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太太的咸鱼人生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寒小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14 KB   上传时间:2020-10-16 17:41:36

  魏大嫂刚被杨冬燕说得心动了,随后就摇头了:“罢了,能把他们都拉扯大,再娶上媳妇就成了,还折腾啥呢?”

  “读书好,不做睁眼瞎是一回事儿,回头要买地置业,不得签那个红印子的契书?每回都得找中人帮着看,多给一笔中人钱不说,万一人家蒙你呢?”

  杨冬燕是真觉得读书识字是个好事儿,要不是这样,她上辈子也不会逼着次子上进。

  仔细想想,她次子都投胎到了郡王府,就算没办法袭爵,那也照样能一生荣华富贵。可她觉得不行,没有爵位就必须有官职,与其萌祖荫不如自己打拼,硬是逼着次子上进,成为勋贵圈子里少有的通过科举入仕的人。

  换成窝头,杨冬燕依然是这么想的。

  如果说她次子无论学成啥样儿都能过得好,那么窝头就必须上进了。家里其他人都以为她那些话是用来糊弄窝头的,却不知眼下这些话才是真的糊弄人的。

  既然要读书,就要读得好。村学启蒙后,就直接去县学,随后就要考秀才,考出后去府学,再接下来……

  啥认识几个字就好?她家窝头,那是要考状元的!

  就是状元!

  她上辈子的次子到最后也没考上状元,都没能上头榜,只得了个二榜进士。后来的游街也没他的份,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状元、榜眼、探花骑马游街。

  遗憾啊!

  就希望这辈子窝头能弥补她上辈子的遗憾。

  不过,面对魏大嫂就是另外一番话了。

  “大嫂你也别觉得我站着说话不腰疼,真要是只给娃儿吃穿,把他们养大娶媳妇生娃儿,那以后呢?一代代的都得在地里刨食?”

  杨冬燕掰着手指头给魏大嫂算账:“只要家里能出个读书人,就算当不上大官,也能开个村学赚点儿束脩,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不开村学也还能去镇上摆摊给人写信读信,糊口肯定是没问题的。对了,大牛二牛还跟我说呢,县城里的酒楼饭馆啥的,都在招账房先生……”

  读书当然不是唯一的出路。

  可一旦读了书,你就会发现眼前的出路有千万条。

  魏大嫂长叹一口气,说要回去好好想想。

  杨冬燕没再劝,在送走了魏大嫂之后,她开始收拾明个儿要给俩儿媳妇带回门的东西。

  她觉得做人应该实诚一点儿,别整那些个虚头巴脑的东西去糊弄亲家。

  因此,每人拎一块肉、半篮子鸡蛋、一包糕饼,齐活了。

  不过也并非完全公平的。

  次日,方氏因为娘家就在村子里,她要洗好碗筷收拾好一切再出门。而二牛和小杨氏则是速度极快的吃了早饭,拿上东西抱上猪崽就要走。

  方氏看了看杨冬燕给她俩准备的回门礼,其他都差不多,鸡蛋和糕饼几乎是一样的,可那块肉……

  “娘,为啥弟妹带回娘家的那块肉有起码五斤重,我这才一斤重?”

  这也太他娘的离谱了吧?

  区别对待也不是这么个区别法吧?

  杨冬燕看了眼方氏,拿手指了指胖若两人的小杨氏:“那是给她带的口粮,要是不带上,我怕她娘家再也不想让她回门了。”

  方氏:……

  小杨氏:……

第045章

  骚不过骚不过……

  方氏果断的端起待洗的碗碟, 一溜儿的跑了。

  小杨氏虽慢了一步,但在二牛的催促下,也还是离开了家门, 只是她神情恍惚脚步虚浮,一看就是饱受摧残的模样。

  二牛本来是抱着闺女, 让小杨氏提着回门礼的, 毕竟跟那点儿肉蛋糕饼比起来,他家这个胖闺女才是实打实的份量重。可眼见小杨氏一副恍恍惚惚的模样,生怕她把鸡蛋给砸了,赶紧劈手夺过东西,同时把胖闺女塞了过去。

