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五零年代末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鱼修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66 KB   上传时间:2020-03-07 19:21:59

  逛完经过一楼的小吃部时,看见许多人都围着玻璃柜,或是买点心小吃,或站在旁边买不起闻闻味儿。

  周燕想着要去拜访隔壁的马大爷一家,还有高教授夫妻俩,便停下来,把每样糕点都要了一斤。

  近十种糕点小吃,一下卖掉十斤。这样出手大方的客人可是很少见,一般来说,出现这种客人,要么求人办事,要么办喜事儿,否则不会买这么多。

  要知道,买十斤糕点,除了要八块四毛钱,还要七斤九两饭票。相当于工人三分之一的工资粮票了,没有这两样事儿要做,谁舍得买这些吃不饱的玩意儿。

  售货员也不含糊,拿到钱和粮票后,把写好的条子和钱票往木板上一夹,“唰”的一下从链接收钱处的铁丝飞去了另外一边,不多时又飞了回来,上面带着找回来的零钱。

  把零钱递给周燕,售货员就手脚麻利的用油纸打包,不是一斤一斤的装,而是半斤半斤的装。这年头不管是求人办事也好,自家办喜事也好,买的糕点点心多数是二三两装一封,这样才显得吃食多,送出去又不心痛。

  不过如果客人没有主动要求弄成二两一封的话,售货员一般就半斤一封用光面大红纸,上面印着糕点图案和地方高级糕点几个字。再拿麻绳一系,方便客人拎回家。

  周燕把打包好的糕点趁人不注意丢进空间里,又去劳保物资店,买了电灯电线拖把墩布等等日常物件儿。

  家里只有客厅有颗不甚明亮的电灯泡,其他房间不是打手电筒,就是点煤油灯,十分的不便。

  周燕买了五个灯泡,干脆把所有房间都安上电灯,省得有客来访,用电不便。

  好在牵电线安灯泡这种简单的事情,只要拉闸慢慢整就行,周燕的屋子是独立用电,也不担心拉了闸会影响别人。

  待所有事情都办妥,周燕拎着点心,还有上水村带来的咸鸭蛋泡菜神马的,先去拜访了马大爷,再然后去了高教授的家。

  高教授不在家,是高太太开的门,看见周燕格外高兴,还留她在家里吃了一顿午饭,吃完饭又拿了一包纸袋给周燕说:“你表姐喜欢种花,上回问我有没有北方的紫藤花花种,我就拜托你高伯伯的侄儿去北京的时候问一问。这不,他这次回来给我带了一大袋种子,里面什么花种菜种都有。我也分不清哪种是紫藤花种,你拿回去给你表姐,让她每样试着种种,等大一些分种出来就行。”

  周燕道了谢,把种子收好回到家里,心里嘀咕,高凯歌回南昌市了?上次他在金三角救她一命,她还没道谢呢。

  可要她登门道谢,她心里怎么想都觉得别扭。她还没忘记六年前,高凯歌当街踹她屁股的可恶事情。

  算了算了,他救了她一命,就一事抵一事吧。她不再记恨他踹自己一事,也不主动去找他道谢。以后在南昌市碰巧见着,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随便道了谢就当陌生人一样,各走各路吧。

  接下来的几天,周燕都在打理家里,顺便规划到哪里上班合适。

  她现在是初中的文凭,文化程度就这个时代来说,不上不下的。现在进厂进工作单位,一般就拿学历和关系说话。

  周燕不想进厂做普通女工,主要现在的厂子任务繁重,从早到晚忙不停,所有人觉悟都很高,都以多劳多做为光荣。

  甚至女人们还跟男人一较高下,各种粗活累活抢着做,就为得到“铁娘子”的称号。那种把自己累成狗的上班程度,是现代上班朝九晚五,轻松办公所不能比拟的。

  而且现在不是年后,工厂一般不会招那种轻松容易的工种活儿,报纸上还大肆宣传农业大丰收,鼓励城里人扎根农村的消息,也就是传说中的“精简回乡”。

  想想饥/荒年的时候,城镇饿死了多少人?反观乡下人,因为有自己的地,还有山水弄野菜吃,倒没饿死多少。

  国家领导人怕再次发生灾难,也需要人们全面建设新农村,这次的精简回乡有诸多优惠政策,比如工分比社员们多点,主动精简回乡的工人子女,可留两人在城里成为铁饭碗永不精简等等。

