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年代福星高照_分节阅读_第131节
小说作者:溜溜猪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99 KB   上传时间:2020-02-01 20:35:00

  这个时候看见奶奶舍不得,她就更不想走了。

  这个时候肖敏也说:“孙老师让你回来以后挑一门才艺学学,如果以后你对拍戏感兴趣的话,要有才艺才能考相关的学校,当然我也不是很支持你去搞什么艺术创造,这些东西当做爱好就行,但是我看孟年学了声乐就很不错,你到了县城里面也可以找老师学一两样乐器,或者是舞蹈,在村子里面,你想要学什么东西连老师都找不到的。”

  一想到孙奇老师的叮嘱跟教导,陈檬就说不出话来,孙老师说表演是一门艺术,但是你的目光不仅仅局限于表演,还应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出来,以前她住在村里面,能接触到的东西有限,自然不知道老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现在总算明白老师这样叮嘱的苦心 ,于是也不太抗拒搬家这回事了。

  县城的房子和学校都不太好安排,整个县城只有两所完小,只接受城镇居民的孩子来上学,当然也不是没有特例,学校需要创收,自然也会接受一些能交得起借读费的孩子来学校念书,这个陈小凤找找关系,就轻松搞定了一完小的学位。

  至于房子是赵菊拖人找的,她在县城上班上了这么多年,多少有些关系人脉,刚好她一个朋友换了个房子,打算把原来的房子出租出去,地点也挺好的刚好在一完小附近,县城不大去哪里都方便,搬家搬到县城里面倒是不错的决定。

  搬家这事儿在大河村算是大事情,知道肖敏要搬到县城里去,大河村的定海神针要走的消息迅速给传开了。

  而陈湘南所在的新风制衣厂知道肖敏现在不去寻找下一批订单,而是全力在做专卖店的事情,现在到处在笑话肖敏呢,风言风语的传到了大河村未免变了味道,大家都觉得肖敏的制衣厂是不是不行了,一旦制衣厂不行,厂里面那么多员工的生计就成了问题,总不能叫她们再回去种地。

  但凡拿过几年工资,就不会想要回去种地,种地的那种辛苦跟收获实在是不成正比,再说以往的苦日子,谁都不想再过了。

  制衣厂顿时陷入到一片恐慌之中,以前大家都觉得制衣厂要比养殖场饲料厂干净轻松,都想要往制衣厂挤,现在不断传来有人想要调到养猪场的消息,还有一些女工甚至都在打听新风制衣厂那边有没有在招人的消息。

  这个时候又传出来了新风制衣厂在招人的消息,不少工人都蠢蠢欲动。

  工人是厂子里面的根本,好些工人都是在制衣厂做了好多年的,技术好、对厂里的流程也熟悉,要是工人一旦出现松动,招新人培养起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肖敏培养一批熟练的工人是费了不少功夫的。

  新风厂现在的野心倒是很明显,什么都是比照着肖敏的厂子,甚至连陈湘南也挖了过去,现在厂里面风言风语,有人说肖敏的厂子是不是不行了。

  这个时期是毕竟阶段,经过这次出去她算是了结了跟着国营单位干是比较稳定,但是人家倒你也要跟着倒,谁也不知道国营厂这种落后的模式能够持续到多久。

  随着时间越长,肖敏的担心便越多。

  陈大嫂把这个情况跟肖敏说了。

  “厂里面的人有这种心里很正常,现在短期内单子是会少一点,也是厂子里面业务调整的阶段,要是大家人心不稳,我的后方就得不到保证,这事儿是谁起的头?”