  “啊?”小杨氏一脸迷茫的跟同样茫然的猪崽对上了眼,随后才看向二牛。

  “我这不是怕把摔了回门礼吗?”二牛憨憨的答道。

  小杨氏看了眼二牛手上的回门礼,再看看自己怀里的胖闺女,不得不点头承认二牛做得对:“也是,鸡蛋摔了可不得了。”

  猪崽:……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好在,一路上没啥事儿, 小杨氏胖归胖, 体力却是相当得好, 毕竟就算对外她是那种又懒又馋的人设,可事实上家里的事情她还是得做的。她不做谁来做?方氏很忙的, 难不成还能指望杨冬燕?

  一路顺畅的回到了久违的南田村, 小杨氏总算从婆婆的打击中缓过来了,还有心情跟二牛说村里的事儿。

  “那头就是村学了, 先生是个老秀才。我记得他刚考上秀才那年,家里还摆了席,我哥带着我去要了不少花生和五香豆。后来啊,我们都长大了, 我哥娶了媳妇,我也嫁出去了……秀才还是秀才。”

  就很苦。

  光是听着小杨氏那解释,就透着一股子浓郁的心酸。

  本以为,考上秀才就是开启了辉煌人生,结果才发现那就是他人生的巅峰,最高光的时刻。

  二牛寻思了一下:“那他能教好窝头?”

  “能吧?”小杨氏也不是很肯定,可她很清楚这十里八乡的,也就是他们南田村有个村学,窝头想要念书,就只能来这边。

  不然去镇上吗?那头路途更远,压根就不可能天天回家。

  要是让他住在镇上,就这么小点儿的人,不得家里跟个人过去照顾?那谁去呢?大牛二牛要出门发财,唯一的人选肯定是窝头的亲娘方氏了。

  那要是方氏去了镇上,家里这么一大堆的活儿,还有个难搞的祖宗不得都留给她来伺候了?

  一想到这里,小杨氏飞快的改口:“吕秀才很能耐的!他二十五岁就考上了秀才,那叫什么……才俊!”

  讲道理,在乡间地头,二十五岁能考上秀才的,还真就当得起这一声才俊。问题就是,这位才俊如今已经四十岁了。

  好在,老杨家就在眼前了,二牛没跟小杨氏争辩这个,主要是……

  窝头念书一事是他老娘定下来的,其他人反对也没用的。

  这般想着,二牛就跟他媳妇一起走进了杨家院门。

  杨家离村口很近,自家人虽然不多,却胜在族亲极多。事实上,跟老魏家这样多年以前逃荒过来的不同,杨家真就是祖祖辈辈好几百年都生活在这里的。

  二牛一进院子,就看到堂屋里坐着不少人,边烤着火嗑瓜子花生边闲聊着。

  虽说正月初二是嫁出去的闺女回门的日子,可事实上也就是刚嫁出去的且婆家离娘家比较近的,才会每年回门。

  像杨冬燕这种,自打她爹娘过世后,她就不往娘家来了,之前也很少过来。还有就是这大冬天的,赶路也不容易,但凡离得略远一些的,都是好多年才回来一趟的,还不一定会赶在正月初二这一日。

  也因此,好些亲戚知晓自家姑娘不回来,就索性聚在了杨家长房这边,等着看传闻中作天作地的小杨氏。

  结果,打眼一看,先瞧见了二牛。

  二牛提着一大块猪肉,乡下人眼光毒辣,哪怕不上手都能看出来那块肉起码有五斤重,只多不少。再看二牛另一只手拎着的篮子,里头的鸡蛋装得满满当当的,上头还搁了一块糕饼,看那包装就知道还不是赶场子买的,肯定是特地去镇上店铺里买的。

  哎哟,看来老魏家真的发财了!

