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173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7 KB   上传时间:2020-11-09 19:29:33

  “历时数十年,我们终于又回来了~。”那批当年被徐福带出海,去寻找海外仙山的老人们收到这个消息,嘴唇微微的颤动道。

  就像是心中的执念彻底的实现了,那名正在给大家报告这个好消息的老者看到不少老伙计胸口的起伏弧度突然变小,他瞳孔骤缩,顾不得年迈的身躯,跑到那些人的身边一一给他们扇醒,“我们这一辈子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多少次在海上那么危险都活下来了,怎么到家了你们就松懈下来了呢?”

  “哪怕是死,也得踏上故土再看一眼我们的故乡吧。”这种倒在家门口算是怎么回事。

  他的话让那些同样年迈的老人咳嗽出声,胸中的那口气又重新缓了过来,对他道,“你说的没错,我们不能在这里倒下。”

  “年轻那会我们活下来了,在蓬莱那么危险恶劣的环境下我们也活下来了,没道理朝廷都把我们接回家了,我们反而把气给泄了。”老人们争气道。

  多年的漂泊生涯早就让他们的身躯已经变得衰败不已,已经不具备什么生机,现在之所以还活着,几乎都是一口气和心中几十年来的执念在支撑着。

  因为执念而获得的力量,也会因为执念得到实现而失去,而现在,他们心中又有了新的执念,那就是回家去看看。

  “真羡慕这些老家伙,脑子一糊涂,整天就知道吃饭,反倒是我们把他们的事给担下来了。”一名老人看着自己身旁那个已经彻底糊涂了的老伙计说道,说着说着,他的泪水就从眼眶中流出。

  他们终于回家了,可是这些人永远也不会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了。

  楼船的甲板上,归来的队伍朝着大秦的船队遥遥相望着,而后双方打起了旗令获得了双方的身份。

  见到真的是自己人回归,大秦的捕鱼船松了一口气,连忙划到楼船的跟前,大声问道,“都回来了么?”

  “全都回来了。”楼船甲板上面的人大声回应道。

  伴随着这道声音,后面的楼船也依次开始现身。

  这让清点楼船数量的捕鱼船船长差点咬到舌头,“一艘没少,这怎么可能?”

  当初大秦出海了多少艘船,现在就回来了多少艘船,和海洋已经打过不少交道他们只感觉不可思议。

  等楼船都停留在海边,固定好绳索以后,捕鱼船船长就着这个问题问了起来。

  楼船船长们道,“我们这一路上遇上了非常多的危险,大风大浪,海怪迷路,还有海上迷雾什么的,可是每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我们都能度过难关,我想,冥冥中可能是有什么在保护着我们吧。”

  这种错觉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船上很多人的真实感悟,他们心头隐隐的都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庇佑着他们,可就是找不出来,但是那种感觉和心中疑惑是留下来了。

  不过这点心头疑惑并不妨碍他们回家的喜悦。

  楼船上面的人也开始搬运的搬运,下船的下船,最后,从船上下来的是一批陌生人,身上是简陋的麻制品,少数老人,多数年轻人。

  老人们目光激动,嘴唇蠕动在说些什么,却没有什么声音,那些年轻人则目光闪烁,看着这片完全陌生的大陆感到害怕和抵触。

  “他们是?”蓬莱土著?还是原大秦百姓?

  “当年徐方士出海带去的人,那些老人就是当年的那些少年少女们。”徐福出海,带去的人非常多,除了那些年幼的数千对童男童女,还有百工巧匠技师、武士、射手数百人。

  除此之外,五谷种子、粮食、器皿、医术和大秦文化传承也被带了出去。

  如今时间已经往前推进了数十年,那些比童男童女大的老人已经与世长辞,只剩下他们这一批,现在也快走到了生命尽头。

  大秦的楼船船队除了把当年那些去了蓬莱的老人和后代们都带回来外,还额外带回了很多蓬莱土著。

  蓬莱的土著人数并不多,他们的文化是在徐福去了之后才开始传承的,文化程度和大秦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因为农耕困难,那边靠海气候恶劣,内陆还时常发生地震灾害,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天灾**等,这就导致整个蓬莱上面的人并不多,楼船能全部带回来。