  陈大嫂在肖敏对面坐下,哧了一声:“还能是谁起的头,陈湘南呗,她记恨你当时不让她当班长,还开除她,回头就去了新风制衣厂,不仅去了那边,还把咱们好几个设计图跟成本也偷了过去,说不定这人要走的时候就想好要给自己留这么一条后路了,我现在怀疑,村里面的流言跟新风制衣厂在招人的消息,就是陈湘南的娘在村里面传出来的。”

  肖敏点点头:“我也猜到了,你去厂里通知一下今天晚上开一个短会。”

  陈大嫂就知道肖敏也猜到了,制衣厂女工有这样的顾虑是很正常的,单子减少以后,肖敏的厂子里面确实也减少了订单的数量,工人们靠着计件拿工资,现在单子做的少了,直接就影响到她们的收入,人心都是不足的,最最开始的时候大家进厂干活,就想着能轻松点,挣的钱跟种地差不多就行了,随着收入越来越高大家的心也不仅仅局限于这里了。

  肖敏觉得有必要跟员工说明一下情况,如果有人真的想要走,她也不用留住她们,制衣厂从来就不需要不用心干活的员工!

  员工大会就在制衣厂的车间举行,肖敏还是跟往常一样,让大家以茶话会的形式坐在一起,唠唠嗑、聊聊天,但这个时候,谁也不敢拿肖敏当普通的农村妇女看待,她是提供给大河村七百多口人生计的财神爷,在过去的七年里,带给大河村变化的那个人。

  从工人们见到肖敏的那一刻起,心里那种忐忑不安和彷徨,都消失不见了。

  “我知道这段时间厂子里面在改革,在转型,让大家伙觉得不安,甚至有人起了要离开厂子的想法,我说的对不对?”

  附近鸦雀无声,是有人想要走,但是也有不少支持肖敏的声音,这些年服装厂带给大家不少希望,也让不少家庭妇女在家里的地位一下子提了起来,肖敏从来就不是自己默默赚钱,不管大家的性子。

  她这一开口,其实大家也有很多话想要问她,村里面有留言说肖老师要去京市了,如果肖老师去了京市,制衣厂到底是办还是不办?

  这个时候新风厂传来要招人的消息,对于工人们来说是莫大的诱惑。

  见肖敏开口,人群里面几个胆子大一些的妇人也蠢蠢欲动,其中一个嫂子跟肖敏也算是比较熟,索性开门见山的说:“现在厂子里面单子在减少,大家都知道春季的订单跟校服订单都被新风厂给截走了,我们也是要吃一口饭,现在新风厂在招人,我们也在犹豫去还是不去,您也知道我们跟着您干了那么多年,心理上还是偏向在咱们村子自己的厂子里面干的,您就说句准话,咱们制衣厂以后还有活路吗?”

  她这一开口人群里面就炸开了锅,有几个跟陈湘南关系比较好的,也是拿了陈湘南好处的就在人群里面起哄:“她当然不会说自己厂子不行了,但是谁都知道现在不行了,厂子里面没有订单,要怎么活下来,反正咱们只是个干活的,在哪里不是干活,新风厂离咱们村子不是很远,骑车也就是十几分钟就能到了。”

  肖敏一眼就认出来了讲话的人是陈湘南的堂姐陈梅梅,她点点头:“好,陈梅梅你想去新风厂也可以,今天就可以辞工 ,这个月的工资我多补贴你十块钱,今天有要辞工的,今天就可以走,剩下来的好好干,我肖敏一定不会亏待你们。”

  跟这些工人讲发展讲愿景都没有用,她们只是最寻常的农村妇女,看到的也只是眼前的利益,你要是跟她们说私营企业的改革路线,这帮人准保以为你是吃饱了撑的。

  肖敏虽然人不在厂里面天天待着,但是厂子里面的动向她未必不清楚,这个陈梅梅跟陈湘南的关系最好,陈湘南出走到了新风厂想必也许诺了她不少好处,所以这段时间陈梅梅也很卖力的给新风厂宣传,左一句右一句都是说陈湘南在新风厂的好,不少工人也因此动了心,想要转去新风厂。

  这个时候先把陈梅梅在众人面前给拔掉了根,就会有震慑那些想走的人的作用。

  陈梅梅先是一愣,很快就明白了自己陷入了一种什么样的处境之中,不免暗暗焦急。

  肖敏这是什么意思,要她现在就走,她怎么能现在走呢,新风厂那边要她过来做班长,但是条件要她带过来十个工人,现在明显大家还在观望的时候,肖敏就直接让她走人了!

