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之皇家小和尚_分节阅读_第137节
小说作者:痒痒鼠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20-10-25 19:50:08

  贵妃娘娘笑得一朵花儿一般:“谢谢皇后娘娘信任。小两年没见,胤禛一下子长这么大了,都知道照顾我了,我想多点时间照顾胤禛。”

  惠妃娘娘面无表情:“谢谢皇后娘娘大度。妹妹最近情绪不佳,精神不济,实在有负皇后娘娘一番心意。”

  荣妃娘娘神色哀戚:“我想趁着过节,给‘孩子们’……多抄写佛经。”

  德妃娘娘是真的恭谦有礼:“感谢皇后娘娘不计较。妹妹实在是不敢接受。往日都是妹妹想偏了。孩子们转眼间就长大了,妹妹对胤禛疏于关心,想多补偿他。”

  宜妃娘娘爽朗地笑:“皇后娘娘你看,其他姐姐妹妹们都不敢接,妹妹也不敢接不是?这些事儿,还是要你来操办。”

  …………

  皇后娘娘没奈何,只能和往年一样尽力操办。不过皇后娘娘当“甩手掌柜”习惯了,身体好了也没有累着自个儿,现在更不会。

  你们都要避嫌不接是吧,你们都要听我的是吧,那就听话,乖,这个事儿,那个事儿,去办吧,要记得办好哦。

  各位妃子娘娘们:“……”

  各位妃子娘娘们有苦难言。本来皇后娘娘主动让出来,大大方方地接下来就是,为何偏偏要矜持礼让一番?现在好了吧,她们直接成了皇后娘娘的跑腿的,办好了是皇后娘娘“领导有方”,办不好是她们能力不足。

  ……???

  可是没办法,不敢拒绝,只能尽心尽力地办好了。这往后……

  不用看往后,皇后娘娘彻底放开手之后,根据她儿子的帮助,分工明确,职责分明,除了必须,她就彻底不管事儿了。

  只要她儿子有精神的时候,母子两个一起,可劲儿玩乐。

  天气好就带着年龄小的皇子公主们去海子里溜冰,还玩那什么“冰钓”;下雪就组织各种室内玩乐,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雪晴了就去西山看雪,堆雪人,打雪仗……还有心情关心八旗女学的筹建,找来一伙儿“才女”聚会……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看着眼馋,觉得这样的玩乐非常好,跟着一起“玩”。

  看得各位妃子娘娘们那个“难受”,看得皇上、太子、大阿哥、三阿哥,那个“难受”。

  太欺负人了嗷嗷。

  又是一个冰钓归来的晴朗日子,寒风呼啸、寒冬凛冽也挡不住他们的欢声笑语、自由自在。

  “保康哥哥,胤祺今天钓到一条大鲫鱼,今天我们熬鱼汤。”

  “熬鱼汤好,大姐姐和二姐姐正好在学烹饪,我们来亲自动手。”

  “出门之前炖了羊汤,再做一个羊汤锅子。”

  “羊汤锅子嗷嗷!皇额涅,胤祺要吃辣子。”

  “谢谢皇额涅。皇额涅,胤祚喜欢羊汤锅子,胤祚可以吃吗?”

  “可以吃。吃不辣的那份。”

  声音穿过厚厚的宫墙和厚厚的门帘,传到劳碌的皇上和一干苦哈哈的大臣耳朵里,君臣都那个憋气。

  皇上是生气于皇后一直独自快乐,就没想着喊上他,皇上表示,他再忙,陪孩子们玩玩那肯定是有时间的。

  太子和大阿哥是郁闷于,他们做为长大的哥哥们,眼看着大姐姐都能自己跟上,眼看胤祉都能厚着脸皮凑上去,他们却不能,不敢,伤心,难过。

  大臣们面色委屈。因为他们想和以往那样偷偷“同情”皇上,却也不能了。他们家的夫人们福晋们,在皇后娘娘的“带动”下,现在也特会玩儿,以往回家后就有的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现在都没了……

  哎,这就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妻子的男儿担当,能怎么办?

