正好多问问沈叔。”

  饭还没吃上,沈队长已经成了沈叔。又冲宋晋诚笑出一口亮闪闪的白牙,拍拍他左侧的位置,拉了宋晋诚特别热情的道:“宋知青来来来,这边坐,我最佩服你这样博学的文化人,难得有坐在一起吃饭的机会,婶子还整得这么丰盛,尤其这手艺,一看就是这个。”

  他翘了个大拇指,“色香都有了,味道想来也差不了,今晚咱好好喝几杯,不醉不归啊。”

  所以,在徐向东大咧咧搞气氛的时候,沈家今个儿请来的正主宋晋诚同志被他安排到了下座,沈国忠愣了愣,但看徐向东对宋晋诚相当亲近热情,一时真是吃不准他这是有心还是无意的。

  脑中这样的念头刚冒了个头就叫他压了下去,不至于,坐在哪其实也没什么区别,只道是自己想多了,笑着招呼大家都坐下,还笑着说:“你们年轻人坐一起好聊天,都是知识青年,相互间有话题。”

  只沈瑶从小没少见这样的机锋,略挑了挑眉,不过也与她没什么相干,她看着桌上的菜已经琢磨起等大家开动她是要先吃甲鱼还是先吃鱼?

第12章 厚道

  沈瑶吃东西的样子叫人看着很是赏心悦目,贺时从来不知道,看一个女孩子吃饭是件这么愉悦的事情。

  视线扫过沈瑶碗边快速堆起的一小堆甲鱼骨,垂眸掩了眼里的笑意,优雅的动作竟然一点不影响吃肉的速度,怎么办到的?

  很难想象沈家到底是怎么教养她的,明明是个农村姑娘,还是个心智不足的,举手投足却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优雅来,自然得像是刻进骨子里那一种,让人联想起天生的贵族。

  他夹了一筷子豆角送进嘴里,很寻常的一道菜,味道却是好,沈瑶妈妈的手艺当真不错的。

  沈国忠招呼几人吃菜,因着宋晋诚坐得远,就动手把离自家人近些的鱼和宋晋诚那边的青菜换了换,说:“手都伸长点,在这吃饭就别客气,天气热菜也放不住的,晚上都吃完才好。”

  说着又要去挪那盘团鱼,贺时忙抬手压了压沈国忠的手,笑得客气又热情:“沈叔您坐着,我们都夹得到,而且这豆角您可别是给我换走了,婶子这手艺没得说,肉要烧好了不难,这豆角要炒出水准来不容易,我还真爱这一口。”

  这话夸得清新自然,沈国忠信了,王云芝也信了,刚才在灶屋里还觉得这贺知青不着调的王云芝,这会儿眉开眼笑,觉得小伙子人真不错,嘴甜会说话。

  沈国忠顺着贺时的手笑着坐了回去,他疼自家孩子,看沈瑶沈刚安安静静埋头苦吃呢,沈国忠眼角的笑纹都深了些,闺女明显爱吃团鱼,贺时拦了他也就不挪那盘团鱼了。

  所以说,贺时这一拦当真是拦进沈队长心坎里去了,满分是一百分的话,他这一下就刷出了三分的好感度。

  沈瑶不关心这个,她视线在宋晋城碗边那盘鱼肉上落了很短暂的一瞬,心里小小遗憾。

  红烧鱼啊,刚才只想着甲鱼肉多刺少能快速解谗,这才一连吃了两块的呀,哪料到原本还能够得着的红烧鱼嗖一下就飞远了,她好久好久没吃到滋味醇厚、味道鲜美的红烧鱼了,过了今天,她妈不晓得哪一天才舍得多用点油给她做红烧的菜色。

