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细水长流_分节阅读_第560节
小说作者:卉苗菁彩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5 MB   上传时间:2020-09-11 16:35:28

  思明白自己话里的意思,文明山一脸惊愕一一没下过厨房也见过路边摊屠夫卖肉

  肉案上历来都是各式尖刀薄斧,何时有过木锤?

  大尚,“文明山虚心请教:“这木锤锤肉又是什么缘故?

  拿木錘錘肉这个灵感最初起源于打年糕,"谢尚如实转述红枣的瞎掰:“年糕只有打得到家才软糯爽滑不粘牙。所以內子便举一反三地想这打出来的肉会是个什么滋味

  文明山聚精会神地听着,不停点头燹叹道:“巧思!嫂夫人巧思…

  文明山真是佩服死谢李氏了—-家家都吃打年糕,独她能想到拿打年糕的法子来打肉。

  真是匠心独具!

  艾正进屋听了一会儿,跟着也讨了一张方子给自家积累底蕴

  傍晚谢尚下衙,红枣穿戴一新的和谢尚去文家吃席。

  甄氏同吴氏出来迎接,看红枣依旧穿得花枝招展:不觉都是一怔一还带着她那个宝石项圈呢!竟然一点没收敛!

  所以她这项圈到底是宝石还是碧玺?

  若是碧玺,那确是戴着没事

  反应过来甄氏吴氏和红枣相互问候不提。进屋分宾主落座寒暄,有人来回有客到了,甄氏出门去迎,吴氏趁机与红枣致歉道:“谢太太,上回您去妾身家,妾身招待不周委实惭愧。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直脾气的谢尚都还维持着和艾正的塑料同年情面,红枣自不会给

  艾太太没脸,温柔笑道:“艾太太您过谦了!

  吴氏见状放了心,心说谢太太虽说气派大了点:但对她还是客气的

  如此甚好

  看红枣好脾气,吴氏试探请教道:“谢太太,您看再几天就是冬节了。咱们外命妇都要进宫朝拜皇后娘娘。

  不怕您笑话,我现今每天就为此事发愁,就怕哪里做得不好,出了漏子,在凤驾前失仪。红枣觉得吴氏多虑了一一三四千人的大朝会,她们这种芝麻绿豆大的小命妇哪会走到皇后跟前不过远远磕个头罢了,连皇后的衣服角都看不到。

  不过看到吴氏捏帕子手的手背泛起的青筋:红枣喟叹一口气,告诉道:“谁还不是这样?艾太太不瞒您说。为了不失仪,早一个月我就请了宫里出来的老嬤嬤来家教导礼仪进退。不只是我,连带去的丫头也跟着学。

  不学不知道,学了才知道宫里都是规矩。”

  依我说艾太太您倒是也赶紧请一位教导嬤嬷家来才是!

  闻言吴氏赶紧问道:“谢太太,请问你这位嬷嬷是哪里请的?

  没有颜氏的居中调度,今儿来的人陆陆续续:远不似上回那般齐整,甄氏不免进进出出的接人,而来的人也加入了屋里关于冬节进宫朝见的闲聊

  散席告辞的时候,甄氏和红枣道:“一直想跟谢太太请教四根竹针织衣的法子,偏总不得机会。红枣笑道:“这个容易。我已把这毛衣织法印成画纸,你既想学,我这就叫人拿一张给你就是

  为了让更多的人穿上毛衣,红枣就当做善事地把毛衣图纸按成本定价,只二十文一张,还附赠四根竹针。

  元夫人间言忍不住问道:"大尚媳妇,你毛衣织法印出来了

  宁氏听元维念叨过谢尚的毛衣,夸说又轻又软:一点也不不臃肿。

  红枣笑应道:“前儿才刚印好。还没来得及送请师母雅正。

  元夫人笑道:"那就择日不如撞日,你跟给明山媳妇一样现给我一张吧

  有元夫人带头,其他人虽不明就里但也跟着讨要:红枣见状便叫人家去拿了图纸来一人给了一张

  回到家,谢尚问红枣:“今儿席上没出什么事吧?

