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细水长流_分节阅读_第266节
小说作者:卉苗菁彩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5 MB   上传时间:2020-09-11 16:35:28

  “你想给我说亲?”谢子安开门见山地问老太爷。

  “嗯!”老太爷点头。

  谢子安疑惑:“平白无故的,你怎么想起来的?”

  老太爷:“自古都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近来我听人说你婚事未定,可巧我知道的那姑娘小你一岁,也正是说人家的时候。”

  谢子安不客气地嘲笑:“十四岁没说人家的姑娘?老姑娘了吧!”

  老太爷不急不气:“女子十五及笄。京城官宦人家的姑娘一般都十四岁,临近笄礼的前后才说亲!”

  “你给我说官宦人家?”闻言谢子安脸上一变,转即嘲讽道:“老太爷,你什么时候突然这么好心了?”

  老太爷:“?”

  “你不是一直都嫌弃我奶出身寒微,她和她生的我们都不配见你那些当官的朋友吗?”

  老太爷……

  饶是老太爷涵养好,但当下为谢子安不留情面的戳破心中隐秘还是脸色变了好几变,方才忍耐道:“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子安,我看你孝敬你祖母当得一个‘诚’字,所以觉得你还算孺子可教。而你祖母年岁大了,她现今的希望便就是盼你结门好亲。”

  “我跟你祖母少年结发,她父亲更是我启蒙恩师。过去这些年,我知她怨我将留她在老家,以为我抛妻弃子。但我也有我的难处。其间种种,一言难尽。而我即便现在把话都告诉你们,你们没身在其中也不能懂。”

  “子安,你当知道你祖母脾气刚烈,似情分不在,已同陌路之类的话都是她一个人所言,并非出自我口。”

  “事实上我很感念她多年来替我在爹娘生前生后的孝敬,以及在这雉水城祖业上的操持——故而对于她盼你娶门好亲的心愿,有机会我自是愿意成全。”

  说着话老太爷看向谢子安,想看看他的反应,结果看到谢子安单手托腮,漫不经心地看着自己发笑。

  “你笑什么?老太爷奇怪问道。

  “先前我娘过世,”谢子安轻笑道:“你也曾来信说给我爹续弦个好亲。”

  “结果我奶找人打听才知道你说的这位好亲是你二儿媳妇的娘家庶妹。”

  “这听起来是个官家小姐,但生她的娘却是个贱妾——那次你可是着实恶心了我奶、我爹还有我一回!”

  谢老太爷……

  老太爷没想到谢子安竟知道七年前的旧事,一时有些错愕。

  反应过来,老太爷与自己辩解道:“子安,你有所不知。那姑娘虽是庶出,但出身官宦,待人接物都是极好的。”

  老太爷至今并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何不妥。就事论事,他真心觉得官家小姐比庄家姑娘知书识礼,持家有道。

  “只要出身官宦,”闻言年少气盛的谢子安冷笑道:“在你眼里,原都是极好的。而我奶,出身小户,在你眼里便就样样都不及人。”

  “你这个标尺,我懂的。你快别再说了,没得再恶心我一回!”

  “所以,”谢子安把信拍桌上:“你看中的极好的官家小姐,还是留给你极好的儿孙们吧!”

  “我高攀不上,也不想攀!”

第259章 哥哥和叔叔(九月初九)

  回想起当年谢子安把信拍在桌上的声响,老太爷的额角犹自跳了两跳——子安这孩子,老太爷看向坐在自己下首的大孙子,不觉感慨:只看现在这幅温文尔雅的样貌,谁能想到当年的他曾似个炮仗,说炸就炸呢?

  过去二十年,不止子安长进了,他也有了改变——早年间多少他曾信以为真的原则道理,现今看不过都是个笑话。

  比如他曾对知遇寄予的厚望。

  次子知遇,其实为人也没啥大的缺点。

  他所有儿子里,老太爷暗想:本就数知遇命格贵重。知遇日坐正官正印,原该是个官命——仅就八字而言,知遇原比他现做官的长子知道八字贵重有官运。

  不然他当年如何会舍长子知道而独重次子知遇?

  外人只知道他宠妾灭妻,却从不想“母以子贵”——他挣这份家业不容易,自然想将其交到最出息的子孙手里。

  老子云:“良才善用,能者居之”。想朝廷开科取士都不挑嫡庶,他选个继承衣钵的儿子,又何尝需要拘泥于嫡庶?

