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细水长流_分节阅读_第376节
小说作者:卉苗菁彩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5 MB   上传时间:2020-09-11 16:35:28

  谢福垂头道:“回老爷的话:大奶奶自听说京师的庄子暖房一年有三个月都长不出菜,连带老爷也三个月吃不上菜后便想了这个窗户纸搭菜棚的主意。”

  “大奶奶开始只想在咱们老家试验种菜,大爷看见便说老家和京城的气候不一样,还是直接在京城庄子实验的好。但大奶奶担心这窗户纸的法子不定好使,大爷便说先不告诉老爷您,只等种出菜来了再禀告您!”

  “啧,”谢子安闻言忍不住咂嘴道:“尚儿倒是会给他媳妇出主意,竟然连我也瞒!”

  谢福赶紧自我辩白道:“老爷,是小人也担心种不出来——毕竟京里这许多达官贵人,至今还没听出谁在正月能种出菜来,小人担心禀告早了没得白叫老爷操心一回。”

  “小人并不敢欺瞒老爷!”

  谢子安见状笑道:“行了,坐下陪我吃饭吧!”

  “这儿子养大了,向着媳妇就算了,谢福你是我的人,也帮着他们一起瞒着我,怎么,你还不许我抱怨两句啊?”

  谢福……

  梁上的莫非闻言不觉望天翻了个白眼,心说听这文官说话就是费劲,骂人夸人都是一脸笑,根本分不清真假,可叫人怎么接?

  也就他这个管家受得了他!

  次日一早,谢子安如常去翰林院坐班。不想才刚下轿,便被人从身后叫住。

  “谢兄,”谢子安这科的榜眼祝才过来拱手道:“关于贤侄做的那个华容道,昨儿散衙后我查了一回书,发现那曹操的长相画得及其不妥。”

  谢子安……

  谢福也叹口气:昨儿晚上的临摹白做了……

  正月二十二礼部送来会试考官名录,弘德帝看其中有谢子安的名字便随口问道:“这个谢子安回来了?”

  李顺赶紧答应:“回万岁爷,谢大人是正月十八进的京,十九销的假。”

  闻言弘德帝忍不住笑道:“回来的倒是及时!今年的雪这么大,运河都冻结实了,他这一路可不好走。”

  李顺笑道:“万岁爷明鉴,谢大人是正月初二离的家。”

  弘德帝算了算账,点头道:“果然,谢子安进京走了十六天,比平常多费了四五天。”

  “万岁爷,”李顺躬身回禀道:“臣听说谢大人这回是坐马轿来的。”

  弘德帝奇道:“马轿?这什么东西?”

  李顺如此这般的解说了一回,最后总结道:“万岁爷,据锦衣卫查看这马轿的负重虽不及马车,但却不会有马车车轮打滑陷潭的情况,人坐上面也及其平稳,没有颠簸。如此再用钉了马掌的马骡来拉,走冰雪地和平地也没啥区别。”

  “谢大人这回进京费时主要还是因为同行的其他马车。谢大人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点。他已吩咐管家再多做几顶马轿以方便以后出行。”

  闻言弘德帝不禁叹道:“这个谢子安倒是跟他儿子一样会想!”

  儿子做马掌,弘德帝心想:当爹的做马轿,两下里一凑合,倒是一个适合冰雪天出行的新方式——这父子可谓是同心同德!

  李顺又道:“万岁爷明鉴,臣听说谢大人的儿子谢尚这回又做了一样玩具叫华容道。”

  弘德帝疑惑:“华容道?”

  李顺如此这般再讲一通,弘德帝惊呆了:“还能这样玩?”

  “这什么华容道有吗?拿来给朕瞧瞧!”

  李顺赶紧拿来莫非城隍庙买的一个没刷漆没雕花,只在木头上贴了彩色人物纸片的普通华容道来——红枣为照顾谢尚的情绪,雕花的华容道雉水城压根不卖!

  弘德帝见状有些嫌弃,但等听李顺示范一回玩法后便推开了李顺,一个人玩了近一个时辰,玩到了通关才罢。

  “有些意思,”放下手里的“曹操”,弘德帝道:“就是粗糙了些。李顺,你让修造处拿玉石做两套来,朕要赏给皇儿!”

  闻言李顺赶紧提醒道:“万岁爷,这华容道,谢大人在京只送了几位同僚。”

  弘德帝听明白了李顺话里的未竟之意,有些不高兴道:“朕富有四海,结果这为人臣子的都能玩,反倒是朕的皇子不能玩?”

