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太太的咸鱼人生_分节阅读_第193节
小说作者:寒小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14 KB   上传时间:2020-10-16 17:41:36

  走了……

  贡院这边的守卫倒是瞧了一会儿热闹,可眼下整个上午都快过去了,眼瞅着就到晌午时分了,就连围观榜单的学子们都渐渐散了,守卫们自然不会杵在这边。

  结果就出事了。

  目瞪狗呆。

  很快,贡院这头的守卫就知道了消息,出来一看,也跟着傻眼了。好在,他们还是立刻在其他举人的指点下,将撕毁皇榜的人抓了起来,再然后……

  得了,通知上头吧,他们搞不定的!

  不过想来,就算皇榜被撕毁了,翰林院那头也应该是有备份的,对吧?

  于是,好不容易稍稍平静下来的贡院门口,再一度热闹了起来,甚至等消息传开后,都有那小摊贩急吼吼的过来摆摊子卖热汤热茶。

  等上头得了消息,派人赶过来时……

  好家伙!差点儿以为走错地方了,来到的是东西坊市呢,瞧瞧这热闹劲儿哟!

  但热闹可以不看,差事却得赶紧办了。

  撕毁皇榜这种事情吧,且不管前朝有没有,反正放在本朝当属首例了,只能先提前祝福那位勇士可以被写入史书当中了。

  其他人尚且光顾着看热闹,闵举人和他的两位朋友却是心情无比复杂。

  熟人啊,又见熟人啊!

  最初那人陡然间发作起来,猛的就将皇榜撕毁了,他们还真没意识到那是个熟人。直到兵差被人喊过来,将那人拿下时,他们才认出了那人。

  陶举人……

  说真的,闵举人就特别不懂他,实在是懂不起啊!

  上次都出了会试考场,莫名其妙的搞了一个实名举报,兴许还能扯到嫉妒方面,可今个儿那厮又是在搞什么啊?

  不过也就恍惚了一瞬间吧,等陶举人被兵差带走之后,闵举人走上前去,看到底是那一段被撕毁时,就突然明白了。

  “他是看到魏承嗣的名字才疯了吧?”闵举人拿手比划了一下,无比心塞的道,“他连我的名字都给撕了。”

  毁掉的就是皇榜的最后一段,因为皇榜是从右往左依次书写的,最后一段里不光是写了取中者的资料,还有最末尾的年号和皇榜二字,也因此,哪怕被撕毁的大概有一米多,但估算下来,大概也就三四十人的资料。

  但还是很心塞啊!

  就算闵举人是吊榜尾才考上的,也已经反复确认过的,但他还是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多在皇榜上停留一段时间。尤其贡院这边的规矩是这样的,他们其实并不会立刻撕掉榜单,而是会任由榜单在檐下风吹雨打,直到瞅着很不美观了,这才会将纸撕掉,再粉刷一遍墙壁。

  也就是说,本来这皇榜是能停留好久的,也会有不少人单纯的就过来瞧热闹。

  甚至闵举人还想着,等殿试考完了他都还能过来瞅瞅,保不准还能碰到榜下捉婿这样的好事儿呢,反正他又没娶妻,他乐意啊!

  结果……

  心塞塞的,瓦凉瓦凉的。

  “那人有病吧?撕毁皇榜也不知道该怎么算,但对他有啥好处呢?”闵举人的朋友也在为他打抱不平,这种事情看似关系不大,但代入一下简直不能更心塞,好不容易才考上的,这才风光了小半天,就没了?关键吧,撕毁皇榜又不代表什么,想也知道翰林院那头肯定是有备份的。

  有病!

  病的名字都想好了,红眼病!

