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139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7 KB   上传时间:2020-11-09 19:29:33

  夜郎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就被封闭,甚至没有民间私塾和科举,书籍都被掌握在最顶层的那些人手中,他们会依照血脉而把知识代代相传,底层的人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只能去为贵族和士大夫们服务。

  可是在大秦国,哪怕是一个平民家的孩子都能被送去学堂读书,虽然他们嘴上说着孩子们都去学堂了,会让他们变忙,可是他们眼底却全都是笑意。

  读书能改变人的命运,这是所有底层的人都知道的事情。

  只可惜,也得看看上位者们给不给你出人头地的机会。

  “大秦的繁华的确名不虚传。”说出这话的夜郎国心头有些发虚。

  如果说,大秦就是波澜壮阔的郡,那他们夜郎国就是偏僻地方的小县城,两者之间的对比是那么的强烈。

  土地、人口、贸易、衣着、礼仪、人文……夜郎国的人感受到了来自大秦全方位的碾压。

  听到大秦也把自己的位置看做世界的中心,夜郎国的众人不禁自嘲一笑道,“果然,不出来见识见识,都不会知道外面天有多高,有多宽广。”

  尤其是大秦已经制霸沿海区域,源源不断的为他们内陆输送着海盐,价格还很便宜,夜郎国众贵族不由更加羞愧。

  “对比大秦,我们夜郎国以前用盐真的算是小气了。”

  大秦以前也缺盐,但他们是怎么做的?加大人手和扩充盐田。

  而他们夜郎国,选择了节约……

第162章

  黔中郡的繁华程度只能算是中等,越往前走,众人眼前所出现的东西也就越多。

  夜郎国的人发现,大秦所展现出来的道路都非常的平整和宽阔,可见大秦对于道路是很看重的。

  明明是内陆,各种海鲜和河鲜都不缺,只要有美味的调味料搭配料理,哪怕是土腥味十足的泥鳅也觉得美味,酸、甜、苦、辣、咸,

  各种各样的美食彻底的征服了夜郎国一行人的味蕾。

  这让还维持着简单的脍炙烹饪方式的他们心中流淌下心酸的泪水,亏他们还是夜郎国的贵族呢,饮食方面居然连大秦的普通百姓都不如。

  咸阳城,赵燕歌已经提前收到消息,代左相带那些客人们已经在回归的路上。

  作为少有的建交次数,大秦的接待自然准备的很是隆重。

  赵墨白窝在赵燕歌怀里面,眼睛咕噜噜的转动着,小嘴“咿咿呀呀”,肉肉的藕臂看到哪都想抓上一抓。

  自从断奶后,小家伙就常被赵燕歌抱着了,虽然赵燕歌很不喜欢胸膛硬邦邦的父亲,但是他胳膊拧不过大腿,在赵燕歌来找他的时候,他还是本能想跟赵燕歌离开。

  赵燕歌也算是带着赵墨白偷溜出来,给小家伙一个喘息的时间了。

  不知是不是赵墨白长的比较快的原因,三公们都觉得赵墨白聪慧,是以小小年纪就开始给他讲课,也不管赵墨白会不会听懂,就在小家伙的耳边熏陶起来。

  与此同时,赵燕歌也收到了那几名僧侣回咸阳城的消息。

  从去年开始,那几名僧侣就在大秦各处游荡,他们走过非常多的地方,那些地方大都车马难行,他们遇到了就下来步行,直到彻底看过大秦最偏僻的角落,他们不得不承认,大秦真的没有佛教传播的地方。

  这次回来,也是一种对大秦的妥协。

  他们好不容易历经辛苦才到了大秦,虽然没有传播佛教,可是就这样离去,怎能甘心。

  佛家就佛家吧,里面的思想同样博大精深。

  只是他们外出时身上并没有携带许多经文,想要加入百家,还需要他们佛家提供教科书来给学子们阅览翻看,是以,几名僧侣匆匆见过赵燕歌以后,就窝到了稷下学宫内开始写书。

  除此之外,天下学堂的建造也在陆陆续续的完工,这种不需要技术含量的建筑物建造起来非常的快速,内部也不需要多余的建筑物,一张讲台,一张黑板,和宽阔而明亮的教室就行,再把玻璃窗户一安装,就完事了。

