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7 KB   上传时间:2020-11-09 19:29:33

  而不巧的是,书斋就是这位贵族家中所剩不多的薄产。

  登门的客人一少,家中的存货不能及时换成银两,如何能负担的起家中的诸多花销。

  “也许,我们能试着把那些纸张的原材料给分析出来。”那名儒生道,说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实际上纸张的做法很多地方都是共通的,但不同的是,每家每户的制纸配方比例各不相同,这样做出来的纸会有好坏之分。

  而【墨斋】的纸张无疑是顶级的,和他们以前的高档纸比起来,一下子就让他们书斋的纸下降了一个档次,这样的对比,那些喜好舞文弄墨的文人们会选择哪一家不言而喻。

  要儒生心里选,他也钟爱【墨斋】的纸张,只是自己族中产业到底受到了【墨斋】的冲击,他也不好大摇大摆的去【墨斋】中购买。

  “对,我们可以把那些好纸的配方比例给分析出来。”贵族眼睛一亮道。

  在【墨斋】的纸出现之前,有谁家动过改进纸张的念头?

  因为在他们心里,这其实一直都是他们特有的权利和优势,这曾带给他们那些普通人无法体会到的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让他们完全不把底层的泥腿子放在眼中过。

  而现在,这个优势被强势打破,他们第一念头就是想办法去巩固自己的地位,绝对不想沦落到他们曾经鄙夷不已的平民阶级。

  儒生在心里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告辞之后就去【墨斋】购买那些精美的纸张。

  这个方法虽然是他提出来的,可是他对此却一点信心都没有。

  纸张的配方比例要真是这么好破解,那它们的价格也不会一直这么居高不下了。

  龙卫把从民间收集到的情报汇报给赵燕歌,赵燕歌轻笑道,“不用去管他们,他们要是真能把配方还原,那是他们的本事。”

  身为帝王,他的目光从来都不在一小块蛋糕上。

  因为他拥有把这个蛋糕给变大的能力。

  相比起纸张来,赵燕歌更关心另一件事,让龙熠把匠人们传唤来,赵燕歌向他们询问活字印刷术的进度。

  在活字印刷术被发明之前,最流行的是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讲究的是一块整体雕刻而成,不仅笨重,耗时耗料,稍一不注意,就有可能会损毁,非能工巧匠不能接手。

  这个话题扯的有些远,因为大秦现在还在用手写,才刚摆脱用刀刻在竹简上不久,雕版印刷术什么的,还没影呢。

  而现在赵燕歌猛的一跳,直接就跳到了活字印刷术上。

  相比起雕版印刷术来,活字印刷术无疑就灵活多了,起码不会像雕版印刷术一旦失误就无法更改。

  听到赵燕歌询问,负责活字印刷术的匠人们道,“回陛下,青铜组、玉石组、木材组都已经接近收尾。”

  青铜组,顾名思义,是用青铜器铸造出来的文字模板,这也是模板组中最结实耐用的。

  玉石组和木材组也各有各的优势,只是都不如青铜模板不易损毁,除此之外,还可以用瓷、陶等材料来做活字印刷术。

  而其中最简单的,就是用泥土雕刻的模板,印刷效果比不上玉石青铜和木材,可那也是在赵燕歌看来,一般人哪里能像他一样随意动用玉石青铜。

  所以泥土模板是赵燕歌故意流落民间的,这是一个巧思,泥土到处都是,真要有人做了这行,赵燕歌只会更开心。

  “等这几组模板做好以后,你们就分出一些人开始印刷皇宫内的书籍吧,其余的人继续做模板,不要停下来。”赵燕歌道。

  “喏,陛下。”匠人们躬身领命道,恭敬的退了出去,回去继续赶工。

  几天后,几组模板已经完工,被龙卫呈到了赵燕歌的案桌前。

  每一块活字印刷的模板都小巧可爱,拇指大小,上面所雕刻出来的字迹和书写出来的字迹完全相反并微微凸起,沾了墨印在纸上,完全就是一方活字印章。

  只要排版好,到时候不管是刻印书籍还是批量印刷别的东西,都方便的很。

  赵燕歌不由笑道,“看来今年的科举考官可以清闲下来了。”要知道往年的那些试题可都是考官们用手亲自书写而成,手腕酸痛者不在少数。

  活字印刷术的消息还没在赵燕歌的手里捂热呢,右相和左相就匆匆赶进宫来,尤其是左相,更是直勾勾的盯着赵燕歌,确切的说,应该是赵燕歌案桌上面还没来得及收起来的活字印刷的模板们。

