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171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7 KB   上传时间:2020-11-09 19:29:33

  而是女人、土地、财富和孩子,这种能和他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东西。

  突然翻身成为以前欺压在他们头顶上的老爷们,他们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去照顾那些曾经受过苦累的同胞们,而是会向以前欺压过他们的人学习如何欺压。

  赵燕歌和公孙起两人自然把这个问题也给考虑到了,并叮嘱他们的上级把他们盯好,给他们好好的上课,迅速帮助他们完成思想上的转变。

  至于宣传爱国教育之类的,自然得从那些小娃娃们抓起。

  学堂内的老师们收到的消息是让他们从小培养孩子们对大秦的归属感,对的,是大秦,而不是固定的某个君王。

  帝王会历经换代,朝代却能够做到绵长,赵燕歌自然不会让下面的人对他歌功颂德,也没这个必要。

  等安排好那些士兵的新去处,就为他们安排好了马车送他们回家,让他们回家和家人们一起团圆。

  公孙起突然想起来道,“象国小公主现在日子过得怎么样?”

  她外出打仗,自然就没有兼顾到两国联姻一事,这事是赵燕歌操办的,突然想起来,公孙起就问一问。

  “听说日子过得挺不错的,可能是因为挨过饿吧,不管是她还是原众小国的皇室和百姓们现在最喜欢做的就是囤积大量的粮食。”

  大秦对囤粮一事也非常的积极,原众小国的人加入后,囤粮的速度又加快了不少。

第201章

  没有挨过饿的人是体会不到饿肚子是什么样滋味的。

  这点原众小国的皇室和百姓们对此深有体会。

  因为他们遇到的是无解的困境,是以大秦向他们伸出援手,原众小国的百姓们很快就融入了大秦,开始了积极的生活。

  要说他们加入大秦以后什么变化最明显,那莫过于身材了。

  在加入大秦之前,他们几乎全都皮包骨的身材,想要找一个胖子,你得去最顶尖的皇室中才能找得到。

  现在大秦不缺粮食,肚子里面有了吃的以后,他们皮包骨的身材也开始长出了很多肉,总算不至于让他们自己抱自己硌得慌的地步。

  原小国的百姓们生活在大秦的南方,有些地方临海,现在最喜欢干的就是出海捕捞和去山林里面采摘蘑菇等蔬菜。

  比起他们原先待的国家来,大秦有出海的大船,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住他们的人身安全,森林里面也没有那么多的野兽让他们畏足不前。

  他们居住的周边都是被清理过的,一些大型猛兽已经被逼迫进了更深的山林中,

  人类并没有对那些动植物进行赶尽杀绝,事实上,只要人类居住的地方防御力足够和人够多,那些敏锐的动物们就不会选择靠近。

  相比起更为广袤的天地,人类的居住地被整齐规划在某一块地方,赵燕歌也并没有仗着手中有高科技的武器把那些能够危害到大秦子民安全的猛兽给灭绝掉。

  天地万物,向来相生相克,环环相扣,一旦开启了种族灭绝的先例,迟早有一天会灭绝到人类自己的头上去,所以这个先例不能开。

  赵燕歌能够做到的就是给那些生活在大秦领土上的百姓们构建出一个坚实的堡垒,从而从根本上为他们解决危害。

  当然,像某些崇山峻岭,交通完全不便利的百姓也被赵燕歌强制的搬迁走,让他们和大秦的子民们融合到了一起。

  “爹爹,你是在保护环境么?”赵墨白在旁边问道。

  “是啊,爹爹是在保护环境,也是在保护那些动物和人类们。”

  “你也不想我们的国家未来会因为人类的无限扩张而把居住的环境给弄的千疮百孔吧,到时候,天不再蓝,水不再清澈,人们生活的也不会再像现在一样幸福。”

  “可是,不是还没到那种地步么?”赵墨白咬着手指道。

  就像交通法一样,听前右相说,那个时候马路才刚修建,大秦的青铜油车还没个影呢,他爹爹就想到未来马路上发生了车祸该如何判断双方的责任。

  “凡事要多想一些,我们是帝王,比这个天下所有人站的位置都要高,目光也要更加长远才行。”

