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细水长流_分节阅读_第426节
小说作者:卉苗菁彩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5 MB   上传时间:2020-09-11 16:35:28

  “爹和二伯来时听说你在睡觉便说你读书辛苦,不让叫你,放下东西就走了!”

  李满囤终于感到了一丝不好意思。

  洗脸洗手,李满囤给堂屋的金魁星上香祝祷了好一会儿。

  放下手,李满囤回头看见王氏在他身后也是念念有词,不觉奇道:“你念的是啥?”

  王氏忍不住笑:“今儿你喝多了,红枣看我着急,教我的,让我求魁星保佑你‘考的全会,蒙的全对,超常发挥,逢考必过’。我听着极有道理!”

  李满囤……

  早起,李满囤上香时想起昨晚的事,便在往常的祝祷词后又加了一段……

  坐车去县衙,李满囤又带上了儿子——他得让儿子去县衙看看他的荣耀!

  县试第二场,人比第一场少了有一半不说,考桌也是按第一场的名次排列,故而李满囤这回坐在了第一排,邹进一落座就能看见。

  过去三天邹进已然通过管家邹用了解了李满囤的生平,现看到真人不觉感慨:谁能想这第一场《四书》背默全对的李满囤只上过三年村识字学堂呢?

  想一场县试几百考生,多的是寒窗十年、几十年的学子,结果才三人全对——对于全对者邹进根据书法取第。

  可见这李满囤的勤奋。

  易云:天道酬勤。邹进想:李满囤能走到现在固是有运气成分,但也少不了自己的刻苦上进——城里富户多了,但似李满囤这样上进的委实没有。

  他做为一县父母,有教化地方之责。现李满囤的经历雉水城人人皆知,所以但凡李满囤文章做得能看,倒是可做个“天道酬勤”的典范。

  休息得极好,加上没一点心里包袱的李满囤答起第二场《五经》的背默卷来,有如神助——真的是考的都会啊!

  傍晚交了卷,李满囤高高兴兴地告诉灰头土脸的陈玉道:“今儿我又全答出来了!”

  陈玉……

  二月初八发榜,李满囤考了县第二。

  听到消息,红枣都懵了。

  “大爷,”红枣问谢尚道:“你不是说我爹《五经》背得还不够熟吗?”

  谢尚坦然道:“那只能说运气好吧!”

  “就似你说的,考的全会,蒙的全对,超常发挥,逢考必过。”

  红枣……

  红枣又问:“大爷,那咱们今天还要去贺喜吗?”

  “不用了!”谢尚摇头道:“岳父有这两场成绩做底,这回县试已经当差不差了。”

  “岳父苦手的是诗文,我拿两篇文章析构让人送去给岳父临时抱抱佛脚倒还罢了!”

  “诗就没法子了,但求他考时不要错韵吧!”

第390章 套路作文(二月中旬)

  科举里成绩判定最主观的考试就是县试。

  县试作为科举里最低级的入门考从出题到阅卷再到排名全都是县太爷一个人说了算——基本上他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不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谢尚自觉学问不错,但面对新来的知县邹进还真不敢轻言县案首——天知道这位邹大人会不会为了自己的官声而有意避嫌,故意地压他县试排名?

  外人眼里都只看到谢尚和邹太爷兄弟相称时的威仪,殊不知其时谢尚内心里不可与人言的担忧和烦恼。

  俗话说“文如其人”。为了在县试时能知己知彼,投其所好,谢尚自邹进上任后便一直分析研究邹进的文章——谢尚列出邹进甫一见面时送他的文集中每一篇文的主题立意,圈出文中用到的典,由此统计分析出邹进的治学思想、喜看的书、欣赏的人,然后再针对性地去读邹进喜读的书,了解他欣赏的人物的生平和诗文。

  做足功课后谢尚方仿着县试的要求自己押题做了文,拿去请老太爷给修改润色,回来再复盘分析揣摩。

  谢尚拿给李满囤的就是他近来针对邹进喜好押题作的两篇文——谢尚觉得他能帮他岳父的也就这点了。

  和上回一样,今天一早李满囤同了陈龙和陈玉坐了骡车来城里看榜。

  看到自己这回考了一个县第二,李满囤欢喜归欢喜,但于欢喜之外又禁不住心生可惜——可惜他此前诗文做的太少,明天开始的三场诗文真是没甚机会!