  大秦沿海驻守的人迅速把那些出海归来的同胞们给安置妥当,那些老人拽着晚辈们的手久久不能放开。

  “这就是我们给你们讲过的故土,比蓬莱不知好了多少倍……”

  “爷爷……”年轻人们下意识的皱眉,想要反驳,最后还是没有开口说什么。

  比起老一辈对故土的怀念和向往,他们这些年轻一辈对所谓的大秦并没有什么具体印象,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思念。

  他们在蓬莱出生并成长,在心里面,蓬莱才是他们的故土。

  老人们想要离开,他们则想要留下,蓬莱对于他们来说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更因为当初大秦的人带过去的东西让他们这些子孙后代天生就处于极为优越的地位,他们已经准备等老人们死后就在蓬莱开启新时代。

  就在这个时候,那个一直只在老人们口中的大秦突然出现了。

  并且以绝对的强势把他们全都带了回来,他们倒是想反抗,但是在大秦的炮船威胁下,理智的从了心。

  现在回来是回来了,还不知道大秦怎么安置他们呢。

  他们没有在大秦长大,大秦真的能够接纳他们的存在么?

第204章

  大秦楼船队伍一去数年,现在平安,这个消息在大秦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们非常好奇,海外真的有仙山么?

  对于未知的东西,人们总是给它们添上一层美好的面纱。

  比如天边那皎洁的圆月,有着传说中的琼楼玉宇,嫦娥飞月,桂树玉兔……

  可是它的真面目呢,彻底的将阴阳家们那颗粉嫩嫩的小心脏给击溃的粉碎,那么蓬莱仙山的真面目呢?

  没有出乎阴阳家人所料,那被大秦称之为蓬莱仙山的地方,仅仅只是一方岛屿般的存在,

  那里也并没有所谓的仙人,只有一群什么都不懂得的本地土著,那些土著哪怕经过大秦文化几十年的熏陶,身上的底子也没有彻底的去除。

  除此之外,蓬莱最先进的东西都是数十年前从大秦带过去的,技艺、文化、传承……比之如今的大秦,早就已经落伍的不得了。

  就连大秦的百姓们都看不上那些低效率的工具。

  不过楼船能够全体归来,并且毫无损失,这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尤其是楼船上面众人的近亲家属,听到他们平安回归的消息更是喜极而泣。

  “爹爹,别人都说海上很危险,可是我们大秦为什么没有损失人手?”赵墨白感到疑惑道。

  海洋的威力,只要亲身去感受过一次,就能知道它的厉害,而大秦那些楼船可是在海面上航行了很久的,一艘船都没有少,正常来算的话,这是很不应该的。

  下面的人心中未必没有这个疑惑,可是也只有赵墨白能够毫无顾忌的向赵燕歌询问。

  别人就算来问,赵燕歌也不会说出实话。

  “这个啊,事关着我们家最大的秘密。”

  “墨白能够把这个秘密保守住么?如果能,爹爹就把这个秘密告诉你哦。”赵燕歌笑着道。

  这些事情是普通人不能够知道的,也只有他的血脉……

  “爹爹,白白能够保守住秘密,你就快点告诉白白吧。”小家伙眼睛一亮道。

  赵燕歌把赵墨白抱在怀里,告诉他道,“你身上有龙的血脉,龙是海洋和天空的霸主,我们大秦的图腾有为子民规避那些风险的作用,不过那些百姓们并不能使用龙图腾的力量,真正能使用图腾力量的只有帝王。”

  “看到我们大秦的那只黑龙图腾了么,那就是你爹爹的本体,可以给予子民们庇佑。”