  她在工厂还没有拉到足够多的人呢,如果离开了厂子,再想要在这么多人中间蛊惑人心,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肖敏这个人能力非常强,她很容易得到旁人的信任。

  处理了陈梅梅,肖敏再一次问:“厂里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我敢跟你们保证,用不了几个月大家又会忙起来,到时候活多的你们都干不完,当然这个时候有没有人想要走,如果要走,我还是能够补贴的,今天不提,以后就没有这个补贴了,后面再要走,就按照正常的离职手续来办理,还有谁想要走的?”

第149章

  按照一般人正常的心里上来说,如果下定了决心要离开,今天离开是最合适的,毕竟还有补贴了十块钱,今天不走的那些,后面因为痛惜了补贴,也不会轻易提出来要离开。

  另外她还有一个意思需要表达,她手里还能拿得出来钱来补贴,那个阔气而又豁达的肖老板还在,她底气十足。

  人群中响起来一个声音:“我不走,我从厂子开始办的时候就在厂子里面干了,以前跟着肖老师,以后我还要跟着肖老师,除非肖老师不让我干了,那我就不干了,我也不会怨恨您。

  你们大家仔细想想,以前我们女人在家里的地位是怎么样 ,现在又是怎么样的,以前男人在外面种地挣口粮,女人没有什么地位,咱们在家里吃饭都不让上桌,现在呢,咱们才是家里挣钱的主力,是谁给咱们这个机会的,是肖老师给咱们这个机会让咱们在家里说话有地位,我死也不离开厂子,除非肖老师不要我干了,或者厂子真的干不下去了我再走。”

  这一席话是事实,也是很多人的心声,当年确实是肖敏办厂,让好多在家里处于二等公民地位的女人一下子有了地位,也在家里有了话语权,这个影响可不一般,以前爷们下了工就聚在一起聊聊天,侃侃大地,现在女人要在外面赚钱,有时候还要上夜班,爷们也开始心疼起女人来了,也可以说爷们都不敢惹家里的“顶梁柱”们。

  现在大河村经常还能看见爷们儿带娃,无他,女人有了经济地位,才有了家庭地位。

  这些跟肖敏这些年在大河村的影响也有关系,女人都能当村干部,当校长,现在谁不说一句,你要是看不起女人,就别在肖老师的厂子里面打工啊。

  只要这一句说出来,谁敢看不起女人啊,大河村的村干部就是女人。

  人都是有感情的,这话一出,不少妇女都表示:

  “我不走,我就跟着肖老师干,肖老师说厂里会有活干,那我也相信肖老师,咱们在这里干了这么多年,肖老师什么时候骗过咱们,新风厂现在是说的好,到时候不兑现怎么办?”

  “咱们在村里面搬货不就是图方便嘛,又能照顾家里,新风厂怎么说也远了一些,不是谁家里都有自行车的,咱们走过去也要四十多分钟吧,不合算的不合算的,我不想去那边上班,再说新风厂办厂才多久,说是好谁能保证真的好,我不想离开厂子里呢。”

  最后只有一两个跟陈梅梅关系比较好的妇女表示也想走,其他人都很坚决的留在了厂里。

  肖敏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一场危机也总算是能化解了。

  最后给那几个要走的人结算了工资以后,肖敏又给大家开了动员会,内容无他,就是把自己工厂的发展重心讲了一下,以后的生产基地还是会在大河村,毕竟工厂从这里起家,也有了基础,没有必要搬迁到别的地方去,但是销售模式已经从批发转专卖店零售的模式,首先在新安县城开了专卖店。

  最后肖敏公布了给大家又加薪5%,让工人一阵雀跃。

  虽然说最近的单是少了,减少了一班,原来的三班倒改成了两班次,但是生活质量也好了呀,再也不用上凌晨的班了,现在这年头生活质量改善了也不指望靠女人赚这些辛苦钱了,大家心说反正也加了5%,这样算算每个月拿到手的其实也不会少太多。