  红枣笑道:"没有:几个妾今儿都没露面。来的人都关心冬节进宫朝贺的事,自己都还顾不过来呢,也都没提其他!

  这就好

  谢尚点点头,没提今儿席上戴煜几个人一直躲着他的事,红枣也没问。

  文明山送走客人后来见甄氏,看到甄氏同四个大丫头头靠头的看着面前的一张纸。

  这是干什么?“文明山讶异问道

  甄氏抬头告诉道:“谢太太刚给我的毛衣图纸!

  文明山一听就笑了:“我瞧瞧!

  转念想起早起的燕皮方子,文明山又回头吩咐:“文思,早起大尚拿给我的方子呢?拿给太太?端茶给文明山的甄氏看到文思果真拘出一张纸不觉好奇道:“这又是什么方子?

  文明山笑道:还记得昨儿我说的大尚给我吃的焐不烂的馄饨吧?就是那个馄饨皮方子。你明儿得闲照方做了,我以后上朝就能吃了!

  不能老吃大尚的!

  所以你把人家方子给要过来了?

  甄氏真是为文明山的逻辑给逗笑了。然后不免又为红枣的行为所迷惑。

  敝帚自珍。

  般人但得一个方子便都当成传家宝一样立下许多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等诸如此类的规矩以免给外人学了去,绝了儿孙生计。

  偏这位谢太太却不怕教人,把无数的秘方公之于众不算,还担心人学不会的画图来教一一所以,她到底在图什么?

  钱吗?甄氏摇头:一张图不过二十文,买一万张不过二百两,都当不了她胸口古玉的一个零头。别说还有纸张印刷成本。

  但若不是钱,甄氏陷入了深思

第517章 宋嬤嬤

  看小媳妇突然不说话,文明山奇怪问道:“书怡,你在想什么?

  甄氏回神道:“没什么?妾身只是在想谢太太值得结交

  可以肯定的是谢太太是个大方人,而和大方人在一起,别的不说,连气都会少生几分,心情变得愉悦。也就谢太太和你年龄相近,“文明山倒是以为理所当然:“而且又是同乡,你俩确是该跟我和大尚一样多多亲近。

  不能和谢尚做连襟是文明山的遗憾:但现在文明山觉得让媳妇跟谢李氏做手帕交也不错一一还可以结金兰嘛!

  吴氏告诉艾正:“今儿我请教谢太太了,她请了宫里出来的蟾塘来家教习。

  艾正道:“那咱们明儿也请一个!只你知道去那里请吗?

  吴氏道:“后来王太太说她得人介绍也请了一个,价钱还好,一个月四两银。我请她给我荐

  艾正点点头,觉得媳妇会过日子,转念又问:“谢太太给你举荐了吗

  吴太太笑道:“老爷放心,没有!

  她也担心谢太太荐的人工钱大,请了吃力,不请面上过不去,所以只是跟她打听,并未曾顺水推舟请她荐人

  比起谢太太,吴太太觉得还是同王太太她们相处轻松惬意。

  “没有就好!"艾正点头。

  就他家那点产业可不敢比照着谢家花。

  听红枣说今儿酒席太太们的关注点都在冬节朝贺,谢尚省起一事问道:“红枣,咱们家请的宋壢嬤原说请到什么时候?

  红枣回道:“就这个月底。

  学个进退磕头而已,两个月足够了。

  找借口把她留下来。“谢尚嘱咐道:“起码留到过年!

  “不然叫颜家找上,又生是非!

  既然知道颜家在打他的主意,谢尚自不会为省几两银子送对方人头,特别是对方手段下作,拿他媳妇穿戴说事。

  提到颜家,红枣瞬间明悟,认冋道:“老爷虑的是。我明儿便和宋嬷嬷提。”

  谢尚点头道:“你记着这事。再就是三日内有雪,而且还不小。

  红枣讶异"离冬节还有半个月,这就要下雪了?

