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知青时代[空间]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酥肉曲奇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2 KB   上传时间:2020-06-20 12:58:34

第四十五章

  一过元宵十五, 这年节就算是过完了,但停顿许久的小雪却又重新飘扬起来,只不过懒懒散散成不了什么气候。

  北方冬季漫长, 一年中有三四个月都在飘着雪花,连同冰河也要阳春三月才会渐融。

  旮沓屯大队没有着急组织屯民和知青们上工, 大家依旧在家里躲着最后一段时间的赖冬,干活的事总要等开春融冰了再说。

  陶湘便趁着这时带陈阿婆找上了老支书家的门, 她要找对方做主, 把自己的钱讨回来。

  “支书,现在赵家的事也没个下文, 我们再不怎么计较,这些钱总是要收回来的。”

  陶湘伸出指尖点了点摆在矮桌上的两张纸头,她纤指软嫩,但态度却有些强硬。

  一张是二十块钱宝红书的欠条,一张是三十块钱买房定金的凭证, 都走的大队流程,上头还戳着大队公章, 抵赖不得。

  总共五十块, 光鲜的中等工人阶级两个月的工资,也是将近陶湘每月领两份烈士津贴的钱, 实在不菲。

  如今颓败无人的赵家显然是拿不出来的,这是个难题。

  年过五十的老支书抽巴了两口自制草烟,面色有些难看,他看向陈阿婆:“那房子真不要了?”

  陈阿婆点点头:“俺家亲戚嫌晦气, 让退了……”

  她腿脚不好,坐在堂屋的小椅上,说完这句以后就闭了嘴,全靠陶湘拿主意。

  此时老法头里的乡下没有“定金、订金”等说法,不想要了便能反悔,更何况眼下赵家也找不出个能做主去办事处过户的,三个娃又还被拘在县城里等待被领。

  赵家落败成那样,就剩个房子孤伶伶死落着。

  老支书披着件旧袄子,一时没说话,只闷头吐了口烟,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冰冷的穿堂风夹杂着雪粒子从大开的门扉往里扑,这时老支书二十出头的小儿子红着脸从后头灶房里端出来两碗热糖水,一碗给了陶湘,顺带一碗给了受宠若惊的陈阿婆。

  在农家,红糖称得上精贵,于是满堂屋里的几人就听见老支书的老婆娘在后头低声骂骂咧咧。

  老支书觉得落了面子,没好气地把面前杵着的腼腆儿子赶了下去。

  不怪适龄的青年这么献殷勤,陶湘先前在县城表演的时候大出风头,谁人不认识,年纪轻轻的小伙多少都存了些爱慕的心思,只是她难得出四合院,自然也碰不上。

  陶湘道了声谢,没有多想,捧起热碗暖暖手,还在等着老支书的回复。

  只听对方语气为难得很:“唉,这一时半会赵家也整不出钱来,陶知青你说让俺去哪给你弄这钱……”

  老支书的难处陶湘能理解,当下也没觉得懊恼,只听她的声音清缓:“赵家不是还有房子在么……”

  “房子也能值不少钱,不如以大队的名义拿钱出来还了赵家的债,那房子就顺势抵押给大队,或租或卖都好,都由大队做主……”

  陶湘的意思是想化零为整,把赵家的散债更换债主,都集合到大队名下。

  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赵家的根落在屯里,大队的债务总是逃不掉的,况且那钱虽多,但对于整个旮沓屯生产队来说未必拿不出来。

  可老支书闻言脸色并没有松快下来:“虽说屯里的事现在都找俺管,可队里的钱……”

  原来之前的大队长虽然失了势,可是管着旮沓屯其他事务的人都是大队长上马之后提拔的亲眷,包括屯里管钱的会计。

  这时让老支书去支钱,无异于热脸贴冷屁股,别人给不给面子也难说,毕竟正儿八经的生产队队长职务调令县里还没有发下来。

  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些茬,出乎陶湘的意料。

  她皱着眉放下手里的碗,收回手指拍了拍短袄衣角处沾染的薄灰,掩在厚袄领里的小脸低埋下去,心情有些不愉起来。

  天冷不兴洗衣服,外衣只能隔三差五翻来覆去地换穿,不仅如此,陈家床底下的红薯杂豆等主粮经过大半个冬天的消磨已经将将吃完,连同紧俏的肥皂、盐糖等生活必需品也快消失殆尽,急需补充。

