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太太的咸鱼人生_分节阅读_第200节
小说作者:寒小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14 KB   上传时间:2020-10-16 17:41:36

  第二天,世子刘修送他去上学。

  嗯,去宫里上学。

  在宫里上学是有个极大好处的,那就是无需准备任何东西。宫里什么都有,文房四宝书籍等等,你想要啥就有啥,而且不限量供应,起码御学那头肯定是不限量的。

  对于窝头来说,这样的待遇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他还记得自己年幼时候,家里不像后来这般有钱,哪怕在村子里算是殷实人家了,但面对高昂的笔墨纸砚,他还是选择先用沙盘写字,练熟了之后才提笔写字。

  这就直接导致了他写的字不是那么美观,毕竟书法嘛,除了那种极为特殊的天赋超群之人,多数人还是要勤学苦练才能达到那种程度的。

  而自打前个儿进入了御学后,窝头太开心了。

  御学啊,非但完全不限量供应笔墨纸砚,还都是上等的好东西。在问清楚了可以随便写怎么用都成后,窝头抓紧了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连午休都省掉了,就想多写几张大字,还有种写得越多赚得越多的感觉。

  这个待遇其实并不是针对窝头的,而是所有人都一样。

  也是保证了宫外的人不会携带东西入宫,自然刘侾也是如此。但刘侾并不高兴,说不高兴都是轻松的,他整个人如同丢了魂一般,浑浑噩噩的走进了宫门,由着引路小太监带往御学。

  太苦了,他觉得自己上辈子压根就不是什么黄连成了精,他就是个黄连地吧?

  很快,刘侾来到了御学。

  三皇子一脸热情的迎了上去:“侾哥儿你高兴不?你终于圆梦了!”

  圆梦?

  噩梦吗?

  他来得还是很早的,而御学这边考虑到其他伴读以及侍读学士都是住在宫外的,哪怕皇子们上学普遍都早,但同样的做法用在三皇子身上那就太残忍了。

  三皇子啊,平常还是回府上住的,所以圣上特许他五更天来上学。

  总之,刘侾到的时候,先生尚未开始授课,倒是窝头已经迫不及待的铺开了纸,研好了墨,这会儿已经写了好几张大字了。

  听到三皇子的话,窝头微微一顿,不过很快就又继续写了下去,及至写完一张大字后,他才转身走向刘侾:“是啊,圆梦了,我今晚回家就告诉我奶。”

  “告诉你奶……”刘侾隐隐察觉到了什么不对劲儿,没等他开口细问,窝头就从善如流的将所有的一切都讲了出来。

  让刘侾进入御学的确是个梦想,只是它不是刘侾本人的梦想,而是杨冬燕的梦想。

  杨冬燕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逼死自己曾经最爱的宝贝孙砸!

  哦不,应该说,杨冬燕还是希望刘侾能够上进的。假如说,刘侾真的是个笨蛋,像猪崽那样的,那么杨冬燕还是会对他宽容的。但事实上,刘侾一点儿也不笨,相反他特别聪明,只是聪明没用对地方。

  再考虑到,永平王府现如今倒是光鲜亮丽的,但迟早有一天还是会分家的。

  到时候,世子刘修是肯定不用担心的,按照本朝律法,他非但能够承袭郡王爵位,还能继承祖宅以及至少七成祖产,包括大房那边,他肯定也还能得到不少财产。

  二房的嫡长子刘仁,也就是刘侾的亲哥哥,其实也无需犯愁的,但凡是嫡长子就能继承多半财产,再说刘仁本身也是有能耐的,只是圣上不愿意放他去外任而已。

  就连长房的另外两个嫡子,也都是有能耐立足的,唯独只有刘侾……

  杨冬燕有时候想起来都犯愁,只叹为啥刘侾不是个女儿身,不然甭管是嫁给安平王世子,还是嫁给三皇子殿下,或者其他人都成。南陵郡啊,从来不缺爱无脑美人的勋贵子弟。

  可惜呀可惜,刘侾偏生是个饿男儿身。

  那就必须得为他打算一二了,饶是杨冬燕口口声声说爱过,但其实她还是将刘侾放在心尖尖上疼爱的。

  用心良苦啊!

