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姐姐会种田_分节阅读_第235节
小说作者:饭在锅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4 MB   上传时间:2020-07-04 13:15:18

  “这事儿你怎么看?”

  姜爸这会儿脑子很乱,不过是为了妻子儿女才强撑着站在这儿,愤怒心酸仇恨庆幸等各种情绪在他的心里翻涌,末了他只是抬起头,目光幽幽地望着姜老太太,开口问了一句话:

  “所以这些年,我给咱家当牛做马付出了那么多,你是不是就从来没有感动过,也从来没把我当成过你的儿子?”

  姜老太太冷笑一声,知道现在所有的秘密都已经曝光,她再伪装也没有意义了,索性破罐子破摔,望着姜爸的眼神充满了仇恨和怨毒:

  “你本来就是个没人要的野种,是老娘好心收留了你,你报答我不是应该的?就你这样的贱种,我凭什么要把你当成我儿子,你.妈跟人无媒苟合,她是个不要脸的娼妇,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要不是当初姚凤兰那个蠢货留了三百块钱,又说她找到常春霖了就会回来接你,我怕哪天她真回来要人我拿不出来,你以为老娘会养你?只怕早就把你掐死了事,还轮得到你活到如今?”

  姜爸听到这番话,原本眼神里的最后一点希冀也泯灭了,只剩下浓浓的失望和落寞。

  他点了点头:“好,既然您没把我当成过你儿子,那以后,我姜建民,就真的不是您儿子了。”

  “七十年代初,我生母留下了三百块钱,这笔钱在当时绝对不算是个小数目,养活一个孩子绝对够了,就算不够,这些年来我为老姜家全心全意地奉献和付出,也足够偿还您养育我长大的恩情了。”

  “分家的事儿就算了吧,以后我姜建民这一大家子,就跟你们老姜家没有关系了,也用不着再多此一举搞什么分家了。”

  “希望您能长命百岁,也感谢您能把当年的事儿说出来,起码让我知道了我生母是谁,知道我这些年的遭遇不算是没有缘由。”

  “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希望以后咱们两家桥归桥路归路,从此过自己的日子,各不相干。”

  说着,姜爸也不再看姜大伯那一边了,转过身就往祠堂外面走去。

  姜妈和姜沁洋也赶紧跟上,姜沁渝倒是好整以暇地笑了笑,侧头看了姜大伯那边一眼,补充道:

  “如果不满意这个决定,大伯和奶奶你们还可以去法院提起上诉哦,这样的话我就让我爸去直接做个亲子鉴定,说不定法院那边还能酌情判大伯你们家给我家一笔精神赔偿呢,毕竟我爸成年后,一直到分家钱,所有赚的钱都是在奶奶您的手里攥着,这笔钱后来都去了哪儿,不用我明说,您比我们更清楚,是吧?”

  姜大伯面无表情,姜奶奶却是心下一抖,眼神闪烁十分心虚地偏过头去,不愿意再和姜沁渝对视。

  姜沁渝这下才觉得痛快了,笑意盈盈地冲着几位村委干部道:

  “今天的事儿,麻烦各位叔叔伯伯了,虽然分家的事儿没能做成,但这个结果,我家觉得挺满意的,几位叔叔伯伯如果不嫌弃的话,中午上我家来吃一顿粗茶便饭,算是对几位今天耽搁这半天时间的感谢和补偿。”

  几位村干部都是连连摆手,十分客气,刘子叔知道姜家的伙食,自然不会拒绝,率先就点头答应了,见村长都应承下来了,其他人也就不再推辞,从善如流地应了。

  姜沁渝笑眯眯地又看了姜大伯那一家三口一眼,这才转身从祠堂里走出去。

  外面阳光正好,姜沁渝浑身一派通透,这一刻只觉得压在心里二十多年的憋屈都被释放了出来,整个人都痛快得不得了。

  姜爸姜妈和姜沁洋就在门外等着,看到姜沁渝走出来,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走吧。”姜沁渝笑道。

  农村就是一个八卦阵,一有什么消息,基本上不用半天就能传播得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了。