  尽管对于陈家祖孙俩来说贫瘠的日子才是家常便饭,但从南边来的陶湘受不了。

  陶湘原本还琢磨着今天讨得钱后她得去镇上领津贴背粮食回来,要是好运发下来的副票里有皂票,还能去供销社买肥皂,可现在照老支书所说,钱要不要得回来还两说。

  虽说自己手头还有四五百块钱,可五十块也不算小数目,她心里委实不可能得劲。

  眼见陶知青面色凝重,老支书点到为止,也不好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脱:“那俺帮着先去跟大队里商量商量看看……”

  老支书把自己的难处往外摆了摆,又说尽力去尝试,饶是陶湘占着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先将钱的事搁至一旁,由着对方先行去交涉。

  待陶湘跟陈阿婆走后,老支书的小儿子忍不住出来说道:“爹,大队里现在谁敢不给您面子?陶知青她们的钱……”

  “格老子的,混小子懂个屁!”老支书自然有自己的考量,他没好气地将儿子赶跑了。

  ------------------

  在老支书家一无所获地出来,白费了一番功夫的陶湘心里头气闷,她看了看腕上手表的时间,才刚刚十点。

  这个点吃午饭嫌太早,陶湘便让陈阿婆帮忙烙了几张菜饼,准备等下带去镇上的时候吃。

  往常都是月中去领烈士津贴,昨儿个没去成,今天又因到老支书家说事耽误了会儿,陶湘生怕像上回那样,办事处的好东西都被人给领完,索性背上背篓,怀揣副食品、粮本,带着几大张热热乎乎刚出锅的菜饼启程去镇上。

  搁以前陶湘自个儿麻溜地就去了,但这次她出门前想了想,还是特意冒着小雪沿院墙角落来到后头牛棚问了声顾同志要不要一起。

  牛棚里的顾老听见外头动静吓了一大跳,他沉浸在昨夜外孙带了只野鸡回来的喜悦中,乍还以为是屯里知道了消息来人抄家。

  反倒是顾景恩要淡定许多,甚至唇边还露出不甚明显的喜悦笑意,快步向外迎去。

  他认得陶湘的脚步声,清清浅浅,步调缓慢,一步步像走在人心上。

  陶湘一见到顾同志从牛棚出来,连忙开口问道:“我要去趟镇上,你……要不要一起啊?”

  难得再次收到邀请,顾同志自然不会说不,他弯了弯嘴角:“好,你等我会儿,我去拿个东西。”

  像是怕陶湘等,男人疾步又进牛棚里去了,笔直修长的双腿走起路来带阵风。

  背着空竹篓的陶湘有一脚没一脚地踢着边上的碎雪,心里倒是有些诧异,初见时顾同志身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冷气质不知何时已经消弥,如今待人如似春风。

  或者仅对她来说是这样,察觉到这点的陶湘脸上不知不觉泌出血色,眸子雾蒙蒙水漫漫,不知是喜是羞,映着出色的精致的容颜霎时好看极了。

  将匆匆出来的顾同志诱得看了好几眼,好不容易狠下心肠移开视线,唯剩下耳根子通红,而始作俑者陶湘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恍然未知。

  人只要确定自己是那个例外,就会觉得无比心安。

  陶湘觉得在这个孤身只影的时代自己终于有了可靠的对象,她还未发现自己的依赖感正在无形中以几何式增长。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旮沓屯,在无人泥泞的土道公路上碰头。

  这种情景下,陶湘跺了跺脚上的湿泥,忍不住埋头嘟囔了句:“咱俩好像地下工作者……”

  “都是我不好。”顾同志认真地道歉安抚道,一边主动脱下陶湘身上的竹篓背在自己身上,动作间充满了浓浓的纵容宠溺意味。

  他甚至心动地还想摸摸面前少女圆滚毛绒的脑袋,但因怕引起陶湘的反感,只好反复作罢。

  “哎呀,我不是这个意思,你别多想……”

  顾同志的成分本就不好,自己说那话像是直直往人家心上捅刀子似的。

  陶湘察觉到自己说错话了,焦虑地伸手拉住男人的衣袖讨好地摇了摇,她不知道自己此刻的模样看在别人眼里有多娇气嫩憨。

  路上虽然步行的人没有,但偶尔经过的车却有两辆,邻屯的拖拉机“啪嗒啪嗒”在上盆的一条大道上驶过,下方一对男女无意间被年轻的王岗屯拖拉机手看在眼里……

  陶湘的行为取悦了顾同志,男人心头一动,将少女的手牢牢握在了掌心里。

  滑滑嫩嫩,又冰冰润润,像是握了块软嫩的豆腐,叫人不舍得放开。

  顾景恩心底感叹了一声,面上仍旧不显:“我没有多想...”

