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九零凤凰男[穿书]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异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13 KB   上传时间:2019-10-13 22:06:46

  烤冷面的主要成本,鸡蛋香肠和冷面,这三样里头,冷面和香肠都是别人赚了好几道利润的东西。

  沈寅初刚开始批发火腿肠的时候还三毛钱,现在已经三块五了。冷面面条虽然不算贵,但是肯定比煎饼果子这种自己一勺面糊就能做的要贵很多。

  这么里里外外一算下来,再加上人工煤气,一份一块五的烤冷面,成本加起来可能要一块二。虽然也有三毛钱的赚头,但是跟煎饼果子一比可就不够赚钱了。

  这么里里外外给小丫分析了一遍,小丫理解了,但是却有点着急。

  “哥,那咋整啊,要是这个还不如煎饼果子赚钱的话,要不以后少卖点?”

  小店的人流量是有上限的,并不是说增加一样新品,来购买新品的人就都是奔着新品来消费,肯定有一部分人是本来老产品的固定客户转投新品的。

  “我妹子还挺懂啊,”沈寅初揉了揉小丫的脑袋,“没事,不用着急,这烤冷面还得卖一阵子。你放心,说不定以后这是咱赚钱的大头呢!”

  从今天的销量就能看出来,烤冷面的确非常符合东北人的口味需求,赚得少,那是一大部分利润都被香肠冷面这些中间商赚去了。

  做烤冷面不赚钱,但是如果他转过来做供货商呢?

  在小店里头卖了两天烤冷面,沈寅初又把大丫派到炸鸡店那边去了,让二柱子从店里头脱身,他有事儿找二柱子去办。

  “行了,二柱子,瞅你都蔫吧几天了?连我妈都看出来你不对劲了。哥这有个事儿叫你办,等你整好了,我陪你去唐山再看一圈去,行不?”

  给哑巴叔盖完房子,二柱子在回上冈市之前,特地坐火车回了一趟唐山。回到记忆中老家的地方,却发现那里已经是完全不认识的景象了。

  沈寅初看着他也有点恨铁不成钢,二柱子平时挺机灵的,怎么到这时候就不聪明了呢?回去看看怎么不登报登个广告呢?现在这孩子兜里头也算是有点钱的了,但是真是小时候穷怕了,不舍得花钱。

  “没事,寅子哥,你放心,我不能耽误事儿。你之前就说有生意叫我做,啥事儿啊?”

  “你去盛城,给我买个机器回来,”沈寅初拉着二柱子坐下,给他讲,“找个面条机,一定要那种能压制面皮的机器。要是盛城买不着,你就问问看看有没有哪个厂子能做或者能帮忙进的。我给你拿两千块钱,差不多你就自己做主,做不了主就打我呼机,行不?”

  沈寅初的主意,就是这个。

  自从沈记小吃在上冈市红起来之后,学着沈记小吃开小摊的,实在不少。不光是上冈市,连附近几个县城都开始很多人学着卖鸡架、卖饭包。

  煎饼果子也有人学,不过学不到沈寅初的面粉配方和果篦儿做法,只能叫鸡蛋饼卷油条。

  这回沈寅初特地推出了这个烤冷面,为的就是给他们学的!

  等这群人学到了、卖上了、尝到甜头了,他再推出更方便更容易做的冷面皮,到时候从村里头雇几个人,自己做个小厂子专门供原料,可不是个稳定收入?

  这生意说大不大、不至于有人看见一个冷面皮就来专门建厂抢生意;可是说小也不小,生产和送货都要成本,不至于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来抢生意。

  送走二柱子,沈寅初继续在小店跟小丫看摊,一个摊煎饼果子的,一个做烤冷面。鸡架鸡排现在更多的人选择去分店买,小店这边卖得倒少了些。

  小丫摊了两个煎饼果子,又看见有人站在旁边小店后门往里头瞅,气得她走过去一把拽上门。

  “这人真是的,你要是偷学,你好歹买个烤冷面有点诚意啊!咋还光站后门瞅呢!连个一块五都舍不得,将来做买卖也做不大气!”

  “行了,别生气,多热啊!”

  已经五月初了,街上慢慢开始都是穿单衣的人了,沈寅初跟小丫俩人都在做小吃,这小店里头又闷又热的。沈寅初心疼妹子,同时也希望来“偷师”的多“偷”一点儿手艺,过去又把门拉开了。

  “没事,他看就看。你看现在上冈市炸鸡架做饭包的还少了?咱不也没少挣么?”

  这句话倒是真的,随着小吃摊越来越多,上冈市人民的嘴巴养刁了,消费习惯也养成了。

  过去带着孩子出来转悠,也就只能买点爆米花或者麦芽糖吃吃,可是现在能买的那可多了!就算最抠的妈妈,路过沈记小摊,闻见香喷喷的炸鲜奶,不也得给孩子买一个拿着舔舔?

  更何况,矿区的人比旁处还要富裕一些呢。

  “那也是……”小丫噘着嘴,一开始她还很气愤,可是现在已经习惯了,“我就是看那人连个烤冷面都不买,就站在后门直勾勾地瞅着咋做烦人!”