  两个朋友接连开解了闵举人几句,瞅着时间不早了,索性结伴先去吃顿好的,还说搞不好下午就又有新的皇榜贴出来了。

  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意识到一个问题,因为陶举人撕毁的是皇榜最末的一段,连带“皇榜”这两个字也跟着撕毁了,包括当今的年号,即“保康十七年”这几个字,甚至年号后头还有圣上的印章。

  普通人是很少拥有政治敏感度的,这种事情也不是看书做学问就能得来的。

  就闵举人和他的两个朋友看来,这事儿还只能算是小事儿一桩,气归气,也会在背后说几句,但谁也没太当一回事儿。

  直到第二天,才听说陶举人被投入了天牢里。

  懵就一个字。

  再然后,没等窝头跑去找闵举人,他就直接登门造访了。

  窝头自是很高兴的,将人迎到了他自个儿的那个小跨院里,又让人送上好茶好点心,还主动拿出了他最近新得的几本书:“看,这些都是书肆里没有的,是我从别人家里誊抄的。”

  换做旁的时候,看到这些个市面上所没有的珍贵书籍,闵举人早就乐疯了,可今个儿他真没这个心情,忍着想看书的欲望,先叹了一口气。

  这下,窝头就忍不住纳闷了,他开始怀疑是不是管家看错了,难不成考中的不是闵举人?

  “你是考中了,对吧?”窝头小心翼翼的问道。

  “对,比你差一些名次。”闵举人回答道。

  这不就结了?考都考上了,管他是第几名呢!更何况,窝头从来都不知道,原来闵举人的志向那么大?是奔着头几名去的?

  看到窝头的眼神不对,闵举人稍稍一想就知道他是误会了,忙冲他摆摆手:“不是因为这事儿。昨个儿后来贡院门口的事情,你没听说?”

  “我们全家都去永平王府喝酒吃席去了,回到家时都已经傍晚了。”顿了顿,窝头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儿了?”

  “有人发疯撕毁了皇榜。”

  不等窝头追问,闵举人苦笑一声,主动回答道:“是陶举人,撕毁的还是有咱们名讳的那一段皇榜。”

  窝头也不傻,他就算年岁再小,像这种事情还是知晓的,毕竟以前在省学时,每次遇到岁考时,都会发生名次不如别人的人心情抑郁甚至出口伤人的。

  稍稍沉默了一瞬,他就猜到了:“是因为我吧?他看到了我的名字,所以一下子气疯了?还连累到了闵兄和其他人?”

  “谈不上连累,横竖该看榜的早就看到了,就算一时没看到,翰林院那边也会补贴一份的。就只少了一段,还是末尾处的,听说昨个儿晚间就弄好了,赶在宵禁之前就重新贴了回去。”

  反正熬夜加班的也不是闵举人,再说这都过去多半天了,他的心情也平复了。

  本来,他还想着吃过早食后,再去贡院门口瞧上一瞧。结果就听说了陶举人的最新情况。

  “……他被关到了大理寺的天牢里,不是京兆府的监牢。”

  这话一出,窝头也跟着变了脸。

  别看两者皆为牢房,但差距太大太大了。像京兆府的监牢,可能很多小偷小摸的都会被抓进去,有些不一定会真的被判刑罚,只是关上一些日子,不久就被放出来了。但大理寺就不同了,那头既有普通的牢房,也有独立出来的天牢,可无论是哪一种,都代表着出大事儿了。

  这么说吧,一旦进入了大理寺的牢房里,即便并非天牢,那进去一趟也是必然会脱一层皮的。甚至于,因为大理寺的特殊地位,已经全然脱离了京兆府的管辖范围,他们是可以独立办案独立判刑的,唯独只有圣上可以下令放人。

  凉了……

  窝头懵了许久,随后起身跟闵举人告了饶,说要去问问自家老太太。尽管闵举人不知道像这种事情问老太太有什么用,但他还是主动提出去给老太太请个安。

  只这般,俩人一同去了杨冬燕的院子里。

  杨冬燕这会儿正看着猪崽和猪小妹踢毽子呢,她本来是想着,既然吃得少了不好受,那就让她俩多动弹一下,像习武练剑不就挺好的?

  好个屁!

  吓死小杨氏了!

  最终,杨冬燕将习武练剑改为了踢毽子。

  别看猪崽长得圆滚滚的,但其实她是个灵活的胖子,拿了个毽子踢得特别顺,反倒是猪小妹,瞧着没猪崽那么胖,但动作却很僵硬,老是同手同脚不说,偶尔还能踢劈叉了。

  这不,窝头过来时,猪小妹正好一jio把毽子踢飞了,直接就飞过了窝头的头顶,砸到了位于他身后的闵举人的脑壳壳上。

  闵举人从脑袋上拿下毽子,不禁感概道:“个头矮也是有好处的。”

  窝头:……!!!

