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太太的咸鱼人生_分节阅读_第62节
小说作者:寒小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14 KB   上传时间:2020-10-16 17:41:36

  大牛二牛是一大清早吃过早饭就去地头上的,哪怕是农闲时分,田地也是要定期侍弄的。他俩离开太久了,自是无比的想念耕地以及挑粪的美好感觉。

  方氏比大牛哥俩出门更早,她还得送窝头去南田村上学。

  本来小杨氏是负责在家里收拾的,结果因为内心太害怕了,她如同狂风过境一般的逃跑了。

  所以可不是又剩下了杨冬燕和小猪崽?

  杨冬燕坐在廊下的竹制躺椅上,搂着猪崽幽幽的叹气:“可怜我这孤老太太和你这个小……肥崽子。”

  猪崽不满的哼哼了一声,趴在杨冬燕身上睡起了回笼觉。

  魏大嫂过来时,看到的就是这美好的一幕。

  她哼了一声,见杨冬燕看过来了,才道:“方才大姑姐来过了?”

  “是啊,可不知道咋地了,跟二牛媳妇吵了两句嘴,等我出来看情况的时候,她俩都跑了。”

  这事儿魏大嫂倒是不知道,不过就算如此,她还是觉得魏阿荠不对:“她跟我说她手头不宽裕,想跟你借几个钱使使。”

  杨冬燕摆摆手:“没钱,我可没钱,我哪儿来的钱?别看大牛二牛跑出去这几个月,好像赚了不少……这不是都花光了吗?”

  这话,魏大嫂还真就相信:“那可不,一头牛可不便宜。”

  “不止是牛,还有那么多东西呢,哪样儿不要钱?真以为外头遍地是银子,弯下腰就能捡一兜?做啥梦呢,大牛跟我说,他统共加在一起大概挣了二十几贯钱,可除了给自己预留的路费外,其他都花光了。”

  杨冬燕啥人呢?编排起谎话来那叫一个顺溜,典型的说谎不用打草稿。

  关键是,她这话挺让人信服的。

  反正魏大嫂就特别信任她,这会儿就随便拖了一把凳子,往她身边一坐,点头道:“很能耐呢,半年不到就能挣二十几贯钱,你也算是熬出来了。”

  顿了顿,魏大嫂又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看到大牛二牛这么能耐,我家老大说他下回也要跟着去闯闯,被我家老头子给骂了。”

  如果是在这之前,但凡是说要跟着大牛二牛一起去外头挣钱的,杨冬燕铁定是要想法子拒绝的。实在拒绝不了的,这不是还能提前开溜吗?等人开溜了,再想法子描补也不迟。

  可经过这趟以后,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大牛二牛是凭本事挣的钱啊!

  当然,挣的钱大概也就够他俩开销的,可那也是凭本事的啊!

  而且做这一行,他俩也是新手,能不亏本就是赚大发了,以后肯定会越来越顺的。再说这收牲口卖牲口的事儿,是苦了点儿累了点儿,可那是正经的行当,不丢人!

  杨冬燕立马就来劲儿:“为啥啊?大哥为啥要骂他?都是年轻人,出去闯闯长长见识多好啊!”

  魏大嫂横了他一眼:“啥年轻人?他儿子都要娶媳妇了。”

  也对,魏大哥本来就比她男人大了好多岁。事实上,魏大哥跟魏阿荠没差两岁,可再往下这个幼弟,却是实打实年幼了。

  这也是为啥,杨冬燕的大孙子才五岁半,魏大嫂的大孙子都快到娶媳妇的年纪了。

  “那就让你几个大孙子去闯闯呗,十来岁的年纪,也没拖家带口的,正好去外头瞧瞧。就算最后没挣到钱,也能涨涨见识啊!”

  魏大嫂苦笑着摇了摇头:“老大他们哪里舍得?说是要出去的话,就老子带儿子一起去,那还放心一些。可要是这样,地里的庄稼咋办?”

  “不是还有大哥嘛!再说了,又不是全家都去,留下几个小的看家呗。”杨冬燕屁不疼的建议道。

  隔壁家的人丁兴旺啊!

  这是杨冬燕梦寐以求的事儿,这要是搁在她家里,她能多作多少幺啊!

