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那造反的未婚夫_分节阅读_第13节
小说作者:阿淳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42 KB   上传时间:2020-01-22 20:41:18

  这乱世里,人人活的提心吊胆,越是富贵,越坐不安稳。

  .

  被祝二太太惦记着的卫珩,此刻的心思却不在祝府里头。

  而正和将军家的小国公爷打的火热。

  自那日茶馆驾马挥鞭后,季连赫便仿佛要把“不打不相识”的老话秉持到底,日日来尚书府寻卫珩。

  他生的眉清目秀,衣着不俗,门房小厮也不敢拦他,但凡见着他挥着鞭子自马车上跳下来,便无可奈何地通传给寄居在府里头的卫小少爷。

  好在卫珩的院子离角门算不得远,这几日府里头正忙大老爷的丧事,没人寻得出空来过问一个借居的小官之子,是以季连赫一个大名赫赫的国公爷,日日不遮不拦地来府上敲门,连化名都敷衍地取了个“季赫”。

  可这么多日了,竟没惊动祝府里头任何一位主子。

  也是让卫珩不得不敬佩祝府的心大。

  但季连赫来寻卫珩,倒也都没什么正经事。

  初开始,卫珩面色冷淡,他也不嫌,巴巴地跟在后头,就随着卫珩满街地逛,话唠的要命,京城哪儿卖的马最俊哪儿打的铁最韧,几乎是如数家珍。

  后来渐渐的,卫珩也能搭理他几句,他嘴里头的话就更是说个没完了。

  有了他在,平誉基本就失了用处,只能和观言一起在后头灰头土脸地扛箱匣包裹。

  不过,对于卫小少爷能使得一位国公爷如此死心塌地,吃了冷面也还是赶也赶不走,平誉倒是暗暗称奇,心下也不免多了些旁的念头。

  在祝府里待着,至多不过是个门房小厮,他不是家生子,在府里没有傍头,能混上个小管事,便已很到头了。

  但若是求了卫少爷跟了他去,日后前程如何,就难说了。

  ......

  平誉心里头的念头,还不值当卫珩去深究。

  自进京起,卫成肃已在京中待了一月有余,待明日过了元宵,便要启程回霁县了。

  季连赫听了这消息后,眼珠子里头的失望都要溢出来了。

  在他心里,这几日的他与卫珩的相处真是融洽的很,几乎已经把卫珩当作是自己的异姓兄弟了,好容易结识这么一个脾胃相投的兄弟,不到半月便要分别,实在是怅惘的很。

  不过很快,他便又兴冲冲地差人送来了信,邀卫珩于上元节一起逛花灯,说是有极稀罕的好东西要给他,再三强调定要到老地方赴约。

  所谓老地方,就是那间茶楼。

  上元节是这朝代的重要节日。

  街面上到处都是花灯,东街专门设了一条灯谜巷,内里花灯无数,交付半两银子便可进巷猜灯谜,一盏花灯一道谜,猜中灯谜便可将花灯取走。

  据说这巷子尾,摆的便是灯魁,那是专门从宫里赏下的走马灯,精致奢华的很,谁要是能猜中灯魁,就真真是出尽了风头。

  卫珩对灯魁没有兴趣。

  却对季连赫信上百般强调的好东西产生了些许好奇。

  然而不巧,在他用了晚膳将要出门之际,老太太院里破天荒地派了丫鬟来。

  “卫小少爷,今个儿是元宵,京城里有花灯节,咱们府上的少爷姑娘们都央了老太太要上街去顽儿,老太太想着您明日便要启程了,难得今日街面上热闹的很,便差了奴婢来问您,可要一块儿去?”

