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细水长流_分节阅读_第88节
小说作者:卉苗菁彩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5 MB   上传时间:2020-09-11 16:35:28

  红枣顺着王氏的目光瞧到于氏,直觉于氏要干坏事,脑海中瞬间就充满红花、香袋、针扎小人、推人落水这些电视里看来的宫斗手段。

  不管怎样,红枣暗想: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她家虽然还不算富贵,但在一个为了几亩地就要算计的村妇眼里,她家几百亩的庄子无意就是块肥肉。

  做肉就要有做肉的觉悟,为了她自己的美好生活,她一准的要提高警惕,保卫家庭,让她爹娘都平平安安。

  城里回来,李满囤回家喝了两口水便准备去庄子还骡车,不想却被红枣拉住。

  “爹,”红枣道:“你去庄子后让曾妈妈早点来。”

  “爹,这两天你不在家的时候老有人来敲门。”

  “我和娘两个人在家,也不敢问。”

  李满囤一听也觉得老锁着门不是事。看了几页《大诰》,李满囤也知道了几桩恶人恶事。比如去岁秋决的一个恶人,就是一个趁人家家里没人时翻墙进去偷盗。不想前年他偷的人家主人突然回家,他为了逃命,拿菜刀砍死了男女主人和一个孩子。

  李满囤想现村里人都知道他家剩钱,偏他家人口还少。这一千来人的村子,只要有一个人起了坏心,他家就要吃大亏。何况,王氏现在还有身子,受不得惊吓。

  涉及子嗣,李满囤不敢疏忽。他去庄子还了车后就和余庄头说了自己的担心。

  余庄头比李满囤更经过事,当即就道:“老爷,这偷盗之事,历来都是防不胜防。”

  “您和太太要得好,还是搬庄子里住。”

  “咱庄子四周都有围墙,主院又是重中之重,谨慎。”

  “您家现在住的宅子,地方实在太荒,周围半里地都没有个人影。”

  李满囤一想也是,庄子里也有房屋,而且火炕火墙都是全的,添上家什就能住人。他何苦搁村子里担惊受怕呢?

  主意一定,李满囤便道:“既是这样,我回家准备准备就住过来吧!”

  余庄头得了确信,当即点头道:“您能来住,真是太好了!”

  “我今儿就过去把炕烧起来。明儿一早,我就让家里的过去帮太太收拾!”

  李满囤回家后,和王氏、红枣说起搬家的事儿,王氏还有些懵:“好好的,咋突然就要搬家了?”

  这宅子是王氏辛苦建的,她爱惜得紧,故而她对于搬家没一点思想准备。

  红枣则拉着李满囤道:“爹,你跟我来瞧瞧这个!”

  出了堂屋向西走,越过井,站在干涸的水塘边上,红枣让李满囤往塘下看。

  “爹,你瞧,这塘底的积雪上,是不是人踩出来的脚印?”

  红枣是个脑补帝。她既然心里生了警惕便就在李满囤出门后将家里四周都寻查了一遍以期待能将安全隐患掐死在萌芽状态。

  依靠前世看过多部电视剧里抄家抓巫蛊的阅历,红枣很轻易地在自家池塘边发现了不明脚印。

  天冷的很,年前的那场大雪至今还没化尽。所以顺着红枣的指引李满囤一眼就看到了红枣所说的两个半脚印。

  还真是有人来过了!李满囤目光深沉地看着脚印一刻,转身便出了后门。

  自去岁第一场大雪后,就再没人下田或者上山,因此,他家附近的田埂这两个月,都不应该来过人。

  至于拜年,有村里的大路呢,一般人,即便是小孩子,也没人会穿着新鞋去田地里踩化雪的烂泥。

  李满囤坚信,如果真是有歹徒,那他留下的一定不止一个脚印。

  果不其然,李满囤在石桥的另一端,找到了更多的围着他宅子打转的脚印。

  看来,李满囤咬牙:他家还真是被贼给盯上了。

  回家关好后门,李满囤巡查了一遍房屋,特别是空着的几间,然后又拿先前城里宅子替换下来的旧锁锁了门,方才放心的进了房。

  搬家,理应跟他爹李高地说一声,但现在李满囤不敢离家,便只有等明天再说。

  还在年下不能拿斧头劈柴,李满囤闲坐无事便净了手,焚了香请了那本《御制大诰》坐堂屋里看。

  红枣看着她爹如此兴师动众也是无语,心说至于吗?一本普法读本而已。

  红枣走近前去想蹭点书看,不想却被李满囤给推开。李满囤严肃道:“红枣你让开些。这书里讲的都是凶事。你人小压不住。你可别呆在这儿。乖,去隔壁找你娘玩去。”

  红枣……

第91章 一无是处的腊梅

  正月初十一早, 等余曾氏家来后, 李满囤方回老宅和李高地说了他要搬进庄子住的事儿。

  “好好的,咋就要搬家了”李高地闻言也是诧异。似李满园搬城里去也就罢了, 满囤这搬到庄子上住和在村子里住,能有啥不同?

  “爹,”李满囤压低声音道:“我让贼给盯上了!”

  “啥?”李高地的烟锅都给惊得差点摔掉。

  “昨儿从城里家去后, 我看到我家西边的水塘子里有人的脚印。”

  “啊!”李高地惊讶过后,站起身道:“走,我跟你去瞧瞧!”

  叫上李满仓,父子三人便就去了李满囤的宅子。

  这一次,除了宅西的脚印, 父子三人还在宅子东、南、北三个方向的几块空宅地的枯草堆里看到了同样的脚印。

  于是不用再怀疑,李满囤家确是被贼给盯上了。

  “满囤, ”看完脚印, 李高地坐到李满囤家堂屋里喝茶歇息了一刻方才说道:“庄子里谨慎的话,你就先搬庄子里住。”

  “你这宅子, 西边现没围墙!”

