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休夫(女尊)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马月饼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17 KB   上传时间:2020-10-25 20:26:45

  倘若不是六宫无主,虞太夫暂掌管后宫,长信侯府未来只有降爵的下场。

  眼看着女皇还有一年将要成年,虞太夫如何不急。

  他膝下无女,唯一养在身边的帝卿裴云之与她并不亲近。

  早年,太夫尚且盘算将裴云之当成筹码,嫁于镇南王以表示好。哪里知道明里暗里试探,旌寰确是不愿。

  考量到帝卿不愁嫁,他得将唯一一位养在自己膝下的帝卿当成帮扶家族的筹码,此事便不了了之。

  后来侄子谢念慈死讯传入宫中,是镇南王君与裴云之携手做的手脚,虞太夫心中狠毒了这两人。

  本欲颁发懿旨,安插自己人随裴云之一并嫁入镇南王府。即使不能削弱旌寰势力,稍稍运作便能将他府内搅合的家宅不宁。

  哪里知道旌寰亦不是省油的灯,拿出长信侯几年前南下通州之时,贪污受贿账本威胁,虞太夫只能咬碎一口银牙,消了暗中使计的心思。

  如今他动不了镇南王,裴云之有旌寰帮扶,在宫中愈发不受管教。哥儿年岁渐大留久了便是仇,尤其此子不是亲生。

  前两年,虞太傅便盘算将他当成缔结姻亲的筹码嫁出去。

  可虞家势弱,家族子弟平庸无能,已显衰败之相。谁家都不愿将嫡女让出来。

  又因裴元之虽为帝卿,可一向来脾气火爆,手中无权,于世家锦绣前程并无助力。

  三公六侯,权贵之家,无人愿应太夫抛来的橄榄枝。

  虞太夫无法,只能将盘算打在寒门女君中。一来可用帝卿身份钳制寒门女,让她生不出二心。二来,裴云之嫁入寒门,他可将其拿捏在手心。三来,又能借着柳苍云在寒门子弟中的威望。为虞家造势。

  一石三鸟,岭南学子第一人柳苍云,他势在必得。

  —

  仪凤七年,冬至。

  大雪连续下了三日,金陵城的街道上累着厚厚的雪。

  紫禁城城门大开,七彩琉璃华盖翠帷马车从宫门口一辆接着一辆驶出。

  带刀侍卫驾着高头大马护着长长的车架,在车队前方开道。

  历来冬至日,宫门大开,女皇携文武百官,前去南华庵祭天,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柳长宁清晨从竹林中跑步回到内院的时候,便觉今日庵堂内气氛紧张。

  内院多了许多带刀侍卫,西侧院更是被兵卫团团围住。

  见她打量探视,带刀侍卫眼神中含着深冷的警惕。

  柳长宁心中诧异,面上却也不显。她抬眸,看向不远处来来往往行走匆忙的光头尼姑。

  随手抓来一人,问道:“庵堂内可是出了大事?为何……”

  小尼姑手捧香烛,见是近日庵主坐下常客,这才止住脚步,解释道:“女君有所不知,今日乃祭天大典,女皇携文武百官前来庵内,祭天礼佛。暂居西院,是以这两日庵内有重兵把守。您……”

  小尼姑觑了一眼前方带刀侍卫,小声道:“您近两日倘若无事,便待在寮房内,冲撞贵人总归不好。”

