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权臣的掌珠_分节阅读_第54节
小说作者:看泉听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40 KB   上传时间:2020-06-06 21:58:41

  长乐打量着王珞:“你是太瘦了,应该补一补。”

  王珞微微点头,增肥是需要的,她是有点偏瘦,太瘦养孩子也没力气,但是自己年纪小,还是初胎,肯定也不能让孩子长的太大,不然生产时就困难了,孩子五六斤是最佳状态。而且母体胖不胖,跟孩子营养好不好是两回事,孕期吃的再胖,孩子吸收的营养也是母体本来就有的,不是现吃出来的,倒是哺乳期时饮食要更注意点。

  郑玄回家的时候,就见王珞和长乐肩并肩的坐在堂屋里说笑,郑玄上前行礼道:“阿姐。”

  长乐看看王珞,再看看郑玄,识趣笑道:“你们好好聊,我先走了。”

  郑玄和王珞送走长乐,郑玄就见王珞在画画,也不知她画的是什么,黑红的圈圈,一圈圈的,郑玄不由问:“这是什么?”

  “这是我给宝宝看的画。”王珞说,婴儿早期视力发育不完全,只能先从黑白红色开始。

  郑玄不是很理解妻子画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做什么,不过反正就是打发时间,随便她怎么样了。王珞仰头问郑玄:“郎君你有会画画的属下吗?”

  郑玄问:“你要画什么?”

  “我先线描图。”王珞翻着诗经说:“要是能给每首诗配上一副画就好了。”

  郑玄奇怪的问:“给诗经配画做什么?”

  “让宝宝从小看啊。”王珞理所当然的说:“等他满周岁,我就教他认字、念书,之后他就可以慢慢自己看书了。”她还给宝宝准备了不少数学逻辑训练书籍,这年头数学可以不重视,但是逻辑思维必须要有。

  郑玄眉头微扬:“你舍得?”

  王珞一怔:“什么舍得?”

  “我说你舍得让孩子这么小就开始读书认字?”就她对王小四的态度,就完全是一个溺爱孩子的人。

  王珞说:“这有什么舍不得?”她听长辈说过,自己三岁就能认识两百个汉字,能背上十来首英语童谣,还把RAZ的AA级刷完了,她儿子总不会连她这点本事都没有吧,她小时候要刷多国语言,她儿子只要刷一种就好,多舒服。

  郑玄莞尔:“你对王小四倒是好。”

  王珞沉默了一会说:“我把小四当儿子养,可他到底不是我儿子,而且我那时候也没那么多精力啊。”她那时候急着赚钱、照顾阿娘,调和父母矛盾……那么多事,她怎么专心照顾小四?而且她要的这些都要财力人力支持的,她那时候也养不起啊。

  再说三岁看大,孩子有什么天赋,在三岁的时候已经能隐约有点苗头,鸡娃也要孩子耐鸡,而小四显然不是耐鸡的孩子。她要是教的过分一点,阿娘也舍不得,她甚至到现在都不知道小四擅长什么方面,她只能慢慢来。现在有了三郎和郑赢做对比,王珞心态更佛系,小四只要健康快乐长大,做个中等成绩的人就好了,大部分普通人人包括她自己不都是这样的吗?

  郑玄又对王珞说:“娇娇,你愿意跟你长姐联系吗?”

  王珞了然道:“您想跟我姊夫聊聊?”在郑玄接任羽林大将军后,她就想郑玄什么时候联系孟继宗,毕竟孟继宗家里世代都是北衙禁军,虽说官职不大,但是家里在禁军中盘根错节,如果郑玄想要在禁军掌握实权,也不一定需要高阶军官,孟继宗就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郑玄没实权,可他地位高,如果能提拔孟继宗,以孟家在禁军中的额人脉,应该发展不错。这也算两人双赢吧。

  郑玄说:“你要是跟你长姐关系不好,我就直接找你姊夫。”

  王珞无所谓道:“我跟我长姐也没什么仇,就是闺阁时有些小纷争罢了,现在都嫁人了,也没什么好计较。”良国公府跟军营也有些联系,只是没有孟继宗那么深而已。

  郑玄道:“你不喜欢就跟你二姐多说说话。”她们都是生过孩子的妇人,应该能比较聊得来。

  王珞微微点头,她也的确需要问问她们,接生婆和乳母的问题,如果有可能,王珞比较希望能现在就选两个乳母来家里跟她一起吃饭调养。

  王琼接到王珞下的帖子时,百味杂陈,窗外孩子吵杂的哭声此起彼伏,这里里面有她的孩子,还有孟继宗的庶子,甚至还有他兄弟的孩子,孟家人觉得自己是公府贵女,读书认字,就应该照顾这些孩子,教他们读书认字。王琼心里烦躁的不行,她自己儿子她当然会教,别人的孩子凭什么要她费心?