  卫珩抬了抬眸。

  还未等他开口拒绝,卫成肃便从主屋内抬脚走了出来。

  “老太太一番好意,我们如何能够辜负,原还担心他一个娃娃人小易丢,如今有祝府的人看护着,卫某便真是再放心不过了,珩儿,那你就随鹤烟姑娘去罢。”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13章

  祝老夫人并不知晓自己坏了卫珩的自由。

  她如今满脑子都念着早逝的大儿,佛经都不知道烧了几卷

  真是不得安眠。

  其实逝者已逝,如埋土的花,坠云的鸟儿,不能回根,长不了翅,此后便是阴阳相隔,生死两端,任亲者再伤情,也不过是枉然。

  在大宣,人的身后事,远要比生前来的要紧讲究,是以祝大老爷虽英年早逝,丧葬排场却盛的让人羡慕。

  他是护驾而亡,天子特许了公侯勋臣的规制,还亲自写了悼文,出殡那日,宫中太监围了大半条街,下棺三日后,仍有孩童在街面上瞧见纸钱,捡了回去,被老子娘好一通骂。

  这样隆重的排场,多少也让祝老太太感到慰藉。

  且老太太听到消息那日如此悲痛,除却生死两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祝大老爷膝下无子,仅有祝亭霜这么一个姑娘。

  嫡长子绝了后,远比在老太太身上剜心割肉还来的残忍。

  因了这个,她瞧祝大太太张氏都极不顺眼起来。

  心里头觉着,若当初给长子求的不是张氏这狐媚子,他的明焘也不至于年近四十无子还不纳妾,导致如今生生绝了后。

  后来还是祝老尚书实在见不得她如此糟践老大家的孤儿寡母,无奈之下,与老妻说明了嫡长子至今无子的真实缘由。

  当年张氏入府三年,才有了第一胎,可临盆之际,大老爷正好在京郊外处理族里的田地文书,因与农户们起了冲突,从高马背上坠下,好巧不巧,偏偏就伤到了最要害之要害。

  那日暴雨倾盆,山洪引落的泥石堵了路,好容易撑到大夫赶来,已经晚了救治的恰当时辰。

  大夫说,日后怕是难行房事了。

  可这种伤残毕竟隐秘,也无法宣之于口,莫说是外头的人,便是消息在府里传开,尚书府怕是也不得安稳——老大家的没有了子嗣,这爵位又将如何?

  老太爷当即封锁了消息,手段果决地处置了随从奴役,诊脉的大夫也收了大笔银子,远走他乡。

  如今这世间,知道这桩事儿的,除了诊脉大夫与祝明焘自己,便只有老太爷,当年为了幼女宜臻的婚事在大雨里跪了几个时辰的祝明晞,以及,这么多年与祝明焘“鹣鲽情深”掩饰太平的张氏。

  怪道老大爱女如命,亭霜一出生,便没随府上姑娘们的“宜”字排,反而顺了哥儿们的序。

  老太爷没反对,竟还帮着说服了族里。

  怪道老大这么多年从不纳妾,与张氏相敬如宾,妯娌们没一个不道大嫂福气好,张氏脸上却未曾有过一丝喜意。

  如今,祝老太太竟是全明白了。

  她叹息道:“便是如此,那也不能眼看着老大绝后,左右老大如今这般,也不怕里头外头嚼舌根了,从族里过继一个......”

  “这事日后再说罢。”祝老尚书摆摆手,转了身去,显然是不情愿再谈了。

  好在老太太也不急着。

  年节过后,她亲自去永宁寺里捐了香油钱。

  永宁寺的寄禅大师,是得道高僧,佛法深厚,祝老太太特托了寿王妃的关系,向他讨了一卦。

  寄禅大师慈眉善目,眼眸深邃,声音如悠长钟鸣,一字字敲在祝老太太心底:“施主且宽心罢,他与你家亲缘未断,来世轮回再入了人道,自会降生到你府上。”

  自此,祝老太太的心结才算是彻底放下。

  老泪纵横,捧着签文,供在府里的小佛堂内,日日都要去诵经,生怕一日心不诚,这份亲缘便要断了干净。

  .