  等学堂建完以后,就是开学的日子,建造完毕的学堂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登记上了学生。

  民间孩子的名字大都重名,为了能更好的区分他们,学堂内新上任的老师们给他们取了一个全新的名字,不让他们再像之前的贱名贱名的叫着。

  学堂内的老师们来自周边的各个私塾,数量并不多,原先他们教导学生也非常的零散,现在老师和学生们都集中起来,他们当老师的也都被分配了新的职位,擅长教导哪一本书,就专心钻研哪一本书,这种做法大大的提高了老师和学生们的专注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还很年幼的孩子们就已经知道如何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一个个都非常的努力,这让学堂的老师们心中开怀不已。

  “等学堂的事情步入正轨以后,你是不是就要回稷下学宫了?”学堂内,一位中年先生问一位学子道。

  “是,等事毕,我就要回稷下学宫了,知识越学越觉得自己知道的越少,出来一趟,见识良多,我们准备回去好好的钻研学问了。”稷下学宫出来的那名学子道,中年先生是他的一位远房长辈,也算是家里人,他也没有隐瞒。

  听完他的话后,中年先生眉头舒展,笑着道,“放心吧,学堂这里有我们这些老骨头帮忙看着呢,你们就专心的在稷下学宫钻研学问吧。”

  和他们这群潜力已经用尽的乡野老师相比,稷下学宫的学子们潜力现在明显还没有到尽头,学堂有他们照看刚刚好,可以让这些后辈们回去的更加放心。

  把手头上的事情都交接清楚以后,学子们商量着踏上了归程。

  他们是一起出来的,目的地也都相差不远,回去的时候稍微等一等,人就集齐了。

  “唉,还真有些舍不得。”车内,一名学子有些颓然道。

  “谁说不是呢。”

  他们从选址到建设,再到统计孩子们入学堂,可以说他们投入了所有心血在里面,现在乍然离去,心头可不就感到空荡荡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好了,学堂就在各自老家的附近,想看的话随时请假回来一趟不就行了,也就几天的功夫,你们还真以为我们大秦还跟以前一样,一条路得走上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啊。”

  “对啊,有这个功夫我们早就能来回了。”其余心里有些伤心的学生们回过神来道。

  “这不没反应过来么,还以为是以前,一走就再难回来了呢。”众学子分外不好意思道。

  估计是被离别之情冲昏了理智,导致他们大脑都跟着变糊涂了,居然都忘了,他们现在回家一趟不要太方便。

  北方边关,翁老和隐者两人邀请草原部落的孩子们一起去他们大秦的学堂内读书识字,边关身为混乱地带,少有人会在这里教书,是以北方边关学堂的老师们数量并不如内陆和平地带学堂的老师数量多。

  由翁老和隐者做主,亲自请了几位有智慧的草原部落老人去学堂内当老师,胡巫和草原部落的那位老人都在其中。

  现在,翁老和隐者又来请他们的孩子入学堂读书,众人心动之余,却有些拿不定主意。

  “别看孩子小,已经能开始给家里面放牧了,这个时候他们一走,家里面的牛羊马可能就管不过来了。”草原部落的众人迟疑道。

  他们当然知道读书的好处,但同样的,放牧也是他们游牧民族的根本,同样不能丢下啊。

  部落里面每个牧民所圈养的畜牧数量都不少,能给他们帮忙打下手的孩子们一走,他们难免会忙不过来。

  “这个问题,我想我大秦能帮你们解决掉。”翁老道。

  “有什么办法?”

  “我大秦有一种犬可以帮助人放牧,这种犬都被特地训练过,可以胜任某些特定的工作。”翁老道。

  咸阳城早就训练了大批量的各种用途的犬,现在是时候把它们拉出来溜溜了。

  只要给它们正确的指令,放牧只是一件小事。

  牧民们将信将疑的去看了专门为它们准备的牧羊犬,发现只要指令正确,它们工作起来比一般的孩子还要一丝不苟。

  虽然知道大秦是猫狗大国,但是亲眼见到犬代替人类放牧赶它们入圈,做完以后就蹲在原地等着人来夸奖,草原部落的牧民们还是感到一阵阵的眩晕。

  这些狗未免也太聪明了吧。

  作为狼的近亲,狗作为早就被人类驯养的动物之一,牧民们自然自然也是养过狗的,只是他们养狗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止野狼半夜偷袭牧群,这时狗会给他们警示。

  至于让狗给他们放牧,之前他们从未想过。

  大秦人是怎么想过把狗这样用的?

