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太太的咸鱼人生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寒小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14 KB   上传时间:2020-10-16 17:41:36

  其实还是不太懂。

  大牛忽的想到了一件事儿,忙问:“窝头不是要考状元吗?那咱们哥俩做买卖,会耽搁他不?”

  “你俩要是真能把买卖做大,做得特别大,那种日进斗金,最后能家财万贯的……就能耽搁他。”杨冬燕一脸嫌弃的看着他俩,“你俩能不?”

  大牛二牛低头不语。

  商籍真没那么好入,并不是今个儿你拉一车粮食蔬果跑去集市上摆摊,就能立马获得商籍的。

  事实上,本朝的商籍是有很多福利的,普通人不得离家百里,商籍者却可以在九州大地闯荡。普通人不得携带大量货物进出城池,商籍者却允许在各地交易大宗货物。

  这里的大量、大宗货物,并非是指一牛车,而是至少几个船舱、几十辆马车的交易。

  杨冬燕就很放心,她一看大牛二牛就知道这俩不是那种能干大事儿的。

  “你俩放心,这回我给你俩一人准备了三十两银子。出门以后,先想法子弄一辆牛车,马车当然也行,不过最好还是牛车吧,不打眼。再从当地买一些你们看着好的货物,运到其他镇子上。亏本也不要紧,慢慢的自然能练出来的。”

  大牛认真的寻思了一番,他到底比二牛聪明一些,咬牙道:“嗯,咱哥俩就照娘说的去试试看,争取不亏本!”

  杨冬燕:……

  那你这个志向还挺大的。

  跟窝头考状元都差不多了。

  人都要出门了,杨冬燕最终还是没打击他们。主要是这样的,要是摊上特别嘚瑟能显摆的儿孙,那说什么都要狠狠打击。可两头牛已经很惨了,蔫头蔫脑的,就跟被霜打了的茄子似的,所以真没必要再折腾他俩了。

  隔了两日,方氏和小杨氏欢欢喜喜的把人送走了。

  真好,下趟回来,家里又能发财了!

  可下一秒,她俩就笑不出来了。

  “窝头娘,你送窝头去上学。以后这家里的活儿,就交给猪崽娘了。”杨冬燕如是说。

  方氏还好,就算一天往南田村跑两趟,也不算特别累。小杨氏就惨了,那么多活儿啊!

  “姑啊!娘啊!你这不公平,咋就不是我送窝头去南田村呢?那要这样的话,我还能去娘家坐坐,早上去晚间回,多好呢!”

  杨冬燕斜眼看她:“那为啥窝头不是你儿子呢?他要是你儿子,我肯定让你送啊!”

  小杨氏卡壳了,抱着肚子想了一会儿:“那我下回生儿子成不?”

  “成啊。可你也得先怀上,再生下来,然后等你儿子养到至少五六岁,再送他去学堂。”

  傻如小杨氏,都听出来杨冬燕话里的敷衍了。

  草草一算,哪怕一切顺利,那起码也得六七年光景啊!

  不想,杨冬燕又添了一句:“你还得保证你生的是个聪明娃儿,别一上学没两天,就闹着要回家。”

  小杨氏:……没指望了。

  有一种苦难叫做,再苦再难也得照着婆婆说的话去做。

  更苦的是,外人还不觉得你婆婆有多坏,还十分羡慕你摊上了个绝世好婆婆。

  这时候,唯一能安抚小杨氏的,就是美食了。

  方氏因为要送窝头的关系,都是天不亮就出门的。本来,她送完窝头就可以回家了,可都出门了,她不得逛逛?又因为南田村比礁磬村更为富裕一些,离南田村不远的地儿,逢三六九都有个小小的草市,卖的东西是不如镇上那么好那么齐,可也有不少好东西。

  隔三差五的,方氏就往家里拎一只鹅、半个猪腿儿、半斤花生油啥的,还美其名曰给远方的大伯子老嫂子减轻负担。

  她就是随便说说,没想到还真叫她说对了。

  **

  王妃都快疯魔了的时候,突然发现老太太又恢复正常了,也不要草纸了,也不要香油了,米面之类的都不要了,只要钱。

  甚至连钱都不常要,毕竟每次王府上供少说也有十两碎银,搁在乡下,就算天天吃肉,十两银子也能开销很久了。

  眼见老太太又安生下来了,王妃私底下思量了许久,真就给她琢磨出了一个可能性。

  “我觉得老太太可能是买丫鬟了。”

  王爷:“啥玩意儿?”

