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细水长流_分节阅读_第577节
小说作者:卉苗菁彩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5 MB   上传时间:2020-09-11 16:35:28

  近来天冷,谢知道更是免了他们的请安,只初一十五腊八这样的日子才来。

  自从红枣谢尚进京,五福院东西两个侧院的院门就上了锁,而正院里谢老太爷今年都九十四了,身子骨虽说还算硬朗,没啥大毛病,但无论精力还是身体机能多有衰退,也是成天关着院门待在屋里静养,不大见人一这五福院的日常比天香院更为冷清。

  谢知道、大太太、谢奕、云氏进屋时,老太爷正靠在炕上闭目养神撸三花,听见人来方才睁眼笑问道“可是有尚儿和子安的信来了?”

  太爷爷,"谢奕不及行礼便扬着手里的邸报告诉道:“我大哥的折子登邸报首页了,腊八那天陛下还御赐了我大哥、大嫂金貂裘!

  “御赐金貂裘啊?“老太爷和气笑道:“这样的好事,快拿来我瞧瞧!

  接过谢奕送来的邸报后,老太爷让道:“坐,知道,知道媳妇,还有子安媳妇都坐!

  “如眉,上茶!

  拿着放大镜一字一句地读完大儿子拿来的邸报,谢老太爷高兴得连捋了好几下胡子方才慢慢笑道:“好,尚儿做得好!还有他媳妇!

  金貂,自古这金貂都是天子近臣的穿戴。陛下这金貂可不是随便赏的,陛下对尚儿期许甚大啊!眼见一手养大的重孙一只脚踏进了內阁,谢老太爷心里畅快,嘱咐道:“这邸报是宫面文章,具体的情形,还得等尚儿来信才能详纸知道!

  爹,“谢知道道:“您放心。这眼见就要过年了。尚儿的信和节礼必是已经在路上了!

  云氏在一旁虽只瞄得邸报一角,压根没看到儿子文章和陛下圣旨,但听说儿子因为甘回斋的水碓得了御赐金貂立便似吃了定心丸一般放下了一直以来为儿子悬的心一一但有陛下这道旨意,云氏相信甘回斋保住

  而甘回斋都保住了,儿子自然无碍。

  果然,云氏暗想:男人说得没错,尚儿媳妇天上富贵命,遇事总能逢凶化吉一-進能想到甘回斋的这场劫会以一个孩子玩具来化解呢?

  京里那起子打她儿子主意的人想必很堵心吧!

  该!

  爹,“云氏出声道:“您看要不要打发个人去告诉尚儿岳父母一声,叫他们也高兴高兴?圣旨里有给红枣的恩赐,她不提,红枣的家书也必是要提。

  她没有白放着这现成的人情不做的道理。

  谢知道得到提醒立刻赞同道:"太太说的是,我这就叫人拿一份邸报给你,你再备些礼物一起送去!自打谢子安升了学政,谢知道对云氏这个儿媳妇的呼就升级成了太太。

  谢奕本想说他也去,但抬眼看看面前须发皆白了的老太爷和他爷爷,终究没提一-父兄在外做官,他得在家好好尽孝

  太爷爷,“谢奕问道:"今儿厨房有鹌鹑吗?我想吃炸鹌鹑!

  “有、有!"老太爷笑应道:“奕儿想吃,必是要有的!知道,知道媳妇,子安媳妇,今儿都留我这儿吃午饭!

  众人闻声答应。

  等午饭的时候,老太爷、大老爷、谢奕祖孙亲热说话,云氏要安排给李家的礼,大太太吕氏一人枯坐未免冷清。

  大房分家最失落的其实是吕氏。

  谢子安不用说是大赢家,他三个兄弟谢子平等人虽说没多得,但也没少得,每人都是五千亩的地加两万银子,加上他们原来的积攒,足够他们一个个关起门来做老爷!

  三个儿螅妇也有了管家权,日常忙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往她这里来得就少了,连带孙媳妇重孙子也不大来了

  吕氏的日子一下子变得跟老太爷一样冷清一一老太爷的冷清是自己要求的,而她却是被动的。吕氏不在乎儿媳妇的忽视,但日常委实想念可爱的重孙子。

  说话间隙,老太爷看到吕氏的孤单,唤姨娘道:"如眉,你把上回子安拿来的绣球抱来!绣球乜是一只长白毛金银眼的狮子猫,是谢子安那只喵喵一母同胎的姐妹。

  提到绣球,老太爷怀里闭眼睡觉的三花立刻睁眼愤怒地喵”了一嗓子一一他的地盘!