  哪怕魏大嫂的大儿二儿都带着各自的长子出门了,那不是还有老三老幺在吗?再说了,她大儿二儿也不止一个儿子。退一步说,真要是来不及,也能在秋收时雇人,横竖平日里又不会忙不过来的。

  这是理想的状态。

  可显然魏大嫂不是这么想的,她犹豫了一下道:“我想叫我家老幺下回跟你家大牛二牛一起出门……就当是打短工的,出门见识一下,工钱低一些没啥,包吃住就成。”

  杨冬燕没意见啊,不过她也提醒了:“估摸着最近他俩不会再出门的,最早也要等到秋收以后了。还有就是,大嫂啊,你真不觉得你偏心吗?”

  “偏!我当然偏!人心本来就是偏的,他们天天说我偏心,我就偏给他们看!”

  杨冬燕:……无言以对。

  看魏大嫂那模样,似乎是真的看透了。

  关键吧,这人跟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的看透了是真的看透了,她这是分明就是破罐子破摔啊!

  不过也行叭,你高兴就好。

  杨冬燕没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是答应了会跟大牛二牛提一句的,又说不着急慢慢来,搞不好这俩惫懒玩意儿,下半年不打算出远门也说不准儿。

  妯娌俩正说着话呢,小杨氏猫着身子悄咪咪的摸了回来。

  走到了院门后,她还十分谨慎的先探出了个脑袋,随后却正好跟杨冬燕对上了眼。

  杨冬燕回给她一个慈母般的微笑,吓得小杨氏扭头就跑。

  等魏大嫂听着动静抬头看去时,早就没人影儿了。她还纳闷呢:“咋的?是我家萝卜和土豆?”

  “对了!”杨冬燕想起来了,昨个儿亲戚们飞快聚集一事儿还多亏了有那俩小娃子,虽说最后也没派上啥用处,甚至说杨冬燕其实压根就不惧魏阿荠的,但这份好意她不能不领。

  想到这里,她慢吞吞的起身拿了一包蜜饯:“帮我拿给萝卜和土豆,多谢他俩昨个儿跑得飞快的去报信。”

  魏大嫂并不接,只道:“等下我让他俩过来找你好了。”顿了顿,她解释道,“我那个家哟,人心散了,做啥事儿都能叫人挑出毛病来。”

  杨冬燕在外人面前一贯都是好脾气,当下就让猪崽帮忙抱了那包蜜饯。等稍片刻后,萝卜和土豆蹦蹦跳跳的过来时,她再把那包蜜饯从猪崽的手里夺过来,塞给了那俩娃。

  猪崽:……

  看着自己空落落的小胖爪爪,爆发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大哭声。

  **

  随着大牛二牛的荣耀归来,真的是点燃了这个夏天的热情。

  不间断的有人凑上来想看牛想听故事的,后来杨冬燕直接就让大牛把牛牵出去。

  想看啊?看呗,随便看,不要钱!

  不光可以随意看,还能上手摸一摸,就是坐牛车要花钱了。也不贵,两文钱起步,让大牛带着你畅游附近十里八乡。

  这是杨冬燕临时想出来的点子。

  倒真不是为了挣那几个钱,纯粹就是图个耳根子清净。

  正好,农闲时分草市上热闹极了,方氏摆地摊做小买卖正是上头的时候,原先就铁了心的想要买一头驴子,可惜他们这一带,买驴子的难度真就不比买一头牛小。

  这不,二牛拍着胸口说,地里的活儿他全包了。大牛就赶着牛送儿子去学堂,送媳妇去草市。村里人要是想坐车的,两文钱封顶,想坐多久都成,只要是顺路的。外村的也可以坐,那就是两文钱起步了,看具体的路程会加价一到两文。

  还有自家亲戚坐车,不要钱!

  这下,原本心里有些想法的人也歇了那份心,瞧瞧人家不是挺厚道的吗?

  也因为有了牛车,运送东西太方便了,方氏还将主意打到了大牛二牛他们从邻县买回来的料子上头。

  其实那些料子也就一般,当然这是在杨冬燕看来,搁在方氏眼里,已经好上天了。她就想留家里一部分,剩下的加点儿卖掉。

  为此,大牛二牛又被方氏逼着回想进价,天知道买东西的时候,他们是货比三家了,也努力还价了,可谁会一直记着这个价钱啊?