  “万岁爷,”李顺赶紧道:“臣听说谢大人将在京城开店卖这华容道,而且这华容道人物像先只是谢大人的儿子谢尚照着门神尉迟恭和秦叔宝画的,不符史实也不够生动。”

  “现臣听说翰林院的翰林学士们已重新考证了华容道时曹操、关羽、张飞等武将的铠甲、样貌和武器,谢大人已重画了华容道,想必不久就能上市……”

  内造处虽都是能工巧匠,但涉及历史人物形象还原,李顺也不敢轻举妄动——没得又被翰林院鄙视没文化,被御史台弹劾不学无术,连带皇帝也跟着没面子。

  弘德帝听明白了李顺话里的未竟之意,也是没脾气。

  翰林院为天下士林之表率,御史台为天下士林之代言,弘德帝不好冲这两座大山发脾气,便迁怒道:“李顺,你还知道什么,还不一气都说出来?”

  李顺赶紧报告了一个好消息。

  “回禀万岁爷,”李顺道:“谢大人在太平庄的暖房已经种出了绿菜,有茼蒿、韭菜、青菜以及他家乡雉水县的荠菜和同心菜,而且芦蒿也长出来了,再半个月就能吃。甚至还有蚕豆苗和豌豆苗。”

  弘德帝惊掉了下巴。他春祭要用的新鲜萝卜皇庄暖房还没长出来呢,谢子安的暖房就长出了绿菜?

  “谢子安是怎么做到的?”弘德帝不甘问道:“暖房建的跟皇庄有啥不同?”

  弘德帝的私产都是李顺给管着,他能说自己管的不好吗?

  李顺赶紧回道:“皇上明鉴,谢大人的暖房跟皇庄一样都是在地里修坑道烧火升地温。唯一不同的地方是谢大人的儿媳妇出了一个主意,让人拿窗户纸和竹篾给暖房里菜又搭了一个保温架……”

  李顺如此这般地讲了一遍。弘德帝完全听呆,半晌方才道:“种菜要光的道理人人知道,这窗户纸也是唾手可得,可叹京里这些人竟不如一个十岁出头的童养媳?”

  “真是不如吗?”弘德帝摇头叹息:“没想这谢子安倒是个有福的,能得儿媳妇尽心孝敬。他这个儿媳妇真是个少有的孝媳贤妇!”

  弘德帝的地图炮开得有些猛,李顺赶紧匍地道:“臣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

  弘德帝默了一刻道:“罢了!”

  “今年是大选之年,李顺,你从一众秀女中留心寻几个孝行显著的女孩儿来。”

  “虽说妻贤妾美,但太子妃人选关系天下社稷,朕还得再看几年。所以太子的第一个侧妃也得着重品行。”

  李顺趴地上并不起身,而是硬着头皮回禀道:“臣斗胆启奏陛下,锦衣卫暗探莫非有重大天机上报,只因事关重大,锦衣卫虽已取证月余,但犹不敢上达天听。”

  弘德帝怔住:“什么天机?”

  李顺跪地上把谢尚那套“我还小”的理论说了一回,然后又道:“过去一个月月,锦衣卫指挥使陆炳查本朝历年进士举人户籍,发现只有不到一成办的举人出生时父亲在二十二岁到三十八这个年岁之外,而到了进士,则只有半成了。”

  闻言弘德帝忽然想起他其实不是他爹的长子。在他之前,还有四五个或夭折或坏事的兄长,而他是在他爹二十六岁时出生。

  犹豫再三,弘德帝终下令道:“李顺,你亲自带人查宗谱。不许声张!”

  李顺授命要走,弘德帝想想又道:“等等,李顺,你把谢子安的暗档拿来,朕要亲自瞧看,他家去后的事!”

第355章 桃红又是一年春(三月初七)

  因为化雪的缘故,谢子安正月十九发出的平安家信二月初五才到家。

  谢子安在信里让谢尚安排运河化冻后云氏和谢奕一起随船进京的事,然后又把家务全托给谢尚和红枣。

  谢子安此前已和谢尚提过年后接谢奕和云氏进京的事,并和谢尚分析过他和红枣不能去的道理——作为宗子宗妇他得留在雉水城进孝。

  肩负着父亲的期望,谢尚虽对谢奕能跟娘去京城见父亲万分嫉妒,但拿到信后还是一刻没耽误地来明霞院给他娘念。

  听谢尚念完信,云氏长舒一口气道:“尚儿,知晓你爹平安我就宽心了。再就是你记得让人打听着运河化冻的情况,通航了便来告诉我!”