  “左相,断句和白话文一事进行的如何了?”赵燕歌询问左相的进度。

  左相回过神来,道,“如今已有二十余本书籍断句完毕,都是一些争议比较少的书籍,至于那些争议较多的,目前还在讨论中。”

  “至于白话文,那些文人们也在开始慢慢接受着。”毕竟众人在平时的生活中用的也全都是大白话,只要思路转换过来就好,这点倒是没什么问题。

  回答完毕,左相问道,“陛下,您手中的就是活字印刷的模板吧?”

  龙卫对三公们基本都是开放的,他们都是龙卫内的常客,龙卫里面的不少好东西他们都放在心上记在心里,这不,耳边听到一点风声,就连一直窝在家里面的左相都跑进了宫。

  身为思教育的儒家人,左相可太清楚活字印刷术的作用了,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只要四世愿意,完全可以靠活字印刷术达到教化天下的目的。

  寒门之所以难出贵子,最困难的就是书籍数量不够多,而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则完全弥补了这个短板。

  当所有学生都站在了同一水平线,那之后拼的就是师长的教导和自身的聪慧了。

  这样的情景光是想想就让左相激动不已,右相虽然不像左相那样激动,却也同样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将会给整个大秦带来新的变革。

  想到被士族存储起来的那些书籍,右相眼前仿佛提前看到了士族凋零的那一幕。

  秦以法为本,他自然不愿意看到有特殊群体出现,如果能趁此机会削弱那些人的力量,右相可是非常乐意的。

  “你们二位也来看看。”赵燕歌把几组活字印刷模板推到了二相的面前。

  右相和左相两人迫不及待的蘸墨印下,模板的字体凸出,沾墨以后在白纸上的字迹风格各不相同。

  青铜模板的浑厚朴茂、玉石模板的清丽婉转、木材模板的古淡虚和,唯一相同的就是它们的字号大小一致,正适合印刷文章于纸张上。

  “对了,左相,给你这个。”就在左相沉迷于活字印刷中,赵燕歌突然交给左相一样东西。

  右相探头看了一眼,发现是一张有着奇怪符号的纸张。

  左相有一股眼熟的既视感,就像赵燕歌把标点符号交给他的时候一样,“陛下,这是什么?”

  “声母韵母。”赵燕歌道。

  在没有拼音的时代,老师们都是手把手教导知识,直到确信学生们全都记住以后才会继续往下讲课,比起添加了注音的课本无疑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而文字若是有了注音呢?只要学会了声母韵母,就可以照着拼音读出那个字来,这无疑大大的节省了老师们的时间。

  左相听完赵燕歌的解说以后激动的站了起来,身躯微微颤动,眼眶微红,喉间哽咽,“陛下……”

  虽然不知道这些东西陛下是从哪里来的,可是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证明他们辅佐的这位四世陛下是一位绝世明君。

  他是真的有把天下子民放在自己心间的。

  能够辅佐于这样的君王,是他今生之幸,左相无不感性的想到,随后躬身,朝着赵燕歌深深的作揖,再抬头时,眼眶已经通红。

  在这之前,他一直都以为陛下更喜爱注重法家,现在他终于可以替儒家放下心来了。

第18章

  感受到来自左相身上的心悦诚服,赵燕歌看到自己身上的龙气变得更加稳固。

  三公本来就是国之栋梁的存在,他们对赵燕歌臣服,国运自然也会跟着稳定下来。

  拼音不同于标点符号,赵燕歌复又说了了好多遍读音左相这才完全记下。

  对左相来说有些拗口的口音让他一向灵活的舌头也变的笨拙,可是只要把拼音融会贯通,他就发现只是任意一个字配上准确的拼音以后,哪怕是牙牙幼童也可以按照声标字母来认字。

  比起浩瀚庞大的文字库来,这几十个字母简直就是浓缩而成的精华。

  左相忍住来自心中的颤栗,冲赵燕歌躬身告退,想马上把这些新的东西分享给自己家中那些文人们。

  “对了陛下,那些和臣探讨学问的文人们也有一腔报国之心,不知陛下对他们有何章法?”左相临走之前突然想起来什么,连忙向赵燕歌问道。

  以前文人若想上位,一般都靠自己的才气被人举荐,只是伴随着科举在朝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个方法很多时候都已经不再适用。