  王琼心头一阵阵的烦躁,她心里好像憋了一口气,她想大声发泄出来,但又深深的忍住了,她要是今天稍稍骂一些这些孩子,明天整个广安坊都会传自己凶了孩子的事,会说公侯贵女也会跟泼妇一样……

  王琼真是受够了这个地方,自己嫁给孟继宗后,顶多一个月换一身衣服,孟继宗都没说什么,隔壁那些邻居就像见了什么似地,用惊奇而嫌恶的口吻说自己如何娇气。这几天天热,她就是多洗了几次澡,就说自己如何浪费柴禾。但凡她吃穿度用,做的任何一件小事,都会被人翻出来,大肆指点批评……

  王琼自幼养在高门大户,何曾见过如此市井小民?要不是想着孟继宗日后的荣华富贵,王琼根本不想忍下去了!王琼看着王珞递来的帖子,她很想把这张帖子撕了,但她硬生生的忍住了,她不能让王珞知道自己的落魄,她现在过得好又如何?等郑玄将来一死,她孤儿寡母的,将来也不知道沦落到什么地方!

第123章 怀孕(下)

  二娘接到王珞的帖子, 她偏头看着春喜说:“你陪我一块去吧。”

  春喜说:“那福儿怎么办?”

  二娘说:“带着一起出门, 他也该去看看他三姨了。”她又对春喜说:“你把我上次的求子符拿来, 我正好这次一起送去。”她前段时间就给阿石去道观里求求子符了,正准备给阿石送去, 没想阿石已经怀上了, 二娘又惊又喜,当然求子符还是要送得, 希望阿石能一举得男。

  王夫人接了王珞下的帖子, 便带着二娘去郑家赴宴,因为崔氏也在, 所以王珞很给面子的给王夫人也下了帖子, 王夫人想了想,还是放心不下不成器的外孙女,让人先去广安坊接王琼,让她跟她们一起走。王琼穿着新作的衣服,登上国公府的马车,当车辆缓缓驶在广安坊里面时, 又引来了无数人的围观, 众人都对孟家指指点点。

  王琼已经很习惯了,但每次看到这些人大惊小怪的样子就厌烦,她忍不住想王珞当年是不是也是如此?她又怎么适应这一切的?王琼觉得王珞这人从小行事就矫情,出门就要洗澡,夏天更是天天洗澡,她来孟家也不知道是怎么适应的?

  王夫人让二娘和春喜坐一辆马车, 她跟王琼坐一起,她对王琼谆谆教导道:“你这次去郑家不可以再口无遮拦了,郑指挥使如今又兼职羽林大将军,正好管姑爷,你交好王珞,日后也能让姑爷更进一步。”

  王琼默默的应了,她也知道孟郎这会在蛰伏期,需要郑玄的扶持,可让她去求王珞,她也做不到,前世她就从来没求过王珞。

  王夫人轻叹一声:“你总不能一辈子都住在广安坊吧?等姑爷升职后,你就可以搬离那个地方了。”孙女总说广安坊不好,可是她也不想想她嫁的就是一个寒门武夫,能有这么一栋院子已经很好了,哪能强求更多?

  王琼恹恹道:“阿婆,你说他们寒门怎么这么多事?”孟继宗几乎天天都会带朋友回家喝酒,他倒是不会喝醉,但是他那些朋友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非要连舌头都撸不直说话,才愿意走。等他们走了之后,家里一地狼藉,仆妇们收拾的怨声载道,王琼也觉得难受。

  她最近怀孕、那农妇也怀孕,孟继宗虽天天都回家,但他情愿睡在下人的倒座房,也不愿来陪自己,让王琼更糟心不已,她就不信他当年是那么对王珞的。王珞生的那个太子,一看就病恹恹的,看着就阴测测的吓人,也不知道王珞是怎么养出来的?她儿子不好吗?各个聪慧健康,不止比那个太子好多少倍!