  村委干部也是人,这边祠堂一散会,回去这帮人就开始跟家里人唠嗑起来,把今天祠堂发生的事儿当成大新闻给传播出去了。

  这也怪不得这些村委干部,他们在村里这么多年,也是头一次听说这么匪夷所思的事儿,都受到了不小的刺激。

  都没有任何的添油加醋夸大其词,只是平铺直述地把祠堂发生的事儿一说,就已经让听者瞠目结舌,啧啧称奇。

  听完了这个曲折离奇的故事,村委干部的家属们也一个个兴奋得不行,自然转头就要找各自的小姐妹们说道说道,尤其是像姜家这样的惊天大秘密,更是满足了整个村子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们的好奇心,更是格外受村里长舌妇人们的欢迎。

  于是,关于姜老二竟然不是姜老太太的儿子的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得沸沸扬扬,几乎家家户户都知道了姜家几十年前的旧事。

  “我就说姜老二这一家子过得也太惨了,原来真相居然是这样的!”

  “这就合情合理了,双生妹妹的孩子,难怪跟姚凤菊长那么像!”

  “都不是自己的儿子,当然是可着作践了,反正妹妹估计都已经不在了,也不怕有人会来找她报复。”

  “姜建民估计都要呕死了,为了这么一家子吸血鬼,他当了多少年老好人?结果那根本就不是他的亲妈亲兄长,这些年的活都白干了。”

  “别说是干活了,你看姜建民几个月前中风瘫痪那次,差一点就死了,姚凤兰一点反应都没有,姜建民老婆都求上门借钱了,姚凤兰还指挥她儿子关门,一分钱都不借呢。”

  “这可真是够冷血的,再怎么也是一块儿生活了几十年,就算不是自己的亲儿子,几十年总也处出感情了吧,还能偏心成这样?”

  “那一家子就都不是正常人,总之以后离远点,不然小心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呢!”

  一整个村子的人都在谴责姜老太太,当然也有人觉得纳闷,想不通为什么姜老太太会把几十年前她干的这些恶毒事直接说出来,按理来说,能隐藏秘密几十年,这姜老太太的心机之深沉,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不应该这么蠢才对。

  姜老太太都快要入土了,反而在这个时候把这事儿宣扬出来,她图什么?这很不符合正常人的逻辑。

  那些村干部们之前就有猜测,所以在说起姜老太太当时说话时的场景,几个干部们都是一脸的晦涩莫名,隐隐地透露出了一点推测和怀疑。

  “我听我家那位说了,姜老太太好像不是主动说的,好像是中了邪,不得已说出来的。”

  “对,我家那口子也是这么说的,当时大家人都在祠堂里,那老家伙大概是坏事做绝,所以就连宗祠老祖们都看不过去了,直接惩罚到了姚凤菊的身上。”

  “要真是这样,那真是祖宗显灵,姚凤菊干出这种事,被惩罚了也是活该!”

  “这下好了,姜老二跟她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以后她那一家子也别想从姜老二家占便宜了,这都是报应!”

  “这死老太婆把这件事说出来了,她那个大儿子指不定要怎么恼火呢,肯定会怪到她的身上,你看着吧,姚凤菊的好日子到头了!”

  有对这件事还抱着怀疑态度的,专门找到了村里年纪比姚凤菊还要大的老人那儿打探情况,结果竟然还真的问到了一点东西。

  “姚凤菊啊,好像真的有个双胞胎妹妹,姚凤菊嫁过来后,她妹妹就经常会来明罗村看她,姐妹俩长得挺像的,不过她那个妹妹更好看,皮肤白眼睛亮,跟个城里娃子似的,听说还是初中毕业,学习好着呢。”

  “不过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了,说是嫁人了,但也没听说是嫁到哪个村去了。”

  说起姚凤菊那个双生妹妹,村里老人也有一堆话要说,不过基本上都是称赞的,没有说姚凤兰那姑娘不好的。

  后来又有人打听到,原来当初姚凤菊给她妹妹介绍的那一户人家,儿子居然是个傻子,据说痴傻得厉害,还有可能遗传给后代。

  难怪那家人不嫌弃姚凤兰,甚至还巴望着姚凤兰怀着孩子嫁过去。

  可那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妹妹,姚凤菊居然要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一个傻子,这不是把姚凤兰往火坑里推吗?

