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细水长流_分节阅读_第257节
小说作者:卉苗菁彩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5 MB   上传时间:2020-09-11 16:35:28

  “重阳节也能归宁?”红枣好奇问道。

  重阳节不是敬老节吗?红枣心说:怎么这世成了可以和过年、端午、中秋和冬节同等地位的大节?

  “新婚三年后可以!到时老爷和太太就能打发车来接您和姑爷家去了!”

  这个风俗不错,红枣心说:可以在四节之外再多一次回娘家的机会。

  想了想,红枣问道:“余妈妈,我数了数,我弟贵中在九月十九过百天。我爹是要办酒的吧?”

  “办的!”余曾氏点头道:“小姐放心,到时老爷太太一准打发车来接小姐和姑爷去吃席!”

  闻言红枣点点头,心说再有十三天就能见到她爹娘和她弟弟了!

  午饭时候厨房送了两桌四冷四热一汤一饭的席面来,红枣打发碧苔和金菊陪余曾氏和张赵氏去东厢房吃席,然后又使了张乙他们几个人把席面送到门房客院和潘平陆虎他们一处吃。

  谢家的下等席面因为体谅干体力活的下人菜色都是实在的整鸡整鸭蹄髈大鱼之类,然后加上厨子们舍得放料——除了酱油,还有八角茴香肉桂之类,故而每道菜都烧煮得极其入味。

  张赵氏从没吃过这样的饭菜。她光只闻到食盒打开时菜肴散出来的香味,便禁不住嘴里生津。

  不过张赵氏顾忌着做客,眼见菜色摆齐,还只她们四个人,终忍不住问道:“碧苔,这一桌席面真的只咱们四个人吃?”

  碧苔笑:“就只咱们四个!”

  余曾氏家常虽在主院,跟着李满囤和王氏吃,但也没有整鸡整鸭随便吃的道理,当下也悄声问碧苔:“碧苔,这许多菜咱们也吃不完。你要不要叫了其他相好的姐妹一同来吃?”

  碧苔知道她大伯母这么说是想给她做人情,不觉摇头道:“伯母,叫了其他人,咱们就没法说话了。”

  余曾氏一想也是,便不再提。张赵氏则赶紧道:“这么多菜,倒是先挑两样好的给她们送去就是了!”

  “真不用!张婶子,”碧苔赶紧阻止道:“这席面是大奶奶为了你们专门嘱咐厨房做的待客席面。她们一准都不肯要。”

  “何况她们家常都跟着小姐吃饭,也不差这一样两样!”

  说着话,碧苔拿起酱鸭撕了两个鸡腿,给张赵氏和她大伯娘一人一个。

  张赵氏推辞不过接了,然后吃了一口,只觉鲜香酥嫩为生平所仅见,不觉惊诧道:“这鸭子怎么煮的?怎么这么好吃?”

  闻言余曾氏也看向碧苔——她也想知道。

  碧苔笑道:“这方子我现倒是知道,厨房在煮这鸭子的时候给加了药铺里买的肉桂和茴香。”

  虽然不知道肉桂是啥,但听说是药铺买的,余曾氏和张赵氏便立刻恍然大悟地惊叹道:“怪不得!”

  吃了酱鸭又吃麻油鸡,等把桌上的菜色都尝了一遍后,余曾氏方才悄声问碧苔:“咱们小姐家常吃饭是不是也都是这样的席面?”

  碧苔知她大伯娘是为王氏打听,便也悄声告诉道:“咱们小姐家常虽不吃席,一顿饭只四样菜,但四样里必有山珍海味,比如今天午饭的汤就是母鸡汤烩海参。”

  余曾氏:“海参?”

  “海里一种黑色的百脚虫样的虫子。看着不好看,但芙蓉姐姐说这玩意是海里的人参,补得很!”