  王夫人叹气道:“谁说这些事只有寒门有?你外翁当年也喜欢呼朋唤友,总要鬼混到三更半夜才回来,只是家里大一点,外院的事就吵不到内院了。”而且家里下人也多,收拾起来也不费劲,就是多花些钱而已,她关切的问王琼:“你的钱还够用?”

  王琼的嫁妆不少,即使她将生母的嫁妆变卖了大半,但因王珞发现的早,她损失的大半嫁妆都追回来了,后来王朗又出私房,将王琼变卖的那些嫁妆大部分都赎回来了,王夫人也舍不得外孙女受苦,又补贴了几间铺子,才让王琼出嫁后继续过富裕的生活。

  “我还有钱。”王琼说,她嫁给孟继宗后,为了显示自己贤惠,曾主动要将嫁妆交给孟继宗打理,孟继宗没收,但还是问自己借了一笔钱,还写了借条。今年年初,孟继宗将这笔钱连本带利还给了自己,现在家里大半开销都是孟继宗出,王琼偶尔也就给自己做几身衣服、打几套头面而已。思及即将到来的蝗灾,王琼心中微动,“阿婆,你身上还有钱吗?我现在有个好生意。”

  王夫人问:“什么好生意?”

  王琼压低声音问:“我听说并州附近可能会有蝗灾。”前世蝗灾就是从匈奴那边传来,然后传遍了整个太原郡,据说当时太原郡饿殍遍地,灾民大量往京城涌来,京城好像还有一场内乱,不过良国公府有府兵,家里过的还算太平。

  倒是王家过得不太平,还是孟郎带兵来救了大家,所以后来祖母再反对,父亲坚持,祖父也忍着气把王珞发嫁了,好歹没让她担上私奔的名声。不然当初立后,那么多世家想送女儿入后宫,哪里轮的上王珞一个只生了病秧子的世家女为后?

  也就是孟郎心里只有王珞,才对别的女人不屑一顾。王琼神色微黯,她没有王珞那么得宠,她也只能努力多生了,她要是能生上五个儿子,就算将来孟继宗对她继续冷淡,她也不怕自己地位不稳,她对孟继宗的人品还是有信心的,他或许不像疼爱王珞那般疼爱自己,但绝对不会丢下妻儿不管的。

  王夫人吓了一跳:“你从那里听来的消息?”

  王琼说:“您别管我从哪里听来的,我就是听说了,你赶紧趁着现在粮食低多囤点,等价高的时候直接卖了。”

  王夫人眉头皱了皱,她倒是没有王珞那种道德底线,但是粮食向来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崔家也算是大族,但肯定比不上郑家、萧家、裴家这种顶级大世家,遇到灾年,往往都是这些家族私庇人口的好年景。崔家能有多少钱?多少粮?怎么敢蹚这种浑水?

  王夫人知道外孙女自成亲后,就心心念念想着赚钱,她语重心长的对王琼说:“阿宝,这种事我们就别掺和了,我们家业太小,也赚不到多少钱,反而容易被人当替罪羊顶罪。”

  王琼不服气的说:“我们偷偷摸摸的赚钱,为什么不行?”王珞几年前那次丝绵不就大赚了一笔?等日后她还利用黑石(煤炭)把突厥都掏空了,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结果那些文官还大肆宣扬王皇后慈善仁爱,乃天下至善之人。

  王夫人知道不跟孙女说清这其中的道理,孙女可能会做傻事,她轻叹一声:“你说我们家能有多少钱?又能囤多少粮食?且光囤了粮食就有用吗?还要有人守护,万一真乱起来,家里哪还有什么心思护着粮食?护着人还来不及,所以我们不蹚这浑水了。”

  王夫人自知自家手段,让她安安分分赚钱可以,要让她冒险赚大钱,她是不敢的。王夫人暗自腹诽,怎么阿宝和阿石一样,都胆子大得出奇?王珞之前赚丝绵的时,只跟良国公说,王夫人并不知道,直到前段时间王珞又找良国公合作,说是要开书铺,良国公手上没钱来问王夫人要,王夫人才知道这丫头之前胆子有多大。