  没奈何,他俩最终给了个料子的总价,让方氏自己盘算要卖多少钱。

  细棉布倒也罢了,镇上也是有的,大牛哥俩买回来的这些是看着更好一些,不过想来价格也不至于太离谱。

  还有好多麻布,比不得细棉布柔软,可实用性和耐用性就要好上太多了。关键吧,眼下天气热,麻布透气性好,又吸汗吸热的,乡下土布虽然结实,可夏天穿着实在是太闷了。当然,麻布的缺点也有不少,摸上去粗糙得很,磨皮肤,瞧着也不怎么好看。

  可那有啥要紧的?乡下地头有几个人在意好看难看的?相较于比较常见的棉布,麻布更受欢迎。

  一不留神,方氏就将麻布都卖掉了,赚了一小笔钱。

  “早知道这么好卖,你俩可以多买一些回来!”方氏数着钱,眉飞色舞的说道。

  大牛二牛咋知道呢?他们买这些东西是给家里人用的,其实买的已经够多了,这还是因为买的多人家才卖的便宜,买少了不好讨价还价。

  “要不下回你们再多买些回来?”方氏忍不住提议道。

  结果就被杨冬燕甩了好几个眼刀子。

  “下回?等他们秋收后出门,回来都大冬天了!麻布又不保暖,买来干啥?还不如多买点儿棉花,我看棉花就很好。”

  方氏不服气:“可他们买了那么多的棉花,一点儿也没卖掉啊!”

  “这不废话嘛!你大夏天的买棉花囤家里摆着看吗?你且等着,秋收以后,家家户户都要说亲嫁闺女娶媳妇的,到时候肯定有人要买棉花!”

  这么说倒也不错,方氏很快就接受了杨冬燕的说法,点头道:“那下回你们多买点儿棉花好了。”

  “再买点儿针线来。”杨冬燕随口道。

  说到针线,也真的是奇了。

  原本,大牛二牛压根就没想过要买针线这玩意儿,结果他俩买的细棉布和麻布太多了,压价又狠,老板为了送他俩走,白送了一堆压仓库的旧针线。

  结果,这些放在邻县没人要的破玩意儿,却成了方氏小摊上最受欢迎的东西。

  仔细想想也没错,乡下地头缺的不就是这些日常所需的东西吗?只要东西不算太差,价格又实惠的话,那是完全不愁卖的。关键是这些东西体积小,携带还是比较方便的。

  大牛二牛也是误打误撞,其实邻县卖的商品真的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的,好多稀罕东西甚至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

  可等到真的掏钱买的时候,他俩还是放过了那些稀罕东西,仍旧将目光落到了这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小物件身上。

  本来应该说他俩守旧不知道变通的,可因为卖的也是一群跟他俩一样脾性的乡下人,就误打误撞碰上了。

  大牛还说呢,邻县那头有卖绸布的,颜色亮堂堂的,尤其是红绸布,就是一块红盖头都要老多的钱,买麻布的话,都能做两身衣裳了。

  末了他还道:“那么好看那么稀罕的红绸布,谁穿得起一身绸衣啊!怕不是只有皇后娘娘才穿得!”

  方氏等人忙点头附和,纷纷觉得特别有道理。

  唯有杨冬燕:……

  这年头的皇后娘娘也不好当啊!

  杨冬燕一面心疼这辈子的皇后娘娘,一面给二牛安排了个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

  遛他娃。

  也就是遛猪崽。

  猪崽啊,她到这会儿其实也才一岁半,两周岁的生日都没过,她已经胖得像只出栏的母猪了。杨冬燕是不在乎小杨氏胖成个猪样儿,可她在乎她孙女。

  要是她上辈子的孙女,那是肯定不愁嫁的。

  堂堂郡王府的姑娘,甭管嫡庶绝对都有人要的。

  可这辈子呢?

  就一个普通的庄稼人家,哪怕如今家里瞧着是比以前好多了,可其实也就那样吧,反正没到所有人都巴结的地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太太的咸鱼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