  思及此处,老太爷忍不住笑了:当年的自己可真是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啊!

  而子安当年的脾气,也可谓是十成十地肖足了他!

  老子的话没错,错的是他的功利——他只以八字来论儿子良才,而忽略了“良才善用,能者居之”的下句“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的警告。

  他一心培养知遇成才,给他和他母亲阮氏长子嫡妻的待遇,殊不知却养大了他们的心,最后酿成惨祸。

  当年害子远性命的看似只是阮氏,但根源在他,而知遇在其间也不是全然无辜——过去许多年里知遇不修己德,不敬嫡母兄长,每回回乡都颐指气使,然后回京又煽风点火,两面小人。

  如此德不配位,知遇这辈子有命无运,科场无功,也不算冤!

  现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当年回乡时没有把知遇留在京城,不然以知遇这二十年的背字运,只怕已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如今知遇这房人在家乡有宅有地,衣食无忧——他这个当爹的责任也算是尽了,撒得了手了。

  人这一辈子啊,老太爷心中感叹:真正是不能行差踏错,不然害人害己不算,还会祸及子孙——他长孙子远,可惜了!次子知遇,也可惜了!

  听到老太爷的叹息,谢子安不觉挑了挑眉,斜睨了谢知遇一眼,心里嘀咕:刚他二叔又跟他爷念叨啥了?

  老太爷抬眼看到谢子安的动作,不觉好笑——都三十六岁的人了,却还是和当年一般的小鸡肚肠,见不得他跟他叔叔们亲近。

  想当年他告老还乡家来本为的是知遇等子孙,但没想最后得他衣钵却是子安这个磨星。

  真正是世事无常,造化弄人!

  他这辈子就没见过子安这样的磨人孩子,他比他其他所有子孙加一块儿都叫他操心——操心得他自己当年早已炉火纯青的养气工夫也因为子安这个孙子而更上层楼,简直无法想象!

  不信看看现在,子安今年都三十有六了,学问也算是有那么一点了,偏就是这么大一个人,统共就一个儿子还养不好,还得他这个八十多岁的老爷爷帮着养,娶儿媳妇也得他帮着长眼——唉,真是哪里都少不了他!

  “太爷爷,太爷爷,你吃!”

  看到重孙子谢尚送到嘴边的西瓜子仁,老太爷张嘴吃了,然后心里那个舒畅就别提了!

  幸而尚儿性子随他,老太爷不无得意地想:乖顺和软,不似子安爆莽——养着不累。不然,他才不会给子安养儿子呢!

  他一准地由着他自生自灭!

  旁观谢尚将她剥好的瓜子仁一粒粒送到老太爷嘴边,哄得老太爷眉开眼笑,红枣一边剥瓜子一边在心里疯狂吐槽:说好的不忘太奶奶苦守寒窑三十年——比戏里面的王宝钏还多十二年呢?

  结果事到临头谢尚这孝子贤孙当得却是比屋里其他所有人都积极都投入——谢尚,这个大猪蹄子!

  十三房谢知微一家人第三个到。对于谢知微这个老来子,老太爷也是很喜欢的,他跟对待谢子安一样,拿重阳糕贴了谢知微的额头,然后又看小孙子谢子艺。

  谢尚看到白胖的谢子艺,不自觉地就伸手去捏他的胖脸蛋,嘴里念叨:“才几天没见,子艺弟弟好像又胖了!”

  闻言老太爷第1001次纠正道:“尚儿,按辈分,子艺是你叔叔。”

  “弟弟!”谢尚也第1001次地反驳道:“太爷爷,我爷爷是十三爷爷的长兄。自古长兄如父,十三爷爷家常见到我爹都叫大哥。”

  “太爷爷,从这里算,子艺可是我的小弟,该叫我大哥?”

  老太爷讲究人。他被谢尚当着人驳斥后并不跟谢尚拌嘴,他只把目光看向这笔烂账的源头谢子安,心说:看你干的好事!

  谢子安接受到老太爷眼神里的责怪,无辜笑道:“尚儿,圣人曰:以德服人。你想子艺叫你大哥,你便就得有个长兄的样子。得讷于言而敏于行,勤修道德才行!”

  说完话,谢子安跟老太爷摊手,表示他已经教过儿子了!

  老太爷见状方点头道:“尚儿,你听你爹的话,得以德服人。比如你爹见到你小爷爷,哪回不是按规矩叫他小叔叔?”