  “那你…别生气?”陶湘试探地问道。

  顾同志一听这话便笑了,这是他正正经经第一次笑,如同冰雪初化,雨后初霁,看得陶湘都呆愣住了。

  “湘湘,我永远不会生你的气。”他一字一句道。

  自己的小名不被同意地经由男人低柔的嗓音说出来,简简单单并非拈词造句,却让人浑身酥麻不已。

  无形被撩的陶湘顾不得追究,红了脸:“咳咳,快走啦,去镇上吧。”

  她收了收手,但没能成功把手抽回来,男人把持得很严实。

  陶湘又试了试,但不知是顾同志有意无意,大手牵着她的就是不放,甚至一马当先领着她开始往前走。

  算了,就当取暖吧,陶湘小媳妇模样般乖乖跟在男人后头,一路执手往镇上走着。

第四十六章

  陶湘领着顾同志在办事处熟门熟路领了四十五元的工资和相应的食品粮食定量, 凭购粮证与粮票当场抢要到35斤去年打下的冬麦粮后,又攒着副票本冲进了供销社大肆采购了一番生活用品和糖,将新发的副票几乎都用了出去。

  只可惜店里没有富强粉, 糕饼也是过年剩下来的陈货,让人觉得意兴阑珊, 犹不过瘾。

  不过难得有正经的麦粮,回去之后总算可以不用再吃红薯果腹, 也不算白来这一趟。

  剩余的钱票被随意揣进衣兜里, 心情甚好的陶湘拽了拽背绳,只觉得手上一重, 乍还拎不起来,这些日子养病把身子都养娇了。

  然而顾同志却能轻轻松松就提溜到肩上,仿佛并不费什么力气,轻巧得很。

  时至中午,下着小雪的镇上行人三三两两, 陶湘没敢再与顾同志做出亲近动作,两人来到巷尾隐蔽的角落里开始收拾整理满满当当的背篓。

  陶湘特意拿了小袋额外装出一些调料搁在篓子最外头:“这些红糖和盐我买多了, 你带点回去给爷爷吧……”

  “算是我孝敬他老人家的。”她言笑晏晏话语软糯, 连由头都帮忙找好了,直让人无法拒绝。

  早在山洞烤鸡吃的那晚, 陶湘就发现顾同志抹的盐是山里手工提出来的矿盐,虽有咸味但十分粗粝,且吃多吃久了对身体有害,比不及供销社专供的食用精盐。

  放开手脚买回来的粮食物品把篓子装得沉甸甸的, 搁普通家庭那是一整户人家一月的用量,但在这里都是陶湘一人所用,任谁见了都要咋舌艳羡一番。

  “还好有你,不然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背回去……”陶湘抬起头笑得开心,捶了捶顾同志健壮的肩膀,像是讨到了什么便宜。

  有雪粒子落在她纤长的睫毛上,睫羽浓墨翘卷,将化不化的冰晶剔透惹人。

  陶湘随意揉了把眼睛,眼角处湿意明显,满是水浸润后的沁凉,她浑不在意。

  简直又纯又欲。

  看着对自己毫不设防的陶湘,男人心底暗叹一声,到底是谁占便宜还不好说。

  陶湘是烈士后代,这个消息自打知青们一入屯就被社员们知道了,经由宝红书事件的发酵,饶是被生产集体排斥的顾家外祖孙俩也有所耳闻。

  但她每月都能领到去世父母余荫下的补贴,这还是他第一次清楚知晓此事,可想而知放到屯里去会引起多大波澜,农村青年娶个家境甚好的城里媳妇也不过如此。

  并不是贪图陶湘的好处,可一想到会有别的男人觊觎,顾同志心里开始涌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准确来讲是难以启齿的占有欲和假想后升腾起的怒恼。

  他喉头动了动,像是有什么话想说,上衣口袋里带出来的一件旧信物仿佛越发烫手,然而陶湘却已经移开了话题。

  “饿了吗?我有带饼。”她弯着眼睛跺了跺脚上的积雪,解开腰腹鼓起的衣袄,里头揣着的菜饼还带着喷香余温。

  等婚约解除之后再说吧,顾景恩暗想。

  于是就着巷外漫天飞舞的细雪,两个人交头分食完这几张温热的薄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知青时代[空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