  服装厂的一场危机总算是解除了,陈大嫂顺利的把工厂的管理接手下来,这些年陈大嫂也跟着肖敏在服装厂干管理,工厂里面的事情她是最了解的,再不济还有会计孙翠娥在,再不济肖敏也没有跑太远,还在县城里面待着呢,她每周都会回来住上两天,看到了肖敏,厂里面的人才会真正的安心下来。

  至于新风厂的那些背地里的小动作,肖敏现在是觉得没有太大必要去动新风厂,只要她的专卖店开起来,县里面的人就应该知道专卖店的优势和区别,用低成本的中转费用,直接从厂里面拿货销售,是要远远低于国营商店的销售成本的。

  她有自己的工厂,有工价低廉的工人,这是绝对的优势,而肖敏厂子里面贴近时代的独特设计也是她竞争力的一部分。

  当然厂里面现在也不是不做团队单,她重新把目标定位在流行商品这一头。

  由于国营商场跟学校的性质限制,他们不可能做流行商品,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刮遍神州大地,流行商品的趋势和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在省城,大部分上班族和低薪阶层更喜欢物美价廉又时尚的健美裤、喇叭裤、红色的喇叭裙,蝙蝠衫这些上面。

  不依托国营厂,就意味着没有资金流的支持,没有大量的固定资金流的支持,肖敏就必须准备足够多的现金,以免造成资金链的断裂。

  刚刚买了房子,又买了店面,肖敏的资金流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

  这两年厂子里面确实是赚了不少钱,但是家大业大,到处进项,到处也要花,家里本来有十来万的积蓄,算是非常富裕的家庭,但是跑了一趟京市花了小五万,陈小军又买了摩托车,县城里面又买了两间大约一千多平方米的店铺,加上工厂那头的备用金,一下子就整的家里紧张了起来。

  这有钱的时候不觉得钱有多金贵,真到用钱的时候才体会到没钱的难,这年肖敏确实也是大手大脚惯了,算了算自己手里的现金流只有两万多,顿时觉得自己“穷”得不得了。

  这点钱确实让肖老板觉得手头有些紧张,目前还有好几个大的开支,而且到了春季能出笼的猪毕竟有限,目前她的三个厂子的进项全部都在饲料厂这头,好在饲料厂是三个厂子里面盈利最高的,目前也支撑了三个厂子大半的现金流。

  而且到八五年,物价有上涨的趋势,就连猪肉都从原来的一块二直接飞涨到了两块钱,大米以及其他食材、日用品的价格也有上涨,如沈间所说,钱会在未来的几年内逐渐贬值不值钱,就比如说七十年代的时候衡量“万元户”是要看家庭年收入,现在的“万元户”则是要看家庭年收入了,这两者的区别也挺大的。

  果不其然,这个年过完,就看见方慧茹写信说胡同里面的房子现在大部分都往五万以上报价了卖,幸好她手续已经办好了,好几次看见卖房子的老先生,都说他们运气好。

  肖敏从刚开始做生意到现在经历过这么多,还从没有遇到过手头这么不阔绰的时候,夫妻两人算盘一打完,就知道这些现金流最多只能支撑三个月,现在刚好是业务转型的时候,一旦资金流断裂,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当初花钱的时候没有想过这些后果,不过那会儿也算不到校服和国营商店那边的订单给取消了呀,现在一下子取消了两个大订单,又在县城买了店铺,导致手里头的资金流就紧张了起来。

  其实这也并不算特别严重的事情,肖敏虽然手头紧,但是手里头持有的是“优质资产”,所谓优质资产,是指一些套现很快的东西,比如说现在炒的很火的店铺,还有京市那一套带着院子的小房子,这些都是非常容易套现的,按照方慧茹的说法,过完年之后的这波疯涨完了以后,要想在京市找到一套好一点的四合院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房子贵的时候反而更多人买。

  对于这一点肖敏也颇有一些庆幸,没有想到这房子买的这么值当。

  “不行的话就把咱们家小院挂出去卖吧,我妈妈说那房子起码涨了一万。”