  毕竟朝廷的位置都是固定的,每三年一次的科举都还要实习一段时间呢,哪还有多余的位置让人走后门。

  而在左相家中探讨学问的文人们自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在深思熟虑以后才向左相抛出这个想法。

  不说他们中间的一大部分人都是为了朝廷中的瓷器奖励而来,对四世手中的瓷器垂涎不已,就这段时间在左相家中和众多文人相互探讨,也让他们感到受益匪浅,自身的学问也跟着大有长进。

  如此情况下,就有不少文人都动了留下来的心思,当然,也有那些有远见的贵族们觉得大秦现在势大,琢磨着是时候当一回墙头草了。

  不过墙头草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最起码他们推到前台的家族子弟必须得是真才实学的,要不然就不是臣服信号,而是挑衅了。

  只盼望着,看在他们如此知情识趣的份上,四世不要再让他们的地位受到动荡了。

  自从秦灭六国,他们这些六国后裔维持以往的荣光容易么。

  赵燕歌不知道那些贵族们心中的弯弯道道,也并不关心,听到那些文人们有报效之心,不由唇角勾起,挑了挑眉,道,“他们倒是会见风使舵,二世和三世执政的时候可没见他们如此乖顺。”

  那是因为二世三世没有对他们的利益和地位造成冲击,他们自然稳的很,二相心道。

  而现在,四世才只是刚有举动,他们那边就有了服软的迹象,足以可见,就连他们这些六国贵族后裔也慢慢开始接受大秦的统治,在慢慢承认着大秦的正统,要不然他们不会选择怀柔策略。

  “这样吧,劳烦左相你私下考察一番,然后把他们举荐上来。”赵燕歌道。

  “举荐……陛下,这样会不会对科举上来的人才造成冲击?”左相迟疑道。

  一步登天和脚踏实地可是天然对立的。

  “不会,自今后大秦需要的人才只会更多,只要他们敢来,就会有位置。”赵燕歌轻笑道。

  此时距离春秋不久,百花齐放,可以说是一个人才济济的时代。

  而只要是人才,赵燕歌是不会吝啬他们一个绽放自我舞台的。

  待左相告退离开,右相摸着活字印刷模板,感慨万千道,“有了活字印刷,今后大秦将不会缺少书籍。”

  “臣在此恭贺陛下。”右相真心实意道。

  赵燕歌道,“活字印刷的模板已经成套,皇宫内的书籍也已经开始印刷,左相正忙碌断句一事,这事就交由右相您负责了。”

  “喏,陛下。”右相领命道。

  等右相也离宫,天色已经渐黑,赵燕歌回去和公孙起两人一同用晚膳。

  赵燕歌在前朝忙着,公孙起也没在后宫闲着,每天早上起来固定的锻炼一会,有空了就会请同样空闲在家的太尉夫人进宫坐坐,之后就是打理宫务和留意【玉研阁】的生意。

  除了高跟鞋,赵燕歌又绘制了不少饰品和衣裳的图案。

  女人的头饰和衣裳种类就像化妆品一样的博大精深,花样璀璨,再放入【玉研阁】就显得有些不合适了。

  公孙起琢磨着应该把首饰和衣裳和【玉研阁】分开来,正准备开两家新的店面。

  吃着饭,夫妻两人就不由说到了这个问题。

  赵燕歌嘴中轻轻咀嚼着,把菜咽下去后道,“用不着这么麻烦吧,等到时候把【玉研阁】扩建一下,一楼卖护肤品,二楼卖衣服,三楼卖饰品,四楼卖鞋子,以后有什么东西了也能以此类推。”

  公孙起想一下那种画面,笑着道,“如此一来【玉研阁】的客人们只怕会更加流连忘返。”

  完全可以想象的到,【玉研阁】的存在必会成为女子们心中的圣地。

  就连她也对那种热闹感到向往,更别说那些本来就沉迷其中的闺阁女子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3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