  “尚儿媳妇,老爷既然说这个马轿比马车更利冰雪地里行走,你这就让谢又春安排人做几顶出来——往后无论是尚儿去赤水县给大老爷请安还是咱们年节送东西进京都能使用。”

  红枣闻言自是答应。

  对于谢子安接云氏和谢奕去京城,红枣觉得挺正常——她公婆感情那么好,怎么可能长期两地分居?

  先前分开是谢奕太小了,不能适应长途旅行。

  现谢奕两岁多了,众心捧月去趟京城自是无碍。

  没想第二天谢尚又收他爹一封信,鼓鼓囊囊的,跟三年前装了会试文章的信没甚差别。

  谢尚好奇地打开信,看到信里内容除了问好外又讲了两件大事:一是称赞窗户纸菜棚独具匠心,真的种出绿菜来了;再一件就是翰林院上下的心血结晶——全新的华容道人物小像以及小像上每一笔线条的历史渊源和用笔因由。

  谢尚见状如获至宝,兴冲冲跑来告诉云氏道:“娘,爹写信来说他在京有菜吃了,红枣的窗户纸暖棚长出菜来了!”

  云氏不觉明历,直待谢尚说明原委后方才喜得拉着红枣的手道:“我的儿,难为你这般孝顺,你这么做可是去了我的心病了!”

  没错,对云氏来说,红枣孝敬谢子安比恭敬她还更叫她高兴。

  闻言红枣自是要谦虚一回,云氏听后不免更觉红枣这个儿媳妇是娶着了——建功而不矜,更难得了!

  一个后晌,谢尚都在如饥似渴地读那近十张纸的考据,红枣见状不觉好笑:一个拼图玩具而已,人物穿什么盔甲真的有这么重要吗?竟然还当论文一样的考据。

  这翰林院的人,连她公公在内也真是有闲心啊!

  不过,看谢尚和他公公乐此不疲的样子,红枣觉得她很可以再改良一下《华容道》,比如把二维的人物头像修改成前世国际象棋那样的立体肖像,想必能卖不少钱吧?

  而且还能给谢尚做今年的生日礼物,简直棒棒的!

  二月初十,云氏在听谢尚回说运河已经通航后言道:“尚儿,既然运河已经开河,那你便替我挑个进京的日子吧!”

  谢尚立刻言道:“娘,日子我替您看好了,今年二月二十一清明,二月二十四是个好日子,诸事皆宜,您这天出门既不会错过清明祭祀,也能赶上京里云敟表哥三月二十六的婚礼!”

  云氏闻言笑道:“如此最好了!”

  “不过,尚儿,”云氏转言道:“今年三月十八是你岳父的整寿,我却是不能去了!”

  谢尚看看红枣,红枣赶紧表态道:“娘,你多虑了。我爹今年虽是整寿,却还年青,并不敢惊动亲友。”

  这年头得有五十岁以上才能大摆酒宴贺寿,四十岁摆酒,没得叫人指点轻狂。

  如此云氏方点头道:“那就二月二十六吧!”

  上房出来,红枣忍不住问谢尚道:“大爷,京师里婚礼都是春天办的吗?”

  谢尚笑道:“是啊,一来古礼如此,你看《诗经》里的《硕人》、《桃夭》等写古代女子出嫁的篇章都是青草发芽,桃花开的春天,二来京城腊月实在没有什么菜。”

  “总不能亲友来了招待吃青菜炒萝卜吧!”

  闻言红枣也禁不住笑道:“果然!”

  看着春光里红枣笑眯了的眼睛,谢尚没来由地觉得今天的小媳妇有点好看。

  谢尚把脸凑到红枣脸边仔细瞧看,那专注的眼神唬得红枣倒退了好几步。

  “大爷,”红枣问道:“你看啥?”

  “我看你今儿这妆是怎么画的?”谢尚学他爹对他娘的口吻老成应道:“特别好看!”

  根本没化妆的红枣……

  红枣觉得有必要纠正一下谢尚的偏见,她给自己辩白道:“大爷,我今儿没有化妆,是素颜!”

  谢尚看着红枣粉若杏花的面容压根不信——有桃花妆,谢尚心说:会没杏花妆吗?

  不过红枣不承让他也没必要揭破。女人都喜人夸“天生丽质”,他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7页  当前第3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6/7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细水长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