  扎心了。

  见有客人来了,杨冬燕就把俩孙女轰出去了,让她俩去别的院子玩儿,又命人上了茶点,边吃边聊。

  闵举人的心思不在吃茶点上头,但他也不好径直开口,毕竟他跟杨冬燕又不熟的。因此,在请过安后,就老老实实的捧起了茶盏,等着窝头开口。

  窝头很快就将事情大概说了一遍,末了,他很是疑惑的道:“撕毁皇榜是特别严重的罪名吗?大理寺都出面了?”

  杨冬燕倒是不爱喝茶,她就是捧着暖手玩儿的,听了这话只笑着摇了摇头:“撕毁皇榜嘛,说不严重也不严重,不过就是一张纸罢了,但说严重也严重,圣上会想啊,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所以才故意撕毁了皇榜?那要是这样的话,大理寺介入就太正常了。”

  事关圣上,再小的事情都是小事儿。

  闻言,闵举人顿时面色大变,他想起来了,陶举人撕毁的那段皇榜,正好是卷末,上头甚至是有圣上盖的玉玺!

  将这事儿说出来后,杨冬燕差点儿没忍住翻白眼:“那不是玉玺,圣旨才会盖玉玺。皇榜的话,应该是圣上的另一个章子,不过也没差了,圣上肯定不会高兴别人对他有意见的。”

  正常啊,勋贵人家便是得了那御赐之物,也是好生供着的。就连每逢年节里,圣上会赏赐一些红签字的御膳,那都是必须吃完的。

  有时候事情本身并不大,可但凡跟圣上扯上了关系,那还能小吗?

  至于京兆府为何没出面……

  能当上京兆尹的,可不单单是圣上的心腹大臣,更全都是机灵鬼。一看这事儿沾手了就不好甩脱,傻子才会接手呢。

  试想想,往重了罚,岂不是彰显圣上是个暴君?往轻了罚,那圣上他不要面子的呀?

  左右都不成,还绝对没好处,京兆尹肯定不会管的,有这个空还不如多破几个大案子。

  再然后,倒霉的就变成了陶举人。

  就连杨冬燕都忍不住为他叹息了,心说这人是有够倒霉的了,又想起去年济康郡乡试那会儿,突然就感概道:“你说当初,乡试迟到的考生咋就不是他呢?”

  这话题跳跃得是有够快的。

  不过窝头和闵举人都听懂了,一时间没了言语,总感觉陶举人还不如没考上举人呢。

  “这也是没办法,他太好妒了。”闵举人叹息一声,“想着同乡一场,就算他最终没考上,还是希望他全须全尾的回到家乡。可如今进了这大理寺……”

  “他就算剩下一口气回到家乡,就算是幸运的了。”杨冬燕比闵举人知道得多,其实这会儿都算好的了,如果是先帝那会儿,进了大理寺基本宣告凉凉。

  乱世用重典啊!

  先帝时期,很多人不满先帝,几乎每个月都有各路人在搞什么起义的,曾经有一度,菜市口的地皮都被铲了好几层,只因每天推到菜市口处斩的人太多太多了。

  不过,就算是这会儿,估摸着也凉了,毕竟陶举人只是一个文弱书生。

  “就这样吧,我回头问问刘侾,他一贯好打听,大概知道些详情。不过这事儿我是断然不会插手的,没必要。你也别插手了,那人吧,不适合当朋友。”

  闵举人当下起身表示受教了,之后就告退了。

  哪知,他和窝头才离开杨冬燕的院子,半路上就碰到了匆匆赶来的刘侾。

  刘侾是直接冲进来的,魏家这边的下人到底是从永平王府过来的,在犹豫着要不要拦住刘侾这个“外男”时,他就已经闯了进来,就只能跟在他后头撵着。

  看到窝头,刘侾停下了脚步:“出大事了!”

  他其实不认识闵举人,因此这话是直接冲着窝头说的:“我外祖父被人告了,告他身为会试主考官,却泄露会试考题!而你和你那个闵姓同窗就是获益者!对了,状告的人就是会试结束那天,告了我和三皇子的人!”

  窝头:……

  闵举人:……

  俩人齐刷刷的露出了惊悚的表情,想骂脏话不知道从何骂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19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3/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太太的咸鱼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