  “而你小叔叔敬重你爹,主动叫他哥哥——你跟子艺之间也要这样兄友弟恭,才好!”

  闻言红枣也是跪了——敢情说半天,无论是老太爷还是谢子安竟然都是认可谢子艺这个小叔叫大侄子谢尚哥哥的!

  简直是三观破碎!

  当事人的爹谢知微听了他爹和他大侄子间的对话,脸色变都没变一下——他早就知道在他爹心里大孙子谢子安地位排在他这个小儿子之前,屡试不爽!

  随后来的是三房谢知通一家人。

  红枣看三房人请安被老太爷叫起后,谢知通两个未成年的儿子:十七岁的谢子荃和十五岁的谢子苙以及谢允忻等五个男孙立刻一拥而上,抢挤到老太爷跟前争先恐后地叫“爷爷”或者“太爷爷”!

  老太爷笑呵呵地嗳嗳应着,伸手去盘子里拿糕,嘴里还不忘嘱咐道:“别挤,别挤,一个个来,都有!”

  谢尚一听挺身而出,挥手道:“太爷爷都说了,一个一个来,你们还不赶紧排了队伍依次来!”

  “快点,长幼有序地排好!谁排错了,我就让太爷爷不给他糕……”

  红枣……

  谢尚的威胁虽然幼稚,但效果却是杠杠的——三房的两个小叔叔谢子荃和谢子苙率先前后站好。他两个站好后便合力去推大侄子谢允忻,让他站到他两个的身后去,如此你推我,我推你的没一刻就站好了队。

  红枣看队伍里都是男孙,想起刚请安时看到的三个女孩儿,不觉回头张望,然后便看到三房的谢采儿,谢蓁儿、谢薇儿已经和二房的谢霏儿、谢晏儿、谢依儿站到了一处,并没有上前来让老太爷给贴糕祝高的意思。

  感情老太爷过重阳节给小辈祝高还分男女?红枣也是服气。

  转念想起刚老太爷专门叫了自己去贴糕祝高,红枣恍然发觉老太爷对她比对他的亲孙女和亲重孙女们还更亲近。

  难怪,红枣后知后觉地想:刚二房太太刘氏看她的眼神有些奇怪,原来是所有同辈女孩子里只她得老太爷祝高的缘故。

  等十三房人全部到齐,谢子安和谢尚便左右搀扶老太爷打头领着众人去花园。

  男女有别。谢家和李家一样是男人先走,然后女人跟上。

  红枣记着谢尚的嘱咐。她看谢尚同老太爷走了,便放下瓜子夹自站到云氏椅子后面,打定主意跟在云氏身边。

  云氏看红枣乖觉,心里自是满意。

  女眷由云氏、刘氏打头。红枣跟云氏走出堂屋下石阶的时候,红枣看云氏伸手给瑶琴搀扶,便也有样学样的把手给彩画示意她搀着。

  平时来五福院请安就算了,红枣暗想:彩画高,她矮,她搭着彩画走,无论是她还是彩画都比空身人走累,但今儿当着十三房的人,她再累都得把她大房少奶奶的谱给摆齐活了。

  和云氏并排走的二房太太刘氏原走在红枣前方,她转脸看到红枣小大人一样手搭着彩画走得像模像样,便和云氏道:“大奶奶,尚儿媳妇是不是还没裹脚?”

  红枣一听就怒了,心里暗骂:贱人!

  嫁进谢家半月,无论小丈夫谢尚还是婆婆云氏对红枣都还不错,没人跟她提脚大脚小的事。

  现刘氏当众拿她的脚说事,嘲她的同时还挑拨她和云氏的婆媳关系,真正是其心可诛!

  因为先前谢尚自作自受把自己作吐了好几天的缘故,云氏怕儿子触景生情家常并不许人口提“脚”字——现家里连吃饺子都不叫吃饺子,而改叫吃大馄饨了。

  连带的云氏对红枣的大脚也视如无睹——比起儿子的安康,云氏想:儿媳妇的大脚还真不算事。

  至于将来,则等将来再说,而她得先顾好眼下。

  眼下,如大爷所说,她家人口太少,而尚儿媳妇聪慧,教个三五年,一准能替她搭把手。

  云氏认识刘氏多年,深知她挑事拨非,隔岸观火的秉性。云氏心中厌恶,便只点点头并没有言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7页  当前第2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6/7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细水长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