  从小受到的礼仪教育,筷子够不着的菜是不能站起来夹的,那不符合大家闺秀的行事风范,当然,在家里都有丫鬟布菜,不存在这问题,只偶尔在外宴饮注意些便罢。

  心中颇为遗憾,早知道吃完一块甲鱼就该先夹块鱼肉的。她满脑子惋惜没吃到鱼肉,自己都没发现就一两分钟的功夫,眼睛已经往鱼肉那瞟两回了。

  贺时看得忍俊不禁,莫名就猜出了她心中想法,一个小傻妞儿竟然这么矜持,菜端远了站起来夹就是啊,偏她眼里满满都是戏,他夹了筷子青菜送入口中,觉得今晚不用吃别的,看这小傻妞就能下饭了。

  也不知是不是被愉悦到了,贺时今天格外有善心,好心情的准备帮那小傻妞一把。

  他夹起自己面前的螺蛳嘬了一口,然后挑了挑眉,赞不绝口的样子,招呼宋晋诚道:“婶子这螺蛳炒得是一绝,又鲜又辣,宋知青,你试试。”

  他这突如其来的关照叫宋晋诚愣了愣,实在是贺时平常太高冷,他啊了一声,反应过来,说道:“那我是得尝尝。”

  宋晋诚坐的位置不好夹,贺时顺手就把那盘螺蛳给他端了过去,端起盘子似乎才发现不好放,想了想把原本摆在中间一碗蛋汤往自己这边挪了挪,把刚到宋晋诚面前还没摆热乎的鱼往八仙桌正中间一放,把螺蛳摆到了宋晋诚面前,笑着说:“婶子今天烧这一桌菜可是为了招待你的,我和东子可不能喧宾夺主了,你尝尝看,这个下酒不错。”

  王云芝听这话觉得这贺知青不止嘴甜还挺懂礼数的,觉得之前错怪他了,笑着说:“都别客气,今天螺蛳两大盘,份量管够。”

  宋晋诚是上海人,其实并不太能吃辣,但是盛情难却,笑着嘬了一个又嘬一个,然后就停不下口了,几个螺蛳就一口凉白开吃得刹不住瘾。

  沈瑶看到那盘鱼兜兜转转了又到了她能够着的地方了,抬眼对上贺时眼里一抹愉悦的笑意,愣了愣,心里冒出一个念头,他该不会是帮她吧?可因为爬床那事,贺时对她挺讨厌,怎么会?

  想不通的事她也不想了,只是意识到自己刚才馋鱼肉的模样可能挺明显的,但那又怎样,任谁面对和她一样的情况,从小锦衣玉食吃惯了的,猛不丁跟发配边疆似的过得这么清苦那也得馋。

  想通这点,她就不纠结了,夹一块鱼腹肉进了碗里,就着红薯饭吃得香。

  她专注吃饭,沈国忠一边喝酒一边和三个知识青年讲起了双抢的重要性,种庄稼是要看农时的,过了农时你侍候得再经心也不会有收获,所以七月中旬,田里的稻谷一熟就得马上收割,赶在月尾之前把已经打好了的秧苗插下去。

  “误了农时,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都不是咱们能承受得起的,所以哪怕平时干活不够利落,在双抢期间也都是拿出十二分力来的,关系着咱们能不能给国家交得上粮,自己队里的社员后边大半年能不能有粮食吃,责任太重,轻忽不得。”

  沈国忠说到这里,特意看了看贺时和徐向东,嘱咐道:“我也看出你们家境不错,不靠那点工分吃饭,平时我也不管什么,这双抢期间你们还得跟队里社员一起抢收抢种,也就是半个月,年轻人没什么吃不得的苦,咬咬牙坚持一下。”

  贺时今天本来就是打着了解双抢情况的旗子来蹭饭的,这时自然是要应下的,他应了,徐向东也就跟着应了下来。

  沈家这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因着第二天最迟四点五十就得起床,赶着出五点的早工,沈国忠让三个知青酒少喝些,多吃点饭早早回去休息。结果临到走时,贺时掏了两块钱并一斤粮票、一斤肉票放到了桌上,说是他和徐向东晚上的伙食费。“你们能在河里捞着鱼,我就不给鱼票了,换成肉票吧,这是我离家后吃得最舒服的一顿了,要多谢沈叔的招待。”