  这样一来,周燕多少就有机会进厂里那些稀缺的职位,每天就在市里各大工厂面前转悠,看工厂门口有没有贴出大红纸招工。

  如果有的话,她就拿小本子记下上面写着招工人的工种信息,再回到家里,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职位。

  反正她不着急,她有南昌市的城镇户口,就算她不上班,每月还可以去街道领二十一斤粮票去换粮食吃。加上她空间里存的粮食,还种在地里的,就算她一辈子不上班,也饿不死。

  不过,她也不是那种懒惰之人,前世上班上习惯了,穿到这个时代,又整日在地里和空间里忙活,根本没有停歇的时候。

  这连续几天空闲下来,她浑身都不对劲儿,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也难怪老天爷把她弄到这个时代,说不定她就是天生的劳碌命,活该享受不了清闲福。

  还好南昌市的招工职位还是挺多的,什么木工,电工,印刷工,矿工纺织女工等等。

  不过这些工种,要么是技术活儿,要么男人专属,要么上班时间太长太繁忙,周燕看了许多都不满意。

  这个时候张云兰跟她说,吕大成所在的钢铁厂,厂委那边要招三个会计,不过要求的学历是高中以上,要会简单的英语算数知识,因为他们厂的会计要时常跑公差,去京市上海等等大城市汇报交流,有时候遇上国外的技术专家,需要进行简单的交流对话。

  张云兰其实一开始想让周燕去她所在的纺织厂上班的,可一想到厂里那繁重的活儿,纺织厂女工大半都是小学生文凭的,觉得周燕初中文凭在厂里有些憋屈。

  而且她知道周燕被南昌市第一重点高中录取,周燕却不知道为啥没去念高中,她也不好过问。

  不过在她看来,周燕既然被高中录取,那她就是高中生了!虽然没有毕业,可也可以去吕大成的钢铁厂试试。

  万一成功了,那可不就找了个铁饭碗?毕竟这年代的会计,还是一个稀缺工种,既轻松,工资又高,不正好适合周燕的要求?

  作者有话要说:

  嗯,近两章要把雪藏的男主放出来,上大荧幕了拉!哈哈哈哈,就是那位高德地图!想想都有点激动呢……

第45章 045

  对于张云兰这种近乎奇葩的想法, 周燕深表认同。

  虽然她初中毕业, 可她被南昌市第一高中录取也是事实。即便要在今年八月中旬才可以去高中报到, 但她现在就是高中生身份, 只不过没毕业而已。

  再者, 前世大学毕业做文职的周燕,会计英语神马的难不住她。这时候的电脑还没普及, 又不像现代的会计一样, 各种考证,数据,盘点,在公司银行来回校对,弄得头大。这时代只需要把所有钱财支入出等等计算好就行了吧?

  这么一想, 周燕顿时信心大增。直接跑去钢铁厂,拿招工表。

  钢铁厂不同于其他厂,钢铁厂是国家支持的大企业, 里面的待遇福利都比别的厂条件好, 什么肉票糖票油票都比别的厂里多。一旦招工, 不管是什么职位, 几乎都围满了人,都想进钢铁厂上班呢。

  周燕挤开一众拥挤的人群, 把户口本掏出来给负责招工的人,那人仔细查看无误后, 从手里拿了一张表格和一支笔给她。

  周燕拿着笔,就在招工的木桌上, 唰唰填写了基本信息,文化程度毫不犹豫的填写了高中文化,并且在后面括号添加了南昌市第一重点高中的字迹,再交还给那招工的人。

  招工的人是个有点秃头,长的比较富态的中年男人。看着她递过来的表格字迹清秀明目,南昌市重点高中几个字格外打眼。忍不住抬头仔细打量了她一眼,然后把表格放在一边,用一盒大前门压住。

  而其他人递过来的表格,有些压在烟盒下,大部分都随手放在一边,上面就放了一只笔,风一吹全都卷起半边哗哗作响,随时都有可能被风吹走。

  电光火石间,周燕明白了什么,转头匆匆跑去了百货商店。

  “大前门怎么卖?”