  “不卖。”陈小军摇摇头:“这房子是你喜欢的,咱们以后万一要去京市咱们起码有个落脚的地方,这个房子绝对不能卖,你也别着急,我砖厂那边资金是充足的,实在不行我想想办法,总之房子你不许卖,卖掉了以后就别提往后回京市的事情了。”

  他知道肖敏重视京市的那一套房子,这也是她在京市唯一一个留得住的东西,这房子他是断断不会给她卖掉的,于是拉长了脸重申:“别打房子的主意,也不许你跟妈提起要卖房子的事情,我说过我有办法。”

  男人还是越沉淀越有味道,肖敏想起来曾今两人同学的时候,青涩的陈小军甚至连话都不敢跟她说一句,这样的男人竟然跑回家直接跟他奶奶提,要娶那个隔壁村的“黑五类”,肖敏当时连陈小军是谁都不知道。

  后来媒人来说叨,两人见面以后她才知道原来就是那个每次看到她都害羞的不行的大男孩,当时就觉得这个人非常好玩。

  肖敏眨巴眨巴眼睛,看着陈小军,突然凑过来,在他有着浅浅的胡渣的下巴上面轻轻啄了一口。

  她眼睛如一汪春水一样,让人禁不住心池荡漾。

  陈小军突入起来的靠近她,滚烫的手臂从她腋下穿过一直往上圈住了她的胳膊,一个很是亲密的姿势。

  两人除了夫妻生活中甜蜜的那时刻,还很少在生活中这样表达过自己的情感,陈小军是,肖敏也是。

  嫁给这样的男人让她觉得心安。

  陈小军突然说:“你还记得不记得当年在池塘底下挖出来的东西。”

  是银子,家里还有十几斤重的银子,还有那一块玉原石,且不说那几块银板子的价值,就那块翡翠,郑双双都说过至少能卖好几万,那还是好几年前的价格,这几年翡翠价格涨了不少,那块玉原石的价格肯定也水涨船高。

  “实在不行就把银子折现,没有那么艰难,你要相信自己,专卖店开张了以后,一定会有好的成绩的。”

  “要是我成了败家娘们怎么办?”

  “怎么办?”陈小军突然把媳妇打横抱起:“败家媳妇就要钱债肉偿。”

第150章

  自从陈小军给媳妇交了个底,肖敏就有了干活的底气,重新把精力放在店铺装修这方面来。

  团队单她也不是没有,县城的银行看上了她家设计的服装很时尚,找她订购了一批员工春秋和夏季制服,这批单子虽然没有以前学校做校服的那么大批量,但是胜在利润还可观。

  过年以后把以前的三班倒调整成了两班制度,工人刚开始还不太适应,毕竟这样一来就少了一些工资,但是时间久了觉得这种上班的作息也挺好,以前倒零点班的时候非常痛苦,现在最晚的一班十一点钟也都下班了,回到家虽然也很晚才能睡觉,但是比凌晨还在单位上班要好得多。

  也有不少工人现在都习惯了倒两班,甚至跟陈大嫂商量以后还是上两班比较好。

  挣钱是重要,但是这些年下来上三班倒累计到人身上的毛病也是不少,晚睡会要人命,晚上不睡到了年纪还真的扛不住,更何况服装厂还有不少年轻小姑娘,因为熬夜长了一脸的痘痘,现在想想虽然工资是少了一些,但是有时间照顾家里,也有时间相看对象,钱是赚不完的,这样想来心里平衡了许多,甚至一点都不怀念三班倒时候的“高薪”。

  既然这样人力成本就少了许多,比之以前一个月的工资要少发了30%。

  肖敏原本估计的这两万块钱在最差的情况下只能撑下来四个月,结果因为慢慢有小规模的团单进来,加上人力成本少了不少,肖敏的厂子意外的度过了一场危机。

  而新风厂就没那么幸运了。

  原本陈湘南去的时候把自己吹的天上有,地下无的,其实说白了她在肖敏厂子里面做事就不是很细心,管理经验就更加没有了,她进去的时候胡吹海吹一通,倒是真的把肖敏厂子里面的那一套依样画葫芦搬过来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9页  当前第1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2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年代福星高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