  “你别学老太太说话!我跟你说正经事儿呢!”王妃确实挺认真的,“我认为,就算是阴曹地府,也不至于没地儿买草纸。要不然咋以前就没听人说过,有祖宗托梦说让烧草纸的?各家各户都是烧纸钱的。就算如今改了,阴间也开始用阳间的钱了,那也不至于没地儿买草纸!”

  “那王妃你的意思是……”

  “肯定有地儿买东西,甭管是草纸还是猪油、蛋肉、米面什么的,绝对都能买到。只是一开始老太太不知道上哪儿买,所以才托梦给王爷您,让您给她上供的。”

  这么说也很有道理,王爷差点儿就被说服了:“可你说说,为什么如今又不用买了?老太太终于摸到地儿了?”

  “应该是她买了个丫鬟。”

  王妃从老太太那惫懒性子开始分析,无比真诚的告诉王爷,就算老太太知道东门口有卖烧饼的,也肯定是让人帮她买。这跟她知不知道哪里有卖没关系,毕竟就算知道走百八十步就能买到东西,那她肯定还是会选择让儿孙上供。

  老太太多懒呢,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

  就算到了阴曹地府,身子骨恢复了,不再病怏怏的了,那她也肯定还是不爱出门,只窝在家里头,等着人伺候她,最好是把饭菜喂到她嘴里去。

  王爷:……

  这话简直大不敬!

  但就他娘的有道理!

  没想到啊,当了老太太这么多年的儿子,他竟然还不如他媳妇了解老太太。

  “王爷您别就当个故事听完了事,您得记着这个事儿。回头老太太要是再托梦了,跟她好好说一说,劝劝她,不要省这个钱,该买丫鬟就买丫鬟,该买小厮就买小厮,咱们王府不差钱!她堂堂老王妃,跟前咋能没有伺候的人呢?”

  王爷认真的记下了,并快狠准的戳穿了王妃的真实想法:“你就是盘算着老太太跟前的人多了,她尽折腾眼前人了,就不会再托梦了,对吧?”

  王妃:……

  心里知道就行了,咋还说出来呢!!

  **

  方氏可不知道她无意间的行为,真就造福了远方的大伯子老嫂子,她只兴冲冲的逛着草市,还无师自通的想出了摆摊子的主意来。

  琢磨了半拉月,方氏勇敢的向杨冬燕提出了要启动资金。

  其实,方氏是有钱的,要不然她也不能买肉买油买乱七八糟的东西。可杨冬燕每次都是掐着数给她的,买东西够,卖东西就不够了。

  “你说你想干啥?”杨冬燕正躺在廊下边晒太阳边打瞌睡,怀里搂的是沉甸甸的小猪崽。

  方氏掰着手指头,认真的给杨冬燕算了一笔账。

  “娘你别看咱们礁磬村离南田村不算远,可家家户户都有那么多活儿要做,谁家又能隔三差五的丢下家里一摊子事儿往南田村跑的?再说了,草市离南田村还有一段路,是不算远,可一来一回得耽搁多少事儿啊!”

  “我这半拉月也摸清楚了那头的情况,像鸡蛋,咱们家以前缺鸡蛋了,去别家买,是一斤鸡蛋八文钱。单买的话,一个鸡蛋一文钱,一斤差不多九到十个鸡蛋。可要是去镇上卖,人家铺子是十文钱一斤鸡蛋,小鸡崽子五文钱一个。可那是人家收鸡蛋,再说镇子离咱们这儿也太远了。要是咱们摆摊去卖,我看过了,也是十文钱一斤,就是卖的比较慢。”

  杨冬燕听了一堆的鸡蛋啊钱啊,脑子都快被转迷糊了,但她还是抓到了一个重点:“咱们家的鸡蛋都不够吃,还拿去卖?你拿啥去卖?”

  “我可以去别家收了鸡蛋再卖啊!”