  一伙儿大老爷们心有戚戚焉,“淡定”地过完这个滋味难言的元月节。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对比明年发生的一切,今年,还是偷着乐吧。

  元月十八开始正式上朝,朝里接连出事,皇上接连公布几项大命令。

  其一,宗室中,对亲王和郡王各子的封爵都减一级。原来亲王嫡子以外的各子皆可封为郡王,今改为贝勒。原来郡王的嫡子以外的各子可封为贝勒,今改为贝子。异姓公爵中,案例类推。

  所有应封爵者,在二十岁要经过满语、马、步射、火铳考试,四项全优者优者可按例封爵;四项中有一项平者,降一级封爵;四项皆劣者,降两级,以此类推……

  会有停封;会给一次机会,学习后再行考试。但是,若应封奉恩将军者,无爵可降时,要给以停俸的惩罚,恶劣者,最终取消其国库“铁饭碗”。

  当然,对于一部分八旗子弟在经商和做工方面的管制,也逐步放开。总之,皇上和朝廷都鼓励八旗子弟自食其力,自力更生,不要躺在祖先们的功劳簿上混吃等死。

  其二,整顿内务府,撤凌普内务府大总管之职,收回太子随意取用内务府之特权。太子有太子的份例,皇子有皇子的份例,公主有公主的份例,谁也不许逾越。并且针对此事,皇上先做自我检讨。

  其三,陈延敬状告明珠买卖官职,证据确凿,皇上勒令明珠停职反省。紧接着,状告明珠的折子雪片般飞到皇上的御案,明珠自己也痛哭悔过认罪,皇上伤痛之下,罢黜纳兰明珠大学士之职,交给侍卫处酌情留用。

  本来这事儿就过去了。“哪知道”随后有明珠一党的人不服气,闹起来,明珠又因朋党之罪再次被罢黜。皇上彻查下去,尽管顾念明珠曾经的功劳,可也只恢复其两个闲职——议政内大臣、光禄大夫。

  …………

  一桩桩一件件的,堪称朝堂大地震。

  至此,徐乾学三兄弟去官之后远离朝堂,再无力复起;明珠被削权罢相;高士奇牵连其中,倍享尊荣却被退回杭州原籍,在谋求复起之路……一路隐忍,饱受打压的陈延敬立于朝堂之上。

  等、稳、忍、狠、隐!

  有人害怕他,有人同情他这年起起伏伏的不容易,有人面对这番变故不知所措……明珠老实呆在家满心期待大儿媳妇给他生个孙子;索额图绞尽脑汁琢磨着皇上的下一步动作;法喀喜得贵子,又请了“陪月子假期”……

  太子终于鼓起勇气,去找他的保康弟弟。

  无他,再不找就来不及了,二月份保康弟弟就和皇后娘娘去五台山。

  无他,他现在真的害怕了。

  明珠,出身叶赫那拉氏,祖父叶赫那拉·金台吉是叶赫部统领,投降努尔哈赤被授予佐领官职;祖姑母孟古哲哲是努尔哈赤的妃子、皇太极的生母,妻子是英亲王阿济格之女,论辈分是当今皇上的堂姑父。

  仕途顺利。康熙五年任弘文院学士,开始参与国政。康熙七年,奉命与工部尚书马尔赛调查淮扬水患,查明清口为淮河、黄河交汇处,并商议修复白驹场的旧闸口,凿开黄河北岸河道引流,因此升到为刑部尚书。

  加封都察院左都御史,担任经筵讲官;改任兵部尚书,颁布教条训练士兵……一样样功劳历历在目,尤其是他在当年皇上议撤三藩的表现。朝中对于三藩造反之事争议不断,唯有明珠鼎力支持皇上,逼得索额图请求皇上处死倡议撤藩的人。

  这样忠勇双全的一个人,还在议剿小琉球、抵御沙俄中立下功劳,更难得是他文学水平高,不光是当代一大藏书大家,还是老一辈联系汉家文人和满家文人的纽带之一……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汗阿玛说撤就撤了。

  太子的心里,第一次,对于“皇权”和“律法”有了认识。

  太子抱着他的保康弟弟痛哭流涕,只不停地说“哥哥错了”。

  保康:“……”

  保康面对他太子哥哥的赖皮,特淡定。

  保康在他汗阿玛的面前,可以因为他汗阿玛对太子的“无理取闹”据理力争,一句“太子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太子,有他自己决定。他的性情和汗阿玛不同,做事方式自然也不同,判断事物的观点也不同……”气得他汗阿玛开始“自我检讨”。

  可是保康此刻面对太子,真的觉得,太子,需要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

  保康等太子哭够了,满脸泪水呆呆地看着他,缓缓开口:“阿弥陀佛。太子当知道,有些事情,不为对错,不分对错。”

  “有所为,有所不为,然后——不后悔。”

第91章

  保康的话让太子呆愣。

  太子从有记忆起就是太子, 他尊贵非凡,他地位超越,他第一次知道, 他也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

  然而保康就是要太子有这个认识。

  太子傻眼了。

  可是他的保康弟弟一句话也不多说了。

  二月十八保康和皇后启程,这次只有他们母子两个去五台山,哥哥弟弟们都来送行, 太子也来。

  可是他的保康弟弟要顾着和他大哥说话,要照顾闹腾的小弟弟们,要哄着闹腾撒娇的四妹妹, 根本没有时间给他。

  “阿弥陀佛。”

  保康对他大哥的状态放心下来,自觉他在京城要见的人, 要做的事, 都完成了, 临上马车之前, 只给太子一个平静的小眼神儿, 那意思,你这几天不是自己思考了?