  借了钱庄的钱去卖丝绵,王夫人听着就头晕,万一要是亏了,这丫头想怎么办?倾家荡产还吗?所以听说开书铺,王夫人下意识的就想否决,偏偏良国公对这外孙女莫名信任,应是从她手里扣了五万贯,又自己添了十万贯,偷偷的送到了外孙女城外的庄子上。

  祖孙两人还煞有其事的写了一份契约,说好了要分多少股给老头子,什么五年之内不分红,五年之后按照比例分红之类的。王夫人真觉得老头子是鬼迷心窍了,卖书能卖多少钱?可是老头子被那丫头迷了心窍,她想着王珞带来的资源,也就睁眼闭眼了。

  王夫人来镇国公府时,沈夫人带着世子夫人杨氏也一起来了,王珞既然请了姐妹、外祖母,也不会忘了娘家人,不然大家说起来也难听,生活在一个人情社会,跟前世那种自己房门一关,邻居家姓什么都不知道的社会不一样,很多事还是要讲究点的。

  沈夫人跟王夫人自然是亲热的,杨氏也拉着崔氏的手说的不停:“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阿崔现在容光焕发,要在外面我都不敢认你了。”

  崔氏被杨氏夸得难得脸红了,不过她的确人逢喜事精神爽,现在天天跟着女儿进补,女儿不见胖,她反而胖了些,不过她这个年纪,即使稍稍有些胖也好看,反而更显少妇韵味。沈夫人看了儿媳好一会,要不是儿媳带着儿子住在国公府邸,这别院也在内院,她非怀疑媳妇后面有人不可,这样子滋润的也太好了。

  崔氏对杨氏说:“都是阿石,总说自己喝不完那些补汤,非要跟我一起喝,结果她没胖反而我胖了。”崔氏对王珞也是操心,话说谁家孕妇跟她这么折腾,即使怀孕了,也不见她安分,还天天跳舞,上回看她仰躺在地上,两只手撑住整个人在地上一动不动,崔氏吓得脸色都变了,说来还是女婿淡定,把女儿抱了起来。

  崔氏现在是真觉得找个老男人好,看姑爷对女儿多好?当然老男人要姑爷那种没成亲过的,要是成亲了就不行了,王朗这种老男人崔氏越看越厌烦。她也暗暗庆幸,女儿怀孕的早,她可以名正言顺的借着照顾女儿的借口留在郑家。

  至于之前女儿说要送两人离开的事,临海亲自找崔氏谈了一次,她和颜悦色的给崔氏道歉,又说了镇国公准备亲自教导王小四,崔氏哪里受得起大长公主的歉意,被临海几个忽悠,她立马答应了,说要让王小四留下来。儿子、女儿在郑家,她回王家做什么?跟王朗相看两相厌吗?崔氏理所当然的留下来照顾女儿了。

  王夫人看着红光满面的崔氏,再看看一脸憔悴的王琼,心中微微叹气,她就没想明白,明明阿宝是王朗教养长大的、王珞是放养长大的,怎么两人区别就这么大?她也不求王琼能像王珞那般攀高枝,但也不能找个上不了台面的寒门武夫吧?

  崔氏和婆母、嫡母、长嫂聊得愉快,王珞跟二娘、王琼聊得也挺开心,二娘、王琼都是生养过孩子的妇人,两人可以给王珞不少建议,在王珞提出想要找两个身体健康,又跟自己差不多月份的孕妇时候,二娘还暂时想不起好人选。

  倒是王琼说:“你要是不签卖身契的话,孟郎有个兄弟媳妇,倒是跟你差不多月份。”孟继宗的兄弟好歹都是良民,肯定不愿意签卖身契,但活契的话就没关系了,等时间到了,她就可以自行回家了。王琼想着外祖母之前的提醒,也有意交好王珞,她实在不想再广安坊待下去了!

  王珞问王琼:“她也是第一胎吗?”

  王琼点头说:“是第一胎,不过她有外族血统,你在意吗?”有些讲究些的人家不愿意找个有外族血统的乳母。

  王珞有些犹豫的说:“这我倒是不在乎,但是她也是初胎的话,万一她没母乳怎么办?”