  “三毛七一包,要烟票,限购一包。”香烟柜台前,售货员头也抬的回答。

  居然要烟票,还限购?周燕大吃一惊,不死心的指着其他烟问:“那大中华、牡丹、恒大、光荣、黄金叶……呢?”

  “都要烟票,都限购。”售货员不耐烦的抬头,上下睨她一眼说:“你要是送人,喏,旁边那个大生产,九分钱一包,限购五包。但是你要是有钱,其他烟也可以不收烟票,价格嘛,得翻三倍,可以买两包。”

  哦,原来可以不要烟票买。周燕心说,你怎么不早说?我是缺钱的人吗。当下把柜台所有品种的烟都要了两包,连九分钱的大生产都没放过。

  刚才钢铁厂招工的那人,明显把应召的人们划分了出来。周燕不懂他划分的标准是什么,但为了以防万一自己被刷掉,她觉得还是走些后门的好。

  别觉得她多此一举,无论在哪个年代,关系后门远比实力重要。周燕自觉自己实力没问题,可架不住人家在后面拉关系开后门啊。

  毕竟南昌市好几十万人口,几万待业青年紧盯着各大铁饭碗大厂,钢铁厂招三个会计,多少人想进去?光报名就要三天,每天不低于上万人去报名。要在三万人中脱颖而出,谈何容易?所以这个时候,就得人为的努力下。

  那个招工的人,虽然没有表明身份,可就冲他那微凸的肚皮和头发,还有在这个大部分男人抽大生产的时代,他却抽大前门烟的做派。

  周燕直觉他的身份不简单,很有可能是钢铁厂的领导亲自出来招工。这种事情时有发生,主要为了表现亲民,没有领导架子。于是周燕想着,要不让吕大成送些礼过去了表心意下。

  当然,她不会送的很贵重,在这个时代,尤其是这种国家重视的大厂里,私下贿赂被发现是要批、斗大会,甚至吃枪子的。

  她只是投其所好,将她手头的十几种烟,藏进她拿的十斤红薯干,五斤花生里。

  这样让吕大成打着送老家特产的名义,别人就算瞧见,有心想拿这事儿做文章,可人家送的是自己的粮食,又没送钱又没送酒,又没送糖肉那些金贵的玩意儿。你就算举报,上头的人顶多过问下,根本不会做其他事情。

  毕竟像这种送几斤红薯干和花生给领导尝尝,讨好领导的事儿大有常在。你总不能因为这点玩意儿就把人抓住批、斗,下工作吧,那这领导还当什么个劲儿?

  张云兰很快就传来口信说,吕大成已经打听过,当天钢铁厂招工的,的确是他们厂里一个领导,是钢铁二区的区长方有德。

  南昌市钢铁厂很大,分三个区厂制造。每个区分工不同,条件待遇也不同。就比如一区厂车间,掌握的是炼钢的核心技术,所以里面的工人,工资待遇都比其他两区的工人工资高,自然就比其他区两个工人牛气,经常发生一些小矛盾。

  当日钢铁厂招工并不只是招会计,还有车间技术工和杂工招聘。之所以招三个会计,主要是三个厂区,每个厂区都要平均分配会计做事。

  方有德怕其他两个区长跟自己抢技术工,安插他们自己的亲戚神马的做会计给他使绊子,没跟任何人打招呼就亲自过来招工。遇到合自己心意的,就把报名单另放,等报名筛选名单后,再统一进行考核。

  所以吕大成送过去的礼物,除了干红薯条,花生外,烟被原数送回。

  用吕大成的话说,这个二区的区长不是本地人,是京市总钢铁厂派过来的,为人还算正直。三个区厂的矛盾,主要是一区和三区牵扯不断,二区在其中主要起到调解的作用。

  这个方有德怕是在京市呆惯了,行为做事都很小心谨慎,所以不接受任何礼。只说周燕有心,回家等信儿,名单筛选过后会贴在在厂门口公布,到时候她去看就成,工厂是不会挨家挨户的通知的。

