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细水长流_分节阅读_第450节
小说作者:卉苗菁彩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5 MB   上传时间:2020-09-11 16:35:28

  这脸上的坑都能填平?李满囤心念转过不觉大喜,正待再接再厉多涂点,彻底填平,便为谢尚所阻止。

  “岳父,”谢尚劝说道:“这天热,面脂只能薄涂,涂厚了,汗一出,反而不美!”

  如此李满囤方才怏怏作罢。

  再等涂了肉粉色唇膏,李满囤看到镜子里自己精神气暴涨的模样不觉大喜,赞叹道:“这什么口脂?竟然这么长精神。”

  “尚儿,你这面脂和口脂都是在哪里买的?我也去买两盒!”

  “岳父,”谢尚无奈笑道:“这是年前红枣特地给我做的。”

  才用第一回 就给岳父知道了,谢尚扼腕:红枣少不得以后也要分岳父一份了!

  不开心!

  谢知微照着镜子原也想跟着李满囤一起讨,但听说是侄孙媳妇做的,便闭了嘴,决定家去后找他娘……

  进院按名次站队,为首三人:案首和二、三名,其中案首居中。

  后面则五人一排,如此四十一排。

  作为第一百九十八名,李满囤的位置在第四十排,即倒数第二排。

  寻到自己的位置,李满囤看看身后两个鬓角灰白的老秀才,再看看和自己并排的三个同龄人,便觉得他这个位置还不错,可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后面两个才是扛榜。

  他还不算最后!

  对于自己院试只得一个第二,文明山原本心有不甘——明明二试文章他都发挥出自己最高水平了,文明山如此想:咋会还没干过江中府的谢尚?

  他们江南府才子这些年的名声难道是假的不成?

  不止文明山,他几个知交好友也都心存不忿,昨儿午间吃席时甚至还脑补出了科举黑幕——大宗师出身翰林,而谢尚的爹谢子安也是翰林,谁能保证他们之间没有交易?

  但自午后看了文思让人从谢家门堂拿来的谢尚两篇应试文章,几个人就闭了嘴。

  虽然俗话说“文无第一”,但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谢尚的第一篇文章和文明山的尚可说是两可,但后一篇,立意却是高了文明山以及他们所有人一头。

  周子说:“文以载道”。作文章最要紧的就是立意,然后在此基础是再谈其他。

  几个人无话可说只能怏怏散了。

  文明山昨儿看了一后晌带一晚上的谢尚文章,最后决定今儿早些来——文写不过人已经是丢人,文明山暗想:若是再托大来迟,就更丢人了。

  没得让人议论夜郎自大。

  文明山傲归傲,人却不傻。他知道科举得有个好名声——现他江州案首的名声被谢尚抢去了,他人前就必得谦虚一点。

  如此能屈能伸方才是大丈夫!

  文明山和应用一个第二,一个第三,两个好朋友本站在一处。看到谢尚昂首阔步的过来,两人无奈地各往外挪了一步,让出了中间的位置,然后方对谢尚拱手道:“谢案首!”

  从常理上讲,谢尚这时候应该说些“一榜之内皆兄弟,你我年岁相当,以后当兄弟相称”之类的近乎话,然后文明山和应用再客气地套路一回,最后三人互换一下年岁,彼此间哥哥兄弟的叫起来,方才是同年间该有的亲热。

  但为着文明山先前想给李满囤做女婿的前事,谢尚一点也不想同文明山称兄道弟,便只疏离回礼道:“文公子,应公子!”

  文明山……

  应用……

  看到谢尚神情自若地站到两个人中间,文明山和应用下意识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心里同时吐槽:这谢尚一脸的拒人于千里之外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他特在意案首这个名号,想听他们多叫几回?

  别说,没准还真是这个可能!

  毕竟这还是江中府头回得院试案首呢!

  队伍整好便有差官来教导簪花礼仪。李满囤昨晚原听谢尚讲过一些,但他怕自己忘了或者记得不全,便竖着耳朵倾听;而谢尚作为案首排头,为防疏漏,少不得仔细聆听;文明山和应用也是如此——已丢了案首,两个人均如此想:可再不能失礼丢人了!