  “没事没事,”沈寅初赶紧给小毛驴顺毛,“你放心,他真学去了那才好呢,以后都是咱家的收入来源。你累了就去歇会儿去,现在人少,我一个人儿也忙得过来。”

  小丫搬了椅子,直接坐在后门,跟那个扒着门框直勾勾看的人对着看!

  来“偷师”的是个瘦高个,看模样有三十多岁,穿着一套矿上几年前发的工服。

  小丫怎么说也只是个小姑娘,这人三十多岁,又是社会上的老油条,脸皮可老厚了。她坐在那盯半天,人家该咋看,把小丫气得倒仰。

  沈寅初生怕妹子跟这人干起来,赶紧打发她去再取点调味料。

  “老妹儿,去,别坐着了,这瓶里头的白醋、水还有油都用差不多了,去,再给你哥拿来点儿!”

  小丫噘着嘴,两只手使劲儿前后摔,一拧一拧地回去了。她就不明白,她哥以前不是挺厉害的吗?这回咋还稀面了?

  蹲在后门使劲儿学的这人,是望山屯隔壁榆树沟的。望山屯在砬子山上,榆树沟就在砬子山下的山沟沟里。

  望山屯的沈寅初摆摊挣钱买了大发,早就传遍了砬子山附近的几个村,宋小风就是听说了,才特地跑到沈记小吃摊来看看,能不能学着什么手艺。

  看着沈寅初把那丫头支走了,还说了几个瓶子里头的调味料名称,他在心里头撇嘴。

  这二傻子,就算是挣点钱也都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吧!自个儿家秘方,就这么大大咧咧嚷嚷出来,他在这直勾勾地瞅着都不管,活该他家小吃都让人学走!

  拿个铅笔头在纸上记下来刚刚沈寅初说的调味料,宋小风美滋滋地想着,这回谁还敢说他想做生意是瞎胡闹?

  等他回去找人做个铁板锅,立马就开始卖老宋家正宗烤冷面!

  作者有话要说:稍微晚了一点点!

  作者现在也要去吃烤冷面了!不要香菜!

第48章

  在烤冷面推出的第三天,沈寅初终于盼到了二柱子的消息。这小子按照事先商量好的,往他呼机上发了666,沈寅初一看就知道是他的消息。

  他迅速跑到最近的公用电话给二柱子回了个电话。

  “哥!我买着了!”

  沈寅初还真挺意外的,盛城虽然也算是大城市,可是这种机器算得上是比较偏门的,他还真没想到二柱子能搞到。

  “行啊你小子,等你回来哥陪你喝两盅!”

  二柱子自己也兴奋:“哥,我到处找没找着卖这机器的,结果后来去体院食堂吃个饭,发现食堂的二手机器要卖出去!你猜猜多少钱?两台机器就要我六百块钱!”

  沈寅初服气了,二柱子机灵懂事,这运气也是没得说的。这年头的大学食堂有补贴,很便宜,这小子八成是想混进去蹭个饭,结果倒把事情给办成了!

  “那你赶紧回来吧,能找着人拉不?找不着人我找小伟过去。”

  “寅子哥,不着急!”二柱子不但机灵,办事儿还有板有眼的,“我跟这食堂商量好了,我在这给他们干点零碎活,这个大师傅保证把这个机器咋用咋修都教给我,我后天再回去。”

  “好,到时候哥叫小伟去接你去。这趟活儿干得利索,回来哥给你发红包!”

  面条机器搞到了,下一步就是要开个小作坊了。上次跟着刘大胖跑了一趟,这次沈寅初跑得轻车熟路多了。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对这种小作坊还是持欢迎态度的。尤其是当初沈寅初揭破了“水变油”的骗局,很多人都记得这个机灵的帅小伙,一路大开绿灯,三天就拿到了崭新的执照。

  沈寅初准备把生产地点就定在望山屯自家老房子那,一来安全有保障,二来在村里头雇人帮忙也不用包食宿。给老村长点好处,什么都不用操心。

  晚上叫哑巴叔给打更,哑巴叔人靠得住,也是顺便照顾照顾二柱子。

  上次回来找老村长雇人的时候,沈寅初还得给老村长递烟,这次可就不一样了,老村长愣是拿出了轻易不让人的硬包红梅!

  “叔,我戒了,我不抽了!咱这做小买卖的,一身烟熏火燎的,客人感觉不好。”

  原著里头的渣凤凰男抽烟,沈寅初可不抽。他随身带一包红塔山是为了办事儿方便。

  “行啊,寅子,”老村长颇感意外地上下扫了他一眼,“连烟都戒了,有出息!怪不到现在都能回村办厂了!”

  “老叔,啥厂子啊!就是搞个小作坊,到时候还全得您老帮忙照看呢。”

  沈寅初谦虚了两句,又问老村长:“我记得我三哥是不是蹬倒骑驴拉人呢?现在生意咋样?”