  “水塘里也没水, 拦不住人。”

  “等满园建房的时候,你这宅子西边也趁手打堵墙,安个门。”

  “不然,太不谨慎了!”

  李高地回家后过了许久,也还是觉得心惊。于是,他去找李丰收说了李满囤被贼盯上的事儿。

  李丰收思索好一刻,方才道:“这贼怕是不好拿!”

  “看样子, 还不是咱村里的人。”

  “咱村里的人,相互间都知道根底。”

  “听你说这贼搁满囤宅子外踩了这许多脚印,一准是还没摸到满囤家的底。”

  “这过年走亲戚,人来人往的,生面孔太多。”

  “这贼许是在哪里听到满囤发家的事,才找上的门。”

  “满囤搬家是对的。”

  “但咱们也得小心,这贼要是盯上咱们村,一准不是一家遭殃!”

  “不行,这事儿我得和里正透个气。”

  “咱族里,该知道的,也都得知道。”

  “不能让贼就这么在咱们村转悠!”

  李满囤家正屋五间的家什都是全的。当下,李满囤拆了前廊围着的木板,让余庄头拿牛车帮他把廊下堆的柴火和水缸先拖去了庄子。

  庄子离得近,人手又多,没一会儿,余庄头回来时又带了潘安潘平兄弟驾着两个骡车来帮忙搬运。

  李满仓见李满囤牛车骡车都有,便就帮李满囤往车上搬家什。

  当初李满囤刚搬来时,只一套铺盖和两只箱子装衣裳。但这次搬家,只家什就拉了十六车,而衣被布匹也装了两车。而两只钱箱则和王氏红枣一起过去,至于粮食和地窖里的菜果,则留着得闲的时候再回来拉。

  老北庄正院的厨房是倒座南房的最东间,而且因为屋大,是七架梁的大屋,故而灶台也大,是个能烧煮三口锅的七星灶。

  厨房的隔壁,则是库房,可以存放米面腊肉咸鱼等物。

  厨房门外就是井,用水极为方便。

  倒座的西两间,则是柴房,搁柴火和木炭,不拘烧灶还是烧炕,也都方便。

  李满囤家人口少。和在家时一样,五间正房依旧是正中的那间做堂屋,李满囤王氏住西二间,红枣住东二间。余下的两间正屋和东西厢房则继续空着。

  因原来也是七架梁的房子,所以,李满囤搬来的家什搁现在宅子也是尺寸正好。只今天天晚了,架子床来不及装了,所以,今儿不拘是他,还是红枣都只能睡炕。

  王氏第一次来庄子。她见眼前的宅子足有十六间大屋,且还都有前廊,至此王氏因为被搬家而惆怅了一天的心情方算得了些安慰。

  有余曾氏帮衬,王氏很快就收拾好了厨房和库房,但对着一笼鸡,却犯了愁。

  古话都说“鸡来穷,狗来富,猫儿来了开当铺”。所以,村里自古都有鸡不上堂的风俗––这鸡窝是万万不能做在堂屋前的庭院里的。

  余曾氏知道王氏的烦恼。她想了想方和王氏说道:“太太,这宅院两边还有够盖两个院子的地方。”

  “要不,明儿让我当家的就在院子外空地上给搭个鸡窝?”

  王氏见天色已晚,便就让余曾氏把鸡笼先搁到柴房,至于鸡窝,只能等明天再说,当前得先准备晚饭。

  王氏原本以为自家的宅子建得好,简直满足了她对家宅的一切梦想,但等住进这老北庄的宅子,她才体悟到啥叫好上加好。

  老北庄第一个好便是厨房那个能同时烧煮三个锅的灶。虽然今儿还只有两口锅,但她几乎可以预想到再添一口锅后,她做饭的方便––一口锅煮饭加蒸菜,一口锅煨汤,一口锅炒菜。往后,每顿饭,她都可以一起开锅了。

  第二个好就是院子里的所有房屋都有前廊相连,前廊地面都铺着青砖,这样不管啥天气,她都能自由来去柴房、厨房和正房,而不用换鞋。

  第三个好就是厨房门外就是井,用水,倒水都方便,感觉水缸似乎都成了摆设。

  有了这三个好处,王氏便就觉得搬家也不是坏处。

  好歹是越搬越好,不是吗?

  正月十一,一早,李满囤便进城去寻李满园告知他明天来庄子吃暖房饭。

  李满园早就想进老北庄瞧瞧了,闻讯自是满口答应。

  李满园家出来,李满囤就去家具店买请客要用的三张桌子和十六张长凳。

  三张桌子,李满囤本想买和家里一样的红木桌,但店里却剩下一张桌和九张长凳。

  问过掌柜,确认这个款式以后也不会再有。李满囤只得搁店里瞧了一圈,选中一套新到的雕花不大一样的红木家什,然后买了堂屋用的长几、几柜、两张八仙桌、四张椅子、八张长凳以及两张炕桌——准备搁在东厢房日用。

  因没有架子床和衣橱这样的大件,李满囤买这许多,不过花了十吊出头。

  因买的多,掌柜的做主,把先前那个款式余下的长凳送了李满囤。

  和掌柜的说好,今天就把东西

  给送到老北庄,李满囤又去杂货店买了三口新铁锅和四个席面用的碗盘筷勺。

  和李满园在城里不同,老北庄离村子近,李满囤便决定明儿把三房人都请来,一起吃顿饭。顺便也让他们都瞧瞧庄子,以免他们老问他庄子的事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7页  当前第8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7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细水长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