  两百个新进秀才在大院里列队来回走了两圈,赞礼官方才请吴钧升座。

  吴钧出来却没有坐,而是请了省、府、州、县等官员出来观礼。

  科考是朝廷大事,今儿主持簪花礼的虽是吴钧,但一省的布政使、三个知府、九个知州以及各县的教谕都来了。

  等人全部到齐,吴钧方才说了几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之类告诫勉励的话,然后便赐下花红——新郎官一样的扎在身上的红绸花披红和一朵簪在帽子上的绒花,其中案首是牡丹花,第二第三是芍药花,前五十是杏花,下剩都是桂花。

  看到一省布政亲把大红绸花披到自己身上,即便是淡定如谢尚也难免心情激动——十年寒窗,三更灯火五更鸡为的不就是现在的一朝高中,二月杏花八月桂?

  江州布政卢以庭替谢尚披好红绸后笑道:“谢案首,你今科既能考中江州案首,于学问一道必是自有心得。”

  “所以似这怎么做学问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我就祝望你百尺竿头须进步,来日方长!”

  身为布政,卢以庭早闻谢尚大名,也知晓祖辈有两个翰林的谢尚姿容必不会差,但今儿亲见了谢尚,卢以庭方知自己还是低估了——俗话说“闻名不如见面”,卢以庭心里暗赞:不提文章,也不说容貌,但只论身上的这股子精气神,谢尚就已出类拔萃,居所有人上!

  大宗师出身翰林,为国取材,眼光无可厚非——换他,第一场也取谢尚。

  没错,为了今儿的簪花宴,昨儿卢以庭已连夜恶补了本科前十的文章。

  谢尚恭敬拱手道:“学生谨遵大人教诲!”

  卢以庭拍拍谢尚的肩方走向文明山……

  似布政使给前三甲披红,三个知府给前二十披红,九个知州给前一百披红,后三百名就由各县教谕给披红。

  李满囤作为第一百九十八名只得一个绿袍补子还是绣蓝鸟的九品教谕给披红,但李满囤依旧幸福得飘飘然如坠云端——不怪人说“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李满囤想:他今儿可算是知道这金榜题名的滋味了。

  这红都是朝廷命官给披的,这气派这脸面可比结亲时自己扎强太多了!

  那教谕一看李满囤站的位置和笑的傻样就知道这是个“天道酬勤”的苦学生,便出言勉励道:“昔韩文公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李相公今科能中必是靠‘勤苦’二字,由此我便希你牢记今日之来自不易,今后再接再厉,以勤补拙!”

  李满囤觉得教谕的话简直说到他心坎里去了,赶紧躬身应道:“学生必牢记大人教诲!”

  簪花礼的大头自然就是簪花了。这花全部由三品的学政吴钧给簪,这也是朝廷给天下读书人的体面——秀才区别于民的见官不跪,就从今日始。

  试想秀才见排位犹在一省布政之前的三品学政尚且不跪,一般的知府、知州、县令、小吏又如何能叫秀才跪?而秀才又如何能跪?

  簪花依旧是从谢尚开始簪。

  谢尚听从赞礼官的赞礼当先走到吴钧跟前躬身行礼:“学生谢尚拜见宗师吴大人。”

  吴钧点点头拿起衙役送上来的托盘里的牡丹花簪在谢尚的儒巾上然后方道:“谢案首,我曾和你父亲在翰林院共事三年,极敬仰其学问为人。今儿我赠你一句李义山的旧诗‘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望你更上层楼!”

  听吴钧不避嫌地提起他父亲谢子安,然后又把他父子夸为大小凤凰,谢尚心知这不是一般的看重和期许。

  谢尚心中感念,感激道:“学生必不负宗师教诲!”

  下一个文明山。

  吴钧和文明山道:“庸曰:大哉,圣人之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文生员,你少年得志,文采风流,但于中庸之道还得再细细体悟!”

  闻言文明山心中一凛:大宗师这是在给他忠告?