  “二牛啊……”小杨氏她爹刚想跟女婿打招呼,然而才唤了个名儿,声音就戛然而止。

  因为小杨氏紧跟在二牛伸手,抱着胖闺女,神色娇羞的走进了杨家院子。

  她爹:……

  她哥嫂:……

  她家亲戚:……

  要怎么形容那一刻的视觉冲击呢?

  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小杨氏也不是某一天突然膨胀的。

  礁磬村的人好歹是看着小杨氏长胖的,从怀孕之后,一点点的长胖的。虽说在生之前有段日子她没出过门,但生完孩子坐完月子后,她却是经常出来的。尤其后来,她几乎天天去河边戳猪崽的屎尿布,而去河边是要出村子的,老魏家又住在村尾,几乎就是横穿了整个村子,一路上能碰到好些个人。

  也因此,胖归胖,礁磬村的人到如今却也是习以为常了。

  可南田村不是啊!

  算下来,小杨氏都多久没回娘家了?她亲娘倒是在她生完孩子以后,曾去探望过她两次,可那也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要知道,猪崽都十个月大了,按照虚岁来算,刚过完年的猪崽都是个两岁的大猪猪了。

  两岁啊!都可以出栏了……

  也因此,在杨家众人的印象中,小杨氏还是原先那个样子。其实她爹她哥嫂还好一点儿,毕竟在最初大牛二牛“发财”回来时,他们是去老魏家吃过酒的,当时小杨氏就已经不是未出阁时那瘦巴巴的样子了,但比如今还是要苗条很多的。

  最惨的是杨家那些亲戚……

  这突如其来的视觉冲击力,让他们齐刷刷的呆若木鸡。

  关键时刻,小杨氏她娘从灶屋出来了,一看闺女:“我的娘呀……”

  “娘!”小杨氏嗔怪的瞪了她娘一眼,随后低头哄闺女,“猪崽猪崽!你看那儿,她是你外祖母,你喊姥。”

  猪崽迷迷瞪瞪的看过去,这一路走来,都把她给走困了:“啊!”

  这已经很给面子了,起码人家叫唤了一声。

  小杨氏非常满意,她娘非常绝望。

  胖是服气,这个确实是对的,尤其在一群面黄肌瘦的穷苦老百姓跟前,胖成球还真就不是一般般的有福气。

  然而……

  “闺女啊,你咋胖成这样了?”小杨氏她娘也没想到啊,她是见过坐月子期间的闺女不假,可她以为等出了月子,闺女肯定是要瘦下来的。

  能不瘦吗?

  带孩子多累啊,刚出生的婴儿最是容易在夜里哭闹。这孩子一哭闹,当爹的兴许还能鼾声如雷,当娘的不得下来喂奶哄孩子换屎尿布吗?一晚上起个三五次的,还能舒坦?夜里没睡好,白日里还要干活,不出两月一准儿能瘦下来。

  之后也不用担心,因为小杨氏是春日里生的娃,等到夏天了,天气那么热,吃不好睡不好的,能不瘦吗?再到秋收时节,男人女人一起下地抢收……

  妥妥的,必须瘦下来。

  可再看眼前的小杨氏,她娘的内心涌起了一阵无力感。

  无力且绝望。

  偏有那眼神不是很好的亲戚凑了过来:“啥猪崽?你抱着这是啥?你抱了个猪崽回娘家啊?”

  “二奶奶!这是我闺女!”小杨氏气哦,忙走上前把猪崽往老人跟前凑,“看清楚了,我闺女!”

  “这闺女好,养得可真是好,瞧瞧,一摸一手肉,吃啥长大的?”

  “那可不,我家猪崽吃得可好了,每天炖两个蛋,还有小米粥、芝麻糊、地瓜土豆糊糊啥的,肉粥也喝,她喜欢的就是猪蹄花生汤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太太的咸鱼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