  老太爷拍了拍三花的脑袋,好脾气地安抚道:“别叫,我这就如你愿地把绣球送人

  眼见三花安静下来,老太爷方告诉长子道:“这绣球,原是子安送来给三花做媳妇的,谁知三花性子太独,不许我养别的猫,一见绣球就又抓又咬,我这儿实在没法养。

  明明是只连媳妇都不会娶的蠢猫,偏老太爷提起三花时的话音里却透着某种莫名的骄傲,好似三花干件了不得的事一般

  你跟前的奕儿乜是个顽皮旳,"老太爷言说绣球不给长子的理由:“而绣球给三花吓破了胆,倒是给你媳妇吧!她那儿清净。”

  大太太闻言赶紧道谢。她见过绣球,知道是只罕有的金贵猫。但等看到柳姨娘抱来的毛都被挠秃了,与初见完全两样的绣球,大太太立马心疼了,嘟囔道:“这怎么弄的?

  柳姨娘闻言悄声告诉道:“绣球没事,三花见不得绣球比它好看,老太爷便叫我故意剪秃的,回去长长

  就好71

  大太太

  李满囤王氏听陆猫回说谢又春来的时侯都有些诧异:这不早不晚的能有什么事?

  及把人请进来,听明白了来意,李满囤和王氏立刻喜气洋洋起来一-陛下不止御赐了女婿金貂裘,而且还御赐了他们闺女红枣金貂,这是多大的体面?

  说句不厚道的话,谢太太都还没有呢

  打开朱漆的红木匣子,拿出里面的邸报,展开后看到圣旨上的李氏,李满囤美的啊,整个人都要飘上了天。

  当着人,王氏不好和丈夫争邸报看,所以犹能保持镇定地应付谢又春,接受礼物和招待茶水点心谢又春多有眼色一个人,见状象征性地喝了两口茶吃了一块点心便以年下事多为由提出告辞王氏象征性地留了留便搬了自家腌制的松花蛋、米酒、桂花糖、年糕等做回礼。

  送走谢又春,王氏方问李满囤道:“红枣的名字在哪儿?

  李满囤立指给她看到:“这儿看到了吗?妻李氏,李,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的李!

  只自己在家看邸报还不够,李满囤把邸报装回匣子,揣在胸口,外穿了平常不舍得穿的狐皮袍子,跟王氏讨了几包糖和点心拎着往高庄村来。

  先去他二伯家。进院听李贵金说他爹李高地也在,李满囤没一丝意外地熟稔笑道:“那我昰来得巧了

  他二伯的腿受不得风,自打冬节后就没出过屋。他爹日常来和他二伯闲话。

  李高地看长子穿了大毛狐裘进来,有些讶异道:“外面下雪了吗?”

  李满囤放下手里的两包点心,脸不红心不跳地招呼道:“爹,二伯,外面没下雪。刚谢家的春管家来我庄子了

  这是个合理的解释,李高地立抛下狐皮袍子的事,关心问道:“是红枣和你女婿有信来了!

  不是,但也差不多

  说着话李满囤拿出怀里的匣子:“谢家送来邸报上说腊月初八早朝隆下赏赐了红枣和她女婿一人一件金

第536章 牡丹的自然之道

  腊月二十二傍晚谢尚冒雪家来后和红枣一照面便颇为高兴地道:“可算是放假了!

  “是啊!“红枣仰望着满天雪花回道:“雪下得这么大,明儿老爷不用早起上衙真是太好了!只张乙怎么还没回来?这么大的雪怕是要堵在路上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谢尚当即就笑了:“明儿不用早起确是太好了!

  进屋后谢尚看来接貂褂的是紫竹,恍然问道:“金菊已经家去了吗?红枣笑道:“还没有,一直等着老爷家来磕头呢!

  那显真呢?"谢尚又问。

  红枣:“也侯着呢!"

  “那你叫他们来吧!“谢尚换好衣裳坐下后道。

  才刚从外面回来,"红枣把奶茶端给谢尚:“老爷还是先喝口热茶暖瑗身子吧!他两个也不差这一刻!

  对于包办婚姻这件事,这么多年下来无论谢尚还是红枣都已是驾轻就熟。一时叫了显真金菊来,各嘉奖勉力几句,再发下赏赐就完了事

  而显真和金菊上房出来见人贺喜也都只有些不好意思,并没什么难过不舍

  毕竞一个月后还要回来继续当差。哭什么的未免就显得矫情而他们太太又是个爽快人,也不耐烦这些

  金菊离开主院后住到她姐碧苔家。她将从她姐冢出嫁。

  对于妹子出嫁在即,而丈夫至今未归,碧苔心里担心,脸上丝亳不显,抱着儿子语态轻松地闲话道:五妹,你且安心。你的终生大事,我既答应了叔婶,必是要给你好好操持!

