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细水长流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卉苗菁彩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5 MB   上传时间:2020-09-11 16:35:28

  “不过,我也没亏,我拿那方子给咱爹换了个官。”

  这是云氏第一次知道谢子安给公公捐官的幕后。

  “而经过那次,我方知道这孩子的爹,就是咱城里第一个制枸杞卖枸杞的那个人。”

  “今年夏秋,一场枸杞,给了咱们这地儿多少人,生计活路?”

  “这份功德,可不似你们妇人之仁,赶冬天,随便施两天粥,所能比的。”谢子安严肃道:“那孩子的爹,单看八字,原是个绝后代的孤苦命。但现今,他媳妇却有了身孕。”

  “若无意外,明秋一准得男。”

  “你若不信,可明秋再瞧!”

  云氏既信神佛,现听谢子安这么一说,当即就信了七成,踌躇道:“照你这么说,这孩子家现有了一个庄子。”

  “嗯,”谢子安点头:“她家城里宅子也置好了,就在南城百岁巷县学对面。而且,她家现还开了个粮店。”

  云氏知道老北庄有200来亩地。故而便觉得这孩子娘家也不算太穷。现听得城里宅子和铺子都有,不觉点头道:“她家发得倒是快!”

  “可不是!”谢子安也认同:“简直就是时来铁也争光。”

  “现在她家干啥成啥,这可不就应了道士批的旺父母这一条吗?”

  “而且我和她家几次交易,都从中得了大利。”

  “就是昨儿使谢福去送节礼,她家又回了一样好东西。”

  “这东西,我若利用好了,咱家眼见明秋又是一场富贵。”

  “你说,这不是又应了道士说的'旺丈夫'吗?”

  谢子安没告诉云氏谢尚命中带煞,杀气重。他原想着让谢尚习武将来领兵打仗来以煞化煞,但奈何全家,包括老太爷都反对。然后再加上朝廷重文抑武,武将犯错将累及全族,他方才罢了。但谢尚八字里煞气不化,便就不利六亲,所以,先前才搞得族里怨声载道。

  这个家,也就老太爷福气大,压得住谢尚身上的煞气,故才养在老太爷身边。

  现他既寻到一个能压住谢尚命格八字的女孩儿,又那会在意这孩子的出身。

  自古英雄不问出处,这孩子自己撞上了他家门,他若不抓住,才是辜负了上天与他儿子谢尚的一线生机。

  这就成了丈夫?云氏知道谢子安已是拿定了主意,当下也不与他争论,只说:“这姑娘再好,八字也得和尚儿和合才行。”

  “八字也合过了。都是极般配的。”谢子安道:“谢福那儿有批文,明儿让他给你送来。”

  八字都合过了。云氏还能说啥,只好说:“姑娘相貌如何?”

  “尚儿自幼就爱俏,一般颜色怕是栓不住他。”

  “相貌?”谢子安终于皱了眉:“这孩子还小,哪里就能看得出相貌?”

  孩子不都是圆脸蛋,大眼睛,和年画上一样吗?这谁能看得出长大后啥样?

  谢子安对族里他庶兄弟的孩子漠不关心。他对孩子的印象,除了年画,就是他儿子谢尚和上次仔细打量过的红枣。偏无论是他儿子谢尚还是红枣都是白皮肤大眼睛,所以,直男谢子安竟以为天下的孩子都是一个样。

  想了想,谢子安又觉得这不是个问题,便说道:“这孩子相貌应该还行。”

  “她八字里带着内桃花,注定能得丈夫宠爱。”

  “咱们尚儿既然爱俏,而这姑娘又能得尚儿宠爱,相貌必是不错!”

  这话糟点太多,云氏实在懒得批评。她自知扭不过谢子安,当下也不搭话,只想着如何徐徐图之。

  “不过,”谢子安话锋一转:“这姑娘的最大问题,是在家不能读书识字。”

  这世女子想要识字基本都依赖母亲教导。谢子安见识过了李满囤的字,故而对于红枣的家教不抱期望。

  “为了将来她能撑起咱们家的内务,”谢子安皱眉:“我还得生个法子让她爹娘愿意把姑娘给咱家做童养媳才好!”

  “这姑娘来咱家后就由你教她读书明理,算账管家。”

  “你先不说还想要个闺女吗?就让她先给你当几年闺女,然后再给尚儿做媳妇。”

  饶是早见惯了谢子安的想一出是一出,云氏还是被他这番“童养媳”理论给惊住了。

  本地,只有那穷得娶不上媳妇的人家才会从外地买一个小女孩子回来,然后养大了做媳妇。

  想他谢家,明明是本地最富贵的人家,什么样的媳妇娶不到,非得给长房嫡孙养个童养媳?

  同样,也只有穷得过不下去的人家,才舍得把闺女给人家做童养媳。

  想那家人虽是庄户,但现今家里也有两百亩地,城里又有铺子宅子,过得极其兴旺,哪会舍得骨肉分离?

  而且,听谢子安刚刚的口气,他也是知道人家不愿意的。

  感情,这一晚上,又全是谢子安的自说自话,一厢情愿!

  云氏为谢子安的话气得直咬牙,恨不能咬他一口。可待看到谢子安鞋也不脱,就上了炕然后头却倚在暗红缎子被面上翘着二郎腿随意闲话的样子,却又觉得心里发软。

  不管怎样,云氏想,这个家最宠爱尚儿的就是他了。所以,不管刚刚他的话,多么荒唐,他一心为尚儿好的用心,确是无可置疑的!