  当然,这种庇佑是被动的,算是龙族历练时的天赋加成。

  不同种类的龙族有着不同属性的加成,而赵燕歌黑龙的图腾力量更多是作用在战场上面,可以让秦兵变得更加勇猛。

  至于海洋,不管哪个属性的龙来都是一样的,龙的子民,自然会得到图腾力量的庇护。

  “那爹爹能庇护到大秦什么时候呢?”赵墨白眨着眼睛问道。

  这种神秘的力量可以庇佑大秦多久?赵墨白很好奇。

  “到爹爹离世吧,到时候你就要把边关、楼船、纸币上的图腾力量换成你自己的。”赵燕歌道。

  他的被动力量自然只能持续到历练结束,不可能会是无限的。

  “可是爹爹,白白不喜欢黑龙。”小家伙低头道。

  他叫墨白,从他喜欢自称白白就能看的出来,他喜欢白色多过黑色。

  可是,大秦是水德,崇尚的黑色。

  “喜欢白色那就画白龙,按照你自己的喜好来。”赵燕歌对儿子道。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的后代估计逃不过黑白二色了。

  “真的?那白白以后的图腾要画白龙。”赵墨白开心道。

  随着消息的广泛流传,那些成功回归大秦的楼船也重新登船沿着水路向咸阳城驶来,楼船上已经被收拾整理一番的蓬莱百姓。

  比起他们尚且乱糟糟的蓬莱社会来,大秦的生活条件比他们不知先进了多少。

  那路,那桥,还有那建筑,是他们制造不出来的水平。

  蓬莱的土著百姓算是大开了眼界,可是那些亲身经历过大秦几十年前岁月的老人们则恍然不已,到底是大秦这些年来发展的太快了?还是他们儿时的记忆出了错?

  为了怀念故土,这些年来他们几乎把大秦照搬到了蓬莱岛,虽然某些地方有些不同,可是也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差距。

  可是现在,他们觉得,比起曾经有过仙山之名的蓬莱,如今的大秦不比那传说中的仙界差多少。

  “你们还记得自己曾经家乡的位置么?”楼船上,船长问老人们道。

  老人们脑海一懵,下意识的摇头道,“已经,不记得了,那个时候我们还小,出了海以后,在后来的岁月中就只记得大秦了……”

  你现在要问他们还记得大秦有哪些东西?他们基本都答不出来了。

  文字能够帮助他们进行记忆,他们脑海中的最初印象却消失掉了。

  “没关系,如今才过去几十年而已,既然你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那就让家里面的人来找你们吧,不过你们得做好心理准备,你们的亲人肯定大都不在这个世间了。”

  “还能找到我们的根么?”老人们激动道,本来他们都不抱希望了,可是现在朝廷对他们说,这只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如何不让他们感到惊讶。

  “当然,毕竟你们都是从民间被选出来的,就算亲人都逝世了,周边的百姓们也肯定都记得呢。”

  几十年前大秦的信息可没有现在这么流通,百姓们每天接收到的消息也没有现在的多。

  一个处于半封闭的村庄和县城,周边有孩子被选上出海去寻找仙山一事,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大事和谈资,现在肯定还在某些地方流传着。

  不出所料,伴随着楼船把曾经出海去寻找仙山的那些人们也带回来了消息通过报纸告知大秦百姓以后,听到的百姓们就不由回想起了这件事情。

  “这个事情我还是听老一辈人说的,说是我们村子里有一户人家的孩子被选上,出海去当仙童仙女,可把没有被选上的孩子们给羡慕的啊。”

  “原本预定的计划是他们出去寻找仙山,几年就回来了,谁承想,之后十数年了都没有一点消息,渐渐的,家里人伤心过后也就放下了。”

  “没有想到,他们现在真的回来了,也不知道他们现在都变成什么样了?”一位村中的老人猜想着。

  他们是真的到了仙山,那不会一直保持住了自己年轻的容颜?毕竟他们外出的目的就是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

  可惜了,他们始皇帝陛下临终前都没有等到。

  随着大秦日报帮助那些老人们寻亲的消息登报后,那些前不久还回想起这件事情的人们皆恍然。

  然后他们纷纷去向官府汇报他们所知道的消息。

  那些回来的人早已经不到当年去时的百分之一,他们的家人也早就逝世,家人们的后代知道自家可能有这么一个亲戚,把消息汇报给官府的时候,心中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这场寻亲之旅注定有人欢喜有人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3页  当前第1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3/1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