  苦……苦了刘侾啊!

  等刘侾从窝头处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后,他彻底不好了。

  最气的是,三皇子完全不知道这个事儿,边听窝头说边大惊小怪的附和着。

  “真的吗?”

  “原来是这样啊!”

  “你怎么不早说呢?”

  “也是,我跟你家老太太又不熟的,不可能特地为她圆梦的。如今也不错啦,你看大家都很高兴。”

  刘侾:……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高兴了?

  不过,三皇子也没说错,等当天傍晚,窝头回到了家中后,将刘侾顺利入读御学一事告诉了杨冬燕,杨冬燕顿时乐得合不拢嘴。

  “侾哥儿也去了?真好,太好了。明个儿我去一趟永平王府!”

  请问这两个事儿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

  窝头想不通的,一则他的脑回路本身就异于常人,二则杨冬燕也是个奇葩,还走得跟他不是一个风格。

  于是,等又一天之后,窝头高兴的去了御学,杨冬燕则在吃过早饭休息一会儿后,才坐着马车去了永平王府。

  你问她去干嘛?

  当然是去显摆啊!做了好事儿不得宣传宣传?那要是一声不吭的,她折腾那么多做什么?

  不是说为刘侾做了一点儿事情就要讨好处,而是做了事情得让别人知道。

  杨冬燕说迟了,昨个儿晚间刘侾生无可恋的回到了府里,就跟身边的人透露了始作俑者。

  这不,等杨冬燕过去的时候,刘二太太正张罗着要搞一桌上等祭品,往祠堂那头送去呢!她甚至还准备了一荷包的金银锞子。

  也因此,看到杨冬燕的那一瞬间,刘二太太懵了。

  “对哟!老太太您……您要不要吃一顿?反正本来就是为了您准备的。”

  杨冬燕斜眼看着这个倒霉儿媳妇。

  在没相认之前,也就是她还在北方时,每次被方氏和小杨氏这两个倒霉儿媳妇给气到的时候,她都会真情实感的怀念起她曾经的儿媳妇。

  想想王妃蒋氏,再想想二太太孟氏,总感觉她们非常得完美,浑身都是闪光点,竟无一丝一毫的缺点。

  基本上,这个想法从年前相认的那一刻开始,就彻底凉了。

  所以说人跟人之间还是需要距离感的,距离产生美,这话真的没错。

  “你还打算给我送纸钱对吧?”

  “不不不,我准备的是金银锞子,您看……对了!老太太,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给您的供品,有些会消失有些却一直存在呢?就说这个金银锞子,甭管我放了多少,都会消失不见!您说稀罕不稀罕?”

  杨冬燕微笑着看向她:“那你的意思?”

  “咱们要不来试试看?左右闲着也是闲着,再说您来都来了……”

  确认过眼神,她所有的儿媳妇都是倒霉孩子!

  杨冬燕长出了一口气:“那你也太小气了,试什么金银锞子呢?拿金钗玉簪来试呢!你想想,要是没了,那就是在我手里了,要是还在,岂不是有两份了?”

  刘二太太眼睛都亮了,一瞬间真的瞪得犹如铜铃一般大小。

  她大喜过望:“成!我这就叫人去准备东西,咱娘俩这就往祠堂走一走?正好,您也亲眼看一看翻新修缮过的祠堂是什么样子的,您还不曾瞧过吧?”

  杨冬燕:……

  我她娘的不想瞧!

第121章

  杨冬燕是硬生生的被拽着去祠堂的。

  摸着良心说, 她是真的非常不情愿的,哪怕是在上辈子,她还是永平王府老太君那会儿, 都不大愿意往祠堂去。这也是为什么王府后来会在供品上头怠慢她的根本原因。

  上梁不正下梁歪呗!