  村里人听了都觉得唏嘘感叹,真是开了眼界了,他们和姜老太太在明罗村里相处了这么多年了,才知道这个老太太不只是明面上看起来奇葩,内里早都烂透了,竟然连自己的亲妹妹都算计。

  风言风语传得太快,等到几个村干部到姜建民家里来吃午饭的时候,对于姜老二不是姜老太太亲儿子的事儿,村里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几个村干部还觉得有些尴尬和心虚,总觉得这件事之所以会传播出来,跟他们嘴巴不严也有很大关系。

  都说家丑不可外扬,这件事虽然姜老二家受了委屈,但他们其实也拿不准姜建民到底是个什么想法和态度,指不定人家就不想这事儿传出去呢。

  不过这些村干部显然想多了,姜沁渝之所以会选择在祠堂里就给姜老太太贴真话符,目的就是想要让姜老太太把当年的真相宣扬得祠堂里的这些村干部都知道。

  她很熟悉村委这些干部的情况,因为都是村里自己人在任职,有什么风吹草动基本上瞒不住,就像当初她承包水库山林这事儿,也是刚签了约,半天不到这事儿就传扬出去了。

  所以姜沁渝就是抱着要闹大的目的,她巴不得这件事人尽皆知,这样以后无论她们家做什么,站在姜爸根本就不是姜奶奶亲生的儿子,还被姜奶奶磋磨作践了几十年的份上,也不会再有人指责姜爸对姜奶奶太过无情。

  原本只是想要通过重新分家来和姜大伯那一家子划清界限,没想到居然有了这样意外的收获,姜沁渝不抓住机会赶紧把那一家子吸血蚂蟥甩掉,难道还打算留着过年吗?

  姜爸回到家里之后,其实情绪就不太高,作为这件事的当事人,他大概是真的被这件事给惊着也伤着了。

  活了半辈子了,他大概从来没想过,他不是姜家的孩子,到如今他都儿女双全,闺女都已经嫁人了,却被人告知,他的亲生父母竟然另有其人,这让姜爸一时间真的难以接受。

  怕姜爸身体再出现什么意外,姜沁渝也没敢让姜爸离开姜妈的视线,她自己则把中午做饭的任务包揽了下来。

  正好她昨天拍到了那本中华厨神的初级技能,也需要使用起来,验证一下看看那个技能到底靠不靠谱。

  姜沁渝这边正在厨房里忙活,姜沁洋因为担心他逃课的事儿会被学校那边发现,于是偷偷摸摸地蹭到厨房里来。

  “姐,你给杰哥那边打个电话,跟他说家里有急事我回家了,帮我请个假呗。”

  姜沁渝抬起头来看了姜沁洋一眼:“请什么假,下午我就送你回学校去,你老老实实上课,家里的事儿不用你操心。”

  姜沁洋顿时就不乐意了:“发生这么大的事儿,我怎么能不操心,爸这回受到的打击不轻,家里没个男人帮你们撑着怎么行?”

第177章 不合格

  姜沁渝听了顿觉好笑:“你这小屁孩也能自称男人了?真要是打架, 你这小身板,还顶不上人家的一拳头。”

  姜沁洋还不服气, 想再说点什么, 姜沁渝已经摆摆手示意他快出去:

  “哎呀我在这儿做饭呢,你别来捣乱, 你回来那会儿,我已经给你班主任说过了, 下午会送你回学校, 你老老实实的, 别给我再整幺蛾子, 不然别怪你姐我抽你。”

  姜沁洋这下老实了, 从小到大,他最怕的就是他姐的蔑杖, 抽起来疼得要命,他赶紧讨好地冲着他姐拍起了马屁:

  “嘿嘿, 姐,今天你让我取的那个盒子到底是什么东西,我看你这么着急的, 但后来好像没派上用场啊, 不过你到底是怎么知道咱爸的身世的,这事儿咱奶瞒那么紧,咱爸自己都不知道呢,你听谁说的?你也太厉害了吧?”

  姜沁渝手上动作一顿,回过头似笑非笑地看了姜沁洋一眼:

  “你一个小屁孩打听这么多干什么?盒子里的东西, 我叫你送过来也不过是以防万一,但今天这个结果虽然出乎意料了,但对咱们家肯定是有利的,爸的身世由奶奶自己亲口说出来了,比我拿出来的任何证据都更具有说服力,总之以后咱们再也不用怕奶奶和大伯那一家再来闹事了,就是一件大喜事,你说是吧?”