  柳长宁温声谢过满面善意的光头尼姑,转身回了她的住处。

  南华庵乃金凤王朝第一大庵堂,庵内占地面积极广。

  庵堂灰墙白瓦,青砖铺地,曲径幽深,给人以庄严肃静之感。

  庵堂有内院外院之分,外院古刹宝像庄严法界、梵音流布遍大千,来往香客不断,近两日女皇携文武百官祭天,香客倒是所剩无几。

  如今整个庵堂内院,屈指可数寄住的香客便只有柳长宁一人。

  庵堂内院又分东西两院,东院多为尼姑居住之地,西院寮房则特为香客所设。

  柳长宁被凝心庵主特意安置在西侧偏院,考量到她不日便要下场,特意给她拨了一间不被人打扰的寮房。

  尼姑大多好奇,凝心庵主素来严肃,却对一寒门女君尤为照顾亲近。

  却不知,凝心与她一年前便相识,因了她第一世仙灵界正道第一人,对道法佛法的见解远高于凡人之道。

  游历之时,与凝心结伴一月,论道下棋,以此结下交情,引以为知己。

  西侧院这间寮房地处偏远,平日并无僧尼路过。外院嘈杂之声更是相距甚远。

  此时女皇祭天,炮仗喧天,靡靡之音。唯此地幽深宁静。

  柳长宁关上寮房木门,摊开宣纸,提笔写信。

  这些年她手头上积累了一些人脉,以寒门学子为多。

  不日便将会试,她将手上整理的历年来科举会试的论题做了汇总。

  一人难以撑天下,岭南泰半寒门子弟之所以敬重她,不止她的才华,更重要的是,往后她能带给他们追求的盛世繁华与锦绣前程。

  此番参与会试的岭南学子,统共有四十余人,因了岭南路远,这会儿已是冬至,大多学子这才纷纷赶至京中。

  柳长宁将后世称为复习资料的标注一一写在宣纸上。

  这一通忙活,便是一整日。

  --

  冬至祭天,裴云之守在太夫身侧,一整日寸步难行,远远的看着旌寰立于文武百官之列,他却不能上前,心中正是不悦。

  跟着太夫一行参禅拜佛,已是令他烦不胜烦。

  原本以为好不容易出宫,能与旌主见上一面,以诉相思之苦,却不料根本没有搭话的机会。

  裴云之神色怏怏陪着太夫与一众官家夫夫郎、贵哥儿用完晚膳。回得庵堂内院,分配屋舍又出现了分歧。

  西院四间上等寮房分别被女皇、太夫、长帝卿、镇南王四人所分。

  其余寮房乃普通沙尼所居住,简陋,清苦。

  裴云之身为帝卿,平日锦衣玉食,如何受的住这等简陋的禅房。

  于是忍着一肚子气,大发脾气。

  太夫只得舌下脸面,央求庵主,将东院唯一一间空下来的庵房拨给裴云之

  禅房内。

  裴云之卧在软塌之上,身后的小侍青碧上前两步给他揉捏额角。

  鼻端传来淡淡的苏合香,他皱着眉,看向八仙桌上景泰蓝三足象鼻香炉,道:“这熏香是?”

  “回殿下的话,庵堂内熏香种类不多,并无您往日所用安息香,太夫身边的静侍官特特交代,一切从简,是以……”青碧一脸难色的回道,一不留神儿,手上按揉的力道不由重了些。

  裴云之抬手打开小侍的手,脸色不愉:“你想痛死本宫?”

  青衣小侍见主子忽然发怒,急慌慌的跪下身,磕头认错。

  裴云之扫了他一眼,见他额头渗出血,方才罢休:“起吧,小惩大诫,下次若是再敢出错,本殿定不饶了你。”

  青碧跪于地上战战兢兢的应诺,只一双浅色的眸子不动声色的瞟了一眼远处的香炉。

  安和香并无特别,倘若用山茱萸、蛇床子、青木、龙骨为燃料,燃烧释放出来的香味与之安和香混合,便是催情至毒。

  此物乃至毒情毒,乃鬼医亲自所创。

  寻常人并不知其中妙用,青碧却知,因了鬼医乃她爹亲当年的恩客,他爹亲凭着这一手调制情香的功夫,在烟花之地,被女君们捧为圣子。

  只可惜他长相不随爹亲,否则必将在宫中博得一席之地。

  如今将此法子献给太夫,太夫允他一皇侍之位。

  得罪裴云之便算不得什么。

  青碧算计之色一闪而逝,捂着渗血的额头,故作虚弱,起身身子歪歪扭扭,撞于八仙桌脚。

  裴云之不耐烦的扫了他一眼,冷声道:“今日不用你值守,将红柳叫进来贴身伺候。”

  “是。”

  --

  亥时一刻。

  柳长宁放下手中狼嚎笔,揉了揉酸痛的手碗。正欲起身,门口忽然传来敲门声。

  她狐疑的推开门,来人乃凝心身边伺候的尼姑秋生。

  她身着一袭道袍,高高的额头上已生出几道深深的褶皱,将将而立之年,面相却已显出几分老态。

  秋生原是凝心俗世奴仆,跟着她一并削发为尼,常年伺候其身侧,柳长宁与凝心交好,两人之间尚算熟稔。

  秋生双手合十,见礼后,方慈眉善目道:“柳女君,庵主命贫尼请您去禅房一叙。”

  柳长宁抬眸看了看黑定的天色,犹疑道:“今日时辰为何这般晚?”

  自打柳长宁来了相国庵,凝心庵主白日不便打扰她读书,晚上便歪缠着与她对弈下棋。每夜必对谈一局,已成了近些时日的习惯。

  可今日却足足晚了半个时辰。

  秋生脸上挂着和善的笑:“今日祭天,晚膳后庵主与太夫论道,是以耽误了时间。”

  她眼底含笑,双手垂于身侧,笑意颇深:“庵主嗜棋,女君现如今人在庵堂内,安能让您有一日得闲。”

  想到凝心歪缠她下棋的模样,柳长宁面上的神色软了几分。

  缓声道:“那便劳烦道姑在前带路。”

  两人一路穿过游廊,因了有兵卫把守,秋生带着柳长宁折了近路。

  屋外下着雪,如近庵堂外累着厚厚的雪花。

  两人行走缓慢,绕过西侧院时,远远便看见前方一红衣男子,被身边宫侍搀扶着从对面长廊走入西院禅房。

  正红色的大氅拖曳雪地上,拖拽出一条长长的痕迹。

  他应是喝醉了,醉眼迷离,一双如墨的眸子仿佛与周边的夜色融为一体。

  身边的仆侍将他扶入不远处的寮房内。

  嘴里小声嘀咕道:“殿下您与镇南王君较劲儿作甚?她乃一女子,酒量颇好。今日祭天完毕,私下邀请您聚于竹林本就于礼不和。竟还迫的您跟着她对饮,倘若令谏官知道,岂不是又得驳斥您不知……检点。”

  红衣男子也不知将身边的小侍认成了谁,靠在他的身上,断断续续的说着胡话:“你如何话……如此多。我我我……光景……旌寰那卑劣小人,他说你顺应天命而死,不破不立。狗东西,他敢咒你死……”

  “殿下又说胡话了,您……唉!”小侍叹了口气,推开寮房门,将红衣男子扶入门内。

  柳长宁蹙眉,这人端的是一痴情男子,也不知那死掉的女子倘若活着作何感想,怕也是得感动落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3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1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休夫(女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