  “厨房做这个都是可着主子的人头来做,鸡汤烧好了,都要分到五个汤盅里才加海参上蒸笼蒸,以保证原汁原味,然后老太爷、大爷、大奶奶,姑爷和一姐一人一盅。”

  人参,余曾氏听说过的,知道那是吊命的好东西。现听说谢家家常就给红枣吃海里的人参,自是口里念佛,情不自禁地道:“回头老爷太太听了这个海参的事,一准就能放心了!”

  碧苔点头道:“确是能叫老爷太太放心,大爷大奶奶待小姐好得很。”

  余曾氏转念又问:“咱们姑爷不来家和小姐一处吃饭吗?”

  “一般早晌姑爷和大爷都在老太爷跟前尽孝,午饭都陪老太爷一处用,晚饭会家来吃!”

  余曾氏点点头,心说如此倒也罢了!

  余曾氏左右看看,继续打听:“大奶奶给咱们小姐立规矩吗?”

  碧苔摇头道:“没有。小姐每回见大奶奶,大奶奶都给座儿,而且若是时间长了,大奶奶都还给小姐零嘴。”

  “还给零嘴?”

  余曾氏觉得自己一定是听错了。

  “嗯,给的,”碧苔点头强调道:“每天都给。”

  “比如今早你们来时,大奶奶便给了小姐吃厨房才给做的核桃酥。”

  闻言余曾氏不觉感叹道:“把媳妇当闺女待,谢大奶奶这样的婆婆真正是天下少有!”

  “确是这样!”

  完成王氏托付的任务,余曾氏又问碧苔和金菊道:“你两个呢?立规矩吃得消吧?”

  碧苔的脸红了,惭愧道:“我和金菊规矩都还不行,家常小姐倒是不计较,但到了上房彩画姐姐便让我们在门外候着。”

  “在门外候着?”余曾氏沉吟:“这事小姐知道吗?”

  碧苔赶紧辨别道:“大伯母,这是我和金菊自己站不住。小姐知道也没办法。”

  “是啊,大伯母,”金菊也道:“现我们天天穿的这个绸缎袍子和裙子,虽然好看,但一行动起来就有下雪时雪花落地的那种‘悉悉索索’的声音。”

  “比如这样,”金菊拿手在衣袖上撸了撸,余曾氏果然听到了极轻微的摸索声。

  “这声音平时听不到,但在上房,大奶奶跟前就特别明显。”

  “所以,只站过一回,我和碧苔姐姐就知道了厉害,幸而第二天彩画姐姐就跟我们说让我们在门外立着,等立习惯了再进屋伺候!”

  余曾氏回想了一回刚上房内外乌压压的人,不觉点头道:“这许多人没规矩是不行。不然闹哄哄的,可叫大奶奶怎么说话?”

  碧苔点点头,没有说话,心里却坚定了把规矩学好的心思——身为一等丫头,碧苔暗想:规矩却及不上大奶奶跟前的二等丫头,即便小姐不理会这些事,她也不能这么丢小姐的脸!

  余曾氏看碧苔低头不说话,担心她觉得没脸,便没话找话地问道:“金菊,你和碧苔头上这个牡丹绢花是小姐赏的吗?看着可真好看啊!”

  金菊闻言一怔,转即摸着发鬓笑道:“大伯母,你仔细瞧瞧这是什么花?”

  余曾氏仔细看了又看,奇怪道:“这不是红牡丹吗?”

  金菊笑:“大伯母,这是菊花,不过因为花型象牡丹,所以名字叫‘墨牡丹’。”

  “而且这不是绢花,这是真花。伯母,你仔细闻闻,是不是有花香?”

  “还真是鲜花啊?”余曾氏惊叹了:“这么好的一朵鲜花竟就给你们丫头白戴?”

  “你知道这两天咱们庄子里的土特产店里一盆菊花多少钱吗?”

  “似我头上戴的这种都要十文一盆,而一盆才五朵花,这一朵花便就是两文钱。你这样的花,怎么也得双倍,四文一朵了!”

  “对了,碧苔头上,也是菊花吗?我瞧着怎么像荷花啊?就是比荷花小些。”

  “可不就叫清水荷花吗?”碧苔闻言笑道:“大伯娘,一会儿吃完了饭,我同你去院里花架前看菊花去。”

  “那一架子都是菊花?”