  太子:“……”

  太子哪敢说他根本没思考出来什么道道。

  他虽然反应过来,汗阿玛不会和以往那样宠着他了。可他在詹事府官员的提醒下也反应过来,如今朝堂上明珠下去了,法喀自动半休养,他二叔公一家独大, 新上来的汉家大臣本身就支持嫡长子继承制, 他的太子地位稳固了。

  就是家里头, 他大哥长大了, 马上要大婚,要跟着大军打仗在外;他的保康弟弟身体不舒坦还要去五台山休养,皇后娘娘也跟着。而他再过两年也要大婚,娶妻生子,他在宫里的地位也稳固了。

  保康:“……”

  太子赶紧表示:“保康弟弟放心,哥哥知道以后做事要谨慎,三思而后行。”

  保康表示稍稍满意。

  保康认为:先皇都有“罪己诏”,他汗阿玛也已经会承认自己溺爱太子不对,可太子却还是被他的固有认知笼罩着。

  不管是他们的汗阿玛怎么爱名声爱权利,和太子有着怎么样的本身固有矛盾

  也不管是大哥和他之间的争斗,还是弟弟们相继长大的事实。

  太子作为一个太子,应该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太子。

  国家的情况,都看在眼里;皇家的情况,现在该知道的都知道了。那么太子有没有这个魄力承担起来所有的压力,有没有这个能力解决国家或者个人的所有问题,有没有这个坚强去承担自己的责任……

  一切,只能看太子本人。

  保康和他额涅从京城出发,一路上为了游山玩水,还特意绕路,选了一条不同以前走过的道路,母子两个欢乐得来。

  皇上在宫里听着暗卫通报他,民间流传的,各家小报流传的,有关于皇后和瑞亲王的身世“新传说”,面无表情。

  他熊儿子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还说老百姓既然有这个“娱乐”需要,那朝廷就要大力满足。

  一番话说得皇上无法反驳,他还顺杆爬,临走之前还给朝廷新开一个部,给他的老师石溪道人撞木钟,让石溪道人、蒲松龄、顾炎武等等改革激进派去负责管理各家小报。

  还让黄履庄他们改良印刷术,加紧研制那什么机器印刷,尽可能地满足大清国人的“精神需求”。

  皇上拿熊儿子没有办法,皇上自己看着各家娱乐小报上那些有关于他的那些,五花八门的“大八卦”,恨到最后只觉得——生无可恋。

  皇上每天看着容若写的小豆腐块,恨不得冲着容若大声咆哮——你是大词人,你是大文学家,你看看你写的都是什么?这是新式大白话诗歌,还是小儿童谣?还是小白话本儿?啊?啊?

  可是皇上就是皇上,他也挡不住天下人看小报的冲天热情。

  朝廷放开对民间小报的打压,老百姓也彻底放开他们对小报的热情,每天大清国的各条官道上热闹得来,时不时过去一辆运送小报的快马;四九城里到处都是捧着小报,悠哉哉地用着清茶咖啡调酒的男女老少。

  皇上觉得大清人都变了,可皇上还是要捏着鼻子修缮各个官道上的驿站,尽可能让小报传递的速度加快再加快。

  康熙二十五年的四月天,皇上再次收到来自法兰西的天文仪器,地理勘测仪器,仔细对比大清国自己生产的仪器,莫名觉得,好像他们自己生产的更好

  皇上面对这几个跟随仪器前来学习牛痘防疫的医者,传授玻璃技艺的匠人,作为知识交换的几何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解剖学家、植物学家和鸟类学家,等等等等,笑得“矜持且谦虚”。

  吩咐叮嘱好黄履庄等等人说话的时候,谨记“一百零一条条保密原则”;命令理藩院负责接待他们,谨记“一百零一条保密原则”。皇上美美地看完路易十四的信件,看着路易十四在信件里对他的凡尔赛宫的显摆,皇上心动了。

  自从下过一次江南后,皇上就对江南风光念念不忘,而且皇上骨子里的游牧民族血统也特向往山山水水,特住不惯这个紫禁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05页  当前第1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7/30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之皇家小和尚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