  老村长叹口气:“还能干几天,但是眼瞅着就不行了!有一伙儿南方人来咱这说是要承包啥小客……他就一把子力气,又不像是你这么有脑子。”

  “那叫我三哥来跟我干来呗,一天早上送一趟货,送完了不耽误他拉客,”沈寅初有意把这个位子留给村长家老三,也是为了把村长更好地绑在自己这边,“就小广场,百货商店,还有小南矿那头的市场。再有就是去火车站发货,你看咋样?”

  这些天下来,在沈寅初故意的推波助澜之下,整个上冈市就有十来个人准备开始卖烤冷面的,将来还要往外推广。等到上了正轨,这个小作坊也是个稳定收入!

  老村长面上好说话,实际精明着呢!

  沈老三听见沈寅初这么说,兴奋得要答应,老村长一脚踩他裤脚上了:“你瞅瞅你那裤子都要掉地下了!赶紧提提!”

  “寅子啊,叔问问你,给他开多少钱呐?招工人,招啥样的啊?招几个?”

  压面机一个工人操作不过来,至少得有两个工人。不过沈寅初不打算给老村长放太多的权利,雇一个沈老三已经算是给村长面子了。

  他并不打算一直自己开小吃摊,早晚是要做强做大的。从小吃摊到小饭店,从小饭店到连锁,用乡里乡亲的人确实放心一些,可是那也必须是在村子里都听他的情况下。

  “三哥来,我就一个月给一百五,”沈寅初给的这个价格算是公道,只一上午就能干完的活,虽然是体力活,可是劳动强度并不大,“以后如果活多了再加。”

  “工人我先不着急,慢慢看,”沈寅初先给了个甜头,然后隐晦地跟老村长暗示了一下自己的界限,“老叔,你看我这才多久就回来开小作坊了,炸鸡店我都开了一个了。过段时间要是开饭店,要是往隔壁县城开呢?是不是?”

  “为啥回咱村里头招人?不就图于咱们乡里乡亲的放心,我说咋办就能给我咋办,对不对?”沈寅初又给沈老三递了根烟点上,“我是咱屯子里头出去的,就算搬市里头去了,我们家祖坟还搁这呢!咱村里头人跟我亲近,有啥事都帮忙,我能不雇咱自个人么?你说是不是?”

  沈寅初这话里头说得热乎,可是其实意思截然相反:如果村里头人不跟他亲近,不听他的话,他可就不从这村子里头招人了。

  就算现在下岗潮还没开始,但是整个东北的经济在走低,却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大部分人都还沉浸在国企昔日的辉煌里头,饭店、公交车这些一开始赚钱的行当,几乎都是外地人过来做的。

  老村长捏着烟屁股,狠劲儿抽了一口,烟头上瞬间长出一截烟灰。

  这小子!话里话外想跟他划下道来呢!

  两口抽没一根烟,老村长狠狠把烟头丢在地上,用脚后跟使劲儿转着圈碾:“行!寅子,你放心找人!你那作坊在村子里头,我给你看着!”

  两人表面上什么都没说,可是其实什么都说了。沈寅初这回带着笑模样给跟老村长唠了几句,还去对方家里蹭了顿饭,这才开始着手挑人。

  挑人不难,沈寅初连拉带打,挑了两个之前就跟自己家关系好的。虽然同姓,但是已经没什么亲缘关系了。

  沈寅初唯一血缘比较近的姑姑也嫁了隔壁县,还因为沈寅初奶奶的事儿跟老沈太太不少干架。两家现在几乎不走动了,自然更谈不上让人过来帮忙。

  他热火朝天地建好小作坊的时候,宋小风也托人做好了跟沈寅初一模一样的铁板锅。

  不过,他还没嚣张到就在家门口开卖,人家望山屯的人虽然没有榆树沟的多,可是那望山屯人家都是一个姓的,招呼一声村里头的小子可不要命地照人脑袋上削!

  他东挪西借搞了二百块钱,坐火车去盛城买了干冷面,按照回忆中记下来的步骤,开始折腾。

  真正上手,宋小风才知道,这烤冷面可不像他看起来那么简单!

  先是冷面要泡得泡多久?醋用什么醋?

  一堆泡软的面条放在铁板上,想整出个长方形来,也足足让他练了一天才成功。折腾两天下来,可算是能做出像模像样的烤冷面了,可是那酱料的配方他可不知道啊!

  宋小风折腾了好久,最后学着村里头卖饭包的小媳妇,用猪肉馅儿炸出来肉酱,自己尝了尝,好像也还行?

  ——这小子去偷师学艺的时候,连自己买一份尝尝都不舍得,自然不知道正常的烤冷面是啥味儿的。

  他千挑万选,最后选了一个离沈寅初小店比较远的地方开了这么一家,还特地搞了块木板,上面写了几个大字“老宋家祖传烤冷面”。

  这招牌刚打出来,就有人看着就过来了,正是之前一口气吃了三块钱炸鲜奶的小姑娘。

  她在医院实习的时候,在那边住员工宿舍,家里头却离得远。在医院上班时候吃惯了沈寅初摊子上的东西,这会儿回家待了两天,开始觉得嘴里头好像缺点什么味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8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12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九零凤凰男[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