第75章 银头面的尴尬

  平白得了两个金镯子的红枣把玩两个半两左右的光板圆棍抽拉许久, 方才舍得抬头。结果抬头便瞧见她娘王氏正扯着一匹谢家送来的印花布的布头直眼发呆。

  王氏本以为这布上的花是绣出来的。不由心说绣这一匹布得费多少工?结果不想无论她怎么查看、怎么摸索花布, 都寻不出一点针眼、摸不出一根绣线的痕迹——这布完全是平整一块。

  于是王氏糊涂了:这布上的花到底是咋弄上去的啊?

  谢家送的四匹布:一匹是大红底印折枝黄牡丹花样、一匹是水绿底印粉荷花花样以及两匹蓝底白花印花布。

  红枣瞧王氏手里拿着的正是那匹大红底黄牡丹印花布,不觉扶额:这不是前世东北饺子馆的贴墙布吗?

  这布搁红枣前世, 给她做窗帘,她都嫌土气,但这世过了六年, 红枣已然明白这印花布的稀罕––这世织布可没电脑控制织染,所有一切都靠人工。

  所以一般人家家常都穿本色土布。只逢年过节的外衣才给染个颜色,且颜色也只蓝、青两个男女咸宜色。似这种红底黄花的印花布,几可谓是奢侈品了。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人有之”。红枣看王氏稀罕花布不觉笑道:“娘, 这布既是送你的。”

  “你就拿它做件罩衣过年穿呗。”

  “一准好看!”

  王氏被红枣说得心热。但她素来勤俭惯了,想着自己今冬已置了不少衣裳, 若再置就是败家了, 便忍痛摇头道:“还是不了。”

  “今年过年的新衣,我都已经有了。”

  “现今我每天在家, 又不用往外跑。先前买的两件罩衣, 那件红色的,我都还没上过身呢!”

  唉——,红枣禁不住叹气:口是心非的女人啊!你不想穿这布,那么看这么久是为什么?

  红枣不大喜欢王氏这种扣扣索索的磨叽性子便快刀斩乱麻道:“娘,你即不做衣裳,那就给我赶一件吧!”

  “我想穿!”

  “你过年也有衣裳了,”出乎意料, 王氏拒绝了红枣的要求:“再说,你小孩子家的,正长个呢。这布给你做衣裳,你又穿不了几年!”

  王氏寻思:这么精贵的布,倒是可以每样剪一块给红枣将来出门时做被面––这必将是高庄村闺女出门嫁妆里的头一份。

  好吧,红枣默默告诫自己:记住,这不是前世,孩子的所有衣裳都只穿一季,这里,孩子的衣裳一件要穿几年–几年–几年。

  到底还是舍不得让女儿失望,王氏思索半天,终想到一个好主意。

  “虽然不能做衣裳,”王氏告诉红枣道:“但我可以给你做顶帽子。”

  “就是你爹头上戴的那样有两个耳朵的棉帽!”

  “帽子呢,我做大一点。让你长大后也能戴。”

  “这样,就不算浪费了!”

  红底黄牡丹花的雷锋帽?还要做大,戴到长大?红枣看看花布,又看看她娘,嘴巴张成了o。

  王氏越说越觉得有道理,她当即拿竹尺出来量了二尺布,然后拿剪刀小心裁下。

  红枣看她娘裁的这块布长足有三尺,宽也有两尺,被吓得当场惊叫:“娘,你裁这么大一块布,是要给我做个多大的帽子啊?”

  王氏被红枣问得有些羞惭,但依旧没停下手里的动作。

  王氏拿竹尺在那块布三尺的幅宽那边,量了一下,然后便拿剪刀在一尺的地方再次剪开。

  “咳,这块,”王氏把那块一尺宽二尺长的小块布给红枣看:“才是给你做帽子的。”

  “下剩的这块零头,”王氏把大的那一块二尺见方的布折起来收好,心虚地说:“我先收起来。”

  “等想到用处了,再说。”

  用处,其实王氏已经想好了。她打算给自己做一块包头布。

  但不知为啥,王氏就是觉得难以对女儿启齿,所以,就只能言辞躲闪了。

  红枣瞅瞅王氏自留的一块就抵给自己做帽子的布两块的“零头”啥也没说。

  她能说啥呢?“江山好改,本性难移”,她娘王氏就这么个脾性,她除了受着,还能咋样?

  横竖就是一匹布而已,红枣扶额:她爱咋样就咋样吧!

  也是傍晚的时候,王氏烧化了城里买来的麦芽糖。李满囤蘸着糖把灶王爷画像上的嘴糊住,然后在磕头祷告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后便把神像揭下,烧化了。

  送了灶,方吃晚饭。晚饭依旧是王氏的过节标配––饺子。

  看在饺子馅是白菜羊肉的份上,这一次,红枣便没有吐糟。

  早起,李满囤在家吃过早饭,正想着进城呢,不想谢福又来了。

  “李爷,”堂屋坐下后,谢福拱手道:“今儿冒昧打扰,是为两件事。”

  “一是昨天您与我家大爷的灰泥蛋。”

  “这灰泥蛋,我家大爷有大用。”

  “所以,想跟您商量着,这泥蛋,您是否能一年后再卖。”

  “这一年,您的损失,我们大爷愿意弥补。”

  李满囤既愿意把灰泥蛋方子给福管家,自是没想从中得利––他从谢家得的好处已经够多了。少卖一样灰泥蛋,又算得了什么?

  现听得谢福说这方子,谢大爷有大用,自是只有高兴的道理,当下道:“这有啥损失的。”

  “我做咸鸭蛋,也是一样赚钱。”

  谢福见李满囤如此知恩图报好说话,也颇为高兴。他也不推辞,当下谢过,便说起另一件事。

  “这第二件事便是我家大爷的粮店也想卖粉条,所以来求个切粉条的法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7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7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细水长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