  陈玉这回榜上无名,难免有些垂头丧气。

  “舅舅,”回来的骡车里陈玉跟李满囤请教:“您这《五经》都是怎么背的?竟然能考县第二!”

  红枣当初给的匣子里只有《四书文理纲要》,并没有《五经文理纲要》。陈玉看他舅李满囤《四书》考县第三、《五经》考县第二,便觉他舅手里必有红枣给的《五经纲要》。

  陈玉有心探探他舅的口风,看能不能借来一览。

  其实李满囤手里只有红枣早年写的一套《四书纲要》——内容还不及谢尚给陈宝的那套齐全!

  《五经纲要》原也是没有。

  但李贵林中秀才前曾经花好几个月的时间仿红枣拿来的《四书纲要》自写了一套《五经纲要》。

  李满囤背《五经》参考的便是李贵林的这套《五经纲要》。

  不过这《五经纲要》是李贵林的心血之作,李贵林除了李满囤外从不与他人提及。李满囤因此也不好随便告诉人,亲外甥也不行。

  李满囤只能挑拣能说的告诉道:“运气吧,考的正好都是我会的部分。”

  “事实上《五经》的功夫我没到家!”

  眼见他舅只拿运气搪塞,陈玉颇为失望,但却已不好再问。

  三个人刚回到桂庄,显荣便上门来送匣子。

  “亲家老爷,”显荣恭敬道:“我们大爷打发小人把他近日做的两篇文章送来请亲家老爷雅正。”

  说着话,显荣呈上匣子。

  看到匣子,李满囤想起那年李贵林考秀才时谢尚曾送李贵林一个类似的红漆匣子。

  那个匣子对李贵林后来做文章帮助很大——李贵林说他的考试文章全都是取那匣子里文章的格式框架,然后往里填塞内容而来。

  当初谢尚给李贵林的三篇文章纲要,李满囤早背得滚瓜烂熟。现李满囤写文章能够格式不错就全托这三篇文的福。

  可一篇文除了格式,还得有内容,而内容则少不了博览群书。

  李满囤读书太少,量不够,写文就经常限于无话可说的境地,颇觉苦手。

  李满囤挺感激谢尚现在送文给他——他又能多两篇背诵范文了。

  李满囤拿了赏钱给显荣方才打发他走。

  自厢房屋门看到显荣捧进堂屋的红漆匣子后,陈玉的心便是一跳——两年前,红枣就曾让他给他哥捎一个类似的匣子。随后他背下匣子里面的《四书纲要》后今年县试第一场就中了第五十一名。

  几乎立刻地陈玉便出了厢房蹑行到了堂屋门外。

  同在厢房的李桃花看到陈玉的动作当即一愣,她刚要开口叫住儿子,却被男人拉住。

  “桃花,”陈龙提醒道:“那个匣子!”

  李桃花闻言一怔,陈龙低声道:“你不是一直都想要咱们儿子能出人头地能进城吗?”

  李桃花愤怒地甩开陈龙的手,陈龙急道:“桃花,你现闹出来可叫咱们儿子往后怎么做人啊?”