  狗对人非常的温顺,见到人有亲近之意就下意识的冲人摇甩着尾巴,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去吧,跟着他们回去吧,去了那里以后你们就要享福了,天天都有骨头和肉吃。”青袍少年对一群端坐着的牧羊犬们道。

  牧民们欢天喜地的把能给他们放羊的新伙伴给带了回去,孩子们也因此从放牧中解放了出来。

  身为草原部落的孩子,他们除了要学习大秦的文字外,还要学习胡文,这也是胡巫答应当老师的条件。

  他不想胡文在他这一代被断绝掉。

  现在他也不纠结后辈们的思想了,以后他们想向着谁就向着谁吧,他身为草原的胡巫,现在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把胡文广撒网的传播下去。

  就因为这样,不知不觉中,边关的孩子们学习量是内陆大部分孩子的两倍。

  长沙郡可以说是百越大户,大秦的学堂政策他们这里自然也有,甚至还有不少人都被聘请为了老师,他们村中适龄的孩子们也都被安排到了学堂内读书,因为大秦并没有取缔他们百越文化的原因,他们的孩子们同样需要掌握秦文和越文。

  虽然他们被分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彼此之间的距离并不近,但是也不远,一同出来的那些人之间的联系也都没有断过,比起他们之前想象中的天各一方后果好的实在太多。

  一些念旧的老人们偶尔想念隔壁的隔壁村庄的老伙计们了,就坐到板车上,让年轻人推着他们去走动,从早上出发,午饭时间过半的功夫也就到了,当天直接留宿,第二天用过饭了再回来。

  比起刚开始的时候,随着时间流逝和慢慢融合,越村和大秦彼此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融洽。

  大秦百姓有的他们都有,大秦子民有的东西他们的孩子也有,人家都这样付出了,他们心中怎么可能不受触动。

  这不,前段时间,已经派遣了村里的能人去帮助大秦治理南方瘴气。

  再回想起和大秦之间的争端,好似已经是上辈子发生的事情,记忆都变得那么遥远。

  如果大秦能够一直安稳下去,他们的后代子孙能够一直生活在这个和平的环境中,那他们绝对能够含笑而终。

  曾经对立过的,现在已经开始彻底融合在一起。

  而现在,大秦又向夜郎国发起了糖衣炮弹。

第163章

  从头到脚,从饮食到礼仪,夜郎国的人感觉被大秦国给比下去了。

  虽然早就知道这个事实,可是看到人家帝王比他们君王年纪还小,却掌握着比他们各自君王都还广袤的帝国以后,夜郎国的人知道他们输得彻底。

  这次跟随着前来的夜郎国国王人数并不少,至于他们的国家,则拜托关系好,留在夜郎国的国王们照应着,也算是“王多,任性”了。

  要是换成赵燕歌了,他想出去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国外使臣众多,大秦出文武百官作陪,公孙起坐在赵燕歌身旁接待了一会后,就悄悄离开到后面去哄赵墨白。

  直到被母亲抱在怀里面了,嗷嗷大哭的赵墨白才慢慢的收声,他年纪还小,没有被抱出席,除了赵燕歌和公孙起外,小家伙谁也不跟,别人一抱就哭,

  直到母亲或父亲回来一个哄着才会安静下来。

  “咿咿呀呀。”婴儿的语言和大人的不同,公孙起听不懂儿子在说什么,因为小家伙特别爱折腾人的缘故,她产后还没有开始运动把小肚腩给消掉呢,

  身材就已经被赵墨白给磨的消瘦了。

  公孙起已经有预见,在儿子懂事之前,他们夫妻两个是少不了折腾了。

  让人把宴会需要的酒水端上去,公孙起就在后面专心的陪伴儿子。

  这次赵燕歌准备的酒水度数可不低,这让从来都只喝过甜酒那个度数的夜郎国头脑感到一阵阵的眩晕,酒量浅一点的,已经被大秦拿出来的酒水给放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3页  当前第1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9/1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