  现这屋里的东西,你瞧着若是有差就赶紧提,咱们现办还来得及!

  张乙一直都是个妥当人,偏明儿就是小年了,却还没来家一-她姐的儿子还小,姐夫不回来,明儿家里连祭灶的人都没有。

  金菊知她姐焦心,不肯再给她姐添乱,自是样样赞好。

  次日腊月二十三,小年。早起雪虽说停了,但地上已然积了有半尺厚

  裹着狐裘和谢尚在院里回廊上遛弯消食,红枣看晓乐带着人抬了竹枝草垫围裹得严实的过年盆栽来忍不住问道:“庄子的车这就到了

  “到了!晓乐回道:“庄子过来都是大路,且有五城兵马司扫雪,食材花卉一早就到了!

  早这个词有点敏感,才刚吃了早饭的红枣讪讪地闭了嘴

  谢尚却是微微一笑插口问道:“这都是些什么?

  晓乐回禀道:“这是两盆牡丹、两盆金桔,再还有些红梅、腊梅、水仙才只两盆牡丹?“谢尚疑惑。

  怎么说都得要有四盆啊,姚黄魏紫各两盆。

  红枣笑着解释道:我这儿的堂屋有两盆足够了!再还要摆金桔、红梅、水仙这些。前堂宽敞,倒是可以多摆些。

  至此谢尚方省起京师不比雉水城,连号称傲雪的红梅也只能摆放在屋內。

  晓喜带人拾花进屋,谢尚则留和告诉红枣道:“昨儿我和元师傅、明山、艾兄商量好了。正月初九我请他们几家人来聚聚。

  “正月初九?“红枣点头道:“我记下了!但就只请这三家人吗?不再有其他?

  翰林院二十来个同年呢?

  就请这三家,“谢尚没犹豫道:"你看爹在京这些年,日常走的乜就这么几家。咱们也犯不着整哪些虚热闹

  难得放假,他只想好好在家歇歇,懒怠应酬那许多不想干的人。

  就红枣个人而言,她也不愿多招待无聊的人来吃席一一冬节那天某些人的异样眼神她都还记着呢刚多作一句不过是为谢尚打算。眼见谢尚说无碍,红枣立赞同道:“老爷说的是。我这就叫人写了帖子和年礼一起送去

  提到年礼,谢尚又道:“年礼倒是要多送几家。似先前爹在京时就来往的周掌院和元师傅,连同其他几位世叔那里,年礼里的牡丹花和暖棚菜蔬都要跟以往一样。

  他爹留下来的交情,他必得继续维系,而白雪皑皑的严冬,花果菜蔬是京城顶顶体面的新春贺礼。

  二舅冢人现都不在京,可以不送,敏姐姐那儿也是照先前的例。他娘那边的亲戚,更不好人走茶凉,寒他娘的心。

  艾兄跟敏姐姐一样,明山是咱们江州人,你给他加送两盆金桔。

  说完年下请客的事,红枣谢尚方才进屋。

  堂屋花几上已经摆上了牡丹花,紫竹和照琴正围着小几剪红纸给腊梅和水仙花贴红-一腊梅、水仙的黄白花朵不够喜庆,需要人为地给添点彩

  对此红枣也是无力吐槽,由着她们迷信。

  看到红枣谢尚进来,两个丫头立刻放下手里的活,一个去倒茶,一个上前来接衣裳

  谢尚看了一会子牡丹,回头和红枣道:“虽是一样的暖房花,但这牡丹我瞧着倒是比咱们雉水城的好些。可见这京师的冷乜不是全无好处。比如这牡丹花吧,想要促早开花,就必得先冻一冻,不冻就不萌发花芽。你看这盆花,高不过两尺,偏却有这许多花苞

  人人都说梅花斗雪,其实牡丹何尝不是?只是她花开在春天,所以毎每被人忽视曾经历过的严寒。比如他能有今天,虽离不了父辈春风和红枣的八字助旺,但自身也没少努力

  红枣原觉得自己喜欢牡丹较梅更甚是个俗人,但听谢尚如此一说,忽而觉得自己还挺高雅,忍不住笑

  接道:“《中庸》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谓之中;……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听老爷如此一说,我忽然觉得这牡丹之所以能一枝独秀被赞花王就是因为比梅更知冬藏春发,顺天应时,自然之道,中甭之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7页  当前第5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7/7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细水长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