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五零年代末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鱼修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66 KB   上传时间:2020-03-07 19:21:59

  “啊!!!”这回不用周燕再追,那个男人直接吓的屁滚尿流,用狗都追不到的速度,瞬间跑得无影无踪。

  “哼!居然敢打我的主意,吓不死你们!”直到那两个男人跑得没醒儿,周燕这才回到空间把脸洗干净。换上一套干净的衣服,回到县城买车票回到了上水村。

第37章 037

  周燕回到上水村已经是大半夜了, 忙活了好两天, 先前又追人跑了很长一段路, 周燕是又累又饿。

  刚回到周家, 就看见周老太太站在大门前, 看见周燕回来,一手帮她拎褡裢, 一边拉着她进院里埋怨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让墩子在车站等了好几趟车都不见你的影子, 把我急的,差点去镇上派出所报失踪了!”

  最近一年汽车稍微多了起来,原本去县城的车由一趟改成了三趟。分早中晚,三趟车轮流开。

  就算错过时间坐不上,还有其他路线的车也可以捎带。周燕这次到县城晚, 错过了末班车,买的就是绕道车票,所以才会这么晚回上水村。

  “有点事耽搁了, 坐的拐弯车回来的。”周燕任由周老太太帮着拎包裹, 双手抱着她的胳膊撒娇, “奶, 有东西吃么?我好饿。”

  “你有啥事儿耽搁这么久?”周老太太狐疑的看她一眼:“瞧把你给累的,就不能看好了时间?灶房给留了饭, 我去给你热热,吃饱了赶紧躺下睡一觉, 明天我们大队都要去深山摘蘑菇呢。”

  周燕一愣:“又到半月一进山,采蘑菇的时候了?”

  当初她在山里找的五从银耳, 经过她随手乱分植,加上灵泉的浇灌,已经密密麻麻长了空间壁头到处都是。

  害得她花了不少时间功夫避开山里人,去深山上找了二十来根巨大的枯木,围着空间墙壁放了一圈,任由银耳生长。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她光晾干的银耳都有一千多斤重,而新的一茬银耳眼瞅着又快到采摘时候了。

  周燕那个愁啊!现在是饥/荒时间,没人愿意花大价钱买这稀罕物。她也不愿意贱卖,这么多银耳放在手里,得放在猴年马月才能出手啊!

  周老太太哪里知道她心里的愁绪,先把她的包裹放在堂屋,然后去灶房给她烧火热水饭,“现在哪里用得着半月一采,其他生产队的人饿得受不住,天天组织着社员往深山跑。前儿第四大队还遇到一头大野猪,被他们合力打杀了抬回队里,整个生产队都在吃肉呢。我们第五大队虽然手头有粮食,但是粮食也不嫌多不是。那深山的各种菌类,就算吃不完还能晒干去黑市换钱儿,万一遇上大野猪,咱们村儿就有肉吃了。”

  野猪肉啊,算算时间,周燕也快一年没吃过猪肉了。虽说她平时隔几天就去山上的庙里杀只兔子和了尘一起解解馋。可到底,兔肉寡淡,不如猪肉肥滋滋的咬在嘴里厚实。

  要是整个大队的人都进山,除去老弱,有近两三百号壮劳力,她要是用灵泉引野猪出来,就算多引了两头,想来他们也能应对吧?到时候可不就有肥而不腻的红烧肉吃了!

  想到如此,周燕顿时觉得浑身振奋,劳累去掉一大半,高高兴兴地跟着周老太太进灶房,帮着烧火热饭。

  从前怕长胖又挑食的周燕,大概也死也没想到,有朝一日,她会摒弃从前嫌弃的不得了的肥猪肉,居然和这个年代所有人一样,希望自己能吃一肚子油……

  热好饭菜,端去堂屋。上水村没通电,堂屋里点着一盏昏黄的油灯,已经睡着的周家其他人听见动静,纷纷起身披着衣裳到堂屋里来。

  周家几个小的则围在桌前,伸长了脖子望着周燕喝红薯粥,“三姐你回来啦!”

  “三姐,你还饿吗?要不要我给您再去锅里添碗粥?”

  几个小的叽叽喳喳的说着话儿,眼里全都是渴望之色,周燕故意逗要给她添粥的四丫:“成啊,我还饿着呢。”

  四丫拎着空碗,迈步跨过门槛,正要去灶房给她添饭,忽然听见周燕大喊:“我给你们带了很多新品种的水果硬糖回来,分糖咯!”