  “都是,而且每种不同样!不过今儿的‘绿衣红裳’早起让姑爷剪给小姐戴了,得后晌才有新的给送来。”

  “你想看只能就着小姐的发鬓看了!”

  “你说小姐头上那个四色的花是真花?”

  ……

  今儿谢尚午饭后家来得比平常要早些,彼时红枣才刚吃完了饭。

  进屋看到茶几食盒上的大彩旗,谢尚当即笑道:“岳父母这个旗做得威风!”

  红枣也笑:“我还是头回看到这么大的彩旗!”

  “重阳节,”谢尚道:“咱们家门上都会挂重阳旗,但也都没这么大。不过,今年咱们结了亲,倒是能挂这大旗了!”

  说完重阳旗,谢尚方道:“娘已经让厨房现做了重阳糕,一会儿厨房做好了,娘打发人来告诉,你再带了你娘家来的人去告辞。”

  “再记得把咱们前几天摘的柚子拿四个给岳父母,然后加上娘那边准备的柿子、蜜桔、石榴三样果子,就差不多了!”

  闻言红枣知晓谢尚现赶回来是为了给她娘家回礼的事,心中感激,便柔声问道:“你饭后可是还没喝茶?”

第251章 隔锅饭香(九月初六)

  “没喝!”谢尚道:“红枣,我一听说你娘家来人,一吃好饭就急忙家来了。”

  “赶紧的,把你今儿得的石榴汁拿来!”

  红枣……

  “今儿没有石榴汁,”红枣把自己手里还没喝的茶递给谢尚:“只有委屈你先喝这个了。”

  “怎么会没有石榴汁呢?”谢尚接过茶杯奇怪道:“即便娘今儿没给你,咱们自己也有石榴啊!你让人拿石榴送到厨房让她们榨就行了?”

  “我也能让人榨石榴?”红枣奇怪问道。

  “当然!”谢尚理所当然道:“咱们家的厨房还不是你想吃啥就能给做啥?”

  “当然,由娘吩咐厨房给做比较有面子!”

  “不过厨房不一定有石榴,咱们现在想吃就得让小丫头拿石榴过去!”

  “彩画,赶紧地拿石榴给厨房让她们榨了石榴汁来!”

  好吧,红枣承认她土了。

  想了想,谢尚又道:“《女诫》有云:洁齐酒食,以奉翁姑,是谓妇功。”

  “红枣,你往后日常也别只呆在咱们院里,得闲也得多去厨房转转,不说一定要你做出什么新鲜菜色,但初一十五给爹娘太爷爷和我敬奉两样时令菜肴却是该当的!”

  红枣……

  若是前世,谢尚敢和红枣这么说话,红枣一准打爆他的狗头——谁给他的脸,让他跟她提这种要求?

  她自己个儿都还见天吃外卖呢!

  但这世红枣吃过她奶把持厨房饮食的苦头,深知掌控“锅铲子”权利的重要性,当下眨眨眼,便就谦虚应了——初一、十五才做两样菜而已,红枣想:正方便她摸厨房的底。

  说话喝茶,谢尚见了一回余曾氏和张赵氏,然后等云氏那边使人来叫便让显荣给了两个人赏钱。

  于是红枣又同两个人进上房跟云氏辞行。

  云氏见面客气地问了几句午饭,然后便让人呈上了给李满囤和王氏的回礼——除了重阳糕和重阳节盒外又加了两只羊和两坛菊花酒。

  对于余曾氏和张赵氏,云氏也一人给了一块尺头。

  送走余曾氏和张赵氏之后,红枣回屋方打开两个食盒。

  第一个食盒里装的是红枣栗子和糯米面做的重阳糕,糕上撒着金黄的糖桂花,谢尚一看就高兴笑道:“岳父母有心了,只他们怎么知道我喜欢桂花味的重阳糕的呢?”

  “红枣,我记得我没和你说过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7页  当前第2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7/7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细水长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