  还能是因为啥?

  别家哪怕不说八大世家,单就是刘二太太她娘家, 那也是传承了上百年的。可永平王府呢?他们家的族谱压根就是从老王爷的爹娘处开始修的, 也就是杨冬燕上辈子的公婆。她公公叫刘大嘴,她婆婆叫刘王氏。

  再往上?那谁知道是咋回事儿呢?事实上,杨冬燕都没跟她公婆相处过,因为在她嫁过去之前,她公婆就已经凉透了。

  本来就是暴发户,还指望他们能搞出那些有来历有传承的世家大族的规矩来?

  可别做梦了!

  莫说老王爷的爹娘了,就连老王爷人没了以后,家里才蓦然想起祠堂好像挺简陋的,赶紧加快速度修缮了一番。可就算祠堂本身还凑合,但一应的供品却完全没跟上。

  什么一供就是个把月的苹果和供糕……

  那都是杨冬燕她自个儿做的孽!

  只是她怎么也没想到, 自己死后居然没去投胎, 而是借尸还魂到了别人身上。更没想到的是, 自己还能伸手捞供品,要不然恐怕永平王府的祠堂还是老样子, 供品也不带改善的。

  当然, 人肯定是不会怪自己,反正理由是现成的, 杨冬燕两辈子的出身都不好,她爹娘没教过她!

  可王妃就不同了,身为八大世家的长房嫡长女,怎么能连这些道理都不懂呢?

  于是, 甩锅甩成习惯的杨冬燕啊!

  她又遭了报应。

  被刘二太太强行拽到了祠堂门口后,她瞅着老母鸡变鸭……哦不,就是彻底大变样儿的祠堂,一时间就非常恍惚。

  然而,就连这点儿恍惚都不曾持续太长时间,因为刘二太太就不可能让她就这么待在祠堂门口发呆,而是很快就拽着她走进了祠堂里。

  “老太太您看啊!这就是您的牌位!您瞅瞅,这木料您还满意吗?样式呢?上头提的字呢?听说是王爷请了本朝名家帮着誊写的,您喜欢吗?”

  杨冬燕:………………

  所以,她到底做错了什么,才会被带过来参加供奉着自己牌位的祠堂呢?

  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肯定不会嘴欠提到捞供品的事儿。

  看着一旁还在等着她发表评论的倒霉儿媳妇,杨冬燕啊,她开始想念被她无情抛弃在家中的小杨氏。

  都是二儿媳妇,孟氏怎么就不像小杨氏那般安生呢?别的不说,小杨氏她好糊弄啊,随便找个由头就能将话题扯开了。再不济给她叫点儿吃食过来,保准小杨氏光顾着低头猛吃了,别说方才谈论的话题了,连杨冬燕这个婆婆都能彻底抛到脑后去。

  这大概就是人生吧,永远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杨冬燕被迫参观了刘氏祠堂,还近距离的仔细观摩了供案、牌位,以及今个儿的供品。

  哪怕年前就已经相认了,但长达十年的生活习惯,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要不然也不会发生昨个儿刘侾才刚跟他娘吐槽说,老太太把他坑到了御学里,今个儿刘二太太就火急火燎的命人准备一桌子美味佳肴,打算往祠堂这边送过来。

  这一切都是习惯啊!

  至于祠堂这边的日常供品,其实是由专人准备的,包括一年四季不间断的新鲜水果以及各色糕点,重点是每天都必须换新的。还有一些额外的供品,那当然是由王妃和刘二太太准备的,像普通的散碎银两、精致的金银锞子,另外便是老太太在梦里亲口告诉两位老爷的特殊用品,像草纸、米粮、木炭、防冻防裂的脂膏等等。

  反正就是花样百出到令人忍不住质疑起了永平王府主子们的脑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2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0/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太太的咸鱼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