  思及自己往日的不羁,再对应话里的“崇礼”,文明山当下一身冷汗……

  ……

  吴钧看到李满囤却是笑了一笑,然后方道:“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李生员,你能中年发奋固然是好,但犹须记得学无止境,今后也要用功上进,方不负今日的衣冠!”

  李满囤躬着身子看着眼前吴钧的正锦红官袍,恭敬受教……

  ……

  簪花礼后,新科秀才们便排着长队跟着大宗师的八抬大轿和众教谕步行去孔庙拜谒孔圣。

  行进队伍里不用说,排头的三甲最受路人瞩目——无论谢尚还是文明山、应用都是年华正好的世家子,一身蓝布袍也难掩其周身气度,依旧个个琼枝玉树,风流倜傥,鲜活地印证了路人对于才子的感性认识,吸引无数人追捧相看,流连忘返……

  李满囤虽然走在队伍的尾部,但依旧为自己这辈子头一回的披红游街而激动得热泪盈眶。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李满囤念着昨儿才学的唐诗心道:这首《登科后》孟郊写得真是太好了,完全就是他现在心情的写照。

  看来他先头吃的那些苦也不算什么,但有了今儿这一场,他这辈子便不算白活……

  洛凌波和几个姐妹站在路边茶楼雅座的窗户前,一双妙目从谢尚、文明山身上慢慢滑过,最后落在队尾的李满囤身上,嘴角禁不住泛起微笑——走在堂正日光下的李老爷可比那日船上缩手缩脚的样子气派多了。

  这才是雉水谢李氏的爹原该的样子!

  ……

  簪花宴后两天,红枣才听说了谢尚和父亲双双高中的消息。

  拿着谢尚的信红枣先去天香院见大老爷和大太太。

  谢知道一听说谢尚中了小三元立激动得一拍大腿,高声赞道:“好!好!太好了!”

  “尚儿科考这个成绩可说是咱们雉水城,不,可能还是江中府破天荒的头一回!”

  “这科试三甲按制可修牌坊,等尚儿回来开过祠堂后就修牌坊,这牌坊名字就叫‘三元坊’!”

  红枣……

  自说自话的决定了孙子的秀才牌坊名字后,谢知道和红枣道:“尚儿媳妇,你同我去见老太爷告诉尚儿的好事!”

  至此一旁听呆了的吕氏方才提醒道:“老爷,是不是叫了子平、子俊、子美,还有允青、允怡们一起去!”

  谢知道一想也是,便又坐了下来。

  尚儿中了案首,二房、三房的人虽说也有子孙中了,但名字靠后,必不会给他们做踮脚石,抢他们先去五福院报喜。

  等儿孙的时候,谢知道又和吕氏道:“这回尚儿媳妇的娘家爹也中了,你这就备份礼去!”

  红枣闻言赶紧致谢,谢知道笑问道:“尚儿媳妇,你爹这回家来必是要摆酒的吧?”

  红枣笑道:“必是要摆的。就是不知道大老爷和大太太得不得闲?”

  吕氏接道:“这样的喜事,还能不得闲?”

  老太爷,不用说,闻言比谢知道还高兴,笑赞道:“尚儿就是出息!”

  “照这个气势,今年咱们祖堂怕不是添一个牌坊,而是要添两个了!”

  新科案首当年靠乡试必取是科举潜规则,因为涉及一省学政体面,连御史台都不会挑拣。

  “对!”谢知道恍然道:“还是爹虑得周到,刚我竟想漏了!”

  “乡试发榜在九月,到时天冷了,难保不跟去岁一样提前下雪,倒是现在提早把石头备下才好!”

  红枣……

  红枣原以为大老爷听到谢尚中小三元后想着修牌坊的反应有些夸张,却没想到老太爷的反应竟然是修两个牌坊——更夸张!

  看来,红枣哀叹:她这辈子是没指望跟上这世人光宗耀祖的思路了!

  刚她即便听了大老爷说了修牌坊,心里想的也依旧是这回得送啥礼给谢尚祝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7页  当前第4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0/7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细水长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