  王琼嘴角微晒,“就他们家那个条件,她生了娃还是没奶,谁来养活她孩子?就是逼也要逼出来。”

  二娘也点头说:“女人怎么可能没有奶?我们只是不喂才没有。”

  王珞一想也是,她对王琼说:“你再替我问问,有没有人愿意做乳母,我要多找几个,但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这段时间必须住在国公府,只能半月回家一次,等我孩子生出来,有些我没选上可以回去,选上就必须留再在国公府一年半,这期间不能回去。”这其实就等于让那些乳母夫妻母子分离两年,有些不人道,但为了自己孩子的安全,王珞也只能这么安排。

  王琼和二娘对这个要求没太多反映,毕竟她们请的乳母都是签了死契的,既然是卖身,那就是常年待在自家身边了,连自己孩子都放弃了,王珞只让她们待满两年,这比签卖身契好多了。二娘关切的问:“你只用一年多乳母?一年后吃什么?”

  王珞说:“我可以让孩子改吃牛乳和羊乳。”周岁以后的孩子就可以吃全脂奶了,王珞准备慢慢过渡,反正母乳过了一周岁,也就是给孩子当个饮料而已,没必要强求母乳。

  王琼问她:“你准备要几个人?”

  王珞说:“愿意来的都可以过来,我慢慢挑。”她也不知道要几个乳母,总要先筛选、再初选、复选的。这就跟前世妈妈给孩子精挑细选选奶粉一样,妈妈总想给孩子最好的。

  王琼听了心里真不是滋味,她生大郎时想要找乳母就引来孟继宗几个姐姐的大惊小怪,在她们看来女人生了孩子,给孩子喂奶是天经地义,找什么乳母?不是浪费银钱吗?几个女人轮流过来说自己,闹得王琼头疼了,最后还是孟继宗发话,她们才消停。可王珞现在却能随便找找几个乳母就几个乳母,郑指挥使肯定也不在乎,郑家还养不起几个乳母吗?

  王琼有些出神的想着,前世孟郎登基还要二十多年,这日子也太难熬了……王珞朝王琼、二娘、春喜给推了一碟松子,“这是松子,最能滋养孕妇孩儿,你们都尝尝,爱吃的话都带点回去。”时下坚果种类少,且大部分都是野生,采摘也不方便,一般人家还真没那么多坚果,也是王珞自小爱吃这个,才收集了这么多种类。

  二娘吃了几粒便觉得油腻的慌,就推给了春喜,让她多吃点,王琼倒是觉得还不错,吃了小半碟。

  三姐妹在内院聊天说笑,外院郑玄也同孟继宗和崔大郎说话,孟继宗和崔大郎都是不善言辞的人,孟继宗是性子沉稳、寡言少语,而崔大郎纯粹是看到郑玄腿软,毕竟禁龙司凶名在外,即使郑玄是自己妹夫,他也不敢把郑玄当妹夫看。

  只要郑玄愿意,他待人向来如沐春风,他也不急着跟两人说话,三人酒过三巡后,才慢慢聊开了,良国公在军队有些人脉,但大部分都在边关,而孟继宗勉强算禁军世家,对北衙禁军的各项事宜了解甚深,他也知道郑玄让自己过来的用意,喝过几杯后,三人话就渐渐聊开了。

  其实郑玄三个男人心知肚明,三人妻子之间不怎么相合,但在三个男人看来,那不过是闺阁女孩子间小小的争风吃醋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回去哄几句也就过去了。郑玄权势惊人,可他跟杨家的关系远没有,大兄跟杨家那么好。杨家几乎把所有的精力投在了大兄和二兄身上,对郑玄这小外孙不屑一顾。

  郑玄很清楚外家的想法,他们无非是觉得自己也就在圣人在世时嚣张一时而已,等圣人驾崩大皇子迟早容不下自己。郑玄嘴角微勾,他就不明白,圣人不想立大皇子为太子的心意如此明显,为何这些蠢货就是看不透?大皇子早在跟杜氏勾搭成女干,半逼死自己原配的时,他就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大皇子没了继位的可能,淑妃一系还有出头的机会?