  姜沁洋被姜沁渝这么一忽悠,马上就点了点头,都忘记问姜沁渝那个盒子的事儿了。

  姜沁渝还不忘叮嘱姜沁洋:“这个事儿你知道就得了,但不能让爸那边知道,不然他要知道我知道内情却没有透露给他,肯定要生气,知道吗?”

  姜沁洋还以为他姐早就调查出他爸的身世有异了,只不过是碍于姜爸的病情,所以哪怕手里掌握了重要证据,也一直都没敢透露,所以得到姜沁渝的这份叮嘱,他立马就郑重地点了点头。

  但其实,姜沁渝哪里调查过什么证据,她知道这个秘密,也不过就是比姜家其他人也就早了一个小时,还是靠着读心手链才窃取到的情报,不然这个秘密估计真的就要被姜奶奶带进土里去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件事对姜沁渝家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哪怕这段时间会被外面那些好事者找上门来打探八卦,但顶多也就是烦上一阵子而已,只要等到风声过去,这件事就不会再有人提了,但她们家就能和姜大伯那一家子彻底没有关系,从此耳根清净,完全可以关上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所以中午的这一顿,姜沁渝还真是费了不少心思,把她刚刚学的厨神技艺都用上了,整了一顿丰厚的大餐,犒赏这一次帮忙的村委干部们。

  姜沁渝的厨艺得到了不少提升,加上食材的加成,这一顿饭自然是得到了村里这些干部们的高度赞扬。

  吃过饭送走了这些干部,果然如姜沁渝所预料的那样,来了好几个村里的大妈,说是找姜妈讨论跳广场舞的事儿。

  但这几个月姜妈哪里有跟这些大妈跳广场舞的闲情逸致,早在姜爸中风后,她就已经把广场舞都给戒了,现在这些大妈来找姜妈聊这个,姜沁渝还能听不出来这些人都是找的借口吗?

  姜沁渝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一看这几个大妈眼睛冒光一脸兴奋难以抑制的表情,用脚趾头都知道她们是来干什么的。

  她本来是想将这些人拒之门外的,但还没来得及出口,原本一直在屋里陪着姜爸的姜妈,忽然就走了出来。

  “秋婶子,闲聊唠嗑就算了,想必你们也都知道今天祠堂那边发生的事儿了,我家建民这会儿都还没缓过神来,他那身体本来就不好,万一再中风了就麻烦了。”

  “所以这几天烦劳大家帮个忙,我家就不接待客人了,让我家建民也缓一缓。”

  这些邻居固然对今天发生的事好奇,但姜妈都说到这份上了,她们要还枉顾姜妈的意愿继续来叨扰,就未免太不识趣了。

  秋婶子赶紧点了点头,带着那几个大妈就离开了,但看姜妈的状态,再听姜妈刚刚话里的意思,还有什么好说的,祠堂那边发生的事,果然是真的,姜建民这一把年纪了还受到这么大的刺激,也不知道这一回能不能挺得过来。

  那些大妈一个个嗑着瓜子就往外走,不多时就聚集到了一家村民的家里,那边也有不少想知道情况的人在等着了,一看到秋婶子回来,马上就追问道:

  “怎么样了,是不是真的啊?”

  “还能不是真的?听说姜建民都已经气得病倒了,他老婆眼眶通红一脸憔悴的,看样子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真是作孽哦。”

  “可不是,一家子被欺负了这么多年,要不是祠堂的祖宗显灵,逼着姜老太婆把内情说出来了,只怕姜建民那个傻子还被蒙在鼓里呢。”

  “这若没有姜老太婆从中捣鬼,这姜建民早在几十年前就是正儿八经的上海人了,有户口有房子,说不定还跟着他那个知青老爸吃国家粮,城里人的日子不知道过得有多好,哪里会像现在这样当一辈子的泥腿子?”

  “可不是,我可记得很清楚,姜建民上小学那会儿,其实学习成绩不错的,估计是随了他那个亲爹,比他大哥不知道聪明了多少倍,但那时候姚凤菊以家里穷需要人上工当借口,直接就不让读了。”

  “就因为姜建斌学习成绩不好,初中没考上,所以连姜建民也跟着不能上学,连小学都没毕业就辍学在生产大队混工分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3页  当前第2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5/2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姐姐会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