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太太的咸鱼人生_分节阅读_第242节
小说作者:寒小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14 KB   上传时间:2020-10-16 17:41:36

  假如说,自家还像多年前那般穷,偏翰林官的俸禄又不高,别说过上富贵日子,只怕连待在南陵郡都做不到,你看窝头还能不能待得住。

  这话也不是夸张,窝头这几年待在南陵郡见过不少类似的情况。当然,要说俸禄少到揭不开锅那是不可能的,但要说能养一家人也是绝无可能的。

  倘若家境不好,又没能放外任,多数人的选择是独自一人待在南陵郡。至于妻儿老小一大家子则仍旧待在老家,毕竟能供养得起读书人的,非要说穷得无米下锅那也是不可能的,只是南陵郡这边房舍卖得价格极高,吃喝用度的花销也不少,单一两个人还成,家里人口一多,难免捉襟见肘。

  而像老魏家这种情况,假使还是前些年那样的……

  甚至都不用说前些年穷的时候,要是没有永平王府的帮忙,老魏家根本就不可能在南陵郡安家落户。要知道,南陵郡的房舍真不是一般般的贵,像他们家如今住的那个宅子,以从五品官员的俸禄,只怕一百年都攒不够。

  好在,世上没有如果。

  窝头倒也不是很在意钱财问题,小时候饿过头可能很在意吃喝,待略长大一些,家里不愁吃喝了,他就淡定多了。甚至于,他一度怀疑他家猪妹怎么就那么能吃呢?怎么吃都吃不够。

  从小到大,窝头花过的最大笔的钱,大概就是束脩和文房四宝的钱了。可自打他当官以后,甭管是御学还是翰林院,笔墨纸砚是不限量的,随便用可劲用。不光不限量,质量还特别好,另外就是刘侾啊,他会不停的拿自家的东西往老魏家送,古董玉器倒是不至于,却特别喜欢拿各种书房内的东西塞给他。

  窝头并不知道,那是因为刘侾搬空了他亲爹的书房后,又发觉自己压根就不喜欢那些东西,但比起晾着不用还回去更让他难受,所以如此这般……

  就便宜了窝头。

  总之,种种巧合之下,窝头爱惨了如今的安稳日子。

  还有什么比奉旨念书更令人羡慕的吗?

  除了工作上的事儿外,休沐日的窝头一样不得闲。他如今倒是不去折腾刘侾了,毕竟人家都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了,再说平日里这俩人天天待在一块儿,要折腾肯定是选在翰林院的,好不容易休息了,他疯了才会跑去公主府……

  呃,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窝头敢于跑去永平王府往死里折腾刘侾,却真的不敢往公主府去。他有点儿怵三公主,并且对三皇子所说的,俩人并非同母所出相当得信服。

  该怎么形容刘侾他媳妇儿呢?

  这么说吧,三公主殿下简直就是高配版的杨冬燕。

  →_→

  高配在于出身来历颜值身材才华等等,但那个性子哟,简直比猪崽这个亲孙女更像杨冬燕。

  至于刘韵就别提了,白担了个亲孙女的名头,一看就知道不是杨冬燕养大的,俩人完全不同画风。

  窝头倒是能理解永平王府的嫡出大姑娘刘韵走的那个路子,典型的高门贵女、大家闺秀,一举一动无一不显露出自身良好的教养……但三公主到底是什么鬼呢?

  这个问题缠绕了窝头好多年,亦如他始终都不明白,为啥身为圣上和皇后的亲生儿子的三皇子,会如此的奇葩。

  幸好幸好,三皇子不会继承大统。

  结果才这么想着,就出事了。

  就在窝头和刘侾进入翰林院的第二年,即保康二十四年,变故突生。

  最初仅仅是少数地方传来坏消息,说是数地遭遇蝗灾。农家出身的窝头自是明白蝗灾的威力有多大,哪怕他并未亲身经历过,也知晓一旦遭遇到蝗灾,只怕蝗虫所经之处皆是颗粒无收。

  这是天大的祸事,但也并非无法补救。

  蝗灾的威力是长久的,也正因为如此,只要朝廷救援得当,还是能够挽回万千百姓的性命。像水患,一下子就将房舍冲倒百姓横死,即便朝廷插手也毫无意义。但蝗灾不同,蝗虫吃的是地里的庄稼,很多百姓家中也是有存粮的,是吃撑不到第二年丰收,却也不至于沦落到丁点儿储备全无。