  现在圣人纵容他们,无非是为了自己私心。圣人老了,人老了,想法是会变的,以前圣人是励精图治、精心栽培太子,想要大夏长治久安,而现在嘛——他大约只想把权利永远拢在手里,立个安分的太子,直到自己死前那一刻都是一言九鼎的圣人。圣人是养大郑玄的人,要说这天底下还有什么人让自己尊敬,那就只有圣人了,所以只要圣人在,郑玄永远都是他最贴心的孩子。

  郑玄双目微垂,轻啜一口酒,对孟继宗说:“我初任羽林大将军不久,对北衙禁军的事了解不多,以后还望姊夫多多指点。”他跟母族不贴心,以前手头能用的人是禁龙司和下人,现在倒是多了一个妻族。旁人觉得王珞身份低微,王家和崔家给不了自己太多助力,其实哪怕杜氏活着,跟自己成亲又如何?

  杜家家大业大,他们培养自己子嗣都来不及,哪会倾力辅佐自己?反而王家和崔家,因没了助力,家里弟子也不成器,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倾力支持自己。且王崔两家都是承传千年的大世家,即使现在没落,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别的不提,至少王家、崔家都不乏识文断字的人,无论是精干还是庸碌的人,只要守本分,就都是可用之人。

  孟继宗谦逊道:“我不过是一微末小官,在北衙禁军中说不上话,唯一称道的地方就是家中世代在军中任职,对北衙禁军的规矩还是了解些的,将军若有需要,尽可吩咐。”王琼是三姐妹的长姐,但孟继宗是三人中年纪最小的、身份也最低微,他哪会托大称呼两人为妹夫?

  郑玄微微一笑,他要的都是这样的人,他是羽林大将军,有兵但是没有兵权,一旦遇到危及情况,他必须要越过兵部直接调兵,这就需要自己北衙禁军中有用威信,而这份威信他不能光明正大的去立,只能依靠孟继宗这样的人了,他抬目望向崔大郎:“二姊夫最近赋闲在家?”

  崔大郎赧然的说:“是。”他是一直赋闲在家,他文不成、武不就,祖父曾给自己在兵部找了一个虚职,他干了不过三个月就熬不住苦跑了,气得祖父狠揍了自己一顿,最后也放开了。

  郑玄问:“二姊夫想去吏部任职吗?”

  “吏部?”崔大郎怔怔的问,吏部官职可不是兵部,兵部不算冷衙门也没太多人愿意去,毕竟大夏已多年没有大战事了,世家子也不乐意去兵部,但是吏部掌管官员任职,里面就算一个小小虚职,都是世家子削尖脑袋要抢的。

  郑玄微微颔首,崔大郎文不成、武不就,性子又怯弱,唯一可取的地方大约就是擅长吃喝玩乐了,像他这种世家子,最适合去的就是吏部,长袖善舞,不易得罪人,又能结交许多世家子。郑玄也不准备给他安排太高的官职,一个虚职即可,相信吏部那些人看在自己的份上,也会对崔大郎睁眼闭眼的。

  崔大郎欣喜道:“我当然愿意!指挥使放心,我一定好好干!”崔大郎欣喜之下,直呼郑玄的官职,他再无能也是世家子,该有的分寸还是有的,郑玄叫他姊夫是客气,他称呼郑玄妹夫就是托大了。

  郑玄心里对两位姊夫还挺满意,不提别的,至少都挺知道分寸的,聪不聪明另说,官场上行走,最要紧的就是知道分寸,不然寸步难行。

  这一日郑玄和孟继宗、崔大郎三人把酒言欢,内院女眷也其乐融融,沈夫人临走前再三叮嘱崔氏好好照顾王珞,崔氏一一应了。在沈夫人看来,儿子夫妻本来就不合,与其让两人在家拌嘴,还不如让儿媳专心伺候孙女,阿石若能一举得男,这地位也稳了。

第124章 崔大郎的转变

  王珞和王琼皆有身孕在身, 聚会并没有举办太久, 眼见时间差不多, 众人皆纷纷起身告辞,王珞也打着哈欠回住院洗澡换衣, 然后换了宽松的寝衣、坐在运动房里做瑜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2页  当前第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权臣的掌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