  沈国忠哪里肯收他那么多钱票,沈家村几十号知青,搭伙的行情他不是不知道,通常一个人一顿饭是两毛钱和二两粮票,他把那些钱票推回给贺时,说:“家里粮不多,也没给你们准备大米白面的精细饭食,吃的都是红薯饭哪里当得这么多,鱼那些也不是买的,都是河里捉的,不费钱。”

  贺时不容他推,说:“平时熬得厉害了我们就去国营饭店打顿牙祭,花的比这多了去了,算来是给我省钱了,沈叔你收下,往后我也不往国营饭店去,实在馋得慌了就带上粮票买上肉请婶子帮着做点吃的改善改善。”

  徐向东在旁边看得完全巅覆了对贺时的认知,不得了,贺时居然会说这么接地气的话,厉害了!可能是看他今天表现不错,贺时帮着把他那一份都一起给了,他自然帮着一起说话。

  贺时这边一给钱票,宋晋诚也掏了粮票出来,他已经没有肉票了,就给了五毛钱和一张五两的粮票,心里也觉得贺时说得没错,吃得这么好,给这些很是应该的,也跟着附和贺时的话。

  推推搡搡的也不好看,到了这些钱票是收下了,沈国忠和贺时说:“下回想吃点什么自己不会做,国营饭店别去了,偶尔买了过来叫你婶子帮你烧好,就是别再给钱票了。”

  贺时求之不得,客气一番换得再到沈家蹭几回饭,心里觉得再好不过的。

  等人都走远了,沈国忠看看手上那叠钱票,钱还粮票还好说,那肉票确实不多得,一斤肉票啊,紧省点能买两三回肉了,就是沈刚看着那张肉票都眼睛发亮了。

  沈国忠拴了院门回到屋里跟王云芝说:“这贺知青原没看出来,是个厚道的性子。”

  王云芝正带着沈瑶收拾桌子呢,也点头说是。“就吃这么顿饭给这么多钱票,推都推不开,难怪河那边几家人伸长脖子盼贺知青和徐知青吃腻了老六家的饭菜换一家搭伙,不过听说也没给这么多,跟其他知青原先搭伙的行情是一样的,就是他挺喜欢买肉,不时的能漏一点给老六家几个孩子吃。”

  王云芝夸归夸,倒没想过要沾这光,哪怕现在沈瑶明显懂事了,已经不是那么好骗了,她也没想过让男知青常往家里来。

  沈国忠听了摇头,说:“倒不是这个,晚上菜做得丰盛,他会多给点我能理解,只是你没注意到?他这一顿饭就吃了几个螺蛳,团鱼和红烧鱼一块都没沾,净吃素菜了。”

  他看了看自家一儿一女,说:“可能是想着咱家平时吃不到这样的好东西,他少吃一块就能让咱家人多吃一块,所以我说他厚道,收他这钱票都收得亏心。”

  帮着收捡桌子的沈瑶,看一眼贺时坐的那个位置,还真是,除了几个螺蛳壳,一根骨头和鱼刺都没有,这人,好像也不是那么坏。

  沈国忠和王云芝说了几句,转而对沈刚道:“刚子明天早上也四点多起来,五点去出早工,你也十三岁了,平时没什么,双抢这样紧要的时候还是该去上工,不能叫社员们觉得咱们家搞特殊。”

  沈刚头点得鸡琢米似的,问:“那打猪草喂猪怎么办?我姐一个人怎么做得了那么多事?”

  沈国忠还没说话,沈瑶就表示没问题了,一趟不行就多去几趟,家里人都去田地里干最重的活计,她就这么点事不能还嫌累。

  沈刚说:“姐你别勉强,打一篮够猪上午吃就成,等我下了早工帮你打一篮。”

第13章 换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0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3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侯门闺秀穿七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