  “普通人每天只需要顾好自己的一日三餐,最远能够看到自己未来数十年的生活,而文武百官们呢,他们则需要看到自己的每项政策和决定会对大秦所造成的影响,而我们,则看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体。”

  “就像我们大秦现在依旧有很多穷人,但是因为有福利的原因,那些潦倒的老人和孤立无援的孩子们都能够得到来自国家的帮助生存下来,他们的存在就是我们大秦的最短板。”

  “而等你长大以后,他们将会转化为你最可靠的助力。”赵燕歌对儿子道。

  福利院始于他,但是等福利院的力量真正成长的时候,已经是属于赵墨白的时代了。

  “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另一个就是现在,他们就是我为你栽种下的那棵树。”

  “那爹爹,我们大秦的未来又是什么呢?”

  “大秦的未来啊,记住,是种田,一定要上心粮食的问题,随后就是土地,如今地域辽阔,我们应该趁着敌人们还未雄起之时赶紧抢先占更多的土地,最后就是发展我国的科技,只有手中拥有最先进的武器,我们才能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保住我们的土地、财富和粮食。”

  “另外就是控制好手中的经济,一个手里有钱的帝王,它能帮助你解决很多的事情。”这点赵燕歌可是深有体会的。

  当初他就是先从经济入手才打开局面的。

  “爹爹,世界有多大?我们能够全部占领么?”赵墨白眨着乌溜溜的大眼睛问道。

  “这个啊,就得看你和后面帝王的本事了,反正爹爹是做不到了。”赵燕歌笑着道。

  “为什么?”

  “因为我们大秦现在需要更好的休养生息,让百姓们的数量变得多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充足的人手填充我们现有的地盘。”

  “有进取心是好事,但是在进取的时候也不能忘记大后方的发展,我们扩张领土是为了让大秦变得更好,而不是给现有的平静生活带来灾难。”

  “扩张领土也需要理由么?”赵墨白瞪圆了眼睛问道。

  “你并不需要,天下却很需要。”赵燕歌摸了摸赵墨白的头顶道。

  两岁的孩子头发轻薄而又柔软,就像初生的小嫩芽一般,如今的赵墨白已经能够稳当当的站立,也不再想着让大人抱,而是开始学会了独立。

  听到赵燕歌这样说,赵墨白眼中闪过一丝茫然。

  为什么要把他和天下给区分开来?他不是太子,大秦未来的帝王么。

  赵燕歌没有给赵墨白深入解释,这些东西随着时间流逝,他自然而然就会懂得了。

  他继续教导道,“除了粮食、土地、财富、科技和人口以外,还需要注意医学、文化、治安、精神等。”

  只有某一项专精是不可能让一个国家整体水平提升的,能够成为强国的,自然得方方面面都比别人强才行。

  “好多东西啊,白白真的能够做到么?”小小的赵墨白觉得眼睛有些犯晕。

  就这些还是明面上的,暗地的舆论操纵和软文化的保护等,这些也是需要被掌控的。

  “这些东西大都有专业人员,你把事情交给他们去做就行了,就像农家,他们会从粮食的耕种中总结出经验和规律来,从而让粮食变得更加高产。”

  “墨家和公输家的机关术,青铜油车的速度快不快?楼船大不大?那些东西就是他们做出来的。”

  “还有医学,你小时候接种过牛痘,可以有效的预防天花这种传染病,你看,它也非常重要吧。但是让你去研究医学,你觉得自己会喜欢医学么?”