  李桃花呆住,半晌都没有出声。

  听说是新写的文章匣子,陈玉越发坚信他舅手里必定有红枣给的《五经》的匣子了。

  但奈何他舅口紧,陈玉心说:一丝风声不露,让他问都无从问起——若是抛砖引玉,坦诚自己手里的匣子,陈玉叹气:势必会要跟他舅解释过去两年一声没提的缘由,一个不好反生猜疑,也是不好。

  《五经》匣子还得想想怎么提合适,但这文章匣子,陈玉想他必得瞧瞧。

  悄悄回到厢房,进屋看到他娘的怒容,陈玉心里犯怯,脸上却竭力镇定道:“爹、娘,是红枣女婿送文章来给舅舅,我一会儿问问舅舅,能不能给我也瞧瞧!”

  “对!”陈龙赶紧道:“这事得问了你舅,你舅同意了才行!”

  “桃花,”陈龙又拉李桃花:“你先别急,且看大哥怎么说?”

  ……

  等陆猫送显荣走后陈玉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立刻进屋笑道:“舅,妹夫打发人来可是为给你贺喜?”

  李满囤想着陈玉现住他家与他一起县试,他温习文章必避不过他的眼,便点头直言道:“一来是贺喜,二来则是红枣女婿写了两篇文章送来给我赏鉴!”

  “妹夫的文章?”陈玉惊喜道:“舅,人人都说谢家是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妹夫打小便得谢老太爷亲自教养,文章是一等一的好。”

  “可时至今日我都没见过红枣女婿写的文章。舅,这红枣女婿刚拿来的文章能让我看看吗?”

  陈玉理由非常正当,李满囤无从拒绝,加上他今儿已经拒绝了一回《五经》。

  于是李满囤只能答应道:“那就一起看看吧!”

  打开匣子,李满囤拿出两篇文章,给了陈玉一篇,自己看另一篇。

  入眼先看架构,确认和先前的三篇文一样后李满囤便专心于文章的立意和用典,他最缺的部分。

  而陈玉则看着文章的结构纲要如获至宝——果是跟《四书文理纲要》如出一辙的《文章纲要解析》,陈玉心说:文里处处印证了他塾师讲述的文章之道不说而且更具体更形象更清晰明了。

  他往后参照这个纲要作文章再不用担心写错文章格式了!

  虽然李满囤确是把文章跟儿子同看了,但李桃花却依旧甩不开儿子做贼的想法,觉得自己在人前矮了一截,连日常说话的嗓门都变小了。

  次日第三场考试,人又比第二场少了许多,只剩下百十来人——第二场只取八十人,许多似陈玉第二场无名次的人就都不来了。

  坚持还来的多是想以后再搏的,比如陈玉。

  李满囤拿到卷子后看文章题目是《贤贤易色》,心中便是一喜——昨儿女婿拿来的两篇文里《好德如好色》一篇就是类似的意思。

  心里过一遍文章解析中提到的名句典故以及扩展,李满囤心说:都足够他套做七八篇同类型文章了。

  他今儿的文章再不会言之无物了!

  再看诗题《咏雪》,李满囤更是放心:这个题目他去冬做过好几首,女婿还替他改过几回,他今儿挑最好的写上就成。

  一篇文不足千字,但谢尚做的纲要释义解析扩展却有五千字——蝇头小楷足写了三张原版纸。

  两篇文便就是一万字。

  陈玉昨儿专心文章架构,然后又要强记下文章,于文边的注释考据多是一扫而过,但仅这也足以让陈玉在今天拼凑出一篇文章来——毕竟陈玉打小就有些小聪明。

  考场出来,陈玉和李满囤道:“舅舅,妹夫拿来的文章纲要实在写得太好了,让我在作文章时知道了怎么起承转合,受益匪浅。”

  “就可惜这匣子送来得有些晚,只昨儿大半天的学习时间,不然若得早几日,咱们也能多练练手,考得更好些!”

  “知足吧!”李满囤极不满意陈玉话中对女婿的抱怨,直言道:“只看这两篇文每篇文的解析纲要字数就知道我女婿写这文章所花的心血精力——哪里是舍得轻易给人的?”

  “这也是我女婿仁义。他看我先前两场考得还行,有中的希望,方才拿来给我助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7页  当前第4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6/7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细水长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