  只要、只要救援得当。

  谁也不曾想到,这厢朝廷刚准备下令开仓赈粮,那厢却传出了要让圣上下罪己诏的说法,还道这是老天爷看不过眼贼人抢夺江山,这才降下罪罚,又牵出了多年前北地一带连年灾荒的陈年往事。

  南陵郡各处还是歌舞升平的,但隐藏在暗处的杀机却已涌现。

  翰林院本身倒是不管这些事儿,可翰林官却是轮班在圣上跟前侍读的。连日里,圣上的心情都十分得不好,连带翰林院也跟着风声鹤唳,唯恐被迁怒。

  哪儿都不缺老油条,自然也有欺压新人的习惯。

  好在,就算欺压新人也是欺负去年那一届刚考上的人,像状元榜眼就在短时间内被连续安排了好几次,至于探花郎……

  得有多疯才会去搞刘侾呢?那可是圣上的女婿!

  刚开始,窝头也没太在意这个事儿,他也曾被轮过到几次,频率是比以前略高了一些,但还算在正常的范围内。再一个,他其实并不惧怕圣上,况且圣上也不是那种息怒形于色之人,就算心情不好,最多也就是拉着脸摆手让人走,并不会真的发火。

  直到……

  太子出事了。

  混乱就在一瞬间,仿佛前一日还国泰民安,后一日宫门紧闭,整个南陵郡实行了宵禁制度,哪怕是白日里也没人敢出门,只因各大街巷口都是兵丁。

  衙门里倒是照常运作,甭管怎么样都牵连不到翰林院这种非实权部门。

  另外,驻守在南陵郡郊外的将士们进入南陵郡,越过京兆尹把持住了整个南陵郡。

  据说,京兆尹的脸色堪比陈年老锅底。

  但显然,眼前的一切都是有人授意的,京兆尹明智的选择了退避三舍。

  旁的地方闹成这样,翰林院是没受到牵连,气氛却也跟着凝重起来。

  窝头隐隐想起了多年前的济康郡,当时因为蒋郡守的某些作为,济康郡也曾一度**,不过那时候派兵封锁城门的是安平王世子。

  安平王世子在去年就离开了南陵郡,再度率兵北上,去抵御边界处的蛮夷。

  因为刘侾的亲妹妹就是安平王世子妃,窝头倒也知晓了一些内情。大概就是边疆不太稳当,而一直负责驻守边疆的安平郡王则在去年对敌时受了些伤。他本来就是上了年岁的人,身上的担子又重,就算伤势尚可,为了以防万一,圣上还是派了安平王世子前往相助。

  外患,内忧。

  最可怕的是,隐隐的开始传出消息,说是太子逼宫……

  窝头是不信的,他曾经在宫里的御学待了六年之久,跟太子倒谈不上有多熟悉,却也是见过好多次的。逼宫,听着就不像是那人能做出来的事儿。最重要的是,太子虽为圣上嫡长子,手中却没有任何实权,并不曾掌握过兵权,在没有一兵一卒可以使唤的前提下,贸贸然的逼宫……

  刘侾都干不出这种事情来!!

  太子啊,他的脑子起码抵得上三五个刘侾!

  莫名被当成了智商衡量标准的刘侾,这会儿也是被困在了自家府上。并非永平王府,而是公主府。

  要知道,当今太子是皇后亲生,而三公主虽非皇后亲生,却是皇后养女,况且跟刘侾关系极好的三皇子也是皇后所出。

  于是,公主府也被围了。

  明面上还没这般夸张,但也确实有人上门警告,让乖乖的待在府上不要轻举妄动,更不能轻易离开,至于食物一类自有人会送上。

  刘侾怂怂的待在了府里。

  他比窝头还懵逼,却也知道这档口自己是派不上什么用处的,只能选择相信他大舅哥。

  就是太子。

  毕竟,除了信任也没旁的法子了……

  另一边,窝头也知晓了刘侾“请假”的事儿,他隐隐觉得不对,可想起刘侾以往也经常这里不舒服那里不得劲儿的,就感觉请假好像也不算什么太离谱的事儿。

  但他还是回家跟他奶说了这个情况。

  杨冬燕顿时就警觉了。

  “太子逼宫?刘侾……他请假不上衙有啥奇怪的?打小念书就不上心,去个家学跟要了他的命似的,不是头疼就是腚疼的……你再给我仔细说说,啥叫太子逼宫呢?”

  窝头将他知晓的消息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杨冬燕,当然他还记得在说这事儿之前,刻意屏退了其他人。

  这事儿不光要瞒着丫鬟婆子,更不能告诉他爹娘。他爹知晓了还成,**话,只怕二话不说就又摔了个屁股墩儿。

  “……那照你这么说也不对呢,就算太子真的是刘侾那种二傻子,他就不该去逼宫呢,你看刘侾他也没逼死刘仁,好继承二房的钱,更不能逼死刘修,谋夺永平王府的家产啊!可要是太子比刘侾聪明,那就更不能这么干啊!”