  周燕隐隐觉得自己没做白功夫,虽然烟没有收。但她初次筛选肯定是通过了的,不然方有德何必提醒她去看公告呢。

  也就在这个时候,周燕才知道,吕大成的妹妹,吕文静也报名参加了钢铁厂的会计考试。

  吕文静如周燕所料,刚读完高一,就遇上饥/荒,饥荒过去后,高中虽然恢复上学,但是却没了高考。

  如今吕文静高中毕业闲置在家,本来是准备等政府单位给她分配工作的。因为这年头高中大学毕业的人,都是拿着毕业证直接等分配。

  可今年不知道怎么搞的,说是要全面支持下乡务农政策,所有高中大学毕业的人,都没分配到工作,只让闲赋在家,等政府消息。

  她娘刘秋菊不知道从哪打听到,初高中大学生要被强制下乡的消息,担心她下乡吃苦,前段时间给她张罗了一个对象,让她尽快结婚,以免被强制下乡。

  两家刚订完亲,就听闻钢铁厂要会计的消息,吕文静就决定去钢铁厂试一试。

  本来她高中毕业,就算国家不分配工作,她也可以自己找工作。不过她眼界较高,觉得自己是高中毕业,不同于那些初中小学毕业的,不屑于进厂上班。想进机关单位,干那坐办公桌的轻松活计。

  可这个年代没有考公务员一说,所有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都经过严格审核,一般人没点门路是进不去的。

  吕文静连碰几次壁,心灰意冷的退而求其次,想去大厂的厂委或者工会上班,再不济,去车间当宣传员,总会有合适她的。

  无奈她未婚夫杨集不同意,觉得吕文静年纪不小了,又定了亲,就该定下心来安心待嫁。等生完孩子,孩子带到四五岁能独自忙活了,再出来上班也不迟。

  吕文静想想也是如此,她未婚夫又是钢铁厂的技术工,每个月可领三十八块钱的工资粮票,她每月可以去街道领二十一斤粮票。结婚以后撑上四五年也没啥问题。

  不过当知道钢铁厂招会计,转正后每个月较之其他清闲工作岗位多五分之一的工资粮票福利,吕文静又动了心思。

  未婚夫再好,也抵不过自己手头有。当年张云兰的事情历历在目,吕文静可不想跟她一样,自己啥都没有,只能靠着男人,受了委屈欺负都不敢开腔还手。

  她自认为自己受过高档教育,尽管这个时候的高中不像现代的高中,英语课程堆满,是主课。现在的高中,英语课只是兴趣课,一周就上那么两三节课,考试都没有英语试题,单纯的就是为大学启蒙而已。

  但吕文静觉得,她读书一向认真,虽然没学几节英语课,但简单用语她还是会的。

  因此充满信心,不顾未婚夫和家人的反对,义无反顾的报名去了。

  刘秋菊嘴上说着不同意女儿去,其实私心底里也觉得那工作好。便打点了不少东西,也让吕大成送方有德的家里去,只不过结局跟周燕差不多罢了。

  看来这个会计职位真是炙手可热啊!连未来亲家的女儿都上了。周燕觉得,该让吕大成、张云兰跟吕家摊牌了。不然到时候她和吕文静都考上了一同竞争,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多尴尬啊!

第46章 046

  吕大成知道张云兰已经没有了家人, 周燕是她唯一的亲人。

  听张云兰说, 周燕让他过她们家吃饭, 顺便商讨如何跟他父母摊牌。吕大成莫名想到当年周燕暴打周道友母子的场景, 还有这些年她资助吕家的粮食, 自己年纪轻轻就在南昌市买房子的事儿。一看就是个本事人,不好惹。顿时有些紧张, 一阵穿衣打扮, 紧张的都有种要去见未来丈母娘的错觉。

  其实吧,周燕见过吕大成好几次,对他的印象也算极好的,不然也不会得知奶奶跟他处对象,从头到尾没说过什么闲话, 任他们处。

  这次见吕大成过来,来了个大变样。衣裳鞋袜都是簇新的,头发还新剃了个寸头, 俗话说, 人靠衣裳马靠鞍。他生得浓眉大眼, 身材高大, 底子本就不错,这么一收拾, 还真挺像样的,比第一次见他时, 看上去至少年轻四五岁。一看就是仔细打扮过的。

  吕大成这么重视上门来见她,周燕愈发满意。见张云兰脸颊绯红过去给他开门, 把他手里拎的点心糕点递给她,周燕笑了笑,扭身进灶房做饭去了。

  晚饭很丰盛,三合馒头、炒腊兔,咸鸭蛋,小葱炒鸡蛋,凉拌黄瓜,白米饭,还有大骨头炖的萝卜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五零年代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