  转念想起这是京师,下雪早也是自然,红枣改口道:“老爷放心,家里的米都是充足的。我明儿叫晓乐打庄子里多送些菜蔬肉鱼来也就是了。

  早起红枣看天气晴好,想着谢尚的话使唤丫头拿了她和谢尚冬节要穿的貂褂和麒麟袍以及狐皮、猞猁皮等雪桂子出来照晒。

  天不等人。谁知道什么时候再有这样的好天?

  宋妪过来看见一院的皮和红枣恭维道:“太太家的衣,即便是在京师也是少有。别的不说只这一件火狐桂子,就是宫里的贵人也不能人人都有

  大庆朝的宫女和妃嫔一样全采自民间。宋氏打十三岁入宫,到三十岁出宫,在宫里劳碌了十七年出宫时宋氏爹娘都已过世,而家乡又远在千里之外。宋氏一个弱女子不敢孤身上路,只得寻了个本地男人嫁了。

  这年头三十岁的老姑娘能嫁给什么好人?一个没什么家业偏还酗酒赌钱逼死老婆的二流子罢了。宋氏嫁过去不过一年,那二流子便因为醉酒夜里滚进护城河淹死了。继子不想给她这个后娘养老送终使以克夫无子为由赶了她出来。

  无家可归的宋氏为了生存只能去官宦人家做帮佣。因为在宫里待过比一般都的仆妇懂礼知进退,宋氏很快便从帮佣里脱颖而岀,成长为有口碑,能指点新进士夫人朝拜礼仪的宋嬤嬤。

  人前风光有了,但人后宋氏依旧是一个无依无靠无家可归的可怜女人。

  为将来计,年过四十的宋氏急于给自己找一个好主家以做下半辈子的依笔一一儿女是不想了!

  谢家住了没两天,宋氏便发现伺候她的两个小丫头得闲便拿了毛笔沾水在青砖上写字,比私塾里的学童还用功

  宋氏心里奇怪便出言试探,然后发现小丫头不止识字,账还算得特顺—一不用算盘,干万数的加减都是张口就来。

  宋氏以为谢家精心教导丫头是为作礼,有大谋求,但渐渐发现自己想岔了一一谢太太竟然把成长起来著了《中馈录》的大丫头全配了家中小厮。

  宋氏在京这些年,还是头回看到这种神操作,惊奇之下不免愈加留心,进而便取中了红枣的行事为人想在谢家留下来。

  宋氏活半辈子就没见过这么拿下人当人的太太一一谢太太把小厮训教得和丫头一般出色,个个知书识礼没一个有喝酒耍钱打骂老婆等恶习。

  她早年若是遇到的主子是谢太太,有何至于至今飘零无归

  既然这辈子注定是个伺候人的奴才命,宋氏如此想:何不如就此伺候谢太太?

  闻言红枣有点懊悔自己的失策一一又给外人露家底了,但转念一想这衣裳原是要穿的,这回不露,以后也还要露。如此露就露了吧!

  横竖在颜家事了之前,她也不能放宋嬤嬤走。

  嬤嬷过赞了!“红枣谦虚笑道。

  宋氏道“一点也不过!待几天太太进宫朝贺就知道了。这宫里贵人虽都穿狐裘貂褂,但这狐裘貂间的差异可大了去了!

  闻言红枣有些好奇,随口接道:“不都是贵人吗?”

  贵人乜是分等级位份的。想着红枣朝拜时站得远,看不见内殿情形,宋氏想了想便以翰林院举例道太太,就拿冬节那日您穿的这件貂皮褂来说吧

  你这一件貂褂,是扫雪貂的脊皮毛,瞧这背毛出的银针,啧啧,根根如样!

  这一件只怕要一千五百两还有价无市!

  闻言红枣很唬了一跳:“这么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7页  当前第5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0/7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细水长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