  “那奶您的意思是?”窝头迟疑了。

  杨冬燕有个屁意思啊,已知的条件太少了,甚至无法保证消息的正确性,就好像告诉你某家的孩子今年几岁,让你猜他们家有几套房,你能猜得出来吗?

  “翰林院最近也没大事儿吧?去年刚考了会试殿试,今年要是没啥事儿的话,你索性也跟着请假?”杨冬燕建议道。

  窝头犹豫了一瞬,到底还是摇摇头:“恐怕不妥,我还不知道刘侾到底是自个儿请假,还是上头不放他出来。万一是后者呢?我主动请假倒显得心虚了。”

  “你说的也有道理。”杨冬燕认真的想了想,索性拍板道,“那就老实待着,对圣上多一点儿信任,也对太子多一点儿信任。要我说,太子要是真的在毫无后手的情况下逼宫了,还不如改立三皇子为储君呢!”

  杨冬燕对太子并不了解,主要是因为她上辈子是跟太后一辈儿的,而太后跟前只养了一个三皇子。太子甚至没养在皇后身边,从三岁以后就跟着圣上,由圣上手把手教养出来的。

  所以,要相信圣上不会教出个蠢货来的。

  呃,三皇子不算,那是太后养大的。亦如,刘侾并不能代表永平王府的平均智商一般。

  杨冬燕腹诽了好一阵皇室的事儿,又好生安慰了一通窝头头,自然最后又是以好吃好喝作为结尾。

  说起来,每到吃大餐的时候,杨冬燕就特别想念猪崽。

  猪崽多好呢,还没嫁出去的时候,甭管家里做了多少好吃的,都不用发愁吃不完。而且,猪崽吃饭可香了,有猪崽陪着都能多吃好几碗饭。可惜呀,猪崽她嫁出去了……

  窝头一看到他奶又开始叹气,立马就猜到了是怎么一回事儿。

  下一刻,他就让人喊了猪崽的替代品——胖饺子过来。

  这也是没办法,尽管自家有三只小猪,但事实上猪小妹和小小妹跟她们的大姐并不是很相像,起码在吃饭这个事儿上并不算太像。倒是小杨氏,跟猪崽不愧是亲母女俩,但杨冬燕并不稀罕小杨氏,反而每次多看几眼就上火。

  万幸的是,家里还有个胖饺子。

  而且不用担心饺子将来会嫁出去。

  饺子其实不算胖,以前是有些奶膘的,但如今看起来与其说是胖,不如说是壮。

  等敦实的饺子一溜小跑着过来后,看到这满桌的菜肴,敦顿时忍不了大声的吸了一下口水,随后抬头看向窝头:“大哥哥你真好,有好吃的不喊馒头只喊我!”

  窝头:……

  大兄弟,你这话有点儿挑拨离间的味道啊!

  本着对饺子的信任,窝头默默的嚼着饭把这心里话给咽回去了。

  饺子真不愧是猪崽的亲弟弟,继承了猪崽吃啥都香的天分。只是他年纪还小,到底不如猪崽能吃。

  于是,这一顿祖孙仨人都吃撑了。

  窝头跟饺子一起跟杨冬燕道了别,随后他就领着饺子回去了。窝头是有自个儿的独立院子的,跟他媳妇孩子一起住。不过,在这之前,他还是先把饺子送回去吧,哪怕有丫鬟跟着,还是亲自去一趟比较好。

  说真的,窝头还是挺享受这种傍晚凉风****的感觉,尤其在家里他会特别轻松,是真的什么事儿都不去想,安安心心的饭后散步。

  结果在快要走到二房院子的时候,饺子忽的抬头道:“大哥哥你能不能帮我想个好听的名字?”

  “魏饺子。”窝头想也不想的脱口而出,随后自己先一怔,又问道,“好端端的,提名字做什么?噢,你要开蒙了。”

  “我不想叫魏饺子。”饺子一脸气鼓鼓的表情,他本来还没那个概念,直到他前不久知道了馒头的大名。

  馒头啊,就是那个傻乎乎的馒头啊,跟饺子这个名字村得如出一撤的馒头啊!

  他的大名居然叫作魏继业。

  魏承嗣、魏继业,一听就是亲兄弟。

  那他呢?魏饺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2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2/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太太的咸鱼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