  赵墨白想了一下,摇头道,“白白不喜欢,也学不会。”他喜欢吃好吃的食物,想要坐最快的车子,想要身体健健康康不要生病,这些都是别人做出来的,他自己是一点都不想去学那些东西。

  直觉的,他知道自己在那些路上是没有任何未来的。

  “所以啊,这些东西看着很多,但是实际需要你掌握的却很少,下面就算有人想要欺瞒,也逃不过龙卫的眼睛。”赵燕歌道。

  身为皇家,训练出来的龙卫是绝对忠诚的,他们基本都是无父无母没有一丝牵挂的孤儿们,也不像外面的人喜欢追求名利,所以他们是帝王手中的盾和刀,眼睛和耳朵。

  只是不同于以前龙卫们身处的阴暗环境,今后的龙卫则可以光明正大的面对他们的身份。

  “那爹爹是不是也只会一些皮毛?”赵墨白眨着眼睛问道。

  赵燕歌笑了,对儿子道,“你爹爹我连那一点皮毛都不会。”他不会种地,也不会医术,也不会造大烟花,所以他才会那么喜欢百家啊,为省却他了无数精力。

  “什么都不会。”赵墨白呆道,“那爹爹你是怎么成为帝王的?”

  “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你爷爷是帝王啊,他只有你爹爹我一个儿子,我自然就是帝王了。”

  如果再问,爷爷为什么会是帝王?那是因为爷爷的爷爷成为了帝王,要是再探讨,赵燕歌能给他套娃追溯到商朝。

  好在赵墨白没有想那么远,只是道,“那如果爹爹以后有了别的孩子,我还能成为下一任帝王么?”

  “你这是假设,不存在的,不过如果真的计较起来,就要看你以后想不想当一个帝王了。”赵燕歌道。

  他是一个很开朗的父亲,如果赵墨白不想成为帝王了,他会答应的,前提是他和公孙起夫妻两人有了别的崽崽。

  “我当然想当了,我可不想被弟弟妹妹压到头上去。”赵墨白鼓着小脸颊道。

  他要捍卫他这个大哥的尊严。

  赵墨白不知道父母不打算再生,随后就投入到了更加刻苦的学习中。

  这些教导赵燕歌并不是只教导赵墨白一次,而是无数次反复的提起,这样一来,赵墨白多多少少会受到一些影响。

  不过这些都是赵燕歌准备的额外后手,对此并没有十分期待,要是老祖宗的话后人真的能记得心里面,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翻车了。

  赵燕歌能够做好的就是这一生,也把所有都寄托在了秦四世的时代。

  之后,赵燕歌只需要再记得导致国亡的那个罪魁祸首后代子孙就行了。

  “现在想想,我能做的好像已经都做了。”赵燕歌伏在案桌上道,宛若事成之后的贤者时间,他的表情有些生无可恋。

  “做完了?你再好好想想,南方才刚刚重建完,北方边关因为传染病一事才重新开工,长城也因为大秦领土的扩张而需要更改路线,还有帝王皇陵的修建。”

  “皇陵不是正在修建么,至于我的陵寝,请把我的骨灰撒向大海,我可不想“死后”在一块窄小的板子里面躺着,憋的慌。”赵燕歌道。

第202章

  “在我之后,应该不会有人想要再土葬了。”

  毕竟是龙的血脉后代,棺材板太窄,会把身心困住,会让龙觉得打从心底里面憋闷。

  “也是啊,一火化,骨灰撒向大海,能给大秦省下很多钱呢。”

  公孙起和赵燕歌都不注重身后事的待遇,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秦三世的皇陵修建将会是大秦最后一个土葬帝陵。

  “这样想来,秦三世皇陵的进展慢点也就慢点吧。”公孙起道。

  估计就连那些正在修建皇陵的工匠们也想不到从此以后皇陵建设即将成为绝响。

  “对了,我还想给你说一件事,就是烈士陵园的事情。”

  烈士陵园,保家卫国士兵们的埋骨之地。

  在大秦内陆,火葬场出来之前,普通人家买一副棺材都困难,那些死在战场上面的士兵们就更不用说了,乱葬岗一词都算是小打小闹,战场上的则被叫做万人坑,

  数万人的埋骨之地。

  “恩,行,我把这个建设工程给发布下去,让那些人好好的整理一下南北边关将士们的尸骨。”

  赵燕歌知道战场是什么样子的,死去的士兵们会被重新扒下身上的盔甲给还活着的人穿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3页  当前第1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1/1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