  生怕杨冬燕不同意,方氏急忙忙的道:“再说也不止鸡蛋啊!我还可以去别家收了猪崽来卖!一个猪崽转手起码能赚几十文!”

  猪崽本来睡得好好的,都开始打小呼噜了,冷不丁的睁开眼睛,伸出胖乎乎的手指头,怒指方氏:“坏!”

  方氏:……

  噢,差点儿忘了,他们家还有只猪崽呢。

  “不卖你,不卖你!大伯娘疼你还来不及呢,咋舍得卖你呢?我说的是别的猪崽。”

  猪崽吮着手指头想了一会儿,大概是没想通啥是别的猪崽,索性又睡过去了。

  杨冬燕轻拍猪崽,看着她又再度睡熟了,这才抬眼看向方氏:“五贯钱,多了没有。记住,亏光了我不会再给你第二回 。要是赚钱了,二一添作五,咱俩一人一半。”

  “成!”

  方氏拿着杨冬燕给的本钱,风风火火的开始了她的摆地摊大业。

  南田村旁边的草市是逢三六九开的,不开市的时候,方氏就有时间去各家各户收东西。还不止是村里,礁磬村紧挨着还有几个小村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穷。越是穷越是忙,别说去镇上了,连赶场子都是极少去的,因为总觉得出门就要花钱,待在家里就省钱。

  以前货郎也会过来收东西卖东西,可货郎讲究的还是一进一出,你不能只卖东西完全不买吧?

  就因为附近这几个村子太穷了,一说要收东西,家家户户都捧着东西出来了,为了一两文钱能折腾半天的。可一说要卖个针头线脑的,谁都不想买,就觉得凑合着也能过。

  一来二去的,货郎都不爱往这边来。

  这倒是便宜了方氏。

  每日清晨,她都会先送窝头去南田村上学。假如这一天是草市开的日子,她就是大包小包肩挑手提的出门,把窝头送到南田村门口就往草市去。要是这天草市不开,她就轻装简行的送完窝头立马往回赶,去自家村子附近收东西。

  一开始,小杨氏没觉得有啥不对,可冷不丁的,某天让她看到东屋里堆了一大堆的东西,她瞬间炸毛了。

  “娘!嫂子买了好多东西,也不拿出来分给大家一起吃!”

  杨冬燕就想叹气,心说人跟人就是不能比。方氏一门心思挣钱,到如今已经有近一个月了,本钱完全没亏掉,还赚了一些钱。虽说分给她的不过才区区几十文,可这不是才开始吗?

  再看小杨氏……

  “吃吃吃,就知道吃!你除了吃还会干啥?”

  小杨氏好气啊,她非要拽着杨冬燕去东屋看:“你看啊,真的有很多东西!对了,嫂子还说打算在后屋搭个小猪圈!”

  “我知道,她跟我提了,说不是养猪,是打算收了猪崽暂时搁几天的。”杨冬燕将方氏跟她约定简单的说了一遍,随后她就发现小杨氏眼睛都亮了。

  “我咋没想到呢?娘,我也要摆地摊!”

  杨冬燕就觉得腮帮子疼,就这人还摆地摊?

  出于公平考虑,她还是问了一句,问小杨氏打算收什么东西来卖。

  小杨氏想也不想的回答道:“吃的!各种好吃的,低价收了,我稍微炒一下烤一下,然后再摆出去卖!”

  “噢,原来是吃食买卖啊!”

  “对对,上回大哥大嫂还有二牛跟我一起去赶庙会,就有不少人摆摊卖吃的,是现成能吃的那种,不是嫂子卖的鸡蛋、肥鸡啥的。”小杨氏觉得自己特别聪明,强调道,“所以我绝对不会跟嫂子抢生意的!”

  杨冬燕点头微笑:“吃食买卖倒是不错。”

  “是吧是吧?姑你也这么想啊?”

  “民以食为天,甭管在哪儿做吃食买卖都能赚钱的,只要不是太差,也别欺客就成。”

  “我的手艺姑你还不信不过?再说了,我咋可能会欺客呢?”小杨氏信心十足,仿佛五贯钱的本钱已经在冲她招手了。

  谁知,杨冬燕猛的脸色一沉:“就你还干吃食买卖?摆摊卖的还不够你自个儿吃的呢!干活去!”

  去就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太太的咸鱼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