  四丫脚步一滞,扭头看着周燕手里抓着五颜六色的糖果,一把一把的抓给墩子二狗几个,心里顿时委屈不已。眼泪汪汪的盯着周燕,脚挪不动步。

  周翠花见自个小女儿都快哭了,顿时拉下脸儿,阴阳怪气说:“有些人去了趟城里就不得了,烂大街的玩意儿也就敢在家里显摆!”

  又扭头呵斥四丫:“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不就是几颗烂掉牙的糖,改明儿娘给你买一堆,用得着这么哭哭啼啼?咱们二房可不稀罕她的东西!吃了可要烂心烂肺!”

  “咋说话的?!”家里所有孩子,不论大小,人人有份。就连周翠花刚学会走路的臭豆腐,也拿了两颗糖在手里。

  周燕要真跟二房过不去,干啥要给臭豆腐、大狗、二狗糖果,而不给四丫?明显周燕是在逗四丫玩啊!

  周老太太老脸一黑,横了周建立一眼,“大晚上的不睡觉,你们吃饱了撑着起来吹冷风?”

  “嘴上没个把门的娘们儿!你现在去城里给我买几斤糖回来试试!买到算你能耐!”周建立接收到老娘的眼色,顿时呵斥了周翠花几句,又扭头给周燕道歉,“三丫头,你二伯母脑子不太清楚,说话就没个分寸,你甭和她计较,免得气坏了自个儿。”

  就差没骂周翠花脑子有病!把周翠花给气得,拉上正要拆开糖果纸的臭豆腐,气呼呼的往二房走。

  到嘴的糖果不翼而飞,本就不知事的臭豆腐嚎啕大哭。

  他嗓门向来就大,这一放开嗓门哭,听得堂屋里所有人耳朵嗡嗡作响。

  自家婆娘这么不懂事,还当众甩脸子。周建立又气又无奈,抬脚狠踹周翠花膝盖一把,让她消停点自个儿回屋。自己则把臭豆腐抱在怀里,把水果硬糖咬了一小块堵住臭豆腐的嘴,自个儿则抿了下嘴唇。

  真甜啊……他当孩子的时候赶上战乱,不说水果硬糖,就是最便宜的饴糖都很少吃到。现在到处都在打饥/荒,听说城里的供销社、粮仓、百货商店都关门了。不知道这三丫头是从哪来的这么多硬糖呢?

  这些硬糖其实是周燕在金三角华侨商店买的,国内除了上海京市,其他地方是没有这种高档糖果卖的。

  当时周燕见这些糖果实在很漂亮,一口气买了二十斤,一直放在空间里。

  她本人不爱吃糖,当时买的太多,不好一次性拿出来。这不,周燕准备跟周家人摊牌,这些水果糖的来源解释清楚,就不会引人怀疑。

  糖果分下来,大人小孩都有份,小孩儿十颗,大人五颗。大人们嘴上说着不喜欢吃,真分到手里,望着那些五颜六色的糖纸,每个大人心里都是欢喜的。

  都迫不及待的剥开一颗放进嘴里,入口甜滋滋的,带着淡淡的水果味儿,让人吃着心情都好了起来。竟然跟吃着肉一样,好吃的不得了!

  “总算没白养你这丫头,知道孝敬长辈。”周老太太嚼着一颗苹果味的水果硬糖,老脸笑成一朵菊花说:“去黑市买这些糖要不少钱吧?你姑给寄的零花钱你省着点花,存起来给你当嫁妆也好哇。”

  饥/荒之前,周秀芳就已经还清了周家所有的债务,每隔两个月还给周老太太寄生活费,和给侄儿侄女们寄零花钱。

  周秀芳运气不错,每次赌石都能小赚一笔,寄回来的钱就格外丰厚,让周老太太一跃成为第五大队最有钱的富婆。

  而所有侄儿侄女中,周燕的零花钱也格外丰厚,每次都有十五块钱儿,赶得上人家工厂正式职工半个月的工资了。

  因而周老太太并没有疑心这些糖果来源,只道她是在黑市花了大价钱买的。

  周燕当然没蠢到自行招供,事实上关于在金三角湄公河上惊险的一切,还有周秀芳、闷子二人究竟在做什么营生,周燕都没告诉周老太太。故而拥有共同秘密的周秀芳,别的侄儿侄女都一两块的零花钱,唯独她的零花钱番了十多倍,为得就是堵住她的嘴,让她保密。

  “知道了奶。”周燕笑着应了声,环顾堂屋众人一圈人,轻轻咳嗽一声,说起正事:“奶,我有件事想跟你说说。”

  “啥事儿?说吧?”往日周燕嘻嘻哈哈没心没肺的,很少有正形。如今神色郑重,周老太太心里隐隐不安,试探性的问:“你该不会在城里闯祸了吧?”