  不过她宽了心,府上气氛却依旧低迷的很。

  这段时日,老太太罢了早晚请安,成日里在小佛堂内念经诵佛,脸上从没见着个笑模样。

  众人都知道她是因了大老爷的事儿郁结于心,可逝去的人,再怎么也逆转不了乾坤,便只生怕自己一个不慎惹了老太太不快,整日里战战兢兢拘束的很,连三岁大的孩子,都被特地嘱咐了不许在祖母面前吵闹。

  上元节这日,虽大厨房费尽心思,做了一桌子琳琅满目的素宴来,席面上却没有多少人在正经动筷子,连往日里嘴最巧的三太太,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元宵佳节,珍馐盛宴,铺了满席,却嗅不出一丝儿节日味。

  囫囵吃了元宵后,席面上的氛围便陷入了凝滞。

  最后到底还是四姑娘亭霜站了出来,冲老太太规规矩矩行了一礼,道,听闻今日花灯街景极是热闹,一整年里才有一回的上元节,难得的很,请老太太许了他们出府瞧一瞧。

  四姑娘说这话时,面容沉静,话理清晰,眼里瞧不出一丝雀跃和向往,显然是为了兄弟姊妹们提的,没有人能说她一句不规矩。

  毕竟方才吃元宵,席面上一半的人都听见了十四少爷瀚哥儿痴缠着四太太,一声声地问能不能出去瞧花灯。

  被四太太佯装严厉地拍了一巴掌。

  祝老太太心里头也知晓,这几日拘着孩子们了,不过膝头高的娃娃,虽都告诉他们大伯父去了,却又真正懂得什么呢,一个个依在丫鬟身侧,眼睛里头充满了期盼,却都不敢大声央一句。

  这满府里头,怕也只有亭霜与她同悲同痛。

  “想去便去罢。”

  她叹息道,扶着丫鬟的手站起来,“我也倦了,先回去歇息,左右我在这儿,你们也不自在,我这老太婆,就不扰你们的兴了。”

  “老太太......”

  “行了,旁的话也莫再多说。只记住,今日元宵,街面上多的是人,孩子们一不留神就要被花子给拍走,得多派些人跟着护着,老二家的,这事儿就交给你了。”

  祝二太太连忙站起来,躬身应是。

  “既然一整年里头难得一个元宵,也差人去问问云儿他们,若想去,那便都一块儿去,省的三三两两的散了满街,不好看护。”

  “老太太只管放心,我这便差人去问。”

  也不知是哪只耳朵听到了这话,刚刚还费力地自己用调羹舀汤圆子的宜臻,蹭的就抬起头来,眼不带眨地瞧着自己娘亲。

  等老太太离开后,她张着手,让橘堇把她从高椅上抱下来,撒欢儿似的奔到祝二太太身旁,揪着她的衣袖,奶声奶气:“娘亲,也差人去问珩哥儿哩。”

  她这一声珩哥儿,道的突然,乍一出口,祝二太太还没反应过来指的是谁。

  待橘堇在旁边小声提醒了一句,才没好气道:“知道了,谁都不会漏的。你这眼皮子浅的,不过就是送了你几块木头,至于这样成日惦记着吗。”

  宜臻歪歪脑袋,听不明白这话,只咧开嘴,露出半排糯米小牙齿。

  倒是祝四太太在旁边似笑非笑:“二嫂,宜臻和卫家小少爷感情好,您应该高兴才是呢。总归以后都是要过一辈子的人,这小时候感情越深啊,日后在婆家日子就越好过,你瞧大嫂......”

  说到这,她陡然住了嘴,连神情都变得尴尬起来。

  大约也是想起来,今时不同往日,在这当口提大老爷,那不是促狭打趣,而是落井下石。

  幸而此刻老太太已经走了,不然光凭这一句话,就没她好果子吃。

  祝大太太抬眸瞥了她一眼,什么也没说,面色淡淡的,带着几分嘲弄的冷意。

  祝二太太就更懒得搭理她了。

  她是晋安林氏出身,最重嫡庶,四老爷是姨娘所出,四太太王氏也是王家庶女,庶配庶的,在她眼里,就没有与她交谈的牌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5页  当前第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0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那造反的未婚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