  “我没闯祸,奶。”周燕摇摇头,甩出一个惊雷,“我在市里买了一套房子,户口已经转成南昌市城市户口了。”

  堂屋瞬间安静下来,静得连跟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啥?!!!”好半天,周老太太回过神来,声音都变了调,紧盯着周燕问:“燕丫头,你刚才说啥?!”

  “奶,我说,我在市里买了一套房子。”周燕无奈的又说了遍,从褡裢里掏出新户口、粮本、房契,还有其他票据证明,放在木桌给周老太太看看。

  周老太太不识字,但是四房周建国是上过扫盲班的。看懂老太太的眼神后,周建国一一拿起户口粮本仔细端详,而后发出惊叹:“娘!真的是市里的户口、粮本、房契啊!”

  “我家丫头就是能耐!”孙梅坐在堂屋右手边的板凳,激动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以后我家闺女就是城里人,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做一辈子的村姑,干一辈子的粗活儿。在厂里单位上上班,就有粮食可吃,真替她高兴啊……”

  周老太太懒得理老四媳妇儿在那自作多情当人家娘,皱着眉头问周燕,“你哪来那么多钱儿在市里买房?我虽然没去过市里,可以知道那里的房子可不便宜,要三四百块钱儿呢。而且就算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还有就是,你不是去看你小舅吗?咋又跑市里去了?”

  她是千防万防,生怕赵有恒把她乖孙女拐去城里。却没料到,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主意。居然能耐到自个儿在市里买了房子!

  周燕被她问的浑身是汗,连忙解释:“奶,现在城里都在打饥/荒,断粮两个多月了,都饿得受不住卖老东西、房子救命呢。我不是老往山上的庙里跑嘛?你以为我想出家?我其实是偷偷拿去年你让我保管的红薯在庙里的后院种呢……”

  “我今年收了大概两千斤红薯,分了五百斤给老和尚做保密费,剩下的粮食我存着,想着舅舅他们过得不容易,等奶奶你们送我回去后,我又去藏粮食的地方偷偷拿了八十斤红薯出来,结果舅舅他们不在家。”

  “本来我打算回来的,经过一个家属楼的时候,我听人说粮食可以换房子,尤其市里更容易换。于是带着粮食坐火车去市里碰运气,在火车上遇见一个老乡,细聊之下,她居然是我远房表姐……”

  反正都决定摊牌,周燕索性一股脑儿的倒完。省得到时候东窗事发,还得一件一件的撒谎去圆。忒累!

  周老太太听完,眼睛瞪得老圆。乖乖,自个儿这乖孙女可是长本事了啊!不但把原本交给她的三百粮食变成了两千斤,还敢独自去那市里,弄了套城里的独院房子,把自己弄成乡下人,人人羡慕的城市户口!还顺便认了一门亲!

  她咋这么能耐!

  周老太太隐隐觉得,这个孙女儿本事太大,她已经压制不住了。

  不过一想到周燕给五百斤红薯给老和尚,周老太太就心疼的无以加复。五百斤红薯呢!够他们一家子吃上好几个月了!

  转念一想,那庙里的后院有一亩多宽地,没有庙里和尚的允许,谁也不能进去,就连公社大队也不能。

  因为据老一辈的说,和尚的后院是各路菩萨弥留之地。若是未经同意就进去了,就是对神灵亵渎,会遭到报应。

  虽然建国后,国家破除封建迷信,庙宇也因此没落。但是人们对神灵的敬畏思想一点都没消失。所以山上破庙里的后院基本没人进去,就算有人想进,没有老和尚的允许,他们也是进不去的。所以老和尚要在后院种菜种粮神马的,大队公社根本不会管,也不愿意管。

  周老太太不知道周燕是如何与那老和尚扯上关系,但是借了人家的地种粮食,保密费当然是要给的。

  当即就神色肃穆的吩咐所有人:“这私自种粮可是大罪,这事儿咱自家知道就好,可不能往外传!尤其是老二你那媳妇儿,还有孩子们!谁要是说漏了嘴。不用我收拾你们,咱家老小就直接被人抓去吃枪子儿,正好一家子在阴曹地府给阎王爷充小鬼!”

  这年代私自种粮后果的确很严重,但也没到要枪毙人的地步,最多被抓去批/斗一番,没收粮食就放回来。周老太太这番话也是存在吓唬事儿逼周翠花,和年纪小不懂得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的孩子们。

  不是周老太太小题大做。这年头,一草一木都是属于国家的。平时,上山拾点柴禾倒是没人举报,可私自种地就不一样了,每寸土地都属于国家,属于生产队,你胆敢私自种地?呵呵,不死也要脱层皮!

  “奶,您放心,我们会守口如瓶的。”孩子们也不知道她说得话是真是假,纷纷捂住嘴巴,伊伊呜呜的保证。

  “娘,您放心,我会看好臭豆腐她娘的。”被指名道姓的周建立臊得头都抬不起头,娶了个事儿逼婆娘,他也很无奈啊!

  事实上周老太太和周建立都多虑了,周翠花的确极品事儿逼,但她又不傻。周燕私自种粮的事儿,虽然是她一人所为,但却牵扯到全家老少。她纵然有心拿捏当把柄,也要有本事把自己摘除出去啊!

  要想摘除撇清关系,周翠花就只有离婚净身回娘家,那样周家发生什么事儿就再和她没关系。

  周翠花好不容易从穷山沟沟嫁到条件好点的上水村,她怎么可能放弃现在的好生活呢!

  “记住我说的就成。”见孩子们都像是吓住了,周老太太满意的点点头,挥手撵人,“没事儿了就都回去歇着,一窝蜂挤在堂屋里,我燕丫头被你们祸祸得饭都没吃饱。”

  “三妹/三姐,我给你盛饭去。”周燕刚想表达她连吃两大碗红薯粥有点撑,瞧见以大狗为首的几个孩子,要报答她给糖果吃的事儿,争抢着她的饭碗要去盛饭。忙开口阻止,“我吃饱啦!你们别再去盛了!明儿还要早起上山采蘑菇呢!”

  往年采蘑菇是小事,但是全队人出动意义就不一样了,那代表着全村人都要干活儿,谁也甭想偷懒。小孩儿晚去点没什么,可大狗二狗、墩子这仨半大的小子要是去晚了,指不定让人说出什么闲话来。

  毕竟,在建国前,他们这个年纪做苦力活儿的一抓一大把,采蘑菇这种轻省活儿他们不能干?明儿正好是周日!

  当下堂屋一帮人都散了,周燕先进了周老太太的屋里,拿出她在黑市拿粮食换的八尺藏青色布料,让她和老周头一人做一身衣裳。

  然后又去到大房,通样给了八尺布,最后才去四房,想把她给孙梅买的一件处理成衣,还有同样八尺天蓝色衣服给她。

  刚想敲门,忽听见孙梅跟周建国说“燕丫头长大了,都能做主自个儿买房,成城里人了。眼瞅着她到了说亲的年纪,她又主意大,万一她在外面处了对象,那当年三哥跟人家定的娃娃亲可咋办?”

第38章 038

  这事儿, 孙梅也是听大房王芬兰无意之间提起的。

  说这老三周建军殉国后, 赵梦如有天抽疯似的背上还在吃奶的婴儿周燕, 背着家里所有人, 独自坐车去县城找娘家。

  后来没两天回来, 一副蔫头蔫脑的样子,手里还拽着一封皱巴巴的黄纸信。

  王芬兰好奇, 就问她找到娘家没有, 手里拿的啥?

  赵梦如答非所问半天,最后哭着说:“孩子她爹是为了保护他的团长,被轰炸机给炸死了!他的团长想弥补咱们娘俩,给燕儿订了娃娃亲,说是燕儿长大以后, 就让他的儿子娶燕儿。还让咱娘俩去市里,由他们家照顾。做啥春秋大梦?!!我爱人死了,我燕儿没了爹, 他们居然还想限制我们娘俩的自由!做梦!”

  王芬兰有点懵, 实在不明白赵梦如在想啥, 既然三弟已经死了, 人家团长又愿意对她们娘俩负责,这跟自不自由有啥关系呢?呆在城里, 难道不比呆在吃穿不饱的乡下好?

  她当然不知道,当年赵梦如之所以不管不顾跟周建军来上水村, 就是因为赵梦如打小就定了娃娃亲,自家人和那户人家都把她看得紧。

  从不允许她出私自外出, 每天就是上学下学,回家吃饭睡觉一条线,整的跟古时候的大家闺秀一样足不出户,都快把她给逼疯了!

  赵梦如一直不喜欢娃娃亲对象,又接受过文化熏陶,觉得娃娃亲限制了她的人身自由,时刻都想挣脱这封建婚姻的枷锁。一遇上合心意的周建军,便不顾他的身家背景,直接跟他到了周家。

  就算后来的日子过得不如意,在赵梦如眼里,自由依旧比任何事情重要。所以一听周建军的团长拿娃娃亲做补偿,赵梦如就觉得这是对她一种侮辱。在王芬兰诧